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层层分析,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材料探究贞观之因、感受贞观之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唐玄宗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
教学难点:贞观之治
三、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
(一)探究贞观之因
读史使人明智,请同学们仔细体会唐太宗的话,回答问题。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这句话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他能认识到此问题
(3)这句话体现了他具有什么治国思想
(二)感受贞观之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材料二“(经过唐太宗统治后)天下大稔。……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1)说说上述两则材料的大概含义。
(2)造成上述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不同社会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通过对上述两则材料不同现象及其原因的探究,谈谈你的认识。
四、课堂小结
请结合本课课件
五、巩固练习
请结合本课导学案【当堂达标】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