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3-5:16.3 动量守恒定律 作业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3-5:16.3 动量守恒定律 作业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2-13 13:2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16. 3 动量守恒定律
1. 两物体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时,这个系统中(  )
A. 一个物体增加的速度等于另一个物体减少的速度
B. 一物体受到的冲量与另一物体所受冲量相同
C. 两个物体的动量变化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系统总动量的变化为零
2. 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A和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一人站在A车上,两车均静止。若这个人从A车跳到B车上,接着又跳回A车,仍与A车保持相对静止,则此时A车的速率(  )
A. 等于零         
B. 小于B车的速率
C. 大于B车的速率
D. 等于B车的速率
3. 如图所示,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木块在小车的水平车板上水平向右运动,且未滑出小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小车的动量大于木块的动量,则木块先减速再加速后匀速
B. 若小车的动量大于木块的动量,则小车先减速再加速后匀速
C. 若小车的动量小于木块的动量,则木块先减速后匀速
D. 若小车的动量小于木块的动量,则小车先减速后匀速
4. 两物体a、b的质量关系为ma=2mb,中间有一压缩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由静止同时放开后一小段时间内(  )
A. a的速率是b的一半
B. a的动量大
C. a的受力大
D. 系统总动量为零
5. 将一个质量为3
kg的木板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另一质量为1
kg
的物块放在木板上。已知物块和木板间有摩擦,而木板足够长,若两者都以大小为4
m/s的初速度向相反方向运动,如图所示,则当木板的速度为2. 4
m/s时,物块正在(  )
A. 水平向左做匀减速运动
B. 水平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C. 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
D. 处于静止状态
6. 质量为m的人站在质量为2m的平板小车上,以共同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前行,车所受地面阻力的大小与车对地面压力的大小成正比。当车速为v0时,人从车上以相对于地面大小为v0的速度水平向后跳下。跳离瞬间地面阻力的冲量忽略不计,则能正确表示车运动的v-t图象的是(  )
7. 如图所示,斜面静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光滑斜面上有一小滑块,由静止下滑,小滑块下滑过程,选斜面体和小滑块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B. 系统竖直方向动量守恒
C. 系统动量守恒
D. 系统机械能守恒
8. 两名质量相等的滑冰人甲和乙都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其中一人向另一个人抛出一个篮球,另一人接球后再抛回。如此反复进行几次后,甲和乙最后的速率关系是(  )
A. 若甲最先抛球,则一定是v甲>v乙
B. 若乙最后接球,则一定是v甲>v乙
C. 只有甲先抛球,乙最后接球,才有v甲>v乙
D. 无论怎样抛球和接球,都是v甲>v乙
9. 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质量为1500
kg向南行驶的长途客车迎面撞上了一质量为3000
kg向北行驶的卡车,碰后两辆车接在一起,并向南滑行了一小段距离后停止,根据测速仪的测定,长途客车碰前以20
m/s的速率行驶。由此可判断卡车碰前的行驶速率(  )
A. 小于10
m/s
B. 大于10
m/s小于20
m/s
C. 大于20
m/s小于30
m/s
D. 大于30
m/s小于40
m/s
10. 质量为M=100
kg的小船静止在水面上,船头站着质量m甲=40
kg的游泳者甲,船尾站着质量m乙=60
kg的游泳者乙,船头指向左方。若甲、乙两游泳者同时在同一水平线上,且甲朝左、乙朝右均以3
m/s的速率跃入水中,则(  )
A. 小船向左运动,速率为1
m/s
B. 小船向左运动,速率为0. 6
m/s
C. 小船向右运动,速率大于1
m/s
D. 小船仍静止
11. 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与O等高处开始无初速下滑,当到达最低点时,圆环产生的位移大小为     。
12. 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水面上有A、B两艘小船,A船的左侧是岸,在B船上站着一个人,人与B船的总质量是A船的10倍。两船开始时都处于静止状态,当B船上的人将A船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向左推出,A船到达岸边时岸上的人马上以原速率将A船推回,B船上的人接到A船后,再次把它以原速率反向推出……直到B船上的人不能再接到A船。设船在水中自由运动时速度不变,试求B船上的人推船的次数。
参考答案
1. CD 2. B 3. AC 4. AD 5. B 6. B 7. AD 8. B 9. A
10. B
11. R
1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