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一第12课 鸦片战争课件(20张ppt)+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一第12课 鸦片战争课件(20张ppt)+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2-12 21:34:07

文档简介

第 课时
课题 《 鸦片战争 》 月 日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2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材料对比分析战前的中国和西方世界,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分析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南京条约》并结合材料内容,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多方面影响,培养学生从文明史和整体史的角度全面分析历史问题;3通过“二鸦”的过程图指导学生自主探究“二鸦”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认识列强侵略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认识到毒品的危害,“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比较


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AUTHORWARE课件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环节
知识点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课前渲染
导入
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
一、课前渲染:
 利用课件动画播放《向天再借五百年》歌曲,同时显示歌词,把学生引入到康乾盛世时代,为用圆明园导入作铺垫。
二、视频片断导入:
  课前我们播放的是电视剧《康熙帝国》的片头曲,康乾时代是大清帝国的鼎盛时期,建于这一时期的圆明园就是这一盛世时期的反映,我们一起来欣赏《圆明园》片断
播放片断
  提问:素有“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如今何在?远在西方的英法等国为何要侵略中国?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课题:
展示课题《鸦片战争》
展示课标
三、战前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在明确学习目的的基础上我们继续欣赏《圆明园》片断
播放片断
  提问:世界怎么变化了?
  英使马嘎尔尼为什么认为”“中国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
进行课前准备
欣赏片断,获取信息
明确学习目的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回答


知识点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
过程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第二次鸦片战争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结合材料进行合作探究
展示课件材料画面
1鸦片战前欧美各国的殖民扩张形势图
2用图片对中英两国在工业、农业和军事方面进行对比
指导学生填写中西对比表格,得出一个认识:中国的综合国力已落后于西方国家(英国)
四、鸦片战争原因的分析:
  过渡: 然而,在当时的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开始向中国倾销鸦片。
提问学生并解释:出超、入超、顺差、逆差的概念。
展示鸦片画面
  引导学生分析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到影响
  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前往广州禁烟,销毁英法鸦片110多万千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
展示图片:林则徐塑像 虎门销烟广场
 利用巴麦尊的讲话进行材料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接着展示另一种观点的材料:认为鸦片战争是林则徐导致的,从而认识到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五、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的分析探究:
指导学生结合课本示意图进行分析,指出其时间1840-1842年,过程两个阶段并用视频演示第二阶段。
提问: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的内容有哪些?
展示漫画材料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画面展示
补充: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的含义
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指导学生联系所学内容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探究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展示其影响
六、第二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取得了许多的侵略特权,但并没有向他们所期望的那样,看下面几段材料:共同探究分析。
展示分析材料和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引导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扩大侵略权益
提示 时间1856-1860年
分析材料完成比表格的填写
结合课本小字内容加以分析,并回答
归纳《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结合材料分析探究失败的原因
学生共同探究
分析探究


知识点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总结
课后活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延伸拓展
历史事件的学习方法
   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网络结构图示
   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形势图(引导学生结合课本进行简单的分析其两个阶段)
片断展示: 洗劫圆明园
材料分析:
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的一些新的变化的材料,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列强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引导学生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辩证的分析事物。
对比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哪些影响,我们把两次战争的影响放在一块通过表格进行对比分析:
展示表格画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参考展示
得出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结合画面上的两幅图片我们能够得出哪些认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落后就会挨打,中国的部分主权遭到丧失,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通过香港的回归图片的展示、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国际地位的提高,综合国力的提高是一个国家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根本。通过禁毒图片培养青少年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方面,要善于学习。从而做到学以致用,全面认识。
指出其学习历史事件的方法。
掌握历史事件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结果、影响。
利用网络等方式收集有关两次鸦片战争的信息,知识。
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
共同探究选出代表进行回答
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板 书 设 计
出超=顺差=出口大于进口,处于有利地位
入超=逆差=进口大于出口,处于亏损地位
一鸦 1840-1842年
二鸦 1856-1860年
教后计


第12课时 第12课 鸦片战争 作业006 【出处:21教育名师】

课标要求
列举 1840 年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第一步——“了解”
快速阅读课本50-52页梳理出本课主要的历史大事
①1839.6 【版权所有:21教育】
②1840.6-1842.8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③1842.8 21*cnjy*com
④1856-1860
⑤1858
⑥1860
二、第二步“理解”——(1)爆发的原因
材料1: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从视频中获取信息)
视频文字:世界已经变了,当乾隆陶醉于自己的丰功伟业之时,以科学为先导的西方文明却蒸蒸日上,1776年美国独立,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而大英帝国正在全球开拓殖民地,1793年为打开中国的大门,一个庞大的英国代表团来到北京,乾隆告诉特使马嘎尔尼: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绸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所以)加恩体恤(xu),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有用资……”【来源:21cnj*y.co*m】
问题1:看完视频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2:“山雨欲来风满楼”
1517年,葡萄牙驾船进入广东海面,1554年踏入澳门;
1575年,西班牙人开始出现在福建海面;
1601年,荷兰人首次到达广州,接着占澎湖夺台湾;
1602年,法国船只到达东方;
1591年,英国女王给中国皇帝写了封未送达的信;
1637年,英国船只第一次来到中国;
1784年,美国船只出现在广州;
1792年,英国使臣马嘎尔尼来华。
问题2:材料2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3龚自珍(1792-1841)的诗
乙亥杂诗之一:
九州生气持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乙亥杂诗之一:
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载禾?
问题3:材料3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问题?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英形势对照
项目
中国
英国
政治
经济
自然经济、财政入不敷出
完成了工业革命,商品经济发达
军事
装备陈旧,营务废弛
船坚炮利,训练有素
外交
综合
材料4:“鸦片战争也是权力与腐败、人性的脆弱、贪婪和愚蠢的戏剧性演绎。虽然国际毒品贸易是故事的核心内容,然而最终反映的还是文化的冲突——两个自认为优越的国家之间的冲突……鸦片是放在驼背上带到了中国,而他最终折断了这个民族的脊梁。”21*cnjy*com
选自《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
问题4:鸦片,挑起一场战争, “鸦片”对战争的爆发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理解”——(2)失败的原因
材料1:英国之所以能够率先打开中国的大门,是因为它在印度拥有强大的基地,并控制各大洋……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2:“就清王朝的衰败和英国在工业革命后获得的新力量来看,……皇帝在抵抗与妥协、开战与求和之间游移不定,……所有这些都预示了失败。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问题5: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归纳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理解”——(3)失败的影响

结合《南京条约》内容及其危害分 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历史巨变
方面
战前
战后
社会性质
封建社会
国家主权
独立自主, 享有完整的主权
经济结构
封建经济,自给自足
社会主要矛盾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
对外关系
闭关自守
国际地位
平等主权国家
“理解”——(4)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问题6:比较两次鸦片战争,总结通商口岸的布局和特点?从中能得出什么认识?
三、学习第三步——“见解”(1)-------关于失败
◆《中西500年比较》:东方刀矛迎战西方炮舰,战争决策目标的差别,双方兵力的优劣;战争胜败的必然和偶然。www-2-1-cnjy-com
◆史学家范文澜:腐朽的封建主义不是新兴的资本主义的对手。
◆史学家胡绳:
中国方面的领导权掌握在腐朽的封建统治者的手里,他们和本国的广大人民处于尖锐对立的地位。
问题7:从鸦片战争的屈辱中痛定思痛,你有何启迪?
“见解”---------(2)关于影响
◆观点一:鸦片战争打开了尘封很久的中国大门,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先进的思想,促使国人觉醒,推动中国历史的进步。21教育网
◆观点二:鸦片战争后,列强的侵略不断加深,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灾难深重,鸦片战争带来的是灾难和痛苦。www.21-cn-jy.com
问题8:结合上述观点谈谈你的观点?
“见解”--------(3)关于林则徐
材料1:林则徐的座右铭:“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块浮雕就是“虎门硝烟”。2-1-c-n-j-y
材料2:林则徐总督的雕像也成了这座蜡像馆(英国伦敦著名的图索德夫人蜡像馆)的一个亮点,不过雕像下面的牌子上说,他毁了价值2、5万英镑的英国财物,但并没有指明这种物品就是走私的鸦片。
选自《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
问题9:针对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见解?
[课后巩固]
完成历史《自主学习丛书》第 页到第 页习题内容。
比较项
战争原因
战争性质
战争过程
侵略国家
侵略时间
侵略范围
危害和影响
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签订的影响:
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材料:
英国之所以能够率先打开中国的大门,是因为它在印度拥有强大的基地,并控制个大洋……此后的战争清楚的表明了中国令人绝望的军事劣势。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
“就清王朝的衰败和英国在工业革命后获得的新力量来看,战争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战争的进行中,皇帝在抵抗与妥协、开战与求和之间游移不定,对伦敦承担海外利益义务的错误估计以及缺乏敌方的准确情报——所有这些都预示了失败。21cnjy.com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签订的影响:
项目
割地
割占香港岛
赔款
2100万银元
开埠
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
通商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
通过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从中有何启迪和思索?
材料:
学术界关于失败的观点:
《中西500年比较》:东方刀矛迎战西方炮舰,战争决策目标的差别,双方兵力的优劣;战争胜败的必然和偶然。21·cn·jy·com
著名史学家范文澜的观点:腐朽的封建主义不是新兴的资本主义的对手。
著名史学家胡绳的观点:
中国方面的领导权掌握在腐朽的封建统治者的手里,他们和本国的广大人民处于尖锐对立的地位,他们不但不能充分利用在本土作战的有利条件,反而由于他们的所作所为而丧失了这些有利条件。2·1·c·n·j·y
历史启迪: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观点一:鸦片战争打开了尘封很久的中国大门,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先进的思想,促使国人觉醒,推动中国历史的进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观点二:鸦片战争后,列强的侵略不断加深,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灾难深重,鸦片战争带来的是灾难和痛苦。21·世纪*教育网
材料:图片
材料:林则徐总督的雕像也成了这座蜡像馆(英国伦敦著名的图索德夫人蜡像馆)的一个亮点,不过雕像下面的牌子上说,他毁了价值2、5万英镑的英国财物,但并没有指明这种物品就是走私的鸦片。
选自《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