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库卡拉查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拉库卡拉查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2-12 09:18:05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谁知道“拉库卡拉查”在当地的语言中是什么意思吗?
“拉库卡拉查”在墨西哥语里
的意思指的是“蟑螂”。
0X
XX
|
X
XX
XX
|
X
X
-
|

库卡

查拉
库卡


师:
传说中有这么一种有趣的说法:位于热带雨林气候的墨西哥到处遍地是蟑螂,但是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用踩、踏的方式来消除蟑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舞蹈形式——“蟑螂舞”,也就是我们前面说得“拉库卡拉查”。
急忙
一起
加入

蹈拉
库卡

查拉
库卡


那么,同学们知道刚才唱的是哪里的音乐么?有什么样的风格和特点呢?
拉丁美洲音乐,它是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非洲音乐的混合体;音乐多姿多彩,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具有浓烈、奔放的色彩。
主题音乐:
电子音乐
由电子合成器、效果器、电脑音乐软件等电子设备通过数码信号模拟各种乐器音色而产生的电子音响即电子音乐。
主题音乐:
使用了半音来加密节奏。
变奏二:
由1=G转入1=bB,小号突出的音色使主题的色彩更显明亮。
主题音乐:
变奏四:
变奏曲式:
由最初出现的音乐主题及其若干次变奏所构成的曲式即变奏曲式。
变奏的形式:
1、改变节奏及增时。
2、使用半音加密节奏。
3、改变和声。
4、改变调性。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墨西哥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体验并喜爱美洲民族音乐,增强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接纳和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肢体的律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审美与体验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音乐表现能力,并感受到墨西哥音乐的独特魅力。
3.知识与技能:通过律动体验,用欢快舒展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拉库卡拉查》,并了解变奏的相关方法和变奏曲式的风格。
2学情分析
1.一般特征:对于七年级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已基本具备了一定的歌唱及音乐欣赏能力,会随着自己的音乐兴趣进行各项欣赏活动,小组合作交流意识已经形成。
2.入门技能:学生已对这首乐曲进行了欣赏,大致了解了其风格。
3.学习风格:这个阶段学生对外国的音乐有着强烈的渴求意识,但有时缺少对国外经典音乐的认识,需要老师的有效引导。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演唱歌曲以及电子音乐,体会感受墨西哥音乐热烈、欢快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歌曲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的衔接部分,学生演唱比较困难。
4教材分析
《拉库卡拉查》是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歌曲,是一首具有墨西哥民间舞曲风格的民歌。F大调,四分之三拍。歌曲的旋律以分解和弦进行和级进相结合为主,波浪起伏,错落有致。歌曲中连续的八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相结合,使节奏疏密相间,使音乐情绪十分活泼、性格鲜明,恰当地表现了人们欢愉的心情和活泼的性格。电子音乐《拉库卡拉查》是黎锦光根据墨西哥民歌《拉库卡拉查》改编,全曲情绪欢快、热烈,速度稍快,是由主题和五次变奏构成的变奏曲式。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激发兴趣
1.聆听一段音乐,感受其氛围。引出标题:《拉库卡拉查》。
2.介绍“拉库卡拉查”的意思——蟑螂。
(设计意图:学生面对于“拉库卡拉查”不熟悉一定会很好奇,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之后,老师对“拉库卡拉查”进行解析,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由此引导学生走进《拉库卡拉查》的教学。)
活动2【活动】节奏的律动
1.跟着老师一起打节拍。
2.加入旋律。
OX
XX
|
X
XX
XX
|
X
X
-
||

库卡

查,拉
库卡


05
55
|
1
35
55
|
1
3
-
||
3.接龙游戏。
(1)旋律
(2)歌词
56
54
32
|
3
15
55
|
1
35
55
|
1
3
-||
急忙
一起
加入


(设计意图:让学生模仿老师,先加入节奏,再加入旋律,最后进行接龙游戏,这样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好的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为之后的歌曲教学做好铺垫。)
活动3【讲授】歌曲学唱

1.欣赏视频《拉库卡拉查》。(说一说歌曲的风格和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初步感受旋律的特点及歌曲的情绪。)
2.歌曲教唱。
(设计意图:在教唱过程中要求大家关注歌曲的节奏、情绪,歌曲的反复并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
3.跟着钢琴完整唱一遍。
4.跟着音频完整再唱一遍。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旋律特点的理解。)
再一次带着口哨声、呐喊声演唱歌曲。
活动4【讲授】欣赏电子音乐《拉库卡拉查》
1.完整聆听乐曲:
师:这段音乐和我们演唱的音乐有什么联系吗 (旋律、节奏、音区以及声乐与器乐的区别)从音乐中你听出了哪些乐器的音色
2.交流乐器音色,了解电子合成器及黎锦光先生的电子音乐:
仔细聆听区分声乐与器乐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乐器上选择两种方案:一直接让学生说;二降低难度可以用选择图片的方式相结合,让学生自己总结,也更直观明了,实现分层教学或者两者结合的形式亦可。
3.分段欣赏,感知变奏的主要手法:

听前奏及主题,听辨主奏乐器
前奏:小号;
主题:小提琴,小号。
师:前奏他用了什么乐器拉开了舞会的序幕 这个旋律给你带来怎么样的一种心情
师:主题已经缓缓地走向我们,向我们发出舞会的邀请,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关注到它取自于歌曲的哪一部分 (B乐句)你用了哪些乐器 (再次节选聆听)

听变奏一、变奏二,对比两者不同的变奏手法:
变奏一:主旋律的延续,引申发展。
乐器模拟:短笛,长笛,单簧管。
师:板书改变乐器、节奏、尾音增时的手法将旋律引申发展
变奏二:在变奏一的基础上使用半音
乐器模拟:小号
师:板书旋律扩充,(如:装饰音)改变音区
③变奏四:转调
4.完整欣赏全曲,听辨主题变奏出现的次数
(设计意图):选择性聆听变奏段落的意图在于给学生做好铺垫,对完整聆听能否有效进行检测,目的还是为了培养孩子主动聆听并思考的过程。
5.归纳变奏形式;总结什么叫变奏曲式。
6.全曲欣赏。
(设计意图:)通过对《拉库卡拉查》电子音乐的欣赏,让同学们了解电子音乐的同时,也让其了解什么叫变奏曲式,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音乐鉴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