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号角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管弦乐曲《奥林匹克号角》,感受,体验乐曲各主题情绪与风格,分辨两个音乐主题,认识每个主题的主奏乐器。并且使学生对奥林匹克精神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体会本节课所内含的丰富情感。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前一段的学习对初中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师要继续加强他们对声乐演唱、管弦音乐知识的了解,扩展他们的音乐视野。
3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体验各个主题的情绪特征与音乐主题特点,分辨前两个音乐主题。
难点:模唱三十二分音符感受疏密相间的节奏,通过画旋律线感受主题一所创造的音响效果。
4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语言导入:
A.给学生介绍奥运会历史与奥运会乐曲。
B.教师介绍《奥林匹克号角》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
今天,我们走进奥林匹克,感受震撼人心的音乐《奥林匹克号角》。
设计意图:使学生直接了解奥运会为盛大的活动,很多作曲家为了纪念这个活动纷纷创作音乐作品以示留念。
(二)新授课:
初听音乐:
聆听全曲,情绪特征 (学生欣赏,回答特征为:振奋人心,激情澎湃。)
设计意图:1.首先让学生对《奥林匹克号角》这首乐曲的旋律,情绪特征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2.
学生能够在听完歌曲后准确的回答问题,考察了学生在自学中的认真度。
讲解《奥林匹克号角》曲式结构
《奥林匹克号角》曲式结构为复三部曲式,作曲家将其分为A,B,A1三乐段。
聆听、模唱主题一
A乐段分为主题一与主题二,请同学认真欣赏主题一的旋律,该主题的主要演奏乐器 速度与情绪 (小号,欢快,激情澎湃)
教师试唱主题一前两小节,边演唱边画旋律线,讲解其疏密相间的节奏以及跳跃式的旋律。
教师带领学生试唱主题一乐谱,感受主题一的旋律、节奏。(学生模唱)
用“DA”模唱主题一短促的速度与激动人心的情绪。(学生用“DA”模唱)
用“轻点式”的指挥方法边模唱边进行指挥(学生指挥、模唱)
总结:乐曲以雄壮、嘹亮的号角音调开始,催人奋进,主题一通过疏密相间的节奏。跳跃式的旋律进行,加上小号高亢明亮的色彩,仿佛宣告,奥运会的大幕已经拉开了。该主题的主题特点为:号角性主题
聆听、模唱主题二
请同学们认真欣赏主题二的旋律,该主题的主要演奏乐器的改变 情绪改变 (学生欣赏,主奏乐器:圆号,情绪:优美抒情)
教师进行模唱,学生跟唱
用“A”模唱主题二缓慢的速度与优美抒情的旋律。(学生用“A”模唱)
用“划弧”的指挥方法边模唱边进行指挥(学生指挥、模唱)
认真再聆听一遍主题二,有没有其他你熟悉的主题呢 (主题一)
教师介绍作曲家意图,“和平与竞争”。
总结:这段音乐主要是弦乐主奏,节奏舒展,深情婉转,音乐还能听见铜管乐器的号角音调,两个主题相互呼应,好似在回忆奥林匹克运动走过的曲折历史。该主题特点为号角性主题。
聆听、模唱主题三
请同学们认真聆听主题三,感受速度的变化 主奏乐器的改变 (速度欢快,加入木管乐、打击乐)。
试唱主题三旋律(学生模唱)
用“LA”模唱主题三欢快的速度。
指挥发生改变,该主题为竞争性主题。
E.欣赏变化再现部
带领学生聆听欣赏变化再现部分,体会该主题的音乐情绪变得更加热烈、高涨,将整个乐曲带入高潮部分。(学生聆听)
完整欣赏《奥林匹克号角》,分辨各个主题。(全曲欣赏)
设计意图:1.模唱乐曲不同主题,在熟悉歌曲的同时达到练声的目的。
2.教师的模唱给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用不同的指挥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不同主题的旋律、节奏与主题特征。
(三)拓展延伸
A.欣赏威廉姆斯《辛德勒的名单》《侏罗纪公园》等其他音乐作品片段。
B.最后在其他奥运歌曲的伴随中总结本节课。
(四)总结:奥运会来自不同国家对手之间的热情,共同拥抱着奥林匹克精神的光辉,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不断努力学习,铭记奥林匹克精神,将其发扬光大,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光辉成绩!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约翰威廉姆斯其他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