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说课课件(36张ppt)+说课+视频+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说课课件(36张ppt)+说课+视频+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2-12 21:13:47

文档简介

2016学考
1.
2015年8月,天津一集装箱码头发生危化品大爆炸,再次敲响了人们对危化品管理的警钟。实验室常备的氢氧化钠属于危化品,你认为其包装箱上应贴的标识是(B)
2.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D)
A.
铁矿石冶炼成铁
B.
石灰石等物质烧制玻璃
C.
粮食酿成白酒
D.
直饮水机中活性炭吸附杂质
3.
比较下列三种物质,判断不正确的是(
C

A.
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
B.
组成上都含碳元素
C.
属于单质的是干冰
D.
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大理石
4.关于能源和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B.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C.作为自然资源的空气是混合物
D.可以利用海洋资源制备金属镁
5.
用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pH,如图所示,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B

A.
偏高
B.
偏低
C.
相等
D.
无法确定
6.
X、Y、Z为三种金属,已知
①X
+
H2SO4
=
XSO4
+
H2↑
②Y
+
2ZNO3
=
Y(NO3)2
+
2Z
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下列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A

A.
Fe
Cu
Ag
B.
Cu
Hg
Ag
C.
Mg
Zn
Fe
D.
Fe
Ag
Cu
7.
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C

A.
AgNO3溶液
B.
无色酚酞试液
C.
K2CO3溶液
D.
Na2SO4溶液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碳酸钠
12.2
21.8
39.7
49.6
8.
下表给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推断合理的是(
C

A.
20
℃时,将100g水加入30
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
B.
20
℃时,将100g水加入30
g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
C.
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
℃~30
℃之间应出现交点
D.
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二者的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钠
一、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29分)
33.
(4分)①菜煎饼②羊肉汤③辣子鸡是枣庄人非常喜爱的三种特色美食。请回答:
(1)菜煎饼中煎饼富含糖类,蔬菜富含
(填一种有机营养物质)。
(2)羊肉汤一端上来就能闻到香味,原因是
(填分子的一种性质)。
(3)炒辣子鸡时要急火大油,若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盛过辣子鸡的餐具可用洗洁精清洗,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作用。
34.
(5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H

F
Na

Si


(1)
①处元素和②处元素形成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该化合物中②处元素的化合价为

(2)表示上表中
(填表中序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易
(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35.
(4分)1926年的“联合制碱法”改进了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它是由我国著名化学家
创立的。
(2)如何取出从沉淀池中不断结晶析出的碳酸氢钠:
(填操作名称);碳酸氢钠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写出一种即可)。
(3)它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6%,主要是因为设计了
(填流程图中的编号)的循环。
36.(6分)A、B、C、D、E分别是锌、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中的一种。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反应。其中D的溶液呈蓝色,A与B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1)D的化学式是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4)下列可以替代E的是
(填序号)。
①氯化铜
②氢氧化钾
③银
37.(10分)某兴趣小组围绕“实验室制取氧气”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药品选择:所给物质中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物的是
(填字母);
A.水
B.过氧化氢
C.氯化钾
D.高锰酸钾(KMnO4)
原因是

(2)装置连接:所需的一些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仪器a的名称是
;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A.颜色
B.可燃性
C.溶解性
D.密度,必须考虑的是
(填字母);要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填装置字母序号)。
(3)气体检验:下图甲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乙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原因是

(4)实验探究:如下图所示,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观察可见:实验①中无明显现象,实验②中产生气泡,实验③中产生气泡更快,据此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二、计算题(5分)
38.
(5分)生活中常见的铁制品大多为铁合金(成分为铁和碳)材料,而非纯铁,铁合金又因其含碳量不同分为生铁和钢(生铁含碳量为2%~4.3%,钢含碳量为0.03%~2%)。将一块质量为5.8
g的铁合金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98
g稀硫酸,恰好与铁合金中的铁完全反应,所得氢气的质量为0.2
g。通过计算回答: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33.(1)维生素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盖上锅盖或倒入炒菜等说法合理即可
乳化
(每空1分,共4分)
34.(1)Al2O3
+3
(2)


Cl-
(每空1分,共5分)
35.(1)侯德榜
(2)
过滤
灭火器的二氧化碳发生剂(或食品工业的发酵粉、制造饮料的原料、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等)
(3)Ⅰ
(每空1分,共4分)
36.(1)CuSO4
(2)Na2CO3
+
H2SO4
=
Na2SO4
+
CO2↑
+
H2O
(3)CuSO4
+
Ba(OH)2
=
BaSO4↓
+
Cu(OH)2↓
复分解反应
(4)②
(第二问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
37.(1)C
不含氧元素等说法合理即可
(2)分液漏斗
CD
A——D——B
(3)乙装置将生成的氧气通过浓硫酸干燥,除去了其中的水蒸气
(4)硫酸铜和氯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或硫酸铜和氯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氯化铁使过氧化氢分解更快(或氯化铁的催化效果更好)(答案合理即可)
(第二小题第二空和第三、四小题各2分,其余每空1分,共10分)
38.
解:设该铁合金中铁的质量为x
Fe
+
H2SO4
=
FeSO4
+
H2↑
1分
56
2
X
0.2g
56/2
=
x/0.2g
X
=
5.6g

5.8g
-
5.6g)
/5.8g
×100%
=
3.4%
3分
答:该合金为生铁。
1分(共36张PPT)
鲁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 下册
本单元主要涉及材料、能源、农业、环境等问题,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化学科学的发展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有的物质或某些化学变化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因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在教学中,要注意用具体的真实事件引导学生体会化学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1.了解使用氢气、化石燃料等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能源;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2.知道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应用;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认识新材料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3.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品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本节是复习课,如果只是再串讲一遍,单纯看课本,埋头做习题,效果不会好,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也难以渗透德育教育。因此在教师主导下的学生积极自主的复习,活动紧扣主题,突出单元重点,形成知识网络,查漏补缺;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体会化学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这些才是本节复习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这样的认识,确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通过独立和合作的总结归纳,促使学生系统认知、掌握本单元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2.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练习、复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找出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尽快弥补。
3.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和解决,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记忆、合作、对知识分类、梳理及知识建构等多方面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伦理观。增强学生的能源意识,强化学生关心自然、关心人类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促使学生具备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世界观。
2.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精神。
3.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并从自身实际出发去思考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培养其参与意识和科学决策能力。
情境导入
明确目标
1.活动简介
2.核心过程
四局决胜负
第二局:打造单元知识网
说明评价方法
明确学生组织形式
公布基本规则(每局之后进一步明确)
第一局:抢答热身,覆盖单元知识点
第三局:分析表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四局:以写为主,突出重点
3.合计总分,评价总结
化学真的有广告中说的不堪吗?
实际上,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化学。化学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
当然也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出现,有些人就归责于化学!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呢?
期待同学们在复习本单元知识之余,还能在今后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可以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是轻易的被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和言论误导还是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想要独立思考,就要有扎实的知识垫底儿!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设计意图
促进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化学复习中,从而达到促进化学知识落实的作用。并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伦理观。
(一)组织形式
学生根据所在位置分为3个队,分别命名为“新能源队”、“环保队”和“新材料队”(队伍名称不限制答题范围)。每队中有2个小组,每队的成绩为本队中各小组积分的总和。
(二)基本规则
1.每队基础分为100分。
2.除抢答题外,在各环节的题目公布后,均给予各队2~3分钟的讨论准备时间。
3.在每一活动环节中,各队的每一名队员都只有一次起立答题的机会,但可在不影响正常答题活动的前提下,随时为别人作参谋、讲解。
(三)评价方法
随活动进行记分,各局分数累加,积分最高的队将被授予“化学梦之队”的称号,并设置若干名“优秀表现奖”。
设计目的:
1.趣味竞赛调动复习自主性,合作竞争激发思维灵活性。
2.不同的环节利用不同的竞赛规则,调动不同水平的学生积极参与,尽力给每位学生创造表现机会,使其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规则:
教师手持答题卡念题,学生抢答,每人只有一次回答机会。答对加20分,答错不扣分,其他同学可继续抢答,答对加20分。
(1)无处不在的化学
①请说出电池在使用时的能量转化形式。
②请说出不少于4种你所知道的新能源的名称。
③水污染主要源于哪三种废水的排放。
④在空气污染物中,能够导致酸雨的成分有哪些?
它们主要来自于什么?
⑤怎样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
⑥请说出绿色化学的核心。
⑦玻璃是纯净物吗?
⑧列举你所知道的塑料制品,说说塑料有哪些独特的性能?
设计意图
通过知识抢答的形式对本节复习的知识点进行覆盖。
(2)分门别类②
请找出下述垃圾中,哪些是属于不可再生的
(2)分门别类③
请找出下述能源中的可再生能源
设计意图
训练学生对知识分类、梳理及知识建构等多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
的科学伦理观、具备科
学的精神和科学的世
界观。
(3)对错真假,清楚表达
①“赤潮”和“水华”诱发的根源不同。
②酸雨是pH<7的雨水。
③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④有些人好排场、热闹,所以喜事、丧事都要大放烟花、礼炮。
⑤玻璃钢是玻璃和钢复合而成的。
⑥塑料袋轻薄、方便,可以随意使用。
⑦用天然气代替煤,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此环节要求学生在抢答之后,对除第③题之外的题目进行简单解释。教师引导学生现身说法,并进行德育渗透。
设计意图
个别题目是对知识点的查缺补漏。多数题目意在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培养他们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并从自身实际出发去思考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培养其参与意识和科学决策能力。
说明:“把知识编成个性的网”,这个网是课前布置的由每名同学自己总结的本部分知识网络,下面进行展示和评比。我们在进行评价时,既要看总结的系统性、准确性,也要注重个人创意,体现个性与风格(课前已经布置)。
规则:相邻两队中的相邻两个小组结合成一个大组(即大组的成员来自两个队),每个大组评选出两幅最佳作品,简单写上评语。然后将所有选出的最佳作品由学生手持着绕班一周,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最后把最佳作品分别贴到相应队的下面,展示并计分,每幅最佳作品计100分,加入本队成绩中。
设计目的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学
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规则:分队抽签确定简答题目,并投影出示公布题目,队内集中讨论后,选派1名队员上讲台作答,可配合板演等形式。答完后,本队成员不可再补充、解释,由其他队指出错误及不当之处,并给予补充。
回答较完整、准确,有条理的,给本队加50分,指出其他队的答案的错误之处并能改正或有正确补充的,给本队加20分。对回答时“台风”稳健大方,表达充分有新意的,可经同学评议(其他队的半数以上同学举手表决通过)后,再奖励该队10分。
内容(1):
设计意图
增强学生的能源意识,强化学生关心自然、关心人类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内容(2):
内容(2):
总结陈述:
我们每天都使用并且扔掉大量的塑料袋,已经给地球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袋将比鱼还要多。为了我们的地球,请尽可能减少使用塑料袋吧!
内容(2):
设计意图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强化学生关心自然、关心人类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形成正确的科学伦理观。
内容(3):
内容(3):
检测毒跑道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闻味道,有刺鼻气味的一定是有乱添加。而毒跑道中的各类毒性物质则可以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检测和标定。
如果你发现了你们附近有加工毒跑道原材料的工厂,发觉你们周围的学校有使用毒跑道的,你会怎么做?如果将来你有机会从事塑胶跑道生产工作,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施工方呢?如果你是校方的决策领导呢?
内容(3):
总结陈述:
让天空更蓝,让跑道安全,你我一起行动!赶走毒跑道!
设计意图
从社会热点出发,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伦理观和科学的决策力。
规则:分组抽签定题,小组内讨论后,互选对方一名选手上台板演,三队6组的选手同时上台,限时3分钟完成。每组有两次修改的机会,一次只可修改一个化学方程式。各队间互相找出其他队的错误。
每写对一个化学方程式或指出其他队的一处错误均给本队加10分。
内容:
(1)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的反应原理。
(2)汽车排气管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等转化为氮气和二氧化碳。
(3)煤炭对环境对大气的污染是相等严重的,可向其中添加氧化钙制成型煤。型煤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被氧气氧化,又被氧化钙吸收,最后以硫酸盐的形式留在灰渣中。请写出该化合反应的方程式。
(4)石灰石可以作为固硫剂加入煤炭中,请写出高温时,石灰石中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请写出铁制品在遭遇硫酸型酸雨时所发生的化学反应。
(6)请写出主要以石灰石或大理石为原料的建筑和文物,在遭遇硫酸型酸雨时所发生的化学反应。
设计目的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精神。
并且使知识落在实处,进一步强化重点。
分别合计各队总分,确定各队排位,颁发“化学梦之队”的称号和奖牌。由获胜队选代表发表“获胜感言”,其他队员可补充。其他各队每队选一名代表讲述自己的“成功体会”,师生共同评议,并确定“优秀表现奖”。
小组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
语言评价
课堂评价
化学与社会
评价目的
让学生对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在评价别人的同时反思自己,得到提高。
评价目的
可以用精僻的一句话对学生的进步或良好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产生积极参与
和表现自我的欲望。
评价目的
根据各小组的记分评出优胜小组。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培养合作的意识。
化学与社会
资源开发 
学生
物质资源
人力资源
老师
媒体资源
生成资源
网络资源
多媒体
教材内容
教材资源
图表内涵
已有经验
学习主动性
学习小组
知识结构
敬业精神
人格魅力
掌握知识
提高能力
培养情感Mac
OS
X
2

ATTR;毶
x Tw
z 1.化石燃料都有谁?它们可再生吗?
4.请说出农药波尔多液的毒性原理。
2.请说出不少于4种你所知道的新能源的名称。
5.化肥、农药使用不当会对环境、人体造成伤害。请说出如何正确使用化肥、农药。
3.请说出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用的原料。
6.为什么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用?
7.水污染主要源于哪三种废水的排放?
10.怎样减少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8.在空气污染物中,能够导致酸雨的成分有哪些?
它们主要来自于什么?
11.请说出绿色化学的核心。
9.怎样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
12.请说出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
1.请找出金属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
4.请找出上述化肥中的磷肥和复合肥。
2.
请找出无机硅酸盐材料和复合材料?
5.请找出上述垃圾中,哪些是属于不可再生的。
3.
请找出上述化肥中的氮肥和钾肥。
6.请找出上述能源中的可再生能源。
1.化肥、农药残留对身体环境有害,所以最好不要使用。
4.铵态氮肥就是铵盐。
2.
酸雨是pH<7的雨水。
5.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3.二氧化碳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
6.中国人好排场、热闹,所以喜事、丧事都要大放烟花、礼炮。
7.水资源非常丰富,可以任意使用。
10.用天然气代替煤,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8.玻璃钢是玻璃和钢复合而成的。
11.“赤潮”和“水华”诱发的根源不同。
9.塑料袋轻薄、方便,可以随意使用。
1.请说明氢能为什么是最理想的能源;目前氢能源未普及使用的原因。
3.草木灰是一种钾肥,请设计实验证明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并证明它的水溶液呈碱性。
2.请写出尿素的化学式;并请设计实验证明尿素不是铵态氮肥。
4.请简述波尔多液为什么不能用铁桶盛装。
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的反应原理。汽车排气管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等转化为氮气和二氧化碳。
碳酸氢铵俗称碳铵,它具有热不稳定性,所以需要密封、防潮、防晒,请写出碳铵分解的方程式。写出氢燃料电池中放电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用方程式表示波尔多液为什么不能用铁桶盛装。将少量氯化铵固体放在研钵中,再加入少量的熟石灰,小心研磨,写出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型煤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被氧气氧化,又被氧化钙吸收,最后以硫酸盐的形式留在灰渣中。请写出该化合反应的方程式。石灰石可以作为固硫剂加入煤炭中,请写出高温时,石灰石中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课例
化学与社会发展单元复习课
一、课题选择依据
本单元主要涉及材料、能源、农业、环境等问题,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化学科学的发展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有的物质或某些化学变化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因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在教学中,要注意用具体的真实事件引导学生体会化学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呈现方式:1、趣味竞赛调动复习自主性,合作竞争激发思维灵活性。2、不同的环节利用不同的竞赛规则,调动不同水平的学生积极参与,尽力给每位学生创造表现机会,使其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3、针对学生熟悉的身边事和社会热点及重难点设计问题,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感受化学重要性,增强兴趣,巩固所学,形成能力,活跃思维,丰富情感。4、以有煽动性、有感染力的语言吸引学生,调动学生,激发学生。
教材分析
(一)课标内容位置
(二)复习目标
1.课程目标
(1)了解使用氢气、化石燃料等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能源;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2)知道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应用;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认识新材料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3)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品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本节是复习课,如果只是再串讲一遍,单纯看课本,埋头做习题,效果不会好,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也难以渗透德育教育。因此在教师主导下的学生积极自主的复习,活动紧扣主题,突出单元重点,形成知识网络,查漏补缺;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体会化学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这些才是本节复习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这样的认识,确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2.本课目标
(1)知识技能、过程方法:
①通过独立和合作的总结归纳,促使学生系统认知、掌握本单元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②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练习、复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找出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尽快弥补。
③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和解决,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记忆、合作、对知识分类、梳理及知识建构等多方面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伦理观。增强学生的能源意识,强化学生关心自然、关心人类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促使学生具备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世界观。
②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精神。
③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并从自身实际出发去思考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培养其参与意识和科学决策能力。
重点:学生能较准确地记忆并再现本单元知识,能归纳形成并掌握本单元知识网络。
难点:调动不同水平的同学积极参与活动,动脑、动口、动手,学有所得。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题卡、学生自己总结的单元知识网络图。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对化学与能源、材料和环境的促进有所认识,但尚不能客观地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还需要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其在今后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
四、教学活动流程
五、课例实施详案
(一)情境导入
视频播放:梁静茹.法兰琳卡.恨化学广告
化学真的有广告中说的不堪吗?
实际上,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化学。化学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
当然也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出现,有些人就归责于化学!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呢?
期待同学们在复习本单元知识之余,还能在今后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可以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是轻易的被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和言论误导还是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想要独立思考,就要有扎实的知识垫底儿!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设计意图:
促进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化学复习中,从而达到促进化学知识落实的作用。并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伦理观。
(二)活动实施
1.活动简介
组织形式:学生根据所在位置分为3个队,分别命名为“新能源队”、“环保队”和“新材料队”(队伍名称不限制答题范围)。每队中有2个小组,每队的成绩为本队中各小组积分的总和。
基本规则:
a.每队基础分为100分。
b.除抢答题外,在各环节的题目公布后,均给予各队2~3分钟的讨论准备时间。
c.在每一活动环节中,各队的每一名队员都只有一次起立答题的机会,但可在不影响正常答题活动的前提下,随时为别人作参谋、讲解。
评价方法:随活动进行记分,各局分数累加,积分最高的队将被授予“化学梦之队”的称号,并设置若干名“优秀表现奖”。
设计意图:趣味竞赛调动复习自主性,合作竞争激发思维灵活性。不同的环节利用不同的竞赛规则,调动不同水平的学生积极参与,尽力给每位学生创造表现机会,使其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2.四局决胜负
第一局
热身抢答
——
“队队碰”
规则:教师手持答题卡念题,学生抢答,每人只有一次回答机会。答对加20分,答错不扣分,其他同学可继续抢答,答对加20分。
内容:
(1)无处不在的化学
①请说出电池在使用时的能量转化形式。
②请说出不少于4种你所知道的新能源的名称。
③水污染主要源于哪三种废水的排放。
④在空气污染物中,能够导致酸雨的成分有哪些?
它们主要来自于什么?
⑤怎样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
⑥请说出绿色化学的核心。
⑦玻璃是纯净物吗?
⑧列举你所知道的塑料制品,说说塑料有哪些独特的性能?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抢答的形式对本单元知识点进行覆盖。
分门别类
①请将下列材料归为四类: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硅酸盐材料和复合材料。
②请找出下述垃圾中,哪些是属于不可再生的。
③请找出下述能源中的可再生能源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对知识分类、梳理及知识建构等多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伦理观、具备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世界观。
(3)对错真假,清楚表达
①“赤潮”和“水华”诱发的根源不同。
②酸雨是pH<7的雨水。
③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④有些人好排场、热闹,所以喜事、丧事都要大放烟花、礼炮。
⑤玻璃钢是玻璃和钢复合而成的。
⑥塑料袋轻薄、方便,可以随意使用。
⑦用天然气代替煤,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此环节要求学生在抢答之后,对除第③题之外的题目进行简单解释。教师引导学生现身说法,并进行德育渗透。
设计意图:个别题目是对知识点的查缺补漏。多数题目意在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培养他们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并从自身实际出发去思考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培养其参与意识和科学决策能力。
再比如此环节中还可适当地指出目前社会各界挺关注环境保护,再指出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和保护环境,而不只是政府和工厂,因为据有关报道,从全球污染来看,居民污染总量超过工厂排放的污染总量,所以我们必须注意我们的个人行为,如不使用一次性物品、不破坏绿化、不随手抛杂物、不随地吐痰、垃圾分类放置等,对学生适时的进行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当然这些在新授课中进行会更好些,在复习课中会使复习课显得有些仓促。
第二局
编“知”网络
——
展示个性
说明:“把知识编成个性的网”,这个网是课前布置的由每名同学自己总结的本部分知识网络,下面进行展示和评比。我们在进行评价时,既要看总结的系统性、准确性,也要注重个人创意,体现个性与风格(课前已经布置)。
规则:相邻两队中的相邻两个小组结合成一个大组(即大组的成员来自两个队),每个大组评选出两幅最佳作品,简单写上评语。然后将所有选出的最佳作品由学生手持着绕班一周,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最后把最佳作品分别贴到相应队的下面,展示并计分,每幅最佳作品计100分,加入本队成绩中。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第三局
口吐莲花——
“练表达”
规则:分队抽签确定简答题目,并投影出示公布题目,队内集中讨论后,选派1名队员上讲台作答,可配合板演等形式。答完后,本队成员不可再补充、解释,由其他队指出错误及不当之处,并给予补充。
回答较完整、准确,有条理的,给本队加50分,指出其他队的答案的错误之处并能改正或有正确补充的,给本队加20分。对回答时“台风”稳健大方,表达充分有新意的,可经同学评议(其他队的半数以上同学举手表决通过)后,再奖励该队10分。
(1)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能源意识,强化学生关心自然、关心人类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视频播放:受伤的鹈鹕。
总结陈述:我们每天都使用并且扔掉大量的塑料袋,已经给地球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袋将比鱼还要多。为了我们的地球,请尽可能减少使用塑料袋吧!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强化学生关心自然、关心人类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形成正确的科学伦理观。
视频播放:毒跑道
总结陈述:让天空更蓝,让跑道安全,你我一起行动!赶走毒跑道!
设计意图:从社会热点出发,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伦理观和科学的决策力。
第四局
写出你风采
规则:分组抽签定题,小组内讨论后,互选对方一名选手上台板演,三队6组的选手同时上台,限时3分钟完成。每组有两次修改的机会,一次只可修改一个化学方程式。各队间互相找出其他队的错误。
每写对一个化学方程式或指出其他队的一处错误均给本队加10分。
内容:
(1)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的反应原理。
(2)汽车排气管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等转化为氮气和二氧化碳。
(3)煤炭对环境对大气的污染是相等严重的,可向其中添加氧化钙制成型煤。型煤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被氧气氧化,又被氧化钙吸收,最后以硫酸盐的形式留在灰渣中。请写出该化合反应的方程式。
(4)石灰石可以作为固硫剂加入煤炭中,请写出高温时,石灰石中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请写出铁制品在遭遇硫酸型酸雨时所发生的化学反应。
(6)请写出主要以石灰石或大理石为原料的建筑和文物,在遭遇硫酸型酸雨时所发生的化学反应。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精神,并且使知识落在实处,进一步强化重点。
3.合计总分,评价总结
分别合计各队总分,确定各队排位,颁发“化学梦之队”的称号和奖牌。由获胜队选代表发表“获胜感言”,其他队员可补充。其他各队每队选一名代表讲述自己的“成功体会”,师生共同评议,并确定“优秀表现奖”。
课堂评价
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