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4张PPT。第一篇 生命科学第一课时 多种多样的生物
一、观察生物
考点1 结合常见生物的形态与生活习性,识别常见的生物与非生物 a
1.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
2.生物的特征主要有能生长、有应激性、能繁殖、新陈代谢、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等,其最基本的特征是能进行 。
考点2 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生物 b
1.放大镜
放大镜适用于观察蜗牛等小动物的形态和结构,而更微小的生物的细胞则需用显微镜观察。有无生命新陈代谢2.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其中 和 是显微镜的最重要部分。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其操作步骤为:取镜→______
→_______→放玻片→调焦距→_______。
观察前,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不让它接触玻片,否则会压碎玻片,损坏物镜(透镜);观察时,一定要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避免物像一晃而过,或根本没有觉察。用高倍镜观察装片时______________粗准焦螺旋。目镜物镜不能再用安放对光观察(3)显微镜所成的像:显微镜所成的像是 ,因
此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 。
当光线较暗时用 和 ,当光线较强时用
和 。倒像正好相反大光圈凹面镜小光圈平面镜(4)计算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 的放大倍数× 的放大倍数。
(5)观察生物时,无论其大小,必须先在低倍镜下寻找,将观察对象移到中央后,再换高倍镜观察。低倍镜下视野亮,细胞数目 ;高倍镜下视野 ,细胞数目 。
目镜物镜多暗少
1.(2015·嘉兴)在面对某个具体物体时可以轻易判断它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但生物具有多样性,因此要给生物下定义却很困难。下面是一些同学对生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都由细胞构成
B.都能自由运动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能繁殖后代D2.(2016·台州)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将视野由图甲转换成图乙,下列操作不需要的是 ( )
A.移动装片
B.转动物镜转换器
C.转动细准焦螺旋
D.转动粗准焦螺旋D二、生物的分类
考点3 说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等级 b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有几百万种,它们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它们,有必要依据 对它们进行逐级分类。
考点4 识别分类的依据 a
生物分类从高到低分为七个等级: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是最低等级,也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分类等级越高,同类生物的共同点 ;分类等级越低,同类生物的共同点 。一定的特征 界、门、纲、目、科、属、种种越少越多
3.生物种类繁多,人们需要对其进行分类。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种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B.界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C.分类等级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D.分类等级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D三、其他生物的代谢特点
考点5 说出细菌、真菌、藻类、苔藓、蕨类的主要特点 a
1.细菌: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和含有遗传物质的_______等部分构成,细胞膜外有细胞壁,有的细菌还有荚膜和鞭毛。为单细胞原核生物。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真菌:单细胞或多细胞异养_______微生物。主要有三类,即酵母菌、霉菌和食用菌。细胞膜细胞质核区球菌杆菌螺形菌真核3.藻类、苔藓、蕨类的主要特点不裸露果皮裸露果皮考点6 列举有代表性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 a
1.动物的分类
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
乳类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线形动物、 扁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
棘皮动物、节肢动物2.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鳃不恒定不恒定恒定胎生、
哺乳_____ 3.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
4.(2015·台州)下列四种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
A5.(2016·金华)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S类动物的是 ( )
1a体外长有毛皮,胎生哺乳类………………哺乳类
1b体外没有毛皮,卵生2……………………………2
2a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R类…………………R类
2b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3………………………3
3a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S类…………………S类
3b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4…………………………4C (2016·海南)如图,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使两端液滴连通。在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滴一滴肉汁后,观察到草履虫纷纷从左侧培养液转移到右侧培养液。根据生物的特征分析,这一现象说明生物能 ( )D高频点1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A.进行呼吸 B.进行运动
C.生长和繁殖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2016·贺州)盆栽的绿萝,窗台外侧比窗台内侧的长势茂盛,这一现象说明生物 ( )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能进行呼吸
C.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活需要营养A
(2016·临沂)如图中,甲是小刚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若要观察到乙图所示的物像,他应该怎样做 ( )
A.换用较高倍数的目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D.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C高频点2 显微镜的使用
2.(2015·聊城)某同学在观察人血涂片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物像。如要进一步放大以清晰地观察白细胞甲,不必要进行的操作是 ( )
A.转动转换器
B.转动粗准焦螺旋
C.转动细准焦螺旋
D.调节反光镜
B
(2016·衢州)小江学习了下列四种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后,绘制了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如图)。下列关于检索表中的甲、乙、丙、丁与这四种单细胞生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D高频点3 生物的分类1a无成形的细胞核甲…………………………甲
1b有成形的细胞核2……………………………2
2a无细胞壁乙…………………………………乙
2b有细胞壁3……………………………………3
3a无叶绿体丙…………………………………丙
3b有叶绿体丁…………………………………丁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A.甲—草履虫 B.乙—酵母菌
C.丙—大肠杆菌 D.丁—衣藻(2014?广东)根据如图表示的
关系,表中各概念间关系与之相符
的是 ( )C
(2016·温州)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曾对动物进行分类,下列是他分类的部分动物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其中相当于现代动物类型中爬行类的是( )B高频点4 动植物类群的特点
4.(2015·衢州)2014年我市重新发现白蚁家族中的“大熊猫”——浙江亮白蚁,它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在生物分类上它属于 ( )
A.昆虫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鸟类A (2014?荆州)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内分别观察到了下列图像。其中视野最亮的是 ( )D【提醒】要理解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视野亮暗的关系。 (2016·玉林)技能熟练,科学探究。
(1)使用显微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请填序号)。
A.取镜和安放 B.对光 C.观察
D.放置玻片标本 E.整理实验台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
细胞的临时装片时,
若是在光线比较昏暗
的实验室里,应选用
如图1中的⑦ (填
“平面”或“凹面”)
反光镜。ABDCE凹面例6(3)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将装有小鱼的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为了能看到小鱼尾鳍内的血管,首先调节显微镜的 (请填序号)。
(4)如图2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当视野①转到视野②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
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
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5)实验结束后,若发现物
镜或目镜不干净时,要用
把镜头擦干净。4D擦镜纸
(友情提示:本栏目建议午休时间完成)
1.(2015·丽水)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细胞的像在视野的右上方,若要使细胞的像在视野中央,应将装片移向 ( )
A.左下方
B.右上方
C.正上方
D.正下方B2.(2016·绍兴)关于光学显微镜使用时出现的现象与相应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
A.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重新制作装片
B.对光时发现视野较暗——将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C.要观察的细胞在视野左下方的边缘——将装片往右上方移动
D.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有重叠——换用高倍镜观察A3.(2016·泸州)在泸州市2016年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小张同学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显微镜处于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下列操作组合中正确的是( )
A.小光圈 平面镜
B.大光圈 平面镜
C.大光圈 凹面镜
D.小光圈 凹面镜C4.(2015·湘潭)如图所示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规范的操作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B第4题图5.(2016·潍坊)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过程中,若视野从甲调整为乙,需要移动装片的方向以及应先后调节的显微镜结构一般是 ( )A第5题图A.向上 ③② B.向下 ④②
C.向上 ③① D.向下 ③②6.(2015·金华)“五月枇杷黄”。每年5月,我市各地的早熟枇杷陆续采摘上市。仔细观察右图中的枇杷结构,你认为枇杷属于 (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D第6题图7.(2016·绍兴)如图分类检索表中,鸽子的位置是( )CA.甲 B.乙 C.丙 D.丁8.(2016·菏泽)大肠杆菌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 ( )
A.没有细胞壁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没有细胞膜 D.没有细胞质B9.(2016·台州)科学家发现,某海域3千米的海底有350℃~400℃的热液喷口,附近生活着古菌、管状蠕虫、海葵、鱼类等生物。古菌能利用硫化氢氧化获取能量,同时在自身酶的催化下,将水、二氧化碳等合成有机物。
上述生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鱼类10.显微镜是初中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请你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的问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体的倒像,所成的像为上下、左右颠倒。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叶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如上左图),则其实际流动的方向是 ________________。第10题图逆时针方向(2)在显微镜下要把如上右图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甲转为图乙所示的状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 _________方向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将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
(3)当显微镜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以提高视野亮度?(写出两种方法)
① 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 ______。左下方反光镜用凹面镜增大光圈少(5)某同学制作了一张植物叶的纵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观察到显微镜视野中右侧的细胞十分清晰而左侧的细胞却很模糊。经检查显微镜正常,操作步骤正确,则导致这种情况的最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纵切片切得厚薄不均匀11.(2016·衢州)如图甲是一种常见的水生绿色开花植物——莲。D第11题图(1)在植物分类上,莲属于 植物。
A.藻类 B.蕨类
C.裸子 D.被子(2)藕生长在几乎不含氧气的淤泥中,它是怎样解决通气问题的呢?小红猜想它体内有适应水中环境的特殊结构。于是分别从图甲所示的①②③处取材,用放大镜观察后,再分别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的过程中(如图乙),眼睛要观察 ,以免损坏实验器材。物镜第11题图12.(2015·株洲)请分析图1~图3,回答问题:
(1)图1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排序为____________(填序号)。⑤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
(2)图2是视野中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请在图中标出与控制物质进出有关的结构并写出名称。
(3)将图2中的物像再放大观察,需依次调节图3中显微镜的结构是(填标号)__________。第12题图③②①④⑤染色3、5、2(4)制作细胞模型是学习细胞基本结构的一种方法,以下是制作动物细胞模型的方案,请指出其中错误之处。
【答案】(2)
(4)2,动物细胞无叶绿体;3,动物细胞无细胞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