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5课后训练:3.1醇 酚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选修5课后训练:3.1醇 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2-13 12:20:31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一、选择题
1.
苯中可能混有少量的苯酚,通过下列实验能判断苯中是否混有少量苯酚的是(  )
①取样品,加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酸性KMnO4溶液是否褪色,若褪色则苯中有苯酚,若不褪色,则苯中无苯酚。
②取样品,加入NaOH溶液,振荡,观察样品是否减少。
③取样品,加入过量的浓溴水,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苯中有苯酚,若没有白色沉淀,则苯中无苯酚。
④取样品,滴加少量的FeCl3溶液,观察溶液是否显紫色,若显紫色,则苯中有苯酚,若不显紫色,则苯中无苯酚。
A.
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④ 
D.
全部
解析:苯酚极易被氧化,故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苯则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①可以作出判断;②中的实验现象不明显,无法作出判断;苯酚可以和浓溴水发生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但生成的2,4,6-三溴苯酚易溶于有机溶剂苯,故③错误;苯酚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常用于检验苯酚,④正确。
答案:C
2.
由C6H5—、—C6H4—、—CH2—、—OH
4种原子团一起组成的酚类物质的种类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解析:酚类物质必须有-OH与苯环直接相连,可能的组成:C6H5-CH2-C6H4-OH,移动-OH的位置,可得三种同分异构体:
答案:C
3.
异丙酚是一种镇静剂,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异丙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异丙酚的分子式为C12H16O
B.
异丙酚与苯酚互为同系物
C.
异丙酚易溶于水
D.
异丙酚中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解析:根据题中的结构简式可知,异丙酚的分子式为C12H18O,A项错误;异丙酚中含有异丙基、酚羟基和苯环,难溶于水,且所有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C、D两项错误;苯酚的分子式为C6H6O,异丙酚与苯酚在分子组成上相差6个CH2原子团,属于同系物,B项正确。
答案:B
4.
欲从溶有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有下列操作:①蒸馏;②过滤;③静置分液;④加入足量的金属钠;⑤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⑦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⑧加入硫酸与NaBr溶液共热。最合理的步骤是(  )
A.
④⑤③ 
B.
⑥①⑤③
C.
⑥①⑤② 
D.
⑧②⑤③
解析:苯酚和乙醇的沸点相差不大,并且加热易使苯酚变质,故不能直接蒸馏,应先将苯酚转化为沸点较高的苯酚钠,然后控制蒸馏温度将乙醇蒸出,剩下的物质是苯酚钠的水溶液,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生成水中溶解度较小的苯酚,最后利用分液的方法即可得到纯净的苯酚。
答案:B
5.
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可以替代食品添加剂中对人体有害的合成抗氧化剂,用于多种食品保鲜等,如图所示是茶多酚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儿茶素A的结构简式,关于这种儿茶素A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分子式为C15H12O7
②1
mol儿茶素A在一定条件下最多能与7
mol
H2加成
③等质量的儿茶素A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和氢氧化钠反应,消耗金属钠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④1
mol儿茶素A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Br2
4
mol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儿茶素A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和一个碳碳双键,所以最多可与7
mol
H2加成;分子中的-OH有5个酚羟基、1个醇羟基,只有酚羟基与NaOH反应,1
mol儿茶素最多消耗5
mol
NaOH,而醇羟基和酚羟基均能与Na反应,1
mol儿茶素最多消耗6
mol
Na;酚羟基的邻、对位和均可与溴反应,故1
mol儿茶素A最多可消耗5
mol
Br2。
答案:A
6.
日本冈山大学教授滨田博喜和研究员富良德等通过实验发现,桉树叶子的培养细胞能够消除有害化学物质双酚A的毒性。双酚A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此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2
mol
Br2
B.
该物质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
C.
该物质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
D.
该物质与足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所得物质的化学式为C15H28O2
解析:A中,1
mol该物质每个苯环上可消耗2
mol
Br2,共消耗4
mol
Br2;B中,酚的酸性没有碳酸的强,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CO2;
C中,中间一个碳原子上连的四个碳构成空间四面体,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D中,加成后不含有双键,但有两个环,氢原子数为32-4=28。
答案:D
7.
某有机物结构为,它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①易溶于水 ②可以燃烧 ③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④能与KOH溶液反应 ⑤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⑥能与Na反应 ⑦能发生聚合反应
A.
①⑤ 
B.
①④
C.
①④⑦ 
D.
①②③⑥⑦
解析:此物质中含有,能发生加聚反应,能燃烧,也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因含有酚羟基,故该物质具有弱酸性,能与KOH溶液及活泼金属Na反应,但它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弱,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而酚类不易溶于水。
答案:A
8.
符合化学式C7H8O的芳香族化合物,同分异构体共有x种,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y种,能与FeCl3溶液混合后显紫色的有z种,则x、y、z的数值分别是(  )
A.
5、4、3
 
B.
4、4、3
C.
4、3、2
 
D.
3、3、3
解析:C7H8O的芳香族化合物有醚类1种,酚类3种,醇类1种,共5种,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苯甲醇和邻甲基苯酚、间甲基苯酚、对甲基苯酚4种;能与FeCl3溶液混合后显紫色的有酚类3种。
答案:A
9.
食品香精菠萝酯的生产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步骤(1)产物中残留的苯酚可用FeCl3溶液检验
B.
苯酚和菠萝酯均可与KMnO4酸性溶液发生反应
C.
苯氧乙酸和菠萝酯均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D.
步骤(2)产物中残留的丙烯醇可用溴水检验
解析:因混合物中只有苯酚一种酚类,可用FeCl3溶液检验残留苯酚,A项正确;苯酚具有还原性,可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菠萝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也可以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B项正确;苯氧乙酸可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菠萝酯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C项正确;丙烯醇与溴水可发生反应,但产物菠萝酯也能与溴水反应,故不能用溴水检验丙烯醇,D项错误。
答案:D
10.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AgNO3溶液、乙醇溶液、苯酚溶液、烧碱溶液、硫氰化钾溶液。该试剂是(  )
A.
溴水 
B.
盐酸
C.
石蕊试液
 
D.
氯化铁溶液
解析:本题可采用逐一排除法,如果使用氯化铁溶液,氯化铁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铁溶液与乙醇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氯化铁溶液与苯酚溶液混合,溶液变为紫色,氯化铁溶液与烧碱溶液混合生成红褐色沉淀,氯化铁溶液与硫氰化钾溶液混合,溶液变为血红色,可见,氯化铁溶液分别与各待测液反应,产生互不相同的实验现象,可以把题中的几种试剂鉴别出来。溴水能鉴别出AgNO3溶液、苯酚溶液、烧碱溶液,而无法鉴别出硫氰化钾溶液和乙醇溶液,盐酸只能鉴别出AgNO3溶液,石蕊试液只能鉴别出烧碱溶液。
答案:D
11.
己烯雌酚是一种激素类药物,结构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它易溶于有机溶剂
B.
可与NaOH和Na2CO3发生反应
C.
1
mol该有机物可以与1
mol
Br2发生反应
D.
该有机物存在顺反异构
解析:己烯雌酚易溶于有机溶剂,A正确;它的分子中含有酚羟基,能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B正确;1
mol碳碳双键与1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酚羟基的4个邻位H可与4
mol
Br2溴发生取代反应,则1
mol该有机物可以与5
mol
Br2反应,C错误;该有机物可看作乙烯的每个双键碳原子都连接了不同的原子团,存在顺反异构,D正确。
答案:C
12.
以葡萄籽提取物作为原料直接制成的胶囊,是目前美国天然植物十大畅销品种之一。其中的主要成分为原花青素,其结构简式为:
原花青素具有生物活性,如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等,可防止机体内脂质氧化和自由基的产生而引发的肿瘤等多种疾病。有关原花青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既可看作醇类,也可看作酚类
B.
1
mol该物质可与4
mol
Br2反应
C.
1
mol该物质可与7
mol
NaOH反应
D.
1
mol该物质可与7
mol
Na反应
解析:结构中左环与右上环均为苯环,且共有5个羟基(可看做酚);中间则含醚键(环醚)和两个醇羟基(可看做醇),故A正确;该有机物分子结构中能与Br2发生反应的只是酚羟基的邻位及对位上的氢原子(共4个可被取代的氢原子),故B也正确;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只是酚羟基(共5个),故C错;该有机物分子中酚羟基和醇羟基共7个,均能与Na反应,故D正确。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
化学式为C8H10O的化合物A具有如下性质:
①A+Na―→慢慢产生气泡;②A+RCOOH有香味的产物;
③A苯甲酸;④经催化氧化得到
(R、R′为烃基)结构的分子;⑤脱水反应的产物,经聚合反应可制得一种塑料品(它是目前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试回答:
(1)根据上述信息,对该化合物的结构可做出的判断是________。(填编号)
A.
苯环上直接连有羟基 
B.
苯环侧链末端有甲基
C.
肯定有醇羟基 
D.
肯定是芳香烃
(2)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和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A发生⑤脱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①②知A中含-OH,由⑤知能发生消去反应,由③知A中含苯环,且由④知氧化得到酮,则A的结构为。则化合物A的结构中含有酚羟基,苯环侧链末端有甲基。
14.
A、B、C三种物质的分子式都是C7H8O,若滴入FeCl3溶液,只有C呈紫色。若投入金属钠,只有B没有变化。
(1)写出A、B、C的结构简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C的同类的另外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道根据性质推断结构的题目,根据C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判断,C应属于酚类,A不和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能和金属钠反应,且分子中只含一个氧原子,应属于醇类,同理可分析得出B中不含有羟基,结合三种物质的分子式,可推得三种物质的结构简式。
15.
含苯酚的工业废水的处理流程如图所示:
(1)①流程图设备Ⅰ中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操作(填写操作名称)。实验室里这一步操作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进行。
②由设备Ⅱ进入设备Ⅲ的物质A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由设备Ⅲ进入设备Ⅳ的物质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设备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设备Ⅳ中,物质B的水溶液和CaO反应后,产物是NaOH、H2O和________。通过________(填操作名称)操作,可以使产物相互分离。
⑤图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C6H6和CaO。
(2)为了防止水源污染,用简单而又现象明显的方法检验某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有无苯酚,此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废水中回收苯酚的方法是:①用有机溶剂萃取废液中的苯酚,②加入某种药品的水溶液使苯酚与有机溶剂脱离;③加入某物质又析出苯酚。试写出②、③两步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测定废水中苯酚的含量,取此废水100
mL,向其中加入浓溴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得到沉淀0.331
g,求此废水中苯酚的含量(mg·L-1)。
答案:(1)①萃取、分液 分液漏斗
②C6H5ONa 
NaHCO3
③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④CaCO3 过滤 ⑤NaOH溶液 CO2
(2)向污水中滴加FeCl3溶液,若溶液呈紫色,则表明污水中有苯酚
16.
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下列流程可合成阿司匹林、香料和一些高分子化合物。已知:
(1)写出C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类型:③________,⑥________。
(5)下列可检验阿司匹林样品中混有水杨酸的试剂是________。
a.
三氯化铁溶液 
b.
碳酸氢钠溶液
c.
石蕊试液第三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A选项由命名方法可知正确;B选项由名称写出结构简式是,故此命名方法错误,正确的是5-甲基-1,4-己二醇;C选项的名称应为3-甲基-3,4-己二醇;D选项中最长的碳链应为8个碳原子。应选A。
答案:A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醇在Cu或Ag的催化作用下都可被氧化
B.
乙醇的分子间脱水反应属于消去反应
C.
醇都可以在浓硫酸作用及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
D.
二元饱和脂肪醇的分子式都可以用通式CnH2n+2O2表示(n≥2)
解析:具有结构的醇可以被催化氧化,但具有结构的醇不能被催化氧化,A项错误;乙醇分子间脱水是一分子中的-O-C2H5取代了另一分子中的-OH,B项错误;与-OH相连的碳原子具有邻位碳原子且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的醇才能发生消去反应,C项错误。
答案:D
3.
A、B、C三种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完全反应,在相同的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6∶2,则A、B、C三种醇分子里羟基数之比是(  )
A.
3∶2∶1 
B.
2∶6∶3
C.
3∶1∶2 
D.
2∶1∶3
解析:根据反应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可知三种醇提供—OH的物质的量相同,因三种醇物质的量之比为3∶6∶2,可得A、B、C三种醇里—OH数目之比为2∶1∶3。
答案:D
4.
医学上最近合成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化合物,该物质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12H19O4
B.
是乙醇的同系物
C.
可发生氧化反应
D.
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最多有5个
解析:分子式为C12H18O4,A错;乙醇的同系物应该是饱和一元醇,B错;该化合物分子中有碳碳双键和醇羟基,易被氧化,C正确;乙烯分子中的6个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因此在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至少有6个,D错误。
答案:C
5.
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相应的烯烃,又能被氧化生成相应的醛的是(  )
A.
CH3OH 
B.
CH2OHCH2CH3
C.
(CH3)3C-OH  
解析:A项中的物质不能发生消去反应;C项中的物质不能被氧化,D项中的物质被氧化生成相应的酮,而不是生成醛;B项中物质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又能被氧化生成丙醛。
答案:B
6.
[2013·浙江富阳月考]如图表示4 溴 1 环己醇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反应①生成,有两种官能团;反应两种官能团。
答案:A
7.
已知在浓H2SO4存在并加热至140
℃时,2个醇分子在羟基上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醚,如
CH3CH2-OH+HO-CH2CH3
CH3CH2-O-CH2CH3+H2O
用浓H2SO4跟分子式分别为C2H6O和C3H8O的醇的混合液反应,可得到醚的种类有(  )
A.
1种 
B.
3种
C.
5种 
D.
6种
解析:C2H6O的醇只有CH3CH2OH一种,而分子式为C3H8O的醇有CH3-CH2-CH2OH和
两种。同种分子间可形成3种醚,不同种分子间可形成3种醚,共6种。
答案:D
8.
将1
mol某饱和醇分成两等份,一份充分燃烧生成1.5
mol
CO2,另一份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5.6
L(标准状况)H2。该醇分子中除含羟基氢外,还有2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则该醇的结构简式为(  )
解析:根据题意,0.5
mol饱和醇充分燃烧生成1.5
mol
CO2,可知其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又0.5
mol该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5.6
L(标准状况)H2,可知其分子中含有1个-OH,B、D项均不符合题意;由于该醇分子中除含羟基氢外,还有2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可知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9.
乙醇分子结构中的各种化学键如右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
B.
和浓H2SO4共热到170
℃时键②和⑤断裂
C.
和浓H2SO4共热到140
℃时键②断裂,其他键不断裂
D.
在银的催化下与O2反应时键①和③断裂
解析: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是乙醇羟基中的O-H键断裂,故A项是正确的;醇消去生成乙烯和水,是键②和⑤断裂,B项也是正确的;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醚,应断裂键①和②,故C项是错误的;乙醇氧化为乙醛,断裂键①和③,D项也是正确的。
答案:C
10.
二甘醇可用作溶剂、纺织助剂等,一旦进入人体会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二甘醇的结构简式是HO-CH2CH2-O-CH2CH2-OH。下列有关二甘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
能发生取代反应
C.
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D.
符合通式CnH2nO3
解析:A项,二甘醇存在的结构,可以发生消去反应。B项,二甘醇中存在官能团-OH,因此能与-HX、-COOH发生取代反应。C项,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二甘醇应易溶于乙醇。D项,二甘醇的化学式为C4H10O3,应符合通式CnH2n+2O3。
答案:B
11.
某一元醇在红热的铜丝催化下,最多可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两种不同的醛。该一元醇的分子式可能是(  )
A.
C2H6O 
B.
C3H8O
C.
C4H10O 
D.
C5H12O
解析:由醇的催化氧化规律知,若得到醛,该醇应含有—CH2OH。A项,C2H5OH被氧化为醛时只有CH3CHO一种结构;B项,C3H8O可以改写为C2H5-CH2OH,-C2H5只有一种结构,所以C3H8O只能被氧化成一种醛CH3CH2CHO;C项,C4H10O可以改写为C3H7-CH2OH,-C3H7有
答案:C
12.
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
C.1
mol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
L氧气(标准状况)
D.1
mol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
g溴
解析:烃基和羟基都能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A项正确;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橙花醇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种四烯烃,B项正确;橙花醇的分子式为C15H26O,1
mol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21
mol
O2,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70.4
L,C项正确;1
mol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溴,即质量为480
g,D项错误。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
为了测定乙醇分子中有几个可被置换的氢原子(即确定乙醇的分子结构),可使乙醇跟金属钠反应,使生成的H2排水,测量排出水的体积计算出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根据所消耗乙醇的物质的量,从而确定乙醇分子中能被置换的氢原子个数,从而确定乙醇的分子结构。
(1)若用下列仪器和导管组装实验装置,如果所制气体流向从左到右时,则仪器与导管连接的顺序(填编号)是(  )接(  )接(  )接(  )接(  )接(  )。
(2)在仪器连接好后进行实验时有下列操作:
①在仪器F中注入适量的无水乙醇,在C中装入3
g碎块状金属钠(足量),在E中注入过量的蒸馏水;②检查气密性;③待仪器C恢复到室温时,测定仪器D中水的体积;④慢慢开启仪器F的活塞,使乙醇逐滴滴下至不再发生反应时关闭活塞。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3)若实验时消耗2.9
mL的无水乙醇(密度为0.8
g·mL-1),测量排出的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为560
mL。根据以上数据推算出乙醇分子中可被置换的氢原子个数为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所消耗无水乙醇的物质的量为
=0.050
mol,
则可设生成1
mol
H2需消耗乙醇x
mol,
xC2H6O  ~  H2
x
mol  
22400
mL
0.050
mol  
560
mL
x∶22400=0.050∶560
解得x=2
说明生成1
mol
H2需2
mol乙醇跟Na反应,也就是说乙醇分子中的6个氢原子中只有一个可被置换,所以乙醇的结构式应为。
答案:(1)F C A E B D (2)②①④③
(3)1 
14.
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乙醇氧化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仪器、铁架台、试管夹均未画出)。图中A处为无水乙醇(沸点为78
℃),B处为绕成螺旋状的细铜丝或银丝,C处为无水CuSO4粉末,D处为碱石灰,F处为新制的碱性Cu(OH)2悬浊液。
(1)在上述装置中,实验需要加热的仪器按加热的先后顺序排列为________(填代号)。E处是一种纯净物,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使A中乙醇平稳地汽化成乙醇蒸汽,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处使用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证明乙醇反应后所生成的产物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G导管倾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中若不加热E处,其他操作不变,则发现C处无明显变化,而F处现象与(3)相同,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实验目的是验证乙醇的催化氧化,由装置可知在B处是发生该实验的位置,则可分析出A、E是提供反应物乙醇和O2的装置。而F则是验证产物的装置,再结合问题可顺利解答。
答案:(1)B、E、A、F
2KMnO4K2MnO4+MnO2+O2↑
(2)将A试管放入78
℃(或略高于78
℃)的热水浴中 
吸收F中的水蒸气,防止F中的水蒸气与C处的无水CuSO4反应
(3)C处无水CuSO4粉末变蓝,F处产生红色沉淀
(4)使乙醇蒸气冷凝液回流到A试管中
(5)CH3CH2OHCH3CHO+H2↑
15.
实验室可用酒精、浓硫酸作试剂来制取乙烯,但实验表明,还有许多副反应发生,如反应中会生成SO2、CO2、水蒸气等无机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纯净的乙烯并探究乙烯与单质溴能否反应及反应类型。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备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混合浓硫酸与乙醇的方法是将________慢慢加入另一种物质中;加热F装置时必须使液体温度________。
(2)写出浓硫酸与酒精直接反应生成上述无机副产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实现上述实验目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F→________→D。(各装置限用一次)
(4)当C中观察到________时,表明单质溴能与乙烯反应;当D中________时,表明C中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若D没有出现前面所描述的现象时,表明C中发生的是________反应。
解析:混合浓硫酸与乙醇,相当于稀释浓硫酸,故应将浓硫酸缓慢加入乙醇中;加热时应使溶液迅速升温到170
℃。为得到纯净的乙烯,应用NaOH溶液除去SO2、CO2(并用石灰水检验是否除尽),然后用浓H2SO4干燥。乙烯与单质溴之间可能发生加成反应,也可能发生取代反应,若是取代反应,则会有HBr生成,HBr遇AgNO3溶液会产生淡黄色沉淀。
答案:(1)CH3CH2OHCH2===CH2↑+H2O
浓硫酸 迅速升至170

(2)CH3CH2OH+6H2SO4(浓)―→2CO2↑+6SO2↑+9H2O
(3)A→B→E→C
(4)溶液褪色 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加成
16.
松油醇是一种调香香精,它是α、β、γ三种同分异构体组成的混合物,可由松节油分馏产品A(下式中的18是为区分两个羟基而人为加上去的)经下列反应制得:
(1)α-松油醇的分子式________。
(2)α-松油醇所属的有机物类别是________。
a.
醇   b.
酚    c.
饱和一元醇
(3)α-松油醇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a.
加成  b.
水解   c.
氧化
(4)在许多香料中松油醇还有少量以酯的形式出现,写出RCOOH和α-松油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结构简式:β-松油醇________,γ-松油醇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α-松油醇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OH直接与链烃基相连,应是醇;分子中含有环状结构且有双键,应属于不饱和醇,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被氧化。A在脱水发生消去反应时,如果是环上的-OH发生消去,得α-松油醇;如果是侧链上的-OH发生消去反应,去氢的位置有两种,一种是去侧链上的氢,得β-松油醇,另一种是去环上的氢,得γ-松油醇。
答案:(1)C10HO (2)a (3)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