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植物的“感情”同步授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 植物的“感情”同步授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14 19:0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
植物的“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掌握十三个要求会写的生字。了解“萎靡不振”“和睦相处”“势不两立”“新陈代谢”这些词语的意思。注意读准“较”“供”“曲”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植物神奇的“感情”,培养学生观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们了解植物神奇的“感情”,培养学生观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们了解植物神奇的“感情”,培养学生观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了解植物生长方面的有关知识及植物之间相互影响的事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掌握十三个要求会写的生字。了解“萎靡不振”“和睦相处”“势不两立”“新陈代谢”这些词语的意思。注意读准“较”“供”“曲”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人有感情,其实植物也是有感情的,只是它的表达方式与我们人类不同,你知道那些植物是有感情的?”
学生交流课下搜集的资料。
2、师:让我们共同走进课文去看看植物“神奇”、“有趣”的感情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出示多媒体生字课件,齐读,指明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含羞草”、“丁香花”、“货轮”、“棉花”可以借助图片帮助理解;
“迅速”、“较浅”、“讨厌”、“竞赛”可以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自己理解;
“恰恰”一词可以让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进行换近义词的方法帮助理解;
“促使”、“供给”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萎靡不振”、“和睦相处”、“势不两立”、“新陈代谢”、“干瘪”、“霉烂”“窒息”等放在文本中理解。
4、检查读文情况: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迅”字的笔画书写顺序。“勿”不要写成“匆”,
“柿”右半部分是“市”
学生练写生字,师巡视指导。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多音字练习


(
)

)(


)(









)(


)(

2、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们了解植物神奇的“感情”,培养学生观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抽查生词掌握情况。
二、师生对话、研读品悟。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边读边画出自己感兴趣的语句。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看法。
3、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进行交流,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引导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交流,也可读书中的句子
生:我明白了含羞草、向日葵、西红柿三种植物是有
“感情”的。找出有关的句子反复读,体会植物奇妙的感情
B:我明白了有的植物碰到合不来的伙伴会萎靡不振。农民就给它们安排能够和睦相处的邻居。
师问:“你怎么知道的?找出相关的句子!”
引导学生读4——6自然段
4、在理解课文的同时理解刚才那些不明白的词语。
5、问:“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说出,1植物为什么有感情呀?2题目中的感情为什么加引号呀?
学生讨论后交流。
6、整体回顾全文。
7、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想对这些植物说的吗?
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感情很神奇、可爱、有趣、奇特等。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把学生知道的其它植物的感情说一说。
【课堂作业新设计】
办一张以植物的“感情”为主题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8
植物的感情
仔细观察
草木无情——————→有感情(生存本能)
【课后反思】
《植物的“感情”》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作者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事例介绍了植物神奇的
“感情”。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出“植物似乎也是有感情的”,这与人们平常认为的“草木无情”的常理相背。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本课教学是作为一种生活常识的了解来学习,接近生活,孩子们兴致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