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图像、视频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变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变革;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通过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经济危机爆发、罗斯福新政
【教学难点】
罗斯福新政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美国20年的繁荣景象。教师引言: 自1922-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私人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三大支柱行业。锃亮的汽车、充裕的电器产品,一切都显得那么富足和舒适。一时间,乐观主义情绪弥漫着整个美国社会。21cnjy.com
二、讲授新课
一、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1. 经济危机的概念和表现
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又被称为什么?21教育网
学生:大萧条
师:经济危机又被称为“大萧条”。“大萧条”即商品实际价格下跌、购买力减弱,供给大于需求,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失业增加,库存扩大,生产萎缩,企业纷纷倒闭,公众恐慌,以及商业活动的普遍低迷,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极端混乱和瘫痪之中。阅读课文说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学生: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多媒体展示经济危机是美国的种种现象,进一步引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表现
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有:波及范围广(迅速扩展到资本主义世界以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农业、金融、商业、工业等危机同时爆发)、持续时间长(长达4年)、破坏性大(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1933年比1929年下降44﹪,国际贸易额下降60﹪以上)21·cn·jy·com
多媒体展示各国的钢产量以及完全失业者的人数。展示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情况表。2·1·c·n·j·y
讨论:经济危机中,一方面是大量产品过剩,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1-c-n-j-y
师:1、当时社会制度决定过剩产品不可能无偿分配给劳动人民;2、产品过剩只是相对的;3、资本家为追求高利润,盲目扩大生产,压低工人工资,劳动人民购买力低下。
⒉ 经济危机爆发的影响
师: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①引发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出现经济大萧条,世界贸易额锐减。②引发政治危机: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和绝望情绪,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社会动荡不安。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③造成世界局势紧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采取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www.21-cn-jy.com
多媒体展示胡佛和罗斯福面对经济危机的态度,从而引出罗斯福新政。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师:罗斯福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他被人们喻为“狮子”和“狐狸;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有人说:林肯拯救了美国,而他拯救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他一直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是20世纪美国最富众望和受爱戴的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4届总统的人,从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时为止,任职长达12年。 21·世纪*教育网
师:罗斯福新政的背景①胡佛总统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②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当选总统。1933年,罗斯福宣誓就任总统,人民希望他能改变萧条的局面。
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通过无线电广播发表“炉边谈话”,向公众解释关闭银行的原因及联邦政府重整金融系统的措施,同时宣布将陆续让有偿付能力的银行重新开业。
2、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
多媒体展示《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表
讨论:你怎样看待美国政府限制农产品生产和销毁农产品的措施?
师一方面,解决了农产品产量过剩的局面,对农业复苏起了一定作用。其中获利最多的是大农场主和大种植园主;另一方面,采取毁灭粮食和牲畜的办法保证利润,恰恰是资本主义腐朽性的明证。
师:罗斯福政府成立“全国复兴署”,由它协调国家、企业主和劳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拟定公平竞争法规……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公共工程署(PUBLIC WORKS ADMINISTRATION)主要解决工业复兴和失业问题。前后共投资40亿美元,实施了34000个建设项目,包括公共建筑,高速公路、桥梁、水坝等;1933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1933年成立了民间资源保护队,组织18岁到25岁的男青年种树、建水坝、扑灭森林火灾、种植防护林。这种种政策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完善设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21*cnjy*com
讨论:一周五天工作制是怎样来的?
师:1938年6月,在罗斯福的要求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公平劳动标准法》,它规定雇员每周工作40小时。由于早已实行每天8小时工作制,这样就开始了每周工作五天的制度。此后,这个制度为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用。【来源:21cnj*y.co*m】
多媒体展示美国国民总收入增长示意图、美国公司利润增长示意图以及失业率下降图和生产恢复柱状图。
3、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影响
师:①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但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www-2-1-cnjy-com
②影响
经济上: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局部调整了生产关系,美国经济得以缓慢地恢复起来。(减轻危机破坏,促进生产恢复)【出处:21教育名师】
政治上: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处境,缓和了阶级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 ,挽救和加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版权所有:21教育】
对世界: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了下来,从此,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思考:为什么罗斯福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师:(1)带领美国人民摆脱经济危机
(2)将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的经验借鉴到资本主义社会中,使资本主义制度再次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三、课堂总结
罗斯福新政的原因(背景):经济危机、罗斯福当选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整顿金融、复兴工业(中心措施)、以工代赈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美国经济恢复,加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四、课堂练习
1.选择题
1.法国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的根本目的是( D )
A.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索取更多的战争赔款
C.夺取德国的大片领土
D.建立在欧洲大陆的霸权
2.巴黎和会的最大受益国是( B )
①美国 ②法国 ③英国 ④日本 ⑤意大利 ⑥波兰 ⑦匈牙利.
A.①②③④⑤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⑥⑦
3.1930年,一位环球旅行的人在中国、苏联和美国分别看到的景象是( B )
A.中国战乱、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热火朝天、美国在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B.中国战乱、苏联在粉碎国内外敌人武装干涉、美国在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C.中国在国民大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热火朝天、美国在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D.中国战乱、苏联在粉碎国内外敌人武装干涉、美国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一、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1. 经济危机的概念和表现
⒉ 经济危机爆发的影响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2、新政的主要内容
3、新政的影响
【教学反思】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一课时岳麓版九年级下册第4课,本文主要讲述经济危机爆发、罗斯福新政,教学中主要通过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形象的了解革命形势的发展趋势,让学生在课堂展示中获得对知识的体验。在历史教学中尽量运用参与式教学,把学生调动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学会运用各种历史资料自己探究、归纳、质疑历史过程,体验历史学习过程。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运动失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练习
选择题
1、经济没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严重破坏的国家有( )
A. 美国、英国 B.英国、法国
C. 美国、日本 D.法国、日本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3.9世纪30年代,罗斯福实行了“新政”,其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有( )
A.彻底放开市场和价格
B.不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
C.刺激消费和生产
D.不确定各企业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数
4、罗斯福新政中,不是为缓解危机中生产过剩而采取的措施是( )
A.规定工作时日 B.缩减大片耕地
C.制定企业生产规模 D.新建许多公共工程
5.(罗斯福新政)失业问题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罗斯福“新政”中采取的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是( ) 21cnjy.com
A.整顿金融 B.兴办公共工程 C.规定工作时数 D.调整工业
6、(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整顿银行 B.调整农业
C.调整工业生产 D.扩大对外贸易
7、1934年,美国各地罢工持续不断,并打破行业的界限,深入到过去很少发生罢工的诸如汽车工业、纺织工业等大批量生产的工业部门。这一现象表明( ) 21·cn·jy·com
A.新政未取得任何进展 B.新政牺牲了工人利益
C.企业破产大量的增加 D.新政未使工人摆脱困境
8、193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罗斯福赢得了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工人和黑人等选民的广泛支持。罗斯福执政后,哪些政策相对体现了这些选民的利益( )2·1·c·n·j·y
①建立福利制度 ②调整农业 ③复兴工业 ④以工代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说:“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如果此说能够成立,美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B.最早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C.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10、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讲中说:“漠不关心他人的自私自利行为,乃是十分糟糕的道德表现;现在我们还明白了这种行为在经济学上也是十分糟糕的。”为此,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 21·世纪*教育网
①实行货币升值 ②兴办公共工程 ③保护劳工权利 ④恢复农业生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二、简答题
11.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及作用。
12.简述罗斯福新政的意义?
13.简述经济危机的特点?
三、材料分析
14.以下这段话摘自1933年3月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首次就职演说:?
“价值贬缩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赋税增加了;我们纳税的能力已降低;各级政府都 遇到严重的收入减少;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 www-2-1-cnjy-com
(1)材料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
(2)罗斯 福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
(3)罗斯福针对“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采取了什么措施?
(4)罗 斯福针对“ 大批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5)以上这些措施的采取,结果如何?
15.材料:“价值贬值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我们的纳税能力则已降低;各级政府都遇到了严重收入减少;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尽成枯枝残叶;农业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 ——摘自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就职演说
请回答:
(1) 上述材料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这个历史事件有什么特点?
(2)罗斯福总统采取什么措施去扭转上述经济状况?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美国的做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
16.材料一 一份关于“罗斯福新政”的民意调查 1939年6月,美国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现”,结果如下: 关于新政的最大成就:“28%认为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21%为金融业改革,11%为自然资源保护,7%为社会安全,5%为农业项目,4%为劳工政策,3%为取消《禁酒令》……” 关于新政的最差表现:“23%认为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16%为各类支出,12%为农场规划,6%为劳工政策,5%为政府对商业的干预,5%为最高法院计划,4%为成立国家复兴署(NRA)3%为取消《禁酒令》,2%为提高税费……” 注:民调同时表明处于高收入阶层的公民认为罗斯福遏制银行业危机的举措是有效的,但对他的消费政策及其救济政策则表示强烈反对。那些处于低收入阶层的公民对救济政策拍手称快,但却对减少家畜表示极大地不满。
材料二 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既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2-1-c-n-j-y
请回答:
(1)这份民调显示通过罗斯福新政,美国社会在哪些方面开始转型?
(2)根据材料的观点,列举1901年到1920年间体现近代中国“沉沦”的重要历史事件。
(3)简要分析1901年到1920年间,近代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原因。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D 5.B 6.C 7.D 8.D 9.D 10.B www.21-cn-jy.com
二、简答题
11.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及作用?
措施:整顿银行,恢复银行的信用;让农民缩减大量耕地和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偿;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实行《工业复兴法》;新建公共工程,养活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等。
作用:罗斯福新政取得了成效,美国经济缓慢的恢复过来,走出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倡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2.简述罗斯福新政的意义?
(1)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2)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3)促使美国从经济危机中走了出来,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4)促使美国改变原有外交政策,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5)遏制了美国滋生的法西斯主义。
13.简述经济危机的特点?
(1)范围特别广:以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包括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持续时间长:1929-1933年持续4年。
(3)破坏性大: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国际贸易减少2/3,失业人口达3000万以上。
三、材料分析
14.材料分析
(1)上述材料反映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美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
(2)通过《工业复兴法》制定各企业行业公平经营规章,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
(3)政府限制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销毁过剩的农产品,由政府给农场主补偿。?
(4)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
(5)以上措施取得了成效,重振了美国经济,资本主义的统治得到了稳定。
15.材料分析
(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特点: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2)新政 作用: 罗斯福实行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到改善;罗斯福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危机的损失;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等。 21教育网
(3)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A整顿银行,恢复银行的信用→建立诚信为本的信用制度B农业方面→关注“三农”问题,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C工业方面→加强国企改革,合理调整产业结构D新建许多公共工程→解决好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减少失业队伍。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等。21*cnjy*com
16.材料分析
(1)社会形态: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型。 经济理论:由亚当·斯密自由放任向凯恩斯主义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转型。 政府理念:由建立之初政府保障个体自由尽量减少政府干预向国家大规模干预调控转型。 社会保障:由民间保障向国家大规模立法保障转型。 社会救济:由直接救济向“以工代赈”转型;劳资关系由紧张趋向缓和等等。【来源:21cnj*y.co*m】
(2)《辛丑条约》的签订、袁世凯复辟帝制、巴黎和会外交努力失败等。
(3)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为中国社会的转折提供了政治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壮大了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为中国社会的转折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的传播等,为中国社会的转折提供了思想基础。 【出处:21教育名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6张PPT)
岳麓版 九年级下册第四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和罗斯福新政
导入
自1922-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私人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三大支柱行业。锃亮的汽车、充裕的电器产品,一切都显得那么富足和舒适。一时间,乐观主义情绪弥漫着整个美国社会。
新授
一、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1. 经济危机的概念和表现
⒉ 经济危机爆发的影响
新授
一、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的概念
2 、经济危机的表现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
经济危机又被称为“大萧条”。“大萧条”即商品实际价格下跌、购买力减弱,供给大于需求,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失业增加,库存扩大,生产萎缩,企业纷纷倒闭,公众恐慌,以及商业活动的普遍低迷,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极端混乱和瘫痪之中。
新授
主要原因:
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直接原因(标志):
美国纽约股票暴跌
根本原因: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具体原因:
贫富差距悬殊
工业部门开工工人失业
股票投机过度
经济危机的原因
新授
1929年10月24日的华尔街。街上的人们像热窝上的蚂蚁。当天有11个金融家自杀了。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从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间,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的价格从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
到62.7美元。从1929年9月繁荣的顶峰到1932年夏天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工业指数
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90%.
特点 表现
波及范围广
持续时间长
破坏性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表现:
迅速扩展到资本主义世界以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农业、金融、商业、工业等危机同时爆发。
长达4年
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1933年比1929年下降44﹪,国际贸易额下降60﹪以上。
新授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表现
钢产量数据
失业者人数
新授
项目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外贸缩减 46.2﹪ 40.6﹪ 28.4﹪ 16.5﹪ 8.4﹪ 1/3
工业下降 70﹪ 69.1﹪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476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近3000万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情况表
新授
失业者排长队领取救济金和食品
英国失业者街头求职
无家可归的人
1、当时社会制度决定过剩产品不可能无偿分配给劳动人民;
2、产品过剩只是相对的;
3、资本家为追求高利润,盲目扩大生产,压低工人工资,劳动人民购买力低下
新授
经济危机中,一方面是大量产品过剩,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新授
谈一谈这场经济危机产生了什么影响
①引发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出现经济大萧条,世界贸易额锐减。
②引发政治危机: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和绝望情绪,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社会动荡不安。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③造成世界局势紧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采取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
新授
罗斯福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生产是企业的事情,国家不应该去管 。
“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定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我为你们和我自己在这里表示决心,要为美国人民举办新政。 ”
胡佛
新授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2、新政的主要内容
3、新政的影响
新授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被人们喻为“狮子”和“狐狸;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有人说:林肯拯救了美国,而他拯救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 。
富兰克林.罗斯福
新授
一直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是20世纪美国最富众望和受爱戴的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4届总统的人,从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时为止,任职长达12年。
新授
背景
①胡佛总统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②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当选总统。
1933年,罗斯福宣誓就任总统,人民希望他能改变萧条的局面。
罗斯福新政
新授
罗斯福在签署文件
罗斯福在发表讲话
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通过无线电广播发表“炉边谈话”,向公众解释关闭银行的原因及联邦政府重整金融系统的措施,同时宣布将陆续让有偿付能力的银行重新开业。
新授
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
项目 主 要 内 容 效 果
改革银 行制度
整顿 农业
调整 工业
兴建公共工程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恢复银行信用。
限制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销毁过剩农产品。
通过《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经营规章。
政府组织筑路、造林、水利等工程。
银行复兴,存款迅速增加。
农产品生产得到控制,农业开始恢复。
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
控制,缓和了阶级矛盾。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
新授
你怎样看待美国政府限制农产品生产和销毁农产品的措施?
一方面,解决了农产品产量过剩的局面,对农业复苏起了一定作用。其中获利最多的是大农场主和大种植园主;
另一方面,采取毁灭粮食和牲畜的办法保证利润,恰恰是资本主义腐朽性的明证。
罗斯福与美国农民进行交谈
新授
罗斯福政府成立“全国复兴署”,由它协调国家、企业主和劳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拟定公平竞争法规……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新授
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的蓝鹰标志
对“蓝鹰”标志,罗斯福曾有一番颇为生动的解释:“在战争中,在夜战的朦胧中,士兵们都在肩上戴着一个明亮的标志,便于相互识别,以免误伤自己人。根据同一原则,对于那些与全国复兴计划合作的人们,也必须随时都能互相识别。因此,我们已为此目的提供了一种荣誉标志,设计很简单,上面写有‘我们一定尽本分’。我要求所有同我站在一起的人,都突出地显示这一标志。这对实现我们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罗斯福第三次“炉边谈话”
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新授
公共工程署(PUBLIC WORKS ADMINISTRATION)主要解决工业复兴和失业问题。前后共投资40亿美元,实施了34000个建设项目,包括公共建筑,高速公路、桥梁、水坝等。
新授
田纳西水利工程
1933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
增加就业 刺激消费
稳定社会 完善设施
新授
民间资源保护队的工作队伍
国土资源保护队中的青年
1933年成立了民间资源保护队,组织18岁到25岁的男青年种树、建水坝、扑灭森林火灾、种植防护林。
新授
罗斯福新政海报:
用工作报答美国
新授
一周五天工作制是怎样来的?
1938年6月,在罗斯福的要求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公平劳动标准法》,它规定雇员每周工作40小时。由于早已实行每天8小时工作制,这样就开始了每周工作五天的制度。此后,这个制度为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用。
新授
罗斯福新政后的经济表现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
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美国国民总收入增长示意图
美国公司利润增长示意图
生产恢复柱状图
失业率下降图
新授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影响
经济上:
政治上:
对世界:
①实质
②影响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但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局部调整了生产关系,美国经济得以缓慢地恢复起来。(减轻危机破坏,促进生产恢复)
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处境,缓和了阶级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 ,挽救和加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了下来,从此,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为什么罗斯福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讨论
新授
(1)带领美国人民摆脱经济危机
(2)将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的经验借鉴到资本主义社会中,使资本主义制度再次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罗 斯 福 新 政
一、原因(背景)
三、影响
特点
经济危机
罗斯福当选
整顿金融
复兴工业(中心措施)
以工代赈
美国经济恢复,加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二、内容
干预
总结
1.法国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的根本目的是( )
A.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索取更多的战争赔款
C.夺取德国的大片领土
D.建立在欧洲大陆的霸权
D
练习
2.巴黎和会的最大受益国是( )
①美国 ②法国 ③英国 ④日本 ⑤意大利 ⑥波兰 ⑦匈牙利.
A.①②③④⑤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⑥⑦
B
练习
3.1930年,一位环球旅行的人在中国、苏联和美国分别看到的景象是( )
A.中国战乱、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热火朝天、美国在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B.中国战乱、苏联在粉碎国内外敌人武装干涉、美国在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C.中国在国民大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热火朝天、美国在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D.中国战乱、苏联在粉碎国内外敌人武装干涉、美国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
A
练习
作业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
一、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1. 经济危机的概念和表现
⒉ 经济危机爆发的影响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2、新政的主要内容
3、新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