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上图描绘的是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的情景。唐太宗接受他的请求了吗?此后,汉藏两族人民的关系又有什么新的发展?1遣唐使与鉴真东渡“和同为一家”玄奘西行231.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少数民族成为________。
2.吐蕃(bō)很早就居住在青藏高原一带,是今天_______的祖先。
3.__________做赞普时,基本上统一了当地的各个部落,迁都逻些城,并建筑__________ ,为青藏高原地区的开发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吐蕃历 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4.和亲:(1)唐太宗把__________嫁给__________ ;
(2)唐中宗把__________嫁给__________ 。
5.__________时,尺带珠丹上表自称 “外甥”,称唐朝皇帝为“舅”,与唐“和同为一家”。天可汗藏族松赞干布布达拉宫文成公主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尺带珠丹唐玄宗6.唐代中日之间交流盛况空前,_________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日本共派_____次。唐玄宗时_____ 接受日本学问僧的请求,决心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历经磨难,他死后安葬在日本,至今在_________内还安放着他的坐像。
7._______是唐朝高僧,又称三藏法师,_______初年他西行前往佛教圣地_____。他是第一个系统的把________________ 历史、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介绍到中国的人,著有
《_____________》。遣唐使13唐招提寺鉴真玄奘贞观天竺大唐西域记天竺佛教、地理、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政策:民族平等(比较开明开明的民族政策)探究
一西突厥吐蕃东突厥南诏回纥靺鞨根据材料并思考:唐太宗为什么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
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柳宗元1、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观念、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文化
2、唐朝吸引着各族人民与之交往,与唐朝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松赞干布7世纪前期,基本统一吐蕃各部,定都逻些(拉萨),建筑布达拉宫;
密切与唐朝的关系,广泛吸收先进文化;
对吐蕃进行社会改革,促进青藏高原的发展。思考:1、松赞干布为什么想和唐朝联姻?
2、唐太宗给文成公主准备了什么嫁妆?
3、文成公主入藏给吐蕃社会带来了什么变化?有什么历史意义?吐蕃使者求婚名师点拨:
1、仰慕中原文化,利用和亲学习
2、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丝罗、绸缎、谷物、果品、菜种、茶种、蚕种、药材,以及医学、农学、工程技术、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书籍。还带去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像。松赞干布为了迎娶文成公主,特意在红山上修建了布达拉宫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意义:1、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2、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文成公主修建大昭寺文成公主与藏和亲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新的友好交往?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称: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
唐穆宗时,唐蕃两个政权相约盟誓互不侵犯金城公主观镜图(布达拉宫壁画)唐蕃会盟碑解读:
唐蕃会盟碑,又名长庆会盟碑,甥舅会盟碑,唐长庆三年(823年)立于大昭寺前。碑身为柱形,高4.76米,刻有藏汉两种文字,详细记载了唐穆宗和吐蕃赞普(王)结盟和好的经过及意义,至今大多数碑文清晰可辨。 探究
二遣唐使含义:遣唐使印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为是法事也,何惜生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
——鉴真鉴真东渡材料一 在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向唐朝络绎不绝地派出“遣唐使”。他们当中留学生和学问僧占了相当比例,大批留学生和学问僧,广泛收集各类图籍,拜师交友,学习知识。
——选自《遣唐使与学问僧》(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日本向唐朝派遣使节的目的是什么。结合课本谈谈遣唐使回国后,对日本的政治影响。材料二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2) “鉴真盲目航东海”在什么时期?指出鉴真在日本所传的“道艺”和他在奈良城所留的“痕迹”。学习唐朝的文化。唐招提寺。遣唐使回国后以唐朝的制度模式,进行政治改革,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唐玄宗时。建筑、绘画、文学、书法、医药和佛学等。长安西安海东海南南海( 涨 海 )(涨 海)南海洋平太唐唐新罗本日河黄江长(扬州)绍兴九江吉安广州桂林广陵会稽浔阳庐陵南海始安延德流求台湾海峡岛群球琉冲绳岛平城京奈良九州岛海南岛第五次路线第六次路线鉴 真 东 渡①日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②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⑤日本的都城平城京,几乎同唐长安城的建筑样式相同;④日本铜钱的样式,也与唐朝铜钱相仿③日本在社会生活中,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⑥日本人学习并改进唐朝的饮茶方法,形成独具风格的茶道。“日本文化,唐风犹存”( 表 现)中日文字对照唐朝的开元通宝日本的和同开珎(bao)中日货币比较和服唐朝服饰中日服饰比较日本平城京唐都长安中日都城对比材料一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钱文忠材料中的“伟大僧人”是谁?说出他“享誉佛国”的表现。玄奘他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探究
三玄奘西游玄奘(三藏法师)
1、西行的时间:
2、目的:
3、目的地:
唐太宗贞观初年求取佛教精义天竺海东河黄长江唐吐蕃竺天斯波海里咸海长安逻些城吐火罗狼揭罗广州洛阳幽州拉萨北京秦州凉州瓜州敦煌高昌龟兹碎叶怛罗斯城迦湿弥罗飒秣建喝盘陀活路城钵伐多罗萨他泥湿伐罗钵罗耶伽阿点婆翅罗奔那伐弹那那烂陀王舍城迦摩缕波建志补罗跋禄羯占婆苏剌侘印度孟加拉湾阿 拉 伯 海阿拉伯半岛阿曼湾洋度印去回玄奘西游路线唐 玄 奘 西 游那烂陀寺《大唐西域记》2.鉴真和玄奘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1.鉴真和玄奘有哪些共同之处?①都是僧人;②都生活在唐朝
③都对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④都有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的精神;……①不怕困难,百折不挠
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③持之以恒,坚定信念……“和同为一家”民族政策:
文成公主入藏:
开明的民族政策经过意义鉴真东渡当时皇帝:
渡日目的:
今存建筑:
地 位:唐玄宗传播唐朝文化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遣唐使目的: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含义:作用:P19贞观初年长 安天竺(印度)求取佛经《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那烂陀寺时 间:
出发地点:
目 的 地:
目 的:
最高学府:
著 作:
意 义:玄奘西行被西北各 部首领尊称为“天可汗”的唐朝皇帝的( )
A.唐高宗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B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发生在( )
A.唐高祖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唐高宗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B“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文中提到的 “东瀛”是指( )
A.天竺
B.朝鲜
C.越南
D.日本D下列人物中,对中日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是( )
A.鉴真
B.玄奘
C.张骞
D.郑和A研究古代印度、中亚等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的重要典籍是( )
A.《史记》
B.《马可·波罗行记》
C.《大唐西域记》
D.《资治通鉴》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