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同步训练试卷(有答案)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同步训练试卷(有答案)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15 19:49:53

文档简介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同步练习
填空
①本文作者是
,
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
、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出版散文集《
》、《

等。
②叶圣陶(1894-1988),名
,字
,江苏苏州人,著名
家、著名
家.早期代表作长篇小说《
》。“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
》等著名的短篇小说。
2、注音释词
搀和:(
):

东四八条:

冗长:(


著作等身:

沾溉:

高文典册: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他主要选择了哪些材料?
缘由:

选材:

2、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
3、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4、为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述?
5、课文可以分五部分,请写出每部分的段落起止,并概括层意。
参考答案
1①本文作者是
张中行
,
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出版散文集《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说梦草》、《顺生论》、《流年碎影》等
②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著名教育家.早期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
注音释词
搀和:chān
huo
掺杂混合。
东四八条:北京东城区胡同名。
冗长:rǒng
cháng
(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含贬义。
著作等身:形容著作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沾溉:浸润浇灌。
高文典册:经典性著作。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3、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他主要选择了哪些材料?
明确:
缘由: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给他写纪念文。
选材:与作者相关的,不见于或不明显见于高文典册的。
2、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
明确:待人厚,律己严。
待人厚:(1)第三自然段:修改文章
(2)第四自然段:送客
(3)第五自然段:复信
(4)第六自然段:会上发言
律己严: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3、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明确:“写话”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4、为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述?
明确:(1)从历史来看,用白话代替文言,言文一致,是大势所趋,是从理论到实践都已有了答案的,所以说是“不成问题”。
(2)从现实看,叶先生“写话”主张是切中时症的。
(时症:脱离口语甚至有意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
5、课文可以分五部分,请写出每部分的段落起止,并概括层意。
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第3-6段从“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至“努力争取不愧于屋漏”):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7-10段从“以上说待人厚”至“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第五部分(11最后一个自然段):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练习
一、填空题
1.叶圣陶,又名_________,二十世纪著名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中行是当代知名_________
家、_________家、_________家。
3.《流年碎影》的作者是_________,《顺生论》的作者是_________。
4.本文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主要品德是_________。
5.本文记述的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方面的两个主要主张是_________、_________。
6.叶先生认为,“做”的意思是行为,“作”的意思是_________。
7.学而不厌,_________,何有于我哉?
8.仁者见仁,_________。
9.《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_________散文。
二、选择题
10.叶圣陶先生是_________的发起组织者之一
a.新月社
b.未名社
c.创造社
d.文学研究会
11.下列作品哪一部不是张中行先生的作品(

a.《顺生论》
b.《倪焕之》
c.《流年碎影》
d.《佛教与中国文学》
12.《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举“做”、“作”分工的例子,旨在说明叶圣陶先生(

a.宽厚
b.礼让
c.律己严
d.谦虚
13.本文选自(

a.《流年碎影》
b.《顺生论》
c.《文言与白话》
d.《谈文论语集》
三、解词题
14.高文典册
15.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16.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
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8.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19.己欲立而立人,己于达而达人
20.著作等身
21沾溉后人的。
22.不愧于屋漏
23.不即不离的文就会发荣滋长
24.余然之
四、简答题
25.本文是记人散文,为什么用很多篇幅记述叶圣陶先生语文方面的主张?
26.写叶先生语文方面的主张,对刻画叶先生的形象有何好处?
27.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
28.试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29.叶先生写话主张的内容是什么?
五、阅读分析题
30.阅读本文第五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本段反映了叶先生什么品德?
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本段在语言方面有何特点?
一、填空题
1.叶圣陶,又名___
绍钧______,二十世纪著名作家、___教育家、文学出版家、社会活动家
___

2.张中行是当代知名_______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
3.《流年碎影》的作者是__张中行_______,《顺生论》的作者是____张中行_____。
4.本文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主要品德是__待人厚,律己严
_______。
5.本文记述的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方面的两个主要主张是__“写话”
、“简洁”______。
6.叶先生认为,“做”的意思是行为,“作”的意思是__充当_______。
7.学而不厌,_诲而不倦________,何有于我哉?
8.仁者见仁,_智者见智_。
9.《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_记人(回忆性)_______散文。
二、选择题
10.叶圣陶先生
d
的发起组织者之一
a.新月社
b.未名社
c.创造社
d.文学研究会
11.下列作品哪一部不是张中行先生的作品(
b

a.《顺生论》
b.《倪焕之》
c.《流年碎影》
d.《佛教与中国文学》
12.《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举“做”、“作”分工的例子,旨在说明叶圣陶先生(
c

a.宽厚
b.礼让
c.律己严
d.谦虚
13.本文选自(
d

a.《流年碎影》
b.《顺生论》
c.《文言与白话》
d.《谈文论语集》
三、解词题
14.高文典册
经典性著作。
15.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16.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18.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亲:亲近;辅:帮助。指老天爷公正无私,总是帮助品德高尚的人。
19.己欲立而立人,己于达而达人
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20.著作等身
形容著作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21
沾溉后人
沾润灌溉,引申为使人受益。使后来人得到好处

22.
不愧于屋漏
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23.不即不离
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24.
发荣滋长
荣:草类开花或谷类结穗;滋长:生长.指草木繁茂生长.比喻茁壮成长.。
25.余然之
我觉得对。
四、简答题
25.本文是记人散文,为什么用很多篇幅记述叶圣陶先生语文方面的主张?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第三部分(从“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至“努力争取不愧于屋漏”):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第四部分(从“以上说待人厚”至“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第五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谈学习和效仿叶先生品德的思考。多角度表现叶圣陶先生的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品德。
26.写叶先生语文方面的主张,对刻画叶先生的形象有何好处?
突出叶先生严以律己的品德。
27.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
待人厚,律己严。
28.试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在感情表达方面:善于理性控制感情,反显其真挚。
2、在人物刻画方面,用具体的典型事例进行记叙,以小见大,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3、在文风方面: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深致。
29.叶先生写话主张的内容是什么?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五、阅读分析题
30.阅读本文第五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本段反映了叶先生什么品德?
待人厚
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
本段在语言方面有何特点?
语言平实,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