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全册教学课件6、《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春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全册教学课件6、《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13 13:06:08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 ???1.??在朗读中品味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艺术美。 ???2.理解诗人对新生活的歌赞与热爱。 ???3.培养学生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人格。? [学习重点]? 1、反复朗读并背诵,理解诗意及抒发的感情。? 2、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迁移? [学习过程]? ???????一、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 二、指导朗读。 ????1.这首涛的感情基调很明显,奔放快乐,积极向上,对这种诗歌怎样朗读呢? ?? ??2.全诗的节奏和重音划分提示? 三、整体感知诗篇? 疏理本诗的构思,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 ??(1)结合背景介绍,思考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诗中是怎样来表达?(指导疏理本诗的构思思路)? 思考诗人抒发的情感,并用恰当的语言概括。? 四、讲解全诗。???? 1.诗的第一节在说了“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后,连用四个排比句,可以说,一口气歌唱了五种事物,这五种事物都具有怎样的共同点? 2.这说明诗题中所说“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这里的少男少女有什么更为深广的含义? ?3.诗的第二节揭示了“我”的歌声的内容和来源,请同学们结合我所讲的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一说这种歌声的内容和来源是什么? 。 4.诗的第三节是写自己在这种新事物新快乐新思想的感染、熏陶下发生一些大的变化,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5、第四节中提到“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更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这里“重新”,“又”怎样理解?? 五、探究赏析? 1、赏析诗句。? ??诗中哪些句子表达了诗人热爱青年、热爱生活的炽热情感?这些句子运用了哪些意象,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六、拓展阅读? 1.提出问题:“轻轻地从我的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为什么会有“成年的忧伤”?? 2.作者的“成年的忧伤”是怎样的呢?我们读一读他的早期作品《欢乐》,感受一下诗人“成年的忧伤”。要求从散文诗中寻找表现忧伤情素的意象。? 《欢乐》? 何其芳? 告诉我,欢乐是什么颜色? ???????  像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 ???????  欢乐是什么声音?像一声芦笛? ???????  还是从稷稷的松声到潺潺的流水? ???????   ???????  是不是可握住的,如温情的手? ???????  可看见的,如亮着爱怜的眼光?。 ???????  会不会使心灵微微地颤抖, ???????  而且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 ???????   ???????  欢乐是怎样来的?从什么地方? ???????  萤火虫一样飞在朦胧的树阴? ???????  香气一样散自蔷薇的花瓣上? ???????  它来时脚上响不响着铃声? ???????   ???????  对于欢乐,我的心是盲人的目, ???????  但它是不是可爱的,如我的忧郁?? 阅读《欢乐》,捕捉散文诗中的意象,感受诗中忧伤情素的细腻刻画。? ??“对于欢乐,我的心是盲人的目,但它是不是可爱的,如我的忧郁?”感受这种忧伤淋漓尽致的抒写和独创意象的表现力。? 3.提出问题:少男少女给诗人带来了什么变化?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从《我为少男少女歌唱》诗中诗句中进行回答)? 4.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作者的这种变化在其它诗歌中的抒写。阅读诗歌《生活是多么广阔》,感受诗人热爱生活的欢乐情绪。? 阅读欣赏诗歌《生活是多么广阔》,从诗中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生活是多么广阔?   ?????何其芳?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是海洋。?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去参加歌咏队,去演戏,?   去建设铁路,去作飞行师,?   去坐在实验室里,去写诗,?   去高山滑雪,去驾一只船颠簸在波涛上,?   去北极探险,去热带搜集植物,去带一个帐?   篷在星光下露宿。?   去过极寻常的日子,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   你的眼睛,?   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   去以心发现心。?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又是多么芬芳。?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5.感悟‘‘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再读课文,在课文中感受这种“快乐与宝藏”。? 七、写作感受? 以“我歌唱……”为首句,写一段诗样的话语。???? 教学反思?
[学习目标] ???1.??在朗读中品味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艺术美。 ???2.理解诗人对新生活的歌赞与热爱。 ???3.培养学生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人格。? [学习重点]? 1、反复朗读并背诵,理解诗意及抒发的感情。? 2、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迁移? [学习过程]? ???????一、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 二、指导朗读。 ????1.这首涛的感情基调很明显,奔放快乐,积极向上,对这种诗歌怎样朗读呢? ?? ??2.全诗的节奏和重音划分提示? 三、整体感知诗篇? 疏理本诗的构思,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 ??(1)结合背景介绍,思考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诗中是怎样来表达?(指导疏理本诗的构思思路)? 思考诗人抒发的情感,并用恰当的语言概括。? 四、讲解全诗。???? 1.诗的第一节在说了“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后,连用四个排比句,可以说,一口气歌唱了五种事物,这五种事物都具有怎样的共同点? 2.这说明诗题中所说“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这里的少男少女有什么更为深广的含义? ?3.诗的第二节揭示了“我”的歌声的内容和来源,请同学们结合我所讲的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一说这种歌声的内容和来源是什么? 。 4.诗的第三节是写自己在这种新事物新快乐新思想的感染、熏陶下发生一些大的变化,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5、第四节中提到“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更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这里“重新”,“又”怎样理解?? 五、探究赏析? 1、赏析诗句。? ??诗中哪些句子表达了诗人热爱青年、热爱生活的炽热情感?这些句子运用了哪些意象,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六、拓展阅读? 1.提出问题:“轻轻地从我的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为什么会有“成年的忧伤”?? 2.作者的“成年的忧伤”是怎样的呢?我们读一读他的早期作品《欢乐》,感受一下诗人“成年的忧伤”。要求从散文诗中寻找表现忧伤情素的意象。? 《欢乐》? 何其芳? 告诉我,欢乐是什么颜色? ???????  像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 ???????  欢乐是什么声音?像一声芦笛? ???????  还是从稷稷的松声到潺潺的流水? ???????   ???????  是不是可握住的,如温情的手? ???????  可看见的,如亮着爱怜的眼光?。 ???????  会不会使心灵微微地颤抖, ???????  而且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 ???????   ???????  欢乐是怎样来的?从什么地方? ???????  萤火虫一样飞在朦胧的树阴? ???????  香气一样散自蔷薇的花瓣上? ???????  它来时脚上响不响着铃声? ???????   ???????  对于欢乐,我的心是盲人的目, ???????  但它是不是可爱的,如我的忧郁?? 阅读《欢乐》,捕捉散文诗中的意象,感受诗中忧伤情素的细腻刻画。? ??“对于欢乐,我的心是盲人的目,但它是不是可爱的,如我的忧郁?”感受这种忧伤淋漓尽致的抒写和独创意象的表现力。? 3.提出问题:少男少女给诗人带来了什么变化?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从《我为少男少女歌唱》诗中诗句中进行回答)? 4.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作者的这种变化在其它诗歌中的抒写。阅读诗歌《生活是多么广阔》,感受诗人热爱生活的欢乐情绪。? 阅读欣赏诗歌《生活是多么广阔》,从诗中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生活是多么广阔?   ?????何其芳?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是海洋。?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去参加歌咏队,去演戏,?   去建设铁路,去作飞行师,?   去坐在实验室里,去写诗,?   去高山滑雪,去驾一只船颠簸在波涛上,?   去北极探险,去热带搜集植物,去带一个帐?   篷在星光下露宿。?   去过极寻常的日子,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   你的眼睛,?   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   去以心发现心。?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又是多么芬芳。?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5.感悟‘‘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再读课文,在课文中感受这种“快乐与宝藏”。? 七、写作感受? 以“我歌唱……”为首句,写一段诗样的话语。???? 教学反思?
【学习目标】
1、在朗读中体会、理解诗中的形象所表示的含义。
2、感悟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
【学习重点】
与朗读同行,理解诗歌中的形象所表示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资料连接】
作者简介:何其芳,现、当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四川万县人。北京大学毕业。1938年夏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后任鲁艺文学系主任。建国后,历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作品简介
l????? 诗《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l????? 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
l????? 散文集《画梦录》等
l????? 文艺论文集《关于现实主义》《论〈红楼梦〉》《关于写诗和读诗》《文学艺术的春天》等。
写作背景
1938年,诗人和好友卞之琳等一道怀着对光明的渴望,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作者亲眼目睹了根据地人民火热的革命生活,那种快乐、充实、民主的全新生活,使从黑暗的国统区来的诗人,感到中国的希望。诗人投入到火热的革命生活中,并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1942年,诗人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首诗。
?
【自主学习】
1、以各种形式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结合诗人资料及写作背景,解答:(1)诗中的“我”是谁?(2)诗人“歌唱”什么?(3)我为什么要歌唱?
? ??????????????????????????????????????????????????????????????????????????????????
? ???????????????????????????????????????????????????????????????????????????????
3、整首诗充满了诗人丰富的想象,请找出诗中运用得好的词语,并说说好在哪里?
? ??????????????????????????????????????????????????????????????????????????????????
? ?????????????????????????????????????????????????????????????????????????????
? ?????????????????????????????????????????????????????????????????????????????
4、诗人在不停的歌唱,他的歌声、快乐和思想还长上了翅膀飞到四面八方,你知道诗人这样写究竟表达什么意思吗?
? ??????????????????????????????????????????????????????????????????????????????
?? ????????????????????????????????????????????????????????????????????????????
【拓展延伸】?
?? 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男少女呢?仿写课文第一节。
??????????????????? ???????????????????????????????????????????????????????????
???????????????????????????????????????????????????????????????????????????????
???????????????????????????????????????????????????????????????????????????????
????????????????????????????????? ???????????????????????????????????????????????
??????????????????????????????????????????????????????????????????????????????
【课后作业】
??? 十五六岁的你,正值花季人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这首诗后的感受,以“青春的梦想”为题写一篇文章或小诗。
【学习目标】
1、在朗读中体会、理解诗中的形象所表示的含义。
2、感悟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
【学习重点】
与朗读同行,理解诗歌中的形象所表示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资料连接】
作者简介:何其芳,现、当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四川万县人。北京大学毕业。1938年夏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后任鲁艺文学系主任。建国后,历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作品简介
l????? 诗《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l????? 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
l????? 散文集《画梦录》等
l????? 文艺论文集《关于现实主义》《论〈红楼梦〉》《关于写诗和读诗》《文学艺术的春天》等。
写作背景
1938年,诗人和好友卞之琳等一道怀着对光明的渴望,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作者亲眼目睹了根据地人民火热的革命生活,那种快乐、充实、民主的全新生活,使从黑暗的国统区来的诗人,感到中国的希望。诗人投入到火热的革命生活中,并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1942年,诗人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首诗。
?
【自主学习】
1、以各种形式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结合诗人资料及写作背景,解答:(1)诗中的“我”是谁?(2)诗人“歌唱”什么?(3)我为什么要歌唱?
? ??????????????????????????????????????????????????????????????????????????????????
? ???????????????????????????????????????????????????????????????????????????????
3、整首诗充满了诗人丰富的想象,请找出诗中运用得好的词语,并说说好在哪里?
? ??????????????????????????????????????????????????????????????????????????????????
? ?????????????????????????????????????????????????????????????????????????????
? ?????????????????????????????????????????????????????????????????????????????
4、诗人在不停的歌唱,他的歌声、快乐和思想还长上了翅膀飞到四面八方,你知道诗人这样写究竟表达什么意思吗?
? ??????????????????????????????????????????????????????????????????????????????
?? ????????????????????????????????????????????????????????????????????????????
【拓展延伸】?
?? 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男少女呢?仿写课文第一节。
??????????????????? ???????????????????????????????????????????????????????????
???????????????????????????????????????????????????????????????????????????????
???????????????????????????????????????????????????????????????????????????????
????????????????????????????????? ???????????????????????????????????????????????
??????????????????????????????????????????????????????????????????????????????
【课后作业】
??? 十五六岁的你,正值花季人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这首诗后的感受,以“青春的梦想”为题写一篇文章或小诗。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学教案 执笔:戚春磊 审核:李树春
学习目标:
1.在朗读中体会、理解诗中的形象所表示的含义。
2.品味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语言,领会诗人丰富的想像与联想。???
3、探讨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在诵读中品味诗歌丰富的想像、精妙的修辞、朴实的语言。?
4、体会诗人炽烈的感情,培养学生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并背诵,理解诗意及抒发的感情。
2.品味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的形象所表示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储备:
1、作者简介:
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1929年到上海进中国公学预科,1931至193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受到文坛注意。他的散文集《画梦录》出版后,曾获《大公报》文艺奖金。大学毕业后,到天津南开中学、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教书。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四川万县和成都教书,参加创办《川东文艺》和《工作》杂志。1938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其间曾随贺龙部队到晋西北和冀中根据地工作。新的生活使他写出了《我歌唱延安》等散文和《生活多么广阔》等诗篇,讴歌革命,礼赞光明。
2、写作背景:
1938年,何其芳告别国统区黑暗、压抑、窒息的旧生活,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那里,一种与同民党统治区迥异的生活展现在眼前。诗人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全新的火热的生活中,他观察着,感受着,激动着。诗人的生活变了,性格变了,世界观变了,诗风也变了,他不再写那种缠绵忧伤的爱情诗了,流泻于诗人笔端的是一种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诗句。这首诗就是诗人奔放快乐积极向上诗风的代表作。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你认识下列黑体字吗?请给它们注音吧。
颤抖( ) 琴弦( ) 渴望( )
仔细阅读注释,你一定能找到下题的答案。
这首诗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评论家。他于1938年怀着对光明的渴望,奔赴革命根据地延安。其主要作品有诗集------------、-----------------等。
认真地朗读这首诗,初步体会这首诗的内涵。
牛刀小试
1.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A.叙事诗 B.抒情诗),从形式看,它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A.新体诗B.旧体诗)
2.诗歌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
3标题中的“我”指谁?“少男少女”又指谁?
4第三节诗中的“微风”和“阳光”代表着什么?
能力提高
1.第一节诗连用五个“歌唱”,为什么这样写?这样表达对抒发感情有什么好处?
?
2.第二节诗中,“我的歌啊”,诗人这里所要唱的是什么歌?诗人为什么希望它飞到年轻人的心中?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
3.读完这首诗后,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男少女?试写出两个,并说说他们之间的相似点。
?
课堂练习(能力测评32页9题)
学反思: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学教案 执笔:戚春磊 审核:李树春
学习目标:
1.在朗读中体会、理解诗中的形象所表示的含义。
2.品味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语言,领会诗人丰富的想像与联想。???
3、探讨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在诵读中品味诗歌丰富的想像、精妙的修辞、朴实的语言。?
4、体会诗人炽烈的感情,培养学生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并背诵,理解诗意及抒发的感情。
2.品味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的形象所表示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储备:
1、作者简介:
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1929年到上海进中国公学预科,1931至193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受到文坛注意。他的散文集《画梦录》出版后,曾获《大公报》文艺奖金。大学毕业后,到天津南开中学、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教书。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四川万县和成都教书,参加创办《川东文艺》和《工作》杂志。1938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其间曾随贺龙部队到晋西北和冀中根据地工作。新的生活使他写出了《我歌唱延安》等散文和《生活多么广阔》等诗篇,讴歌革命,礼赞光明。
2、写作背景:
1938年,何其芳告别国统区黑暗、压抑、窒息的旧生活,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那里,一种与同民党统治区迥异的生活展现在眼前。诗人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全新的火热的生活中,他观察着,感受着,激动着。诗人的生活变了,性格变了,世界观变了,诗风也变了,他不再写那种缠绵忧伤的爱情诗了,流泻于诗人笔端的是一种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诗句。这首诗就是诗人奔放快乐积极向上诗风的代表作。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你认识下列黑体字吗?请给它们注音吧。
颤抖( ) 琴弦( ) 渴望( )
仔细阅读注释,你一定能找到下题的答案。
这首诗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评论家。他于1938年怀着对光明的渴望,奔赴革命根据地延安。其主要作品有诗集------------、-----------------等。
认真地朗读这首诗,初步体会这首诗的内涵。
牛刀小试
1.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A.叙事诗 B.抒情诗),从形式看,它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A.新体诗B.旧体诗)
2.诗歌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
3标题中的“我”指谁?“少男少女”又指谁?
4第三节诗中的“微风”和“阳光”代表着什么?
能力提高
1.第一节诗连用五个“歌唱”,为什么这样写?这样表达对抒发感情有什么好处?
?
2.第二节诗中,“我的歌啊”,诗人这里所要唱的是什么歌?诗人为什么希望它飞到年轻人的心中?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
3.读完这首诗后,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男少女?试写出两个,并说说他们之间的相似点。
?
课堂练习(能力测评32页9题)
学反思:
课件13张PPT。品味诗歌《诗经》 楚词 汉乐府 唐诗
宋词 元曲 现代诗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 作者及时代背景 何其芳,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州人。
前期作品:
1936年,何其芳和卞之琳、李广田合作出版《汉园集 》1937年散文集《画梦录》
前期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格调低 充满忧伤之情。1938年到延安后,全身心投入这一全新的火热生活,诗风转为积极向上,《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代表作之一。朗读感悟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何其芳我 为少男少女们 歌唱。
我 歌唱/早晨,
我 歌唱/希望,
我 歌唱 那些 属于未来的 /事物,
我 歌唱 正在生长的 /力量。
我的歌啊,
你/飞吧,
飞到 年轻人的 /心中
去找 你停留的 /地方。所有 使我像草一样 颤抖过的
快乐 或者/ 好的思想,
都变成声音 飞到 四方八面去吧,
不管 它象 一阵微风
或者 一片阳光。
轻轻地 从我琴弦上
失掉了 成年的 忧伤,
我/重新 变得 年轻了,
我的血 流得很快,
对于生活
我又充满了/ 梦想,充满了/ 渴望。品味一、诗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
二、诗的意境: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例:象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意境:萧瑟荒凉
意:断肠人的凄苦哀伤的心情
一、意象
1、早晨 希望
未来的事物
生长的力量
对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讴歌 2、歌、 草、 微风、 阳光 :诗人希望歌声能感动广大青年,引起他们的共鸣。3、琴弦、血、梦想:诗人受到鼓舞。二、意境:积极向上,催人奋进。
比较欣赏 朗读《毕业歌》,思考与本诗主题的异同。同学们,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
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
毕业歌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
同学们!同学们!
快拿出力量,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田汉歌颂少男少女,歌颂解放区,
歌颂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
( 赞歌) 《毕》
(号角)激励、鞭策青年们勇敢地
投身抗战,献身祖国。 读诗四步
了解背景,知晓作者。
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抓住物象,再现意境。
展开联想,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