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第3课《废墟的召唤》第一课时(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册第3课《废墟的召唤》第一课时(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15 09:2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废墟的召唤》练习题
一、基础训练
1、给下面黑体字注音。
甲胄 ( ) 碣石( ) 绮辉 ( ) 绮丽( )雕镂 ( )
嗫嚅 ( )( ) 迤逦( )( ) 窸窣( )( )
2、选择书写正确的一组( )
A.呈现 干皱 寂寞 鲜嫩润择 B.遗迹 凝固 石碑 奇耻大辱
C.楚词 艳丽 苍烟 瞬息万变 D.藤萝 花瓣 桔梗 满怀热眈
3.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本文题目运用( )手法,既点明了本文要描写的对象( ),又引起人们的思考,即( ),文题设置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 ( )
A、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B、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个问题的调查处理,都表现出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C、解放前,爸爸和哥哥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D、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5、下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www.21-cn-jy.com
A。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
B。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C。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
D。警号为谁而鸣?为你、我、他,为我们大家而鸣,为中国人而鸣!
6、你如何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呈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7、“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
二、阅读
碣石山草
调石山草是我登碣石山时从山上采来的,因为没有人知道它叫什么,因而取名碣石山草。
山里人几乎家家养花、卖花,但清一色是外地花卉,南方的柠檬在这里养得又肥又大。“没有山上的花草吗?”我问。“没有。”山里人诧异地回答。于是,我从一块巨石下挖起这株很不起眼的碣石山草。21cnjy.com
回家栽在花盆里。从此,它的生命线系上了我的感情线。
开始时,由于路上的蹂躏,它仅有的几片嫩叶全蔫了,在花盆里东倒西歪,抬不起头来。但我仍抱有极大的希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是会让人吃惊的。可连续几天,它不但没有生出新芽,反而叶子渐渐变黑变干,一派死气。我不禁悲伤起来,为无意间摧折了一个好端端的生命追悔莫及。于是,我把它从花盆里撤出来,埋在庭院里。每天,我都在埋有碣石山草的空地前默默伫立一会,一是祭奠它,二是幻想绝处逢生,出现奇迹。终于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地上冒出一个新芽,毛茸茸娇嫩的一团,活像一个新生婴儿。我惊喜地叫出声来,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随即雀跃着告诉了认识的每一个人。这之后,我对它进行了精心的培育:浇水、施肥、松土、舒茎……慢慢地,碣石山草长势喜人了,芽展成叶,叶抽出茎,葱茏成丛,一个月后,它长成一片独特的风景:
葱茏、鲜润的青草,舒展、开放的翠叶;一簇像孔雀开屏时魅力四射的尾翎,又像崇尚率真的靓女的冲天美发;一片像苍翠欲滴的淡绿春山,阵阵风儿吹过,又像绿的海洋,漾起层层追逐的波浪。既带有野草的狂放,又带有青草的清新;既有大山的清幽,又有大山的质朴。
“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观赏它不禁让人想起革命前辈李大钊赞美碣石美景的名句。因此,它引来人人赞美。www-2-1-cnjy-com
一位友人观看到碣石山草,称赞一番,对我说:“你建一个苗圃吧,专门培养自然花草。”
我听了心一动,作为教师,我从事的工作与这多么相似啊!原来如同碣石山草的学生,被老师移植在教室的花盆中,用美德的光辉映照,用真情的细雨浇灌,用知识的土壤培育,用智慧的气息熏陶,他们成为一盆盆亮丽的风景,去奉献社会,美化社会;甚至被人遗弃的很不起眼的差生,多施些感情的雨露,也会长成片片惊喜。“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不是很有道理吗?然而,曾几何时,我们教育的花盆塑成应试的形状,束缚了盆中的花草自由成长,使其长成畸形,生成病态,甚至夭折——我们为不合理的教育体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过,如今我们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摔碎应试教育的花盆,把花草栽在肥沃的土地上,还花草以本性,使其健康成长,回归自然美。
对,我要听从友人的劝告,建一座移栽自然花草、培养自然美的苗圃。
8、文章中说,碣石山草的“生命线系上了我的感情线”。那么“我”的感情线的脉络是怎样一步步地向前发展的呢?请在下列方格号里填上最适当的词语以示“感情线”的发展。

9、画线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

10、文中画粗线的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试作简要分析。

11、本文引用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和李大钊“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的名句,均十分恰当,你知道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吗?
12、友人是如何对待“我”栽碣石山草的?“我”是怎么做的?




《废墟的召唤》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基础训练
1.答案:
甲胄 zhòu 碣石jié 绮辉 q? 绮丽q? 雕镂 lòu
嗫嚅 niè rú 迤逦y? l? 窸窣xī sū
解析:注音要准确,声母、韵母、声调要读准
2.答案:B
解析:A“润择”应为“润泽”,C“楚词”应为“楚辞”,D“满怀热眈”应为“满怀热忱”。
3.答案:拟人 废墟 废墟召唤什么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4.答案:B
解析:A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棉花的生产”。C“养活”“生活”动宾不搭配。 D 否定不当。
5.答案:C
解析:A项句中用分号分开的两句话(“这边”“那边”),其内容是并列关系,这些内容都是对“金黄的大斗笠下”的情景的具体描绘,故“下”后面的标点应改为冒号,起提示下文的作用。B项中的冒号应改为逗号,因为标注冒号时,不仅要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的需要,而且要有比较大的停顿,而这个句子标注冒号的地方没有较大的停顿,因此不宜用冒号。D项从三个“鸣”及一个问号来看,这是一个设问句,第一句为问句,后两个以“鸣”收尾的句子,是有语意递进关系的两个答句,且语气强烈,故第二个“鸣”后面应使用感叹号。C项,这句话“说得不客气一点”是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插在句子中间时,宜在它的前面和后面各用一个破折号。2·1·c·n·j·y
6.答案:这些词语写出了落霞的美丽娇艳,突出地反衬出废墟的荒芜和清冷。这里,不仅是逼真形象的描绘,也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从景物描写的特点以及本文的中心考虑。
7.答案: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一直若无其事地、悠闲地停泊在那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它又永远象征着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所以作者说历史在这里凝固了。
解析:回答这个题目与仔细阅读上下文的内容有很大关系,前文的语句,后文对“我并没有凝固”的描写,都可以起到提示作用。21·cn·jy·com
二、阅读
8.答案:希望 悲伤 惊喜 赞美
解析:从第3自然段中“我”对于碣石山草的感情思考,找出能够包含我的思想感情的词语即可。
9.答案:比喻。十分形象地勾勒出碣石山草的自然美。
解析:从碣石山草的两种美思考。
10.答案:表达了“我”对碣石山草的赞美。
解析:作者的感情往往隐藏在对事物的描绘中。
11.答案:前者强调小草有旺盛的生命力,后者既醒目地显示了碣石山草的自然特色,又对上文描写进行了概括,有画龙点睛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
解析:抓住所引内容进行分析。
12.答案:朋友对“我”加以赞美,鼓励“我”建一个苗圃,专门培养自然花草。“我”听从友人劝告,准备“建一座移栽自然花草、培养自然美的苗圃”。 21教育网
解析:从“我”和友人的思想角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