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时 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2-14 10:2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第一篇 生命科学第4课时 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考点1 看图指认绿色植物根、茎、叶的结构 a
1.根:根尖由根冠、分生区、
伸长区、根毛区组成。
__________是植物吸水最主要
的部位。根毛区2.茎:茎由树皮、________、木质部、____等组成。
树皮具有保护作用,其中韧皮部中有输导 。有机物在叶中形成后,在茎的树皮中由上而下地运输。
木质部中有输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分和无机盐在茎中央的导管中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形成层有机物的筛管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3.叶:叶片由叶表皮、叶肉、叶脉组成。表皮上有半月形的___________,保卫细胞中间的小孔是_______。
如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a指的是叶脉,有输导和支持作用;b指的是表皮,有保护作用;c指的是叶肉,有制造和贮藏营养的作用。保卫细胞气孔1.(2016·衡阳)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和生长最快的部位分别是 ( )
   
A.成熟区、伸长区 B.成熟区、分生区
C.伸长区、分生区 D.根冠、伸长区A2.(2016·嘉兴、舟山)如图所示为某种植物茎的横切面,已知某种蝉是专以这种植物韧皮部中有机物汁液为食。若要分析该汁液的成分,则应该选取的部位是图中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B考点2 知道缺失氮、磷、钾等矿物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a
植物的一生中需要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等元素。不同的元素对植物生长起不同的作用,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需求量也不同。氮、磷、钾
考点3 说出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利用和散失过程 b
1.吸收
(1)吸收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
(2)吸收部位:器官——_______,主要区域——根尖的________。
(3)吸收条件:根毛细胞中的细胞液浓度______土壤溶
液浓度。
2.运输
(1)运输的部位是木质部中的__________。
(2)植物体内的水分运输是自下而上的,从根→茎→叶。渗透吸水根毛区导管根大于3.利用和散失
(1)利用:约1%用于____________。
(2)散失:约99%用于____________。
4.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概念:进入植物体内的水分以__________的形式通过植物的叶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水蒸气(2)气孔和保卫细胞
气孔是两个半月形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是叶片蒸腾作用时水蒸气的通道,也是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叶片的通道。一般植物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表皮。(3)蒸腾作用的应用:
①带土移栽浇水,增强吸水的功能。
②剪去部分枝叶,遮阳,尽量在傍晚移栽——减弱蒸腾作用,防止植物失水枯死。
(4)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有效降低叶片温度;
②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
③有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④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3.(2016·温州)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固定装置省略),并将该装置放在阳光直射处,10分钟后观察到U形管右侧的液面明显下降。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
B.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C.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
D.植物吸收了无机盐B4.(2015·宁波)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所示,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B.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含水量无关
C.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与水的汽化有关
D.将叶片浸入浓盐水,气孔会逐渐增大C
高频点1 根、茎、叶的结构
★例1 (2015·烟台)俗话说“梨树砍三刀,果枝压弯腰”,在初夏梨树的“坐果”期,有经验的果农会给梨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B.促进水分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C.促进无机盐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D.阻止形成层的分裂,促进果实的发育A1.(2016·重庆市万州区)有关植物根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成熟区细胞的迅速伸长是根伸长的唯一途径
B.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C.植物体的根系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作用
D.中耕松土的目的之一是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A高频点2 蒸腾作用
★例2 (2016·衢州)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同的生理活动,其中③表示的是 (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水分的吸收和运输B2.(2015·温州)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无论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会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答案】因为无风的夜晚,竹子几乎只进行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很弱,散失的水分很少,钻孔后,导管被损
坏,所以有水流出;在晴朗的白天,还需进行光合作
用与蒸腾作用,需要大量的水,所以没有水流出。高频点3 气孔的功能结构
★例3 (2016·宜兴)如图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BA.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水分以气体形式
也可以通过气孔
B.夜幕降临时,叶片大多数气孔呈①状态,蒸腾作
用随之减弱
C.当太阳升起时,叶片气孔可由状态②转为状态①
D.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 3.从四个不同地区采集的同一种植物的叶,测出气孔的数目并计算平均值,数据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可知,降水量最大的地区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A
【提醒】理解了图中曲线表示的含义,就能判断出叙述是否错误。
★例4 (2015·烟台)如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毫克/小时),据图推断下列正确的是 ( )
A.在暗处,蒸腾作用速
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B.在暗处,吸收速率总
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C.在光下,吸收速率总
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D.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B例5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提出假设】植物根系等
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表如下:
为了确保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中的X、Y等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矿质元素(P、K、Ca、Mg、S、Fe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 【数据处理】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应按下列________方式处理。
A.比较m1∶m2和n1∶n2两个比值
B.比较m1+n1和m2+n2的大小
C.比较m1-m2和n1-n2的大小
【实验结论】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A【实验反思】
①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水分蒸腾量,但在实验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_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实验;
②兴趣小组通过探究后否定了他们在开始时提出的假设。对于他们的这次探究活动你认为是否有价值?
____________
叶片数目(叶面积)有
(友情提示:本栏目建议午休时间完成)
1.(2016·咸宁)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D2.(2016·泉州)德化县美湖镇有棵高大的千年樟树,促进水分“爬”上树梢的动力来自 ( )
A.光合作用

B.吸收作用
C.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C3.下图所示曲线能正确表示在晴朗的高温天气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是 ( )

D4.(2016·玉林)人们常给移栽的大树打针输液,输入的营养液是 ( )
A.水和无机盐

B.蛋白质
C.脂肪

D.糖类A5.将带叶枝条进行如图处理,过一段时间,把枝条取出切开,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仅木质部被染红
B.仅韧皮部被染红
C.韧皮部和木质部都被染红
D.韧皮部和木质部都不被染红A第5题图6.(2016·滨州)下列有关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
是 ( )
A.蒸腾作用只在白天进行
B.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C.阴雨天移栽植物,可以提高成活率
D.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A7.(2016·德州)植物体在进行下列生理活动时,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 )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⑤无机盐的运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D8.(2016·茂名)将两株生长情况基本相同的玉米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玻璃器皿中进行培养,结果如图所示(1号为土壤浸出液,2号为蒸馏水)。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
A.此实验的变量是水
B.该实验需在暗处进行
C.实验说明植物生长需要含
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D.土壤浸出液为植株生长
提供了无机盐D第8题图9.(2016·湖州)小明的爸爸在一块新开辟的荒地种
植西瓜,发现许多幼苗与附近的土壤上长势良好的
幼苗不一样,出现矮小、叶片上有许多褐斑的症状。
小明怀疑是土壤中缺钾。于是小明取土壤样本带到
环保部门检测。检测结果认为,导致幼苗长势不良
的主因是pH过低,次因是缺钾,
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和附近的土
壤样本的其他指标非常接近。
下面是小明在环保部门指导下
进行的实验探究:
材料:酸碱调节剂 钾肥
附近的土壤 新开辟荒地的土壤
大花盆3只 长势良好且株高相近的西瓜幼苗若干第9题图实验过程:
①将3只大花盆分为如下三组:
A组:附近的土壤+幼苗10株
B组: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幼苗10株+钾肥
C组: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幼苗10株+酸碱调节剂
②各组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和记录每株幼苗的株高,并对数据进行处理。请回答:
(1)“小明怀疑是土壤中缺钾”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____。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得出结论
(2)测量和记录每株幼苗的株高后,对数据应如何处理? 。
(3)请在图中用柱形表示B、C组的预期实验结果。B求平均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