鳟鱼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鳟鱼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2-14 09:34:06

文档简介

鳟鱼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聆听《鳟鱼》,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二、掌握有关“艺术歌曲”的基本知识。
三、了解舒伯特的生评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生是初二的学生,理解能力、歌唱能力比初一时有所增强,但仍处于变声期,所以在唱歌时找准适合学生调演唱,还有本节课的歌曲是艺术歌曲,对演唱技巧要求比较高,所以唱好这样的歌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时,我让学生用手模仿鳟鱼在水里游动的样子等直观的方法让学生唱出跳跟连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绪。
3重点难点
了解舒伯特的生评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基本掌握基础知识“艺术歌曲”。
用音乐的要素分析艺术歌曲和一定歌唱技巧演唱艺术歌曲.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鳟鱼教学活动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让同学们看一段视频,猜猜这首歌曲的曲名,以及它的曲作者
生:
《小夜曲》
舒伯特
师:《小夜曲》是舒伯特非常有名的一首艺术歌曲,这是人们非常喜欢的一首艺术歌曲,那什么是艺术歌曲呢 课前要求同学们上网查阅它的相关资料,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们呢
生: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
其特点:
(1)歌词多采用名家诗作,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优美抒情
(2)
钢琴伴奏占有重要地位,钢琴伴奏往往用特定的音型或更复杂,更精致的织体以表现歌曲的意境与内涵。如舒柏特歌曲的钢琴伴奏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要求演唱者具备较高的演唱技巧与艺术修养
.
师:是的,艺术歌曲特点是歌词多采用名家诗作;钢琴伴奏占有重要地位,它和人声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我们后面在聆听歌曲时要把钢琴伴奏和人声,歌词三个要结合在一聆听
活动2【讲授】教学活动
三、新课学习
1.介绍舒伯特的生平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舒伯特的另外一首艺术歌曲《鳟鱼》
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欧洲浪漫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从小随父亲学音乐,很早便显示出他在音乐创作方面的特殊才能。年仅31岁就在贫困中离开了人事,在短短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写遍了不同体裁的大量音乐作品,其中包括18部歌剧、9部交响乐、19首弦乐四重奏和22首钢琴奏鸣曲,写有歌曲600多首
,被人们称为歌曲之王.
以上两个环节目标
: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为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打下了基础
2.学唱并分析艺术歌曲
师:接下来我们完整的聆听艺术歌曲《鳟鱼》,这首歌曲用了三小段讲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那么我们在欣赏这首歌曲时,清同学思考问题:各段描绘了什么内容 情绪是怎样的
生:第一段:描述了在清澈的河水里,有一条小鳟鱼欢畅的喜戏
情绪是欢快的
第二段:讲述了一个渔夫想捕捉那条小鳟鱼,也就是说渔夫想对小鳟鱼下毒手了
第三段:狡猾的渔夫想了一个狡猾的办法。他把小鳟鱼嬉戏的清澈河水搅浑,小鳟鱼迷失了方向,最终被钓上来了,情绪是悲伤,害怕
(1)第一阶段:学唱并分析《鳟鱼》的第一段歌词
下面我们先来学唱《鳟鱼》的第一段旋律和歌词
师:注意演唱姿势(腰挺直,嘴要圆和竖,声音要统一)
发生练习:用lu进行发声练习(注意用轻声高位置的方法发声,声音要统一,集中)
生:第一遍跟老师一起用lu小声的哼唱旋律
第二遍跟着老师的伴奏来用lu演唱
第三唱歌词
第四遍处理歌曲,用一定的演唱技巧来唱
师:同学们觉得自己唱的怎么样 我觉得你们唱的挺好的,但我们还可以唱的更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怎么唱呢 我们看过鱼在水里游的情境吗 那它们是怎么游的
生:学生模仿鱼在水里快活的游的样子
师:老师演唱歌曲的第一句,示范跳和连的的声音让学生模仿,然后让在学生
找出这段歌词里,哪些句子可以用跳和连的方法来演唱。
师:边唱边做小鳟鱼快活游的样子,跳跟打转或跳跟连的方法结合起来唱,跟着伴奏来唱
生:同学们再次演唱这次唱的好多了,给自己来点掌声。
师:我们在深层次挖掘一下,同样的第一段里面有一句重复了两遍,为什么要重复
生:起强调作用
师:强调什么东西
生:强调小鳟鱼自由自在游得很欢畅,
师:强调掩饰不住自己兴奋的心情,因此我们唱这两句时同学们认为该怎么处理好听,第一句要唱的弱一点还是第二句唱的强一点儿。
生:第一句要唱的弱一点,第二句唱的强一点儿
师生:我们一起来把这两句用弱和强的声音来演唱,进行比较
最后我们将刚才讲的跳和连的歌唱方法和强弱处理的部分结合起来再次有感情的演唱这段歌词。
环节目标:老师引导学生想象并用动作模仿鳟鱼在清澈的河水里自由欢快游动的来激发学生用弹跳,连贯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艺术歌曲,更深层次地体验艺术歌曲的歌唱特点
师:刚刚我们完整的演唱了《鳟鱼》的第一段歌词,体会了小鳟鱼快乐的的情感。
(2)第二阶段:聆听
、感受歌曲的第二段
师:刚刚我们完整的演唱了第一段歌词,接下来我们来听听第二段,它跟第一段比较,有变化吗
生:有变化,歌词变了,渔夫准备对小鳟鱼下毒手,没变化的是情绪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因为这段的音乐旋律跟第一段是一样的,伴奏也是一样,钢琴伴奏营造的是一种清澈的水波的意境,
整个画面也是一样的(河水依然是清澈的),小鳟鱼仍然在清澈的河水里欢畅的游着,所以情绪没变
下面我们来用欢快的情绪唱一遍第二段歌词,体会歌曲的情感
(3)
第三阶段:聆听
、感受第三段,体会情感的变化
下面我们来听一听第三段,它和一二段比较有变化吗
生:有
师:哪些方面变化了
生:歌词变了,钢琴伴奏变了,人声演唱的情绪也变了
师:钢琴伴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音乐要素上(如弹奏的节奏、
速度、力度、音调),那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节奏变密集了,速度变快了,力度变强了,还转调了
师:音乐要素的变化了,钢琴伴奏和人声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呢,此时我们能体会到小樽鱼的状态是怎样的呢 还是自由自在欢畅的游吗 心情还高兴吗
生:慌张,在水里乱窜;表现小鳟鱼气愤、慌张
、害怕的心情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正确,接下来我们就来唱一唱,体验小鳟鱼的慌张、害怕哀伤的情感
第四阶段:结尾
师:再次聆听老师唱第三段最后两句,思考这一句跟我们刚刚演唱的第一段最后是否相同 此时小鳟鱼的命运是怎样的
师:相同,此时,小鳟鱼的被渔夫钓上了岸,这又表现了小樽鱼怎样的情感
生:无奈
师:除了无奈,还有什么 (
小组讨论)
我们再次展开想象,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在这里老师可以提醒一下,诗人舒巴尔特当时由于某种政治原因正好被抓进监狱,他是在监狱里完成这首诗,那请同学们展开想象作者究竟要表达神么样的深层次的含义
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师:这里把渔夫比作统治者,把小鳟鱼比作普通民众,表现了统治者欺压百姓这样一个现实,深层次的反映了是善良、单纯往往要被虚伪、邪恶所欺骗的这个道理
侧重人物内心的表现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重要的特点,也是浪漫乐派作品的特点之一。
活动3【活动】教学活动
(4)尾声
全体同学起立,跟着老师的伴奏完整的把这首歌曲演唱一遍(注意情感的把握)
此环节目标:老师引导学生聆听、感受、演唱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鳟鱼》,用音乐要素分析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更进一步的了解了艺术歌曲的特点]
五: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的相关知识,聆听和分析了他的艺术歌曲,最后演唱了他的艺术歌曲,对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有了一定的熟悉,但在这短短的一节课要解读它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去品味和领略它独特的魅力
六:课后作业
课后收集更多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进行展示交流
活动4【作业】课后作业
课后聆听并分析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菩提树》,下节课进行展示交流。(共12张PPT)
聆听歌曲
猜一猜歌曲的曲作者,曲名
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欧洲浪漫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从小随父亲学音乐,很早便显示出他在音乐创作方面的特殊才能。年仅31岁就在贫困中离开了人事,在短短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写遍了不同体裁的大量音乐作品,其中包括18部歌剧、9部交响乐、19首弦乐四重奏和22首钢琴奏鸣曲,写有歌曲600多首
,被人们称为歌曲之王。


歌词
舒尔巴特
明亮的小河里面,有一条小鳟鱼,
快活地游来游去,像箭儿一样。
我站在小河岸上,静静地朝它望。
在清清的河水里面,它游得多欢畅,
在清清的河水里面,它游得多欢畅。
那渔夫带着钓杆,站在河岸旁,
冷酷地看着河水,想把鱼儿钓上。
我暗中这样期望,只要河水清又亮,
他别想用那钓钩,把小鱼钓上,
他别想用那钓钩,把小鱼钓上

但渔夫不愿久等,浪费时光,
立刻就把那河水弄浑,我还来不及想。
他就已提起钓杆,把小鳟鱼钓到水面。
我满怀激动的心情,看鳟鱼受欺骗,
我满怀激动的心情,看鳟鱼受欺骗。
在《鳟鱼》这三段歌词中,各段分别描绘了什么内容?
--------------------------------------------------------------------------------------------------
聆听第二段
这段音乐的情绪与第一段音
乐情绪作比较有没有变化?
聆听第三段
这段音乐与第一、二段音乐作比较有变化吗?
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了解了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的相关知识,聆听和演唱了他的艺术歌曲,最后分析了他的艺术歌曲,对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有了一定的熟悉,但在这短短的一节课要解读它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去品味和领略它独特的魅力。
收集舒伯特的其它艺术歌曲,下节课展示交流。
课后作业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