《生命的进化》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揭示生物进化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证据是 ( )
A.对生物化石的研究 B.对生物体结构的比较
C.对现存各种生物的观察和分析 D.对生物遗传物质的研究
2.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是 ( )
A.林奈 B.哈维 C.达尔文 D.沃森
3.化石记录显示,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是 ( )
A.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 B.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
C.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 D.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
4.生活在青草丛中的蝗虫呈绿色,生活在枯草丛中的蝗虫体色呈灰黄色,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
A.所含色素不同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吃的食物不同 D.定向变异的结果
5.杀虫剂往往初期灭虫效果显著,后来灭虫效果逐渐下降,其原因是 ( )
A.害虫接触杀虫剂后,慢慢产生了抗药性
B.由于用药量太少,害虫没被杀死而产生抗药性
C.害虫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变化,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D.害虫存在了抗药性变异,杀虫剂对这种变异进行了选择
6.下列各项中,与自然选择无关的是 ( )
A.鲫鱼的背部是深灰色、腹部是乳白色
B.螳螂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十分相似
C.一窝小猫的体色有黑色、白色和黄色
D.草原上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
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B.“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
C.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显著变化是脑容量增加
D.达尔文提出较为完善的生物进化学说,其核心是自然选择
8.下列动物的进化顺序中,正确的是 ( )
①鸟类和哺乳类 ②两栖类 ③无脊椎动物 ④鱼类 ⑤爬行类
A.③②④⑤① B.④②⑤①③ C.③④②⑤① D.④③②⑤①
9.化石之所以能够证明生物的进化,根本原因是 (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B.地壳岩石的形成有一定的顺序
C.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D.化石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10.始祖鸟的化石可以证明,下列选项中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的两类生物是 ( )
A.两栖类和鸟类 B.两栖类和爬行类
C.爬行类和鸟类 D.哺乳类和鸟类
11.下列植物中最简单,最低等的是 ( )
A.苔藓植物 B.藻类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1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表述中,哪项是不合理的 ( )
A.水生→陆生 B.体型小的生物→体型大的生物
C. 简单→复杂 D.低等→高等
13.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达尔文发现由于食物和栖息条件不同,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不同.下列叙述中,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
A.不同种类的地雀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
B.不同环境对地雀的形态特征起选择作用
C.地雀的进化表明自然界普遍存在变异现象
D.生物的进化与变异无关
二、综合题
14.在A、B、C三个不同岩层中都发现了生物化石,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 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比较简单、低等。
(2)通过对不同年代的地层里埋藏的生物化石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明生物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 到 ,从水生到陆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5.下表为英国曼彻斯特地区两个时期的栖息在树干上的桦尺蛾类型数量调查情况,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考察时间
栖息环境
浅色桦尺蠖所占比例
深色桦尺蠖所占比例
1850年(森林时期)
长满浅色地衣的树干(树皮)
占85%
占15%
1950年(工业化后)
裸露并被煤烟熏黑的树
干(树皮)
占15%
占85%
(1)桦尺蛾有深浅不同的颜色,说明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着______现象。
(2)1850年,曼彻斯特村山清水秀,栖息在浅灰色树干上的桦尺蛾体色为_________,它们不易被鸟类发现而生存下来。21教育网
(3)1950年曼彻斯特被工业污染,煤灰把树干染成了黑色,这时候,_______的桦尺蛾由于能适应环境而生存了下来,21cnjy.com
(4)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______。
(5)桦尺蛾类型的变迁实际上是一个进化的过程,_______与环境的改变是密切相关的。
参考答案
1.A
2.C
3.A
4.B
5.D
6.C
7.B
8.C
9.C
10.C
11.B
12.B
13.D
14.(1)越古老 (2)低等;高等
15.(1)变异;(2)浅灰色;(3)深黑色;(4)生存斗争;自然选择;(5)生物
课件33张PPT。第二十一章 第二节
生物的进化(第一课时)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下精品课件 与原始生命起源一样,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是极其漫长的过程。现在地球上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经过漫长的历程逐渐进化形成的。科学家是如何了解进化的历程的?科学家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曾经生活过什么类型的生物?1. 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
2. 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3. 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生物化石可以作为研究地球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材料,通过化石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一、生物进化的化石记录生物遗体化石恐龙蛋(遗物化石)恐龙脚印(遗迹化石)琥珀化石蜻蜓化石海星化石34亿年前古细胞化石5.4亿年前三叶虫化石4.3亿年前的鱼类化石1亿年前的鸟类化石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晚近地层古老地层简单 低等复杂 高等根据生物进化的化石记录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越古老的地层中,化石中的生物种类越少,结构越简单、低等;
越晚形成的地层中,化石中的生物种类越多,结构越复杂、高等。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等到高等、
由水生到陆生。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1861年,在德国发现了一种动物化石,科学家把这种动物叫做始祖鸟。始祖鸟的大小和乌鸦差不多,被覆羽毛;它具有和乌鸦一样的前肢,但前肢的末端还有指,指的末端有爪;它的嘴里有牙齿,但嘴的外形像喙。始 祖 鸟 生 活 复 原 图始祖鸟与哪些动物相似?对你有什么启发?始祖鸟化石复原图被覆羽毛有翅膀有喙 有牙齿有爪相似点爬行类始祖鸟鸟类过渡以上资料说明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生物进化的许多环节还缺少化石证据原因可能是什么?①有的化石人类还未发现;
②有的生物没有留下化石;
③地壳或环境的变化导致一些化石的毁灭…… 从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到现在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经历了哪些进化环节呢?二、地球上的生命史1、前寒武纪时期(包括太古代和元古代)2.古生代一、寒武纪生命大爆炸──澄江动物群的出现;
二、原始脊椎动物淡水无颌类已相当繁盛,
植物由原始的藻类发展到陆生的裸蕨类。寒武纪——三叶虫时代最早的两栖动物——鱼头螈 3.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爬行动物时代和裸子植物时代。 中生代末大绝灭:恐龙及大量生物的灭绝4.新生代:
被子植物占优势。哺乳动物和鸟类占。优势灵长类动物进化为人类。苔藓植物多
细
胞
藻
类 单
细
胞
藻
类 蕨
类
植
物 种
子
植
物植物的进化历程鸟
类
两
栖
类鱼
类爬
行
类 哺
乳
类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生物进化树第二节 生物的进化
一、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
二、生物进化的规律:简单→复杂
水生→陆生
低等→高等
三、地球上的生命史:
前寒武纪时期→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1.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植物分别是( )
A.两栖类、蕨类 B.爬行类、裸子植物
C.哺乳类、被子植物 D.鱼类、藻类
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合理的( )
A.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B.体型小的生物→体型大的生物
C.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D.低等生物→高等生物BB3.恐龙和翼龙非常繁盛的时期是( )
A.元古代 B.古生代 C.新生代 D.中生代
4.灵长类进化为人的时期是( )
A.中生代 B.新生代 C.太古代 D.元古代
5.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有关化石分布情况,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
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高等生物化石
C.新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复杂高等
D.新近的地层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DBB1.考古学家发现,高等的动物往往出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判断对错2.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来的。 √ 3.凡是陆生生物均比水生生物高等。×4.地球上最先出现的动物是古代鱼类。
×5.化石也是生物。
× 参观自然博物馆有关生物进化的展览,并将自己的参观感受以“追逐生命的足迹” 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课件23张PPT。第二十一章 第二节
生物的进化(第二课时)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下精品课件 在生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有些生物种类会灭绝?新的生物种类又是怎样形成的?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什么?科学家提出了多种有关生物进化的理论,其中,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最有说服力。达尔文和他的自然选择学说 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
——达尔文 达尔文的祖父和父亲是医生,16岁时他被送到爱丁堡学习医学,但他更喜欢自然科学,1827年父亲将“爱捉老鼠”的儿子送到剑桥基督学院学习神学。1831年12月27日,22岁的达尔文随“贝格尔号”皇家海军探险船,进行了为期5年的环球旅行。“贝格尔号” 首先沿着南美洲海岸线在巴西和阿根廷,达尔文看到了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动物,他对生物的多样性感到惊奇,古代的树懒遗骸比现在的数量个体大得多,这也使他产生疑问,为什么体型小的树懒,能够延续下来?在南美洲西海岸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群岛,达尔文发现群岛上有许多罕见的生物,例如,26种陆栖鸟类中有25种是特有的,海生鱼类有15种是新种,25种甲壳虫中,只有2—3种在其他地方有,185种绿色开花植物中,有100种是新种。生活在南美洲大陆上的鬣蜥,体色为绿色,爪小而适合爬树和吃树叶,群岛上的鬣蜥爪比较大,能紧紧抓住光滑的岩石,吃水边的海草,大陆上的鹈鹕会飞,群岛上的鹈鹕却不会飞。两种鬣蜥不会飞的鹈鹕达尔文还注意到群岛上栖息着十三种地雀,这些小鸟的共同祖先,是从南美洲迁徙而来的,但每种地区的鸟喙和大小,都与他们所吃的食物相适应。 不同岛屿上的龟壳形态也不同,有的呈圆拱形,有的呈马鞍形等等,他意识到群岛上动物,与环境的协调一致,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各种生物发生着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揭示出环境的影响和大自然的选择。人工选择的启示:达尔文注意到人们饲养的动物和栽培的植物,都是从野生原种,经过代代的精心选择和培育形成的,如宠物狗、金鱼、菊花和毛质优良的绵羊等。达尔文曾选择一些尾羽丰满的鸽子,通过杂交选择出尾羽呈扇形巨大的鸽子。 达尔文1859年发表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 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认为,绝大多数物种繁衍的后代数量往往超过生存环境的承受力,导致后代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水和栖息条件等,在竞争生存空间或有限的自然资源时,某些微小变异是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变化,这样的个体容易生存和繁殖后代,他们的后代可能继承了这种有利性状,这样经过许多代以后,微小的有利变异在物种内积聚起来,一个更加适应环境的生命力更强的新物种形成,这就是“自然选择” ,总之,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有利变异生存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蠖 浅色个体占多数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蠖
深色个体占多数1850年考察1950年考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地点:英国曼彻斯特1.你能解释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吗?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只有和环境一致的体色的桦尺蠖才能生存下去。2.如果人们要使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的桦尺蠖又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你认为该怎样做?治理环境,减少工厂排出的煤烟,使环境恢复到正常并进行保护。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的进化。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1.如果没有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
2.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都可能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
3.古代的长颈鹿因为经常吃树叶,所以颈部变长,形成了现代的长颈鹿。
4.自然选择留下了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5.有些动物如某种蛾类幼虫的体表具有鲜艳的颜色和斑纹,并长有毒毛,很容易被食虫鸟发现,因此,这种具有与保护色不一致的体色是不利于它们的生存的。
√ ×√ ××判断题1.家养的动物同野生的动物相比,往往会发生较大的变异,请解释其原因。这是因为人工选择的结果。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的选择可以加快生物演变的历程,缩短生物演变的时间。论述题2.刚开始使用蚊香的时候,杀蚊子的效果很好,可到后来,效果不明显,请你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分析此现象。
经过一代代选择,蚊子普遍具有了抗药性,所以到了后来使用蚊香时效果不明显。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种类产生,同时也有许多种类灭绝了,比如恐龙。你知道恐龙灭绝的原因吗?请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写一篇小论文。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