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教案+练习-11 敬畏自然 (3份打包)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教案+练习-11 敬畏自然 (3份打包)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13 19:34:37

文档简介

《敬畏自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品味富有哲理的语句,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
二.教材分析
《敬畏自然》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选自《大自然的智慧》,作者严春友。全文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运用总括与具体展开相结合,巧妙运用对比的手法使立论充分,最手作出“敬畏自然”的结论。告诉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再也不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因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是兄弟关系。
三.教学重点 
品味富有哲理的语句,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教学难点 
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
五.教学准备
做好预习准备,可根据课本上的“预习提示”的要求,提出一些具体问题思考。
六.课时安排
二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赏图片,谈看法,导入新课
1.问题:大自然神奇无比 ,人类也卓有成就。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
2.自由谈。
3.让我们一起走进《敬畏自然》一课,与文章、与作者对话,倾听作者睿智的谈论。
认识作者
严春友,男,1959年5月生于山东省莒县。分别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哲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工作。主要论著有:《宇宙全息统一论》、《精神之谜》等。
预习检测
①蓬蒿(péng hāo):指野草 。
②狼藉(jí): 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
③咫尺(zhǐ): 形容距离很近 。
④相形见绌(chù): 与别物相比,显得远远不如 。
⑤美味佳肴(yáo): 指味道鲜美的食品
(四)整体感悟
1.初读课文:整体感悟,怎样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
探究导航:
(1)“敬畏”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敬重、畏惧
(2)“敬重自然”意味着应该怎样对待自然?
明确: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妙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类的生成,实在太神奇了,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与大自然相比的。
(3)为什么要“畏惧自然”?
明确:现代人的“畏惧自然”与原始人对大自然的畏惧是不同的。可以从“爱护自然”一语中探得它的含义。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处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
(4)“畏惧自然”是不是意味着无所作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然?
明确:不是这样。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大自然的关系,不应该与它对立起来,自然界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类应该与大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为美好。
(五)合作探究
再读课文,小组合作,理清情节结构,。
一(第1段)否定“人能征服自然” 。
二(2—10段) 比较人类智慧与自然的智慧。
1层(2—4) 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相比显得渺小。
2层(5) 宇宙创造了一切,这是人类不能及的。
3层(6—7) 人类的智慧是宇宙的智慧,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4层(8—10) 宇宙的一切都具有生命。
三(11段) 人应当敬畏自然。
(六)结论:最后一段(总结)人类理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七)小结:文章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比较人类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是进了一层,从论智慧到论宇宙生命,又进了一层。层层递进,最后水到渠成,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论。
第二课时
一、语言品味,合作探究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内容是议论性的,语言既有哲理性又讲究形象性,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彩。语言品味即找出这些具有思辨之美与文学之美的语句,同学之间交流看法,理解并赏析。例:
(1) “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理解赏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人类所面临的危机。掉入陷阱,就是危机。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2) “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赏析:融比喻、反问于一炉,语气强烈,表明观点,也引起读者的共鸣。
(3) “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理解赏析:将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4) “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兄弟。”
理解赏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宇宙的一切,都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它们与我们人类是兄弟,是平等的生命。
(5) “宇宙到处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理解赏析:作者用拟人手法,说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即使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隐藏着生命”,也有“生命的萌芽。诸如山崩之前是寂然无声的,山体在不断破坏,石头里有“生命的呐喊”,却暂无声息,那就是一种“沉默的声音”。
二、质疑思辨,拓展研究
1.质疑解惑。例:
(1)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明确:“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2) 我们应有怎样的生态意识?
明确:①生命是平等的;②只有尊重自然,人类才有所作为;③具有科学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
2.质疑思辨: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你敢就本文的一些观点提出疑义吗?
例:(1)作者有没有否定人类历史上取得的骄傲成绩?
(2)作者认为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有何依据?
三、拓展训练
1.为什么说“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
因为人类能思维,能理解,有自我意识。
2.文段中写道:“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作者持这种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人的智慧与宇宙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宇宙借人类的眼睛来观看自己,借人类的嘴来表达自己。人类的智慧就是自然的智慧,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也就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人类的思维就是宇宙的思维,人类的痛苦、欢笑等各种感受也就是宇宙自身的感受。
3.我们应怎样理解“敬畏自然”一语?
从字面上看,是既敬重又畏惧。“敬畏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生成都太神奇了,要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同大自然相比的。提示:此题要综合全文,抓住各部分的中心句来综合表达。
4.为什么说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呢?你能说说理由吗?
苍蝇蚊子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精妙绝伦,如苍蝇为何会有复眼,蚊子怎么能汲血。灰尘也是物质,何以如此微小,它的内部结构也一定很精巧。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请以“敬畏自然”为主题拟几句标语,表明自己的观点。
(2)写一则倡议书,向同学发出保护家园的呼吁。
五、板书设计
引论:“征服自然”自不量力
1.比较智慧
本论: 2.阐述关系 层层递进
3.论述生命
结论: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六、教学反思
《敬畏自然》是一篇新课文,属于议论性散文。今天上了第一课时,感觉效果还可以,现做如下反思:
1、备课时就感觉本文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层层推进的结构上。本文是一篇较严谨的议论性的散文,是要提出一个观点的,观点是什么,结论如何得出来,是需要让学生明确的。推论性的文章平时学的比较少,议论性的文章的严密是需要认真学习的。如同数学中的论证,一步步的推导出最后的结果,严密而无懈可击,文字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就让学生通过本课《敬畏自然》的学习,体会议论性文字如何层层推进,最后得出结论的。
文章是从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征服自然谈起,首先作者明确他的态度,在课文用“殊不知”这个词语表明自己反对这种观点的态度,以下课文从三个方面逐层推进的,首先指出人类智慧在自然面前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这个方面的议论是通过四点来完成的:航天事业的发展的空间在整个宇宙中只是很少的一点点,人类的认识是不断进步的,人类对地球的挖掘有可能成为人类自身的陷阱,宇宙空间中可能存在着智慧等。如此说来,人类面对自然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话说到这里,文章水到渠成的谈到了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其次文章接下来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将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的智慧进行了比较,最后谈到大自然中到处都存在着生命,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三个方面步步推进,课文最后一段得出了要敬畏自然的结论,文章非常严密。
在课文的学习中,就是将层层推进的议论过程作为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耐心细致的引导学生明了议论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学习非常投入。
2、议论性文章的学习一般说来比较枯燥,但是这节课的学习确是让学生尽心投入到学习中,原因我以为是导入时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平时学习数学,熟悉数学的论证过程,一步步引导出最后的结论,如果用文字证明一个观点,到底该如何进行呢?再有,在本文学习中,我一开始就让学生注意了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学习,第一段作者没有开门见山或者用直接点题的方式引入,而是把人类对待自然的错误认识摆了出来:人类要征服自然,把要证明的观点放在了最后:人类要敬畏自然,从征服自然到敬畏自然,作者是如何论述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认真思考。并且板书了以上的主要内容,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带动学生的思考,在思考过后,请同学来谈,几个同学在谈的过程中,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全班同学听的都很投入,通过谈和听,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明晰。老师的讲解非常必要,要纠正学生在交流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每一层的主要内容。
3、为了更好的学习本文,多读是非常必要的,在读中,学生感悟到文字的严密性,道理的深刻性,对敬畏自然也有了更多的认识。本文学习之初,就有预习,更是齐读了两遍,还有在自读中思考问题。多读仍是学习语文的法宝。
文体的学习,我以为还是非常必要的,课文内容学生可以很容易的理解,但是议论性的文章如何层层展开,确是非要得到老师的讲解不可,要突出文体学习,要遵循文体特点设计教学过程。总之本课的学习,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敬畏自然》练习题
一、基础
1.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各题。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无论是令人厌恶(  )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寞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纶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suì(  )、高超的智慧。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相形见绌(   )  厌恶(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深suì(   )
(3)改正语句中的错别字。
   改为   ,   改为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他决不至于让某一件事的胜利弄得沾沾自喜,就此满足。
B.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C.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D.我这只是雕虫小技罢了,跟你们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比不得,比一比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3.“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
?
4.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
?
5.按要求改写下列语句。
(1)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改为感叹句:?
?
(2)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改为反问句:?
?
6.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敬畏自然》,班级准备组织一次以“保护自然,增强环保意识”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锦囊妙计】请为解决当地环境保护问题献出你的锦囊妙计。(不少于两条)
我的计策一:?
?
我的计策二:?
?
二、课内阅读
细读课文第5~7段,回答下列问题。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a?的灰尘,都是大自然?b?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c?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更替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d?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像。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其高级之处就在于他会思维、能够理解、有自我意识。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我的嘴来表达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来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我的智慧却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所以,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因此,人对自然的种种误解,也许是自然对她自己的误解吧。 这样看来,我就只是宇宙机体上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一样,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而我只是这个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吧。
7.选文第1段中“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作者这样说有何依据?
答:?
?
8.选文第2段中“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一句中“深意”指:?
  。
9.请赏析“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一句话的表达效果。
答:?
?
10.这几段文字阐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请从中选择某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
?
答案解析
1.答案:(1)chù wù (2)邃 (3)寞 莫 纶 伦
解析:【分析】给汉字写拼音和看拼音写汉字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改错别字题稍微有一点难度。大部分考查的是字词掌握的能力。
【点评】这是考查学生对生字生词掌握的题,这样的题需要在课堂读课文的认真记忆,,重在积累。
2. 答案:D
解析:【分析】“相形见绌”的意思是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句中在前面加“显得”造成语义重复。
【点评】这是考查学生对生词掌握的题,主要通过课文给出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和识记词语。
3. 答案:敬畏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解析:【分析】“ 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而我只是这个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吧。”从以上课文内容来说敬畏自然就是保护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学生通过对课文主旨的把握结合个人的看法对“敬畏自然”的理解。
4. 答案: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解析:【分析】这一题考查的是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理解主题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学生要理解自然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人类与自然都是平等的生命。
【点评】理解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把握好文章的重点句子。
5.答案:(1)我们根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啊!
(2)宇宙创造智慧生物,难道不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吗?
解析:【分析】(1)句考查的是学生对反问句改为感叹句的掌握。具体要有三步: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2)句考查的是学生对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掌握,具体的做法是: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点评】这是考查学生对句式就换方法的掌握,学生要清楚不同的句式之间转换的具体方法。
6. 答案:我的计策一:多植树造林,还大地一片绿色生机。我的计策二:建立垃圾处理中心,垃圾集中存放,集中处理。我的计策三: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自觉保护公共环境。
解析:【分析】这题考查的是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有对环保的理解,以及对生活的积累。
【点评】这是本文环保主题的延伸,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发散思考如何保护环境。
7. 答案:①大自然使人体众多细胞分工合理又相互协调。②大自然创造了人类有感情会思维的大脑。③大自然创造了人体难以形容的美。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结合本段中这句话后面的有关语句概括作答。
【点评】大自然的智慧深邃、高超,这是人类敬畏自然的原因之一。
8. 答案:宇宙是通过人类来认识自己、表达自己的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结合文中“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一句作答。
【点评】学生通过理解文章的具体语句来把握问题的关键。
9. 答案:用排比句式条分缕析地展现了人类和大自然的依存关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珍惜与依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语句的赏析。可以从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行赏析。
【点评】排比的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2、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10.答案:人不过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完全可以肯定还有比我们更高级的物种存在。况且,人类是因为大自然的存在而存在,包括身边的一切,整个地球都是大自然的产物,整个宇宙也是大自然的产物,人和大自然比起来实在是一颗螺丝钉,不过是大自然小小的一部分。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文章的阅读感悟能力。可以从“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等方面提出观点加以阐述。
【点评】全面准确把握了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得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的结论。
课件22张PPT。中学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敬畏自然 第一课时赏图片,谈看法 大自然神奇无比 ,人类也卓有成就。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 让我们一起走进《敬畏自然》一课,与文章、与作者对话,倾听作者睿智的谈论。认识作者 严春友,男,1959年5月生于山东省莒县。分别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哲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工作。主要论著有:《宇宙全息统一论》、《精神之谜》等。 ①蓬蒿( ): 。
②狼藉( ): 。
③咫尺( ): 。
④相形见绌( ): 。
⑤美味佳肴( ): 。 péng hāo 指野草jí乱七八糟,杂乱不堪zhǐ形容距离很近chù与别物相比,显得远远不如yáo指味道鲜美的食品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敬畏”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敬重、畏惧
(2)“敬重自然”意味着应该怎样对待自然?
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
自然界的奥妙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类的生成,实在太神奇了,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与大自然相比的。整体感知(3)为什么要“畏惧自然”?
明确:现代人的“畏惧自然”与原始人对大自然的畏惧是不同的。可以从“爱护自然”一语中探得它的含义。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处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
(4)“畏惧自然”是不是意味着无所作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然?
明确:不是这样。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大自然的关系,不应该与它对立起来,自然界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类应该与大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为美好。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阐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从自然智慧进而论述宇宙生命二、分析问题(2-10) :一、提出问题(1) :
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三、引出结论(11) :
人类理应敬畏自然。理清结构表明观点 得出结论征服对象美味佳肴不应该而应该平等的生命宇宙智慧的创造物宇宙之美的展示者形散而神不散。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敬畏自然主题 本文就人们十分关心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再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了,而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
小结 文章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比较人类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是进了一层,从论智慧到论宇宙生命,又进了一层。层层递进,最后水到渠成,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论。第二课时语言品味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内容是议论性的,语言既有哲理性又讲究形象性,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彩。语言品味即找出这些具有思辨之美与文学之美的语句,同学之间交流看法,理解并赏析。 研读课文(1) “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理解赏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人类所面临的危机。掉入陷阱,就是危机。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研读课文(2) “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赏析:融比喻、反问于一炉,语气强烈,表明观点,也引起读者的共鸣。
(3) “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理解赏析:将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研读课文(4) “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兄弟。”
理解赏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宇宙的一切,都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它们与我们人类是兄弟,是平等的生命。
(5) “宇宙到处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理解赏析:作者用拟人手法,说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即使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隐藏着生命”,也有“生命的萌芽。诸如山崩之前是寂然无声的,山体在不断破坏,石头里有“生命的呐喊”,却暂无声息,那就是一种“沉默的声音”。质疑思辨(1)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2) 我们应有怎样的生态意识?
明确:①生命是平等的;
②只有尊重自然,人类才有所作为;
③具有科学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质疑思辨(3)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你敢就本文的一些观点提出疑义吗?
例一、作者有没有否定人类历史上取得的骄傲成绩?
例二、作者认为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有何依据?质疑思辨
(1)请以“敬畏自然”为主题拟几句标语,表明自己的观点。
(2)写一则倡议书,向同学发出保护家园的呼吁。作业板书设计引论:“征服自然”自不量力
1.比较智慧
本论: 2.阐述关系 层层递进
3.论述生命
结论:敬畏自然,爱护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