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导学案
制作:李维新
审核:滕州三中历史组
学习目标
课标
1、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重点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
难点
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背景知识链接】
拓展一
胡佛的自由主义
胡佛是美国最后一位“标准的自由派”,是政府不应干预市场学说的最后一位捍卫者。他认为,这次萧条是欧洲经济崩溃的产物,而“不是国内弊政的结果”。因此,胡佛主张采取自然调节的政策,让危机自然而然地过去。他反对联邦政府干预经济,以保持“美国个性”。对待经济危机,他有几个赞成和不赞成,即:赞成援助大企业、大银行,不赞成援助失业工人,以免培养“懒汉”;赞成举办联邦需要的公共工程,但不是以安排失业者为目的;赞成贷款,不赞成赠款;赞成以救济款买饲料喂牲口,不赞成把救济款用来救济农民;赞成由私人和当地办一些救济活动,不赞成联邦来办,以避免联邦“集权”。
拓展二
炉边谈话是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总统罗斯福利用大众传播手段进行政治性公关活动的事例之一。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处于大萧条时期。为了求得美国人民对政府的支持,缓解萧条,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利用炉边谈话节目通过收音机向美国人民进行宣传。他的谈话不仅鼓舞了美国人民,坚定了人民的信心,而且也宣传了他的货币及社会改革的基本主张,从而赢得了人们的理解和尊敬。对美国政府度过艰难,缓和危机起到了较大作用。
拓展三
凯恩斯主义(也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拓展四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工业化。
一、走进新政—临危受命
1、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自主学习一】
3分钟
阅读课文P69—70第二目,思考1929年经济危机的表现、特点以及影响。
问题1:概括这场经济大危机爆发的表现?
问题2:这次危机有何?
问题3:这次危机带来怎样的影响?(从经济、政治、国际关系方面)
【合作探究一】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第一目所学,分析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到1929年,占美国人口2%的富人的收入相当于美国全部国民收入的3/5,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材料二:
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55%,而工人工资仅增长2%。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工资的40%。
材料三: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四倍。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美元上升到258美元。
2、胡佛反危机的失败
3、美国人民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4、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当选总统
二、再现新政——力挽狂澜
〖路在创新求探索〗
5分钟阅读课本P70-71第三目,
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史实,完成下列表格。
问题
应对措施
作用
〖变与不变〗
【合作探究二】
材料1
1930年12月19日胡佛对国会说“经济萧条不能靠立法行为和行政表态来医治,经济创伤必须有经济躯体----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基层单位的行为来治愈。合作行动可以更有效地加快康复过程。
1.
结合材料1相比较胡佛政府,罗斯福实施的新政“新”在什么地方?有何特点?
项目
新政前
新政后
新的理论和政策
新
的
模
式
特点:
材料2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
(1938)
2.
结合材料2相比较胡佛政府,罗斯福新政的不变之处是什么?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走出困境后人评〗
【合作探究三】
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新政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因此,有人说‘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
——《大国崛起》
材料三
最先举起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大旗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写给罗斯福的公开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经济时代的开端。”
材料四:
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渡过了大危机,还成功地实现了对社会的预期管理,重建了社会信心;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初步建立了监管型市场经济制度;调整了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关系,建立了中央适当集权的现代国家制度。
---高世楫、张军扩在《罗斯福新政及对中国的启示》
材料五:罗斯福新政提出了一系列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具体包括:调整经济结构,以改革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财富的增长;合理分配社会财富,防止扩大两极分化;政府承担解决社会福利的责任,不允许企业自行其是。
---周穗明在《“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资本主义》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并归纳说明罗斯福新政在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提示:(1)经济机制上:
(2)政治机制上:
(3)社会保障机制上:
三、感悟新政——创新不已
结合所学谈谈感悟体会?
【知识拓展】
1.
多元史观评价罗斯福新政。(※方法指点:用多元史观解读罗斯福“新政”)
1.
革命史观:“新政”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
2.社会史观:以工代赈,关注民生;健全社会保障体制。
3.全球史观(整体史观):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模式,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提供了宝贵经验。
4.文明史观:制度创新,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开创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5.现代化(近代化)史观:“新政”以改革的方式,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创新了现代化的新模式。
6.生态史观: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维护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
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
(1)
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即解决在生产过程中的无政府(自由资本主义)状态。
(2)
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
(3)
美国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而德、日法西斯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他们是军国主义国家,有本质的扩张性)。
(4)
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
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特别是凯恩斯主义为新政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5)
美国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6)
罗斯福的个人优良素质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的历程第三单元15课,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两次工业革命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概况。而本课主要讲了1929-1933年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既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借鉴,同时又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在本单元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二目主要介绍经济大危机的史实,依此作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第三目主要讲述罗斯福应对危机的措施和影响。第四目讲述了凯恩斯主义,但课标未做要求,基本上作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来处理。前后内容弱化处理,突出罗斯福新政这一中心和重点。
【学情分析】
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学习方法和习惯还待养成。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教会他们自主学习和正确阅读分析史料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经济大危机的表现、特点、影响,分析其原因;掌握罗斯福新政应对危机的背景、内容、特点,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形式,运用课本史实及文字、图片资料,加深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其独立处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展开互动式讨论,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罗斯福应对危机的学习,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关注现实,迎难而上,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人生态度,更能体会到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以及影响。
难点: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背景知识链接】
拓展一
胡佛的自由主义
胡佛是美国最后一位“标准的自由派”,是政府不应干预市场学说的最后一位捍卫者。他认为,这次萧条是欧洲经济崩溃的产物,而“不是国内弊政的结果”。因此,胡佛主张采取自然调节的政策,让危机自然而然地过去。他反对联邦政府干预经济,以保持“美国个性”。对待经济危机,他有几个赞成和不赞成,即:赞成援助大企业、大银行,不赞成援助失业工人,以免培养“懒汉”;赞成举办联邦需要的公共工程,但不是以安排失业者为目的;赞成贷款,不赞成赠款;赞成以救济款买饲料喂牲口,不赞成把救济款用来救济农民;赞成由私人和当地办一些救济活动,不赞成联邦来办,以避免联邦“集权”。
拓展二
炉边谈话是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总统罗斯福利用大众传播手段进行政治性公关活动的事例之一。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处于大萧条时期。为了求得美国人民对政府的支持,缓解萧条,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利用炉边谈话节目通过收音机向美国人民进行宣传。他的谈话不仅鼓舞了美国人民,坚定了人民的信心,而且也宣传了他的货币及社会改革的基本主张,从而赢得了人们的理解和尊敬。对美国政府度过艰难,缓和危机起到了较大作用。
拓展三
凯恩斯主义(也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拓展四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导语:视频中这一震撼人心的事件对美国带来了怎样的冲击,美国如何应对的?这种成功的应对之举为什么引起世界的关注,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第15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展示课题解读学习目标:
导语:罗斯福在怎样的形式背景下走进了人民的视野,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一、走进新政—临危受命
1、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自主学习一】
3分钟
阅读课文P69—70第二目,思考1929年经济危机的表现、特点以及影响。
问题1:概括这场经济大危机爆发的表现?
问题2:这次危机有何?
问题3:这次危机带来怎样的影响?(从经济、政治、国际关系方面)
师:明确问题,指导学生看书标划,找出关键词语。
生:落实反馈,回答展示
师:及时点评,明确知识点
导语:这场危机破坏性之大,影响之严重,因此也称作大危机、大萧条,那么造成这次大危机的原因是什么?
师: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问题
生:先自主阅读史料,然后合作讨论
【合作探究一】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第一目所学,分析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到1929年,占美国人口2%的富人的收入相当于美国全部国民收入的3/5,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材料二:
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55%,而工人工资仅增长2%。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工资的40%。
材料三: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四倍。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美元上升到258美元。
生:学生代表逐一分析,回答展示
师:点评,总结展示。
师:面对深重的危机,当时的美国政府有何做法?
生:胡佛政府对危机自由放任,危机恶化
师:应对不力,人民提出怎样的要求,在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中谁会给人民带来希望。
2、胡佛反危机的失败
3、美国人民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4、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当选总统
二、再现新政——力挽狂澜
〖路在创新求探索〗
【自主学习二】
5分钟阅读课本P70-71第三目,
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史实,完成下列表格。
师: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要点
生:阅读课文后概括归纳展示
问题
应对措施
作用
师:罗斯福新政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中核心内容是什么?又说明了什么?
生: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
师:这又能说明什么?
生:政府发挥了作用
师:这与胡佛政府的措施有何区别?
生:结合材料,讨论交流,然后展示
〖变与不变〗
【合作探究二】
材料1
1930年12月19日胡佛对国会说“经济萧条不能靠立法行为和行政表态来医治,经济创伤必须有经济躯体----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基层单位的行为来治愈。合作行动可以更有效地加快康复过程。
1.
结合材料1相比较胡佛政府,罗斯福实施的新政“新”在什么地方?有何特点?
项目
新政前
新政后
新的理论和政策
新
的
模
式
特点:
师:对学生的回答展示,点评总结。
师:罗斯福新政有何不变之处?
生:阅读分析材料并讨论
材料2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
(1938)
2.
结合材料2相比较胡佛政府,罗斯福新政的不变之处是什么?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师:展示材料和问题,指导学生分析,先提取材料信息,在整合信息归纳得出
生:阅读史料,讨论分析,归纳展示
师:指导学生阅读,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
〖走出困境后人评〗
【合作探究三】
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新政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因此,有人说‘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
——《大国崛起》
材料三
最先举起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大旗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写给罗斯福的公开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经济时代的开端。”
材料四:
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渡过了大危机,还成功地实现了对社会的预期管理,重建了社会信心;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初步建立了监管型市场经济制度;调整了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关系,建立了中央适当集权的现代国家制度。
---高世楫、张军扩在《罗斯福新政及对中国的启示》
材料五:罗斯福新政提出了一系列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具体包括:调整经济结构,以改革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财富的增长;合理分配社会财富,防止扩大两极分化;政府承担解决社会福利的责任,不允许企业自行其是。
---周穗明在《“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资本主义》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并归纳说明罗斯福新政在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提示:(1)经济机制上:
(2)政治机制上:
(3)社会保障机制上:
师:评价一个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大家课下也可以用多元史观评价罗斯福新政。
导语:罗斯福新政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创新,也正是基于创新的成功之举,罗斯福被称为20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三、感悟新政——创新不已
结合所学谈谈感悟体会?
师:请结合本节所学史实,从个人、国家、社会等方面谈谈你的认识?
生:各抒己见
师:只有创新,才能激发我们的潜能和智慧;只有创新我们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板书设计】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危机爆发-----应对之策
胡佛
(失败)
罗斯福(成功)---开创新模式
【教后反思】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学习目标〗
课标
1、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重点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
难点
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一、临危受命,走进新政
【自主学习一】
3分钟
阅读课文P69—70第二目,思考1929年经济危机的表现、特点以及影响。
问题1:概括这场经济大危机爆发的表现?
问题2:这次危机有何特点?
问题3:这次危机带来怎样的影响?(从经济、政治、国际关系方面)
【合作探究一】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第一目所学,分析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到1929年,占美国人口2%的富人的收入相当于美国全部国民收入的3/5,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材料二:
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55%,而工人工资仅增长2%。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工资的40%。
材料三: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四倍。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美元上升到258美元。
二、力挽狂澜,再现新政
5分钟阅读课本P70-71第三目,
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史实,完成下列表格。
问题
应对措施
作用
【合作探究二】
材料1
1930年12月19日胡佛对国会说“经济萧条不能靠立法行为和行政表态来医治,经济创伤必须有经济躯体----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基层单位的行为来治愈。合作行动可以更有效地加快康复过程。
1.
结合材料1相比较胡佛政府,罗斯福实施的新政“新”在什么地方?有何特点?
项目
新政前
新政后
新的理论和政策
新
的
模
式
(
)垄断资本主义
(
)垄断资本主义
特点:
材料2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
(1938)
2.
结合材料2相比较胡佛政府,罗斯福新政的不变之处是什么?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合作探究三】
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新政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因此,有人说‘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
——《大国崛起》
材料三
最先举起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大旗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写给罗斯福的公开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经济时代的开端。”
材料四:罗斯福新政提出了一系列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具体包括:调整经济结构,以改革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财富的增长;合理分配社会财富,防止扩大两极分化;政府承担解决社会福利的责任,不允许企业自行其是。
---周穗明在《“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资本主义》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并归纳说明罗斯福新政在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提示:(1)经济机制上:
(2)政治机制上:
(3)社会保障机制上:
三、知古鉴今,感悟升华
结合所学谈谈感悟体会?(共29张PPT)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岳麓版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课标要求:
1、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临危受命,走进新政
力挽狂澜,再现新政
知古鉴今,感悟升华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一、临危受命,走进新政
1、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自主学习一】
思考1929年大萧条的表现、特点以及影响。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一、临危受命,走进新政
1、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合作探究一】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第一目所学,分析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材料一:到1929年,占美国人口2%的富人的收入相当于美国全部国民收入的3/5,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贫富分化严重
材料二:
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55%,而工人工资仅增长2%。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工资的40%。
——购买力低下,消费水平不及生产水平,供过于求。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资本主义生产日益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材料三: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四倍。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美元上升到258美元。
——股票投机活动过度,
股票暴涨,背离实际价格。
合作探究1:这场大危机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①
根本原因:
②主要原因:
③直接原因:
合作探究1:这场大危机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供给与需求矛盾激化;
股票投机过度。
一、临危受命,走进新政
经济危机的爆发
胡佛反危机的失败
美国人民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当选总统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
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59票
472票
罗斯福
胡佛
自由放任政策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二、力挽狂澜,再现新政
问题
应对举措
作用
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农产品价格猛跌
失业剧增生活困苦
路在创新求探索
1
【自主学习二】4分钟阅读课本P70-71第三目,
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史实,完成下列表格。
问题
应对措施
作用
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农产品价格猛跌
失业剧增生活困苦
金融
工业
农业
社会
整顿财政金融: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
调整工业生产:制定《全国工业复兴法》,蓝鹰运动,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工时标准
调节农业生产: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政府调节控制市场价格
稳定人心,
恢复银行信用
防止盲目竞争、缓和劳资矛盾
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恢复
增加就业,刺激
消费,稳定社会
社会救济以工代赈:通过《社会保障法》,政府救济;举办公共工程,扩大就业
核心内容: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
路在创新求探索
1
变?
相比较胡佛政府,罗斯福实施的新政“新”在什么地方?
变与不变各不同
2
材料1
1930年12月19日胡佛对国会说“经济萧条不能靠立法行为和行政表态来医治,经济创伤必须有经济躯体----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基层单位的行为来治愈。合作行动可以更有效地加快康复过程。
【合作探究二】
变?
相比较胡佛政府,罗斯福实施的新政“新”在什么地方?
变与不变各不同
2
项目
新政前
新政后
新的理论
和政策
经
济
模
式
(
)垄断资本主义
(
)垄断资本主义
自由主义
自由放任政策
凯恩斯主义
国家干预政策
私人
特点: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
【合作探究二】
国家
相比较胡佛政府,罗斯福新政的不变之处是什么?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2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
(1938)
不变:保持资本主义私有制,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与完善。
不变?
变与不变各不同
2
【合作探究二】
走出困境见成效
3
合作探究三: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并归纳说明罗斯福新政在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失业率下降图
材料一
走出困境见成效
3
合作探究三: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并归纳说明罗斯福新政在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材料二“新政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因此,有人说‘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
——《大国崛起》
材料三
最先举起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大旗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写给罗斯福的公开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经济时代的开端。”
走出困境见成效
3
材料四:罗斯福新政提出了一系列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具体包括:调整经济结构,以改革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财富的增长;合理分配社会财富,防止扩大两极分化;政府承担解决社会福利的责任,不允许企业自行其是。
---周穗明在《“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资本主义》
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摆脱了经济危机,恢复经济上卓有成效,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关注民生,社会弱势群体开始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
(1)经济机制上:
走出困境见成效
3
合作探究三: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并归纳说明罗斯福新政在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3)社会保障机制上:
(2)政治机制上:
横向联系看世界
4
合作探究四:
在20世纪20-30年代,世界上社会制度不同的两个大国为恢复经济都进行了经济改革。
请问是哪两个国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请对照两国经济改革的内容,思考各有什么本质特征?两者都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邓小平
苏俄新经济政策---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前提下利用货币、市场恢复发展经济;
美国罗斯福新政---在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国家对经济干预调节。
成功因素:都立足于本国国情,实事求是。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三、知古鉴今,感悟升华
罗斯福在1933年发生经济大危机之时受命美国总统,有些人认为他简直是个傻瓜,对罗斯福来说倒霉透了,但是后来的历史告诉世人:罗斯福勇敢的化解了这场经济危机而且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到世世代代美国人民的尊敬。作为90后的我们,好像对“危机”有了新的认识,如果以后我们在学业、事业、生活上也遇到了某些叫做“危机”的挫折,应该怎样做呢?
乐观自信、责任担当、勇于创新…
…
《习近平用典》谈创新:
李克强:创新是人类活力的源泉
意: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持之以恒。
谢谢合作
欢迎批评指正!
课件制作:滕州市第三中学
李维新
欢迎交流E-mail:
924628959@`````````````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推介书目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推介书目
生产
消费
抑制相对过剩
刺激消费
经济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生产相对过剩,消费不足!
供
求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