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船调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欣赏江南地区的几首民歌,练唱歌曲《龙船调》,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
2、感受民歌的内容及地方风格,并试着用表演的形式来表现歌曲。
3、喜爱我国的江南地区的民歌,乐于主动了解中国的音乐文化及民歌常识。
2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综合课,在人音版教材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的基础上,拓展到整个民歌的分类、民歌的特点等,是一节欣赏课,以民歌欣赏为主,通过欣赏几首民歌来发现民歌的几个常见的特点,使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分类,让学生喜爱中国民歌。
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又进入青春期,所以学生的表演部分是个难点,因此,我在课前给大家创设情境,让学生尽量能够自然的融入到课堂气氛中,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3重点难点
欣赏感受民歌,了解民歌特点。
创造表现歌曲
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
师生问好
课前播放歌曲后
感受音乐拉近师生距离
,组织学生进入上课状态
活动2【导入】二、创作情境导入新课
二、创作情境导入新课
1、导言引出课题,出示题目《中国民歌》
2、激情广大场大家唱环节
1、师:音乐课的时间又到了,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畅游民歌的海洋,去感受我们民族的瑰宝——民歌。板书课题:中国民歌
2、师:“激情广场大家唱”的环节到了,今天我们来唱唱民歌,老师给大家轻唱一首《茉莉花》,同学们这是一首江苏的民歌,你们想一想还知道哪些民歌呢
生:讨论后说出曲名并唱一段。如:《小白菜》《小兵张嘎》《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小拜年》
点出本节主题
活动3【讲授】三、新课
(一)了解民歌
1、民歌的体裁
2、民歌欣赏
师:提到中国民歌,真是说不尽唱不尽,那我国的民歌到底有哪些种类呢 我们来了解一下。(边讲解边欣赏曲子,播放课件欣赏)
师:课前听到的龙船调是由宋祖英演唱的,老师再给大家播放一段是由被称为小宋祖英的孔莹小朋友演唱的《龙船调》,听听这首歌属于什么体裁呢 (播放课件,学生欣赏后师小结)
1、初步了解三种分类的概念
2、让学生在清楚了这几种体裁的基础上去欣赏、去分辨
3、听赏找出民歌特点一
师唱乐谱让学生找出没有唱到七个基本音级中的哪些音 学生认真聆听回答。
师:三字经中提到了“宫商角,及徵羽,此五音,耳所取。”向学生介绍这五个音组成的调式叫五声调式,古时把这五音称为宫商角徵羽。
1、
让学生主动探究找出答案
2、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常用调式五声调式
三、新课
4、民歌特点二
师:再来欣赏一首宋祖英演唱的《十送红军》注意歌词有什么特点 播放课件。欣赏后学生先讨论回答,师再总结。特点二:爱用衬词。
合作讨论得出答案
5、民歌特点三
播放阿宝的一首歌曲
师:阿宝大家很熟悉了,听听他带来的这首陕北民歌,看他演唱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听后讨论回答,师总结
特点三:多用方言演唱
通过聆听感受到歌曲用方言演唱的韵味
6、民歌特点四
师:这单元主要欣赏的是长江两岸地区的歌曲,记得上节学唱的歌曲吗 听听这首《采茶舞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欣赏后讨论说出
特点四:旋律细腻柔美,婉转抒情,多爱加入装饰音
通过聆听感受到长江两岸地区歌曲的特点,点出重点
(二)练唱并创造表现
1、练唱
2、表现
1、随伴奏练唱歌曲《龙船调》
师:听了这么久了大家一定想唱一唱了,来模仿一下湖南方言看看像不像。(女生问男生答,答的时候起立)先教问答
师:我们请郑丽泽同学为我们伴奏好不好 学生伴奏生合唱及个别唱,男生反串妹娃、女生领唱男生答等形式练唱
2、播放小品《过河》
师:给大家提供点动作素材,我们来表演唱这首歌曲。(学生到前面排练时播放FLASH动画)其他同学跟伴奏练唱。
表演:学生先表演后师和学生共同再表演一次。
掌握歌曲旋律,激起学生表演的兴趣
展示一下学生的表演才能
(三)爱国教育
观看宋祖英在维也纳的演唱会
师:宋祖英还把这首歌带到了维也纳的金色大厅,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当时的演出,听听外国人说中国方言是什么样的味道吧 (视频播放)
通过欣赏让学生喜爱中国民歌,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活动4【活动】总结
四、总结
学生反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或者说收获了什么呢 学生自由说。
师:说得非常好,宋祖英在维也纳的演出,不仅让外国人认识了她这个人,更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了中国的民歌、中国的音乐文化,我们也应该向她学习,把我们民族的音乐传承下去,把中国的民歌传唱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民歌的天然之美,好吗 下节课我们继续欣赏中国民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