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情感方面: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技能方面:能初步学会借助插图、工具书等途径学习古诗。
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认识本课的生字与会写的字并背诵且默写。
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读自悟中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到山西永济县去看一座楼,(出示课件图片鹳雀楼)这是一座三层的楼阁,因为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儿飞来休息,所以被人们称为“鹳雀楼”。鹳雀楼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站在鹳雀楼上,俯瞰黄河和中条山,景色壮美,气象万千。
2、鹳雀楼刚刚建好的时候还不怎么有名气。唐代时候,也就是在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有一位名叫王之涣的大诗人来到这里(板书:王之涣),他登上这座楼,看到眼前景象,想到了很多,于是作了一首诗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想。从此以后,这座楼就名扬四海啦。这首诗的题目就叫:登鹳雀楼,(板书:登)谁来读读课题。
3、认识诗人。
王焕之(688-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家喻户晓。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圭爵,酷嗜闲放。"。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二、初读古诗
(一)检查字音
(课件出示鹳、涣、欲
、更。加拼音)
指导读出节奏。
课件出示: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同学说听读感受。
(二)检查字义。
出示课件:
尽:完了,指太阳落山,看不见了。
欲:想要。
穷:到尽头
看尽。
更:再。现在你明白了吗?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首诗吧。
(三)
再读古诗
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1).学生合作学习。
2).集体交流:
三、引申拓展:
(一)主题探讨
好诗不仅能带给人美的享受,还能带给人一定的思考。
出示中心话题:细读这首诗,你体会到什么?从哪儿体会到的?为什么?请结合诗句和资料在小组中谈一谈,再体会着读一读。
指名说。
1.我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体会到景色壮美。描述场景。很好。
2.重点:我是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会到是人有很强的上进心。(出示课件)从欲和更体会到的,从千里目体会到诗人胸怀大志。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句诗。
对这句诗的理解,谁还有补充?昨天你们都搜集了资料,谁能结合资料来谈。
指名说。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展示:
1.王之涣生活在盛唐时代,国力强盛、人心振奋,使他具有积极向上、不懈追求的时代精神和恢宏的政治气度 。登高望远,这是一般常识。但是作者希望自己站得更高,望得更远,这其中隐含着人的无限的进取与探索精神。
现在大家体会着诗人王之涣积极进取,胸怀大志的心情,再来读读这句诗。
昨天大家还搜集了关于积极进取的谚语或者名言,谁跟大家说一说。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相关语句,我们一起来看看:
1.)人往高处走
2).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登泰山而小天下
师:读完这些话,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话都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登得高才能看得远(板书:登高才能望远)
唐代诗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所有诗篇中,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因其含意深远,催人奋进而独步千古。
搜集资料,恰当的运用资料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更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同学们表现真棒!
(二)实际应用
我们看风景要更上一层楼,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引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呢?生活中谁有过这样的体会跟大家谈一谈吧?(三)配乐朗读,学唱歌曲《登鹳雀楼》
这就是名扬天下的古诗《登鹳雀楼》。今天同学们学得真棒,老师要奖励你们,我给你们配乐,请你们来配音,一边读一边想象诗句中的画面,融入自己的感情,可以加上动作。相信你们这次会读得更好。现在你们就是大诗人王之涣了,我们站在鹳雀楼上,望着眼前这壮阔的景象、雄浑的气势,我们一起尽情吟诵--(配乐朗诵)
学习古诗不但可以用朗读来表达感受,还有人为他谱了曲,你们想听《登鹳雀楼》这首歌曲吗?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音乐)听完你有什么感受?
五.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40分钟,课下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作业:
1、背诵并默写《登鹳雀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学唱这首歌曲.
2、小练笔:把你站在高处观察到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小本本上。
3、预习《题西林壁》。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登高才能望远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诵读《登鹳雀楼》
诗歌在我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朗朗上口,情感表达丰富,深受大家喜爱。在上节课学习了《登鹳雀楼》后,今天老师在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宋代苏轼的作品,《题西林壁》。(出示课件)。
二、读题、解题。
齐读课题。结合书下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题”“西林”的意思。
三、简介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
苏轼(1037~1100),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之为“苏东坡”。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书画家、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师生共同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1、有关苏轼的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3、教师讲述苏轼的轶闻趣事
三、初读课文,感知文中景色之美好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同学们对本文作者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首诗已经有了920岁了,为什么还受到大家的喜爱?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1、学生反复读古诗,说说庐山给你的感受。
2、学生初识庐山之美。
四、理解美
1、根据以往经验,大家说说怎么样学习这首诗呢?(学生们说出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出示课件:读诗---解诗---悟诗---入诗)
2、细读古诗,遇到问题自己解决。
五、汇报交流、感悟美
(一)交流前两句诗
1、学生说出对这两句的理解
2、横看与侧看,岭与峰。这两组词在文中都是什么样子的。感受美
3、有感情的读,读出庐山的美
4、引导学生发现三组反义词(横-侧,远-近,高-低),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二)交流后两句诗
1、学生说出对这两句的理解
2、针对学生的理解困难,帮助学生理解“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怎么才能看清?体会诗中所蕴含的道理。
4、结合文中的意境,说说苏轼事一个怎样的人?
5、结合诗中所表达的这里,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待问题?
七、个性诵读,表达美
1、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庐山中的峰峦奇丽,云雾缭绕,溪水潺潺等,你的心情怎样?怎么读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2、学生自由朗读,组内交流。
3、鼓励个性化朗读
4、教师配乐朗读
八、聆听配乐,欣赏美
师:把诗词配上曲子唱出来,更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播放歌曲:题西林壁)
九、总结全文
师: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看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心上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的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自主作业: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游览过庐山、赞美过庐山,你还知道哪些写庐山的诗?
2、以苏轼为主题,做一期手抄报。
3、搜集一些与本文相似的,富有哲理的小诗。
课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提出“品读”这一概念,其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古诗是最好的品读素材。 但是,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古诗是最不好讲的。
在教授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节课适合讲几首?怎样延伸诗中的内涵?如何去讲透古诗?经常参加教研活动课,我觉得有不少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首先我通过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古诗学习的状态,通过渲染气氛调动学生诵读欲望;在反复的诵读上,让学生进一步去理解诗中的含义,更好的加深对古诗的理解,达到熟读成诵。作为古诗首先我认为:要将它读通,这是基础。然后在理解诗句大致内容的基础上读出感情,这是重点,也是古诗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
我所讲的古诗,共同之处都是前半部写景,后半部说理。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给人们以启迪的哲理是:对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观察和了解,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如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哲理。在处理这两个道理时,两位老师还让学生在理解后结和生活实际举例,这点做得很好,做到了文本与生活的结合。
总之,我的着眼点没有单一的放在读熟背诵上,而是注重了课内外结合,还体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课前查阅有关诗人等资料),这节课,值得我学习的很多,以上只是自己一点思考,不对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多多进行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