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重力 (课件+学案+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7.3 重力 (课件+学案+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2-13 16:48:09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7.3 重力
岳阳市第十中学 高老师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的现象,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联系生活实际等能力;
(2) 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并学会找规则物体的重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3)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4) 能用公式 G=mg 计算有关的问题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参与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能利用表格的形式收集实验数据;
  (2)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学会用比值处理数据的方法。
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
(2)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3) 通过物理知识与自然、生活现象的关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
教学重点
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教学难点
理解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
为什么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
为什么熟透的苹果总是落向地面?
一、重力
地球对它附近的物体有吸引作用。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
施力物体:地球
受力物体:物体
一、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
地球附件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想想议议
飞机投放的物质,受到地球对它的重力作用,会落向地面。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证明重力的存在吗?
如果没有重力,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托起质量不同的物体,会感觉所用的力不同。大量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质量不同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不同。那么,地球附件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找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重力的大小
提问: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实验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钩码的质量是已知的,实验中可以选取钩码为被测物体。如图所示,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量50g、100g、150g、200g钩码所受的重力并填在相应表格内。
实验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钩码数(只) 1 2 3 4
质量(kg)
重力(N)
重力/质量(N/kg)
0.05
0.1
9.8
分析论证: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大几倍,即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0.15
0.2
0.49
0.98
1.47
1.96
9.8
9.8
9.8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在图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并连接这些点。观察思考: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实验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0 0.05 0.1 0.15 0.2 m/kg
0.49
0.98
1.47
1.96
分析与论证:
实验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0 0.05 0.1 0.15 0.2 m/kg
0.49
0.98
1.47
1.96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如果用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 =9.8N/kg的物理意义:
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物体所受重力与它的质量成 比。

公式:
分析论证:
为计算方便,g=10N/kg
G=mg
单位:
重力G单位为牛顿(N)
质量m单位为千克(kg)
解:由G=mg可知,木块受到的重力
例题:质量为0.25kg的木块,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一个人的所受的重力为450N,那么,他的质量是多少千克?G取10N/kg。
G木=m木g=0.25kg×10N/kg=2.5N
由G=mg可得
因此,人的质量
木块所受的重力为2.5N,人的质量为45kg。
解:质量答:文具盒的质量为0.25kg。练习:文具盒重力为2.5N,文具盒的质量是多少?竖直向下
三、重力的方向
为什么地球周围的物体不会离开地球,树木都竖直生长?
竖直向下
竖直向下
实质是指向
地心
想想议议
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站得稳。
但地球是球形的,在我们脚“下” 的南美洲居民,好像是脚朝“上” 的,他们为什么也站得很稳呢?
建筑工人在砌砖时常常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确定竖直方向,以此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
重垂线
三、重力的方向
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线的方向跟物体所受的重力方向一致,这个方向就是我们常说的“竖直向下” 的方向。
G
四、重心
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的表现就好像它作用在某一点上,这个点就叫做物体的重心。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
质量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质量均匀、外形规则的光盘的重心在它的圆心上。
G
G
四、重心
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
G
G
用悬挂法寻找重心
质量不均匀、不规则几何体重心
玩具“不倒翁”被倒后会自动立起来。自己做个不倒翁,研究其中的奥妙。
重心越低、支撑面越大,物体越稳定。
想想做做:用一根细线栓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这时,你会觉得橡皮需要用线拉住才不会跑掉。
五、重力的由来
牛顿认为:地球和月球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引力。正是地球吸引月球的力,使月球绕地球转动而不会跑掉,这个力跟地球吸引它附近物体使物体下落的力是同一种力。
五、重力的由来
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五、重力的由来
1.重力:
2.重力的大小:
公式 。
G—重力—牛顿(N)
m—质量—千克(kg)
3.重力的方向: 。
4.重力的作用点: 。
由于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符号G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 。
竖直向下
重心
地球的吸引
正比
G=mg
我的收获
增大物体的支撑面、降低物体的重心
提高物体的稳度的方法:
5.重力的由来:
万有引力
1.下列物体中重力接近1N的是 ( )
A.一袋方便面
B.一张学生桌
C.一枚大头针
D.一块砖
A
达标练习
2.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河水不流动
B.物体没有质量
C.一跳起来就会离开地球
D.茶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
B
达标练习
3.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向上抛出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B.汽车沿斜坡下行时,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沿斜面向下的
C.成熟的果实落到地面上,是因为它受到重力的作用
D.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
达标练习
4.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放在支持面上的物体,其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与支持面垂直
B. 树上的苹果在下落时受到重力,落到地面后静止时不受重力作用
C. 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吸引
D. 地球吸引物体,物体不吸引地球
C
达标练习
5. 小球沿斜面加速下滑,关于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
C
达标练习
G
G
G
G
A B C D
6.下列所画的重力示意图错误的是 ( )
A. 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球的重力示意图
B. 在水平地面向右滚动的球的重力示意图
C. 静止斜面的木块的重力示意图
D. 在空中飞行的篮球的重力示意图
达标练习
B
谢谢!
再见!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七章 力
7.3 重力
导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的现象,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联系生活实际等能力; 21·cn·jy·com
(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并学会找规则物体的重心;
(3)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4) 能用公式 G=mg 计算有关的问题
重点: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难点:理解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 地球对它附近的物体有 作用。由于地球的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 表示。www.21-cn-jy.com
2.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 比。如果用 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 。关系公式是 。公式中重力的单位是 ,质量的单位是 ,比值g的单位是 ,符号是 。比值g的大小 。在粗略计算时g可取 。
3.重力的方向是 。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线的方向跟物体所受的 方向一致,这个方向就是我们常说的“ 向下” 的方向。2·1·c·n·j·y
4. 地球吸引物体的 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的表现就好像它作用在某一点上,这个点就叫做物体的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课堂导学
一、重力
1.地球对它附近的物体有 作用。由于地球的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 表示。21·世纪*教育网
二、重力的大小
2.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比。如果用 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 。关系公式是 。公式中重力的单位是 ,质量的单位是 ,比值g的单位是 ,符号是 。比值g的大小 。在粗略计算时g可取 。
三、重力的方向
3.重力的方向是 。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线的方向跟物体所受的 方向一致,这个方向就是我们常说的“ 向下” 的方向。www-2-1-cnjy-com
四、重心
4. 地球吸引物体的 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的表现就好像它作用在某一点上,这个点就叫做物体的 。21cnjy.com
5.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 上。
五、万有引力
6.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都存在相互 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 下列物体中重力接近1N的是 ( )
A.一袋方便面
B.一张学生桌
C.一枚大头针
D.一块砖
2. 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河水不流动
B.物体没有质量
C.一跳起来就会离开地球
D.茶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
3. 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向上抛出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B.汽车沿斜坡下行时,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沿斜面向下的
C.成熟的果实落到地面上,是因为它受到重力的作用
D.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4. 4.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放在支持面上的物体,其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与支持面垂直
B. 树上的苹果在下落时受到重力,落到地面后静止时不受重力作用
C. 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吸引
D. 地球吸引物体,物体不吸引地球
5. 小球沿斜面加速下滑,关于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课前导学:
1.吸引、吸引、G。2.正、G、比值、G=mg、牛、千克、牛每千克、N/kg、9.8N/kg、10N/kg。3. 竖直向下、重力、竖直。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每一、重心。
课堂导学
1.吸引、吸引、G。2.正、G、比值、G=mg、牛、千克、牛每千克、N/kg、9.8N/kg、10N/kg。3. 竖直向下、重力、竖直。21教育网
4.每一、重心。
5.重心。6.吸引。
课堂练习:
1.A。2.B。3.C。4.C。5.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