鳟鱼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音乐知识变奏曲式、对音乐家舒伯特的了解。
2、能够熟悉《鳟鱼五重奏》的主题旋律,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一年的学习,音乐素养有所提高,理解能力也有所提高,这有助于欣赏课的进行。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去去体会《鳟鱼》的音乐情绪变化。
2、初步理解变奏曲式的概。
教学难点:3、能哼唱乐曲的主旋律。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教师活动:
在学习这节课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鳟鱼》的场景,在明亮的小河里面,有一条小鳟鱼,
快活地游来游去。
我站在小河岸上,静静地朝它望。。。。。如果你是鳟鱼的话你愿意被钓上来吗
学生活动:
两个学生分别扮演鳟鱼和渔夫。学生回答。。。
教学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1、师:这两位同学演得非常精彩。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这首《鳟鱼》,老师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些信息。请同学们注意关注。在ppt上出示舒伯特的头像以及一些主要的经历。看完后让学生来讲讲舒伯特的故事。
生:这时学生一边听音乐看及思考。
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与莫扎特、贝多芬同名的舒伯特的生平以及一些作品。
2、师:在分段欣赏《鳟鱼》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了解变奏曲式:由代表基本乐思的音乐主题及若干次变奏所构成的曲式。变奏中最初的呈现并作为以后变奏所依据的原型部分,成为变奏的主题。图式:A+A1+A2+A3+A4
生:学生听《鳟鱼》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从鳟鱼的欢畅到鳟鱼的苦难,再从黑暗走向光明。讨论哪个地方变奏。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中情绪的变化。
师: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变奏曲式。教学生雨滴变奏曲
生:每位同学手指互相打击是小雨。双手连拍自己的大腿是中雨。拍手掌是大雨。跺脚是暴雨。
让学生体会最简单的变奏。以至慢慢的理解变奏曲式。
活动3【讲授】小结
《鳟鱼》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虚诈和邪恶所害,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恶,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那么接下来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曲子。
活动4【作业】作业
《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也采用了变奏的手法。有的改变了节奏有的改变了音区,有的改变了音色,有的变成小调式……你能感受到它的变化吗 这个乐章最有特色的表现手段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