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7.3.3 生物进化的原因(第一课时)(课件+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7.3.3 生物进化的原因(第一课时)(课件+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7-13 08:59:19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生物进化的原因》(第1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外界原因是(  )
A.可遗传变异 B.天敌的影响
C.环境的改变 D.温度的改变
2.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
A.生存斗争 B.人工选择
C.自然选择 D.遗传和变异
3.从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实例,可以知道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是(  )
A.人工选择 B.天敌的影响
C.环境的改变 D.温度的改变
4.下列各项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是(  )
A.遗传的变异 B.不遗传的变异
C.有利变异 D.不利变异
5.属于有利变异的是(  )
A.绵羊中的矮脚变异 B.野猪被驯化成家猪的变异
C.鲫鱼中金色的变异 D.小麦中矮杆的变异
6.原鸡每年产卵只有8~12个,而现在的产蛋鸡每年可产卵200~300个,这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生存环境不同 D.食物不同的结果
7.我国的金鱼品种是世界上最多的,形成这么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  )
A.我金鱼适应不同的环境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我国水域辽阔
8.雄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现代雄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
A.代代经常使用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保卫自己的需要 D.繁衍后代的需要
9.如图表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为现存各类哺乳动物
B.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生物通过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
D.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
10.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变异分为可遗传和不遗传的变异两类
B.可遗传的变异都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
C.变异都是由环境的改变引起的,都是可遗传的
D.变异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它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
11.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的进化方向同样是不定向的
B.在自然界中,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只有发生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竞争中生存下来
D.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非选择题
12、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表:21cnjy.com
数据/类型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深色蛾 浅色蛾 深色蛾 浅色蛾
释放数目 154只 164只 472只 496只
再回收率 58% 25% 6% 42%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  现象(填“遗传”或“变异”).在生物学中,桦尺蛾的体色称作为  .21教育网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  的结果.21·cn·jy·com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 D.动物聪明的表现
(3)桦尺蛾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用  方法控制这种林业害虫,既经济又环保.
《生物进化的原因》(第1课时)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C
【分析】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原因有两方面:内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三个过程
解:首先变异是不定方向的,是否有利要看这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异是否适应环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然后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动力,以生存斗争为手段,达到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的结果.www.21-cn-jy.com
故选:C
2.答案:D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的认识.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在因素2·1·c·n·j·y
解:自然选择是指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在自然选择中过度繁殖是进化的条件,生存斗争是进化的动力,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在因素(基础),适者生存是进化的结果.人工选择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有目的选择.因此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C
【分析】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人工选择是生物进化原因的一个方面,实质上也是在改变生物的生存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B、生物的天敌是生物生存环境的一部分,生物进化的原因不可能仅仅是天敌的影响,故不符合题意.
C、即外界环境的颜色对桦尺蠖的体色作出了选择,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故该选项符合题意21·世纪*教育网
D、温度的改变可能会影响一些生物的生存,但不会是所有生物进化的原因.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C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变异.解答时可以从有利变异、不利变异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解:变异是指生物的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根据引起变异的原因,变异包括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变化,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是不遗传的变异,对于某种生物来说,有的变异有利于它的生存,叫做有利变异.例如小麦中出现矮秆、抗倒伏的变异,是有利变异.不利于它生存的变异,叫不利变异.如小麦中出现高杆,不抗倒伏等.
所以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是有利变异.
故选:C
5.答案:D
【分析】解: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小麦中矮杆的变异对自身的生存有利属于有利变异,绵羊中的矮脚变异、野猪被驯化成家猪的变异、鲫鱼中金色的变异对自身的生存不利属于不利变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故选:D
6.答案:B
【分析】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形成不同的新品种;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原鸡每年产卵只有8﹣﹣12个,现在每年产卵200﹣﹣300个,产卵数量大增,这不是生存环境不同和食物不同的结果,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www-2-1-cnjy-com
故选:B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2、(1)变异;保护色
(2)B
(3)生物防治(以鸟治虫或以虫治虫或以菌治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9张PPT)
学习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和模拟探究保护色形成的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腔肠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
鱼类
爬行类
鸟类
苔藓植物
裸子植物
哺乳动物
两栖动物
被子植物
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蠖
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蠖
1、在工业中心,黑色桦尺蠖数量由少变多主要受什么
的影响?
2、黑色桦尺蠖的出现对于后代的生存有何意义?
3、结合以上内容,试着解释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
请仔细分析课本62-63页的背景资料,说一说:
1、主要受环境的影响
2、有利于后代的生存
3、尺蠖有深色和浅色,当树干变为深色时,深色尺蠖因不易被发现而容易保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使深尺蠖数量增多
桦尺蠖体色的变化的原因
不同时期的雷鸟
绿叶上的蛙
枯叶上的蛙
草丛中的鸟
草丛中的虎
· 作出假设:
· 制定并实施计划:
· 得出结论:
· 提出问题:
动物的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
自然选择的结果
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自
然选择的结果
讨论:
1、第一代和第五代中,哪种颜色的小纸片“幸存者”最多?这与布的颜色有什么关系?
2、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有什么变化?第一代和第五代之间又有什么变化?
3、比较第一代和第五代的“幸存者”,哪种颜色(如果有的话)在“幸存者”群体中没有代表?为什么?
4、通过上面的模拟实验,你能推测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吗?从中你能简单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吗?
颜色开始有了分化,有些颜色的数量明显多于其他颜色的数量,有的甚至已经没有幸存者
1、第一代和第五代中,哪种颜色的小纸片“幸存者”最多?这与布的颜色有什么关系?
和布的颜色最接近的小纸片“幸存者”最多
不同布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生活背景
2、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有什么变化?第一代和第五代之间又有什么变化?
仅剩下一种颜色的“幸存者”
3、比较第一代和第五代的“幸存者”,是否所有颜色都有“幸存者”?为什么?
3、比较第一代和第五代的“幸存者”,是否所有颜色都有“幸存者”?为什么?
4、通过上面的模拟实验,你能推测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吗?从中你能简单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吗?
不是,和环境颜色差异最大者几乎没有“幸存者”,因为这种颜色最容易被发现
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
生物进化的基础
生物进化的原因
——遗传和变异
——环境变化
除了保护色,动物的警戒色和拟态也有助于生物的生存。
拓展延伸
警戒色
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
拟态:
外表形状或色泽斑纹,与其它生物或非生物非常相似
尺蠖
叶状螳螂
兰花螳螂若虫
一、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1、生物进化的基础:遗传与变异
2、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环境的改变
3、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繁衍
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生物进化的是( )
A、恐龙蛋变成恐龙 B、海洋变成陆地
C、类人猿变成人 D、蝌蚪变成青蛙
2、冬天的雷鸟羽毛颜色和雪地的颜色很相似。用达尔文进化观点分析,这是( )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雪把羽毛染白的结果
D、不适应环境的表现
C
B
3、下列不是生物保护色的是( )
A、冬天的雷鸟体色为白色
B、生活在树上的树蛙体色变为绿色
C、生活在草丛中的蝗虫体色为绿色
D、古生物形成化石
4、有些毒蛇的体表有色彩斑斓的花纹,其意义是( )
A、对捕食者起警戒作用
B、不容易被敌害发现
C、是一种保护色 D、模拟周围环境的恶化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