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培养和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培养和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贞观之治”原因的分析,认识“贞观之治”的实质,逐步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了解和收集有关唐太宗即位的有关资料,探讨“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围绕唐太宗用人和纳谏、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实质等问题开展讨论,最终对唐太宗这一重要的历史人物和“贞观之治”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做出自己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唐太宗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调整统治政策与民休息,遂成“贞观之治”。认识唐太宗的所作所为,虽然是为巩固统治服务的,但合乎潮流,顺乎民意;“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统治比较好的历史时期,它为唐朝的强盛和中华文明辉煌灿烂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贞观新政。
教学难点: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贞观之治”。
三、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师展示玄武门之变的图片。
同学们知道“玄武门之变”吗,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怎么登上皇位的吗,他在位时的统治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唐太宗的纳谏与用人
师生共同探讨:
1.材料一
魏征
唐太宗
你知道材料中唐太宗的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吗?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观点?你能举出两个“载舟”和“覆舟”的例子吗?
材料二
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持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太宗为何感到“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这说明了唐太宗什么样的治国思想?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师展示魏征的图片,简要介绍。
探究二:贞观新政
1.师生共同探讨: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此材料出现的原因?
(经过唐太宗一段时间的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学生回答,师总结。
2.师详细讲述“贞观新政”的内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方面。
师展示三省六部简表,边讲边讲述,易于学生理解。
3.材料一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可见隋唐开创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东西方都发生过较大的影响。
——孙中山
《五权宪法》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
思考科举制度的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4.师生共同探讨“贞观新政”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
请结合本课课件
五、巩固练习
请结合本课导学案【当堂达标】环节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