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亲 情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学习课文内容,感受小男孩为妹妹输血的巨大勇气,体会亲情的伟大,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2.感悟生命的真谛,学习小男孩为亲人输血的勇气,体会亲情的伟大。3.通过人物语言,体会人物心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 平
分
生
命
一个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妹妹唯一的亲人。 [2] [①“唯一”一词表明了什么 ]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男孩和妹妹相依为命。
然而,灾难再次降临到他们身上。[②“再次”说明了什么 ] [3] 妹妹不幸染上重病,需要输血,尽管医院免去了手术的费用, [4] 但血库中缺少能输给妹妹的血液。[③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段导读:妹妹急需输血,但是医院里缺少能输给妹妹的血液。
医生知道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就征求他的意见,有没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愿不愿给妹妹输血。男孩犹豫了一 [5] 会儿,最后点了点头。[④男孩为什么会犹豫 你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
段导读:男孩同意抽自己的血输给妹妹。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妹妹生病需要男孩输血,男孩同意了。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当抽血完毕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声音颤抖地问:“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 ” [6] [⑤“立刻、一动不动、颤抖”等词语写出了什么 ]
段导读:男孩给妹妹输血。
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hàn)了:这个男孩只有十岁呀!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shùn)间,他一定是下了死亡的决心,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 [7] [⑥作者用“震撼”这个词和连续两个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段导读: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
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紧紧握住男孩的手,说:“放心吧!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8] [⑦“紧紧握住”说明了什么 ]“真的 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⑧“真的”一词表现了男孩怎样的心情 ] [9] 医生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一百岁。”
段导读:医生安慰男孩。
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确认真的没事,就又一次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请您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俩各活五十年!” [10] [⑨“又蹦又跳、转、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头”等词语表现了什么 ]
段导读:男孩要与妹妹平分生命。
第三部分(第4~7自然段):当男孩得知抽血不影响生命,以为自己可以活一百岁时,提出要与妹妹平分生命。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正确地读写。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生字、新词卡片。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1.谈话:世界上有许多东西都非常宝贵,但对于人类来说,最宝贵的是什么
板书:生命
2.然而一个小男孩竟愿意和妹妹平分生命。
板书:平分
让我们快来读读这个感人的故事吧。
二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的目的。
(2)遇到生字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3)注意读书姿势:头正、身直、脚放平。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不认识的字,并多读几遍。
3.注意读书情况。
(1)重点检查几个字词的读音。
血:在“输血”一词中读“xiě”,在“血液”一词中读“xuè”。文中还有好几处出现这个字,注意分清字义、辨别读音。
相符:“符”不是多音字,读“fú”,不要读成“fǔ”。
颤抖:这个词读作“chàn
dǒu”。
(2)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认读,正音。
相依为命 降临 医生 抽血 邻床 停止 死亡 我们俩 需要
(3)指名分段读课文,在读中巩固生字。
(4)理解词语。
犹豫:拿不定主意。
震撼:震荡;撼动。
一瞬间:转眼之间,形容时间极短。
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三 理清脉络,划分段落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男孩和妹妹相依为命。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妹妹生病需要男孩输血,男孩同意了。
第三部分(第4~7自然段):当男孩得知输血不会失去生命时,又一次伸出胳膊,想和妹妹平分生命。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 记忆字形,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忆字形。
2.同桌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老师在黑板田字格中范写生字。
依:左右结构。“衣”字在左边加“亻”,就是“依”。
临:左右结构。注意右下方“”,不要写成“皿”。
医:半包围结构。注意“矢”不要写成“失”。
抽:左右结构。“由”字左边加“扌”,就是“抽”。
邻:左右结构。注意“令”字不要写成“今”。
止:独体字。笔顺是。
亡:独体字。笔顺是。
俩:左右结构。“两”个“亻”就是“俩”。
需:上下结构。注意“”不要写成“雨”。
4.扩词练习。
1.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成本课的生字,再组词。
由
抽(抽血) 而
需(需要) 衣
依(依靠)
两
俩(哥儿俩)
令
邻(邻居)
矢
医(医生)
2.给多音字组词。
尽 血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拿不定主意。(犹豫)
(2)转眼之间,形容时间极短。(一瞬间)
(3)严肃认真地对待。(郑重其事)
1.学习课文内容,感受小男孩为妹妹输血时的巨大勇气,体会亲情的伟大。
2.通过人物语言,体会人物心理。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投影或自制课件。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认读。
2.导入:同学们,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平分生命又是什么意思
3.质疑:面对这个题目,你都想知道什么
归纳:谁和谁平分生命 为什么平分生命 怎样平分生命
4.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来学习课文。
二 细读课文,感悟亲情
1.学习第一和第二部分。
(1)自由读第一和第二部分,思考:为什么要平分生命
学生甲:因为妹妹得了重病,需要输血,但血库中缺少血液,男孩血型和妹妹一样,可以给妹妹输血。此时血液就代表着生命,所以可理解为需要平分生命。
(2)当医生要求男孩抽血时,男孩是怎么做的
学生乙:男孩犹豫了一会儿,最后点了点头。
(3)假如你就是这个男孩,你心中在犹豫什么呢 把你心中的犹豫写在空白处,让大家分享你的感受。
(4)指导朗读。
小男孩真是个勇敢、善良的孩子。是的,生命只有一次,对谁都是宝贵的,更何况是个十岁的孩子,所以一开始他有些犹豫。为了妹妹,他不只是勇敢,还下了死亡的决心。当你有了这些感悟时,请你再读读这句话。
2.学习第三部分。
(1)抽血时,男孩是怎么做的
学生丙: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2)此时的他又在想什么
学生丁:他想,我可以用自己的血救活妹妹了。
学生戊:他想,为了妹妹,我一定要坚持。
(3)指导朗读。
望着殷红的鲜血一滴一滴地流入妹妹的血管里,男孩依然很平静。体会此时男孩的心理,再读读这句话。
(4)理解“微笑”的含义。
学生己:这是发自内心的微笑,这是最幸福的微笑,是人世间最美丽的微笑。
(5)当医生告诉他能活到一百岁时,男孩又是怎么想的
学生庚: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确认真的没事,就又一次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请您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俩各活五十年!”
(6)第一次抽血时,男孩是犹豫的,而现在男孩却这么勇敢,请你读一读,感受男孩的勇敢。
三 总结全文
1.现在你对生命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2.总结: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但是当为了实现自己生命的最大价值的时候,我们就会毫不吝惜地献给自己最亲的人。
男孩→平分生命→妹妹
抽血前 犹豫 点了点头
抽血时 安静 微笑 伟大的勇气 亲情的力量
抽血后 伸 挽 昂
1.学完课文后,你一定对“生命”有了新的理解,请你用一句简洁的话写一写。
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征询(意见) 承受(压力)
充满(爱心) 挽起(袖子)
停止(呼吸) 失去(生命)
决定(输血) 伸出(胳膊)
^1
知识点详解
^2
①表明兄妹俩的孤苦,没有其他人的呵护,进一步体现了亲情对他们的重要。
^3
②说明命运对他们非常不公,灾难又一次降临。
^4
③这是一个转折句,写妹妹急需输血,但医院里没有合适的血液,从侧面说明情况十分危急,为下文埋下伏笔。
^5
④这是作者给本文设置的一个悬念。“男孩犹豫”是因为他以为抽血就是在抽掉自己的生命。“一会儿”说明男孩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下定了死亡的决心——他要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妹妹的生命!我们从“最后点了点头”中可以想象男孩点头时心中产生了多么大的波澜,付出了多么大的勇气。
^6
⑤形象地写出了这时男孩对死亡的恐惧。在给妹妹输血后,他知道妹妹已经脱离危险能继续活下去时,他才考虑到自己要面对死亡。这对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来说,相当不容易。
^7
⑥连用两个叹号说明医生了解男孩的想法后,被他面对死亡时的勇敢和为了妹妹不惜献出自己生命的精神深深感动了。
^8
⑦说明医生被男孩的善良、勇敢、无私和天真、可爱所打动。
^9
⑧表现了男孩知道抽血后不会失去生命时的惊喜。
^10
⑨“又蹦又跳、转”显示了男孩的活泼、可爱,表达了他得知生命不受影响时的兴奋心情。“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头”,并且“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都进一步体现了男孩愿为妹妹献出一切的高尚品质和伟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