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柳笛与榆钱同步授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 柳笛与榆钱同步授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14 19:1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柳笛与榆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生词,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尝试学习从题目入手了解课文内容。
3、初步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积累优美的词句、语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柳笛和榆钱在春天里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柳笛和榆钱在春天里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柳笛和榆钱
师: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们猜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文章的作者,围绕着柳笛和榆钱都写些什么呢?让我们细细的读读课文,通过自己的边读边思考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明确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参考课文题目,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柳笛和榆钱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哪些乐趣?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可以讲一讲,也可以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和同学讨论。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认读词语
(2)指名分段段朗读课文。
三、师生对话、感悟文本。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柳笛和榆钱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哪些乐趣?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
2、小组内学习:
(1)自读课文,找出哪些词句最能反映柳笛(榆钱)带给孩子们的乐趣,细细品读这些词句。
(2)
可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小组交流。
(3)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 指导朗读。
3、全体同学交流,互相补充。
做柳笛带来的欢乐

(1)找出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折下”“切割”“撮一撮”“猛一下抽出”。
(2)从动作中感悟到什么?
(3)自由读,指名读。
吹柳笛带来的欢乐:
(1)愿怎么吹就怎么吹
(2)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
(3)我们的样子
边读边说自己从中怎么体会到这份欢乐之情的。
榆钱:抓住:一个形象贴切的比喻:“亮晶晶、绿莹莹,真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荚。”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奉”和“奏”可以对比来记;“唇”上下结构,但是上半部撇写的要长些。
学生练写生字,师巡视指导。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柳树和榆树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你还知道还有哪些书给春天增添了色彩,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呢?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生字组词
2、积累文中描写的生动的词语或句子。
【板书设计】
3柳笛与榆钱
做柳笛
摘榆钱
吹柳笛
吃榆钱
快乐
【课后反思】
《柳笛和榆钱》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用深情的笔调描写了故乡科尔沁草原的春天。在那里,春天柳树和榆树奉献给孩子们的礼物——柳笛和榆钱。全文语言生动、形象,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出春天的无限乐趣和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从小生活在城里的孩子们,他们生活条件好了,但学习压力却更大了,亲近自然的机会极少,他们的童年与我们的童年相比,物质丰富了,但似乎缺少了什么……一节课上完,我觉得文章中的童年乐趣没有与学生产生共鸣,学生们的激情没有奔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