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支山歌过横排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使学生感受兴国山歌的音乐特点风格。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用有感情、优美豪放的声音去演唱歌曲,采用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表现“兴国山歌”,感受和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风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丰富学生的江西民歌音乐知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所以,培养学生对音乐浓厚的兴趣,并能坚持学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为此,我力求音乐课新鲜、奇特、活泼。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主要通过"听"、"唱"、"感受体验"等手段,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思想内涵。
3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用有感情、优美豪放的声音去演唱歌曲,采用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表现“兴国山歌”,感受和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风格。
难点:唱好歌头“哎呀嘞——哎”,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弱位起唱拍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特点、风格。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打支山歌过横排
师演唱紫阳民歌《郎在对门唱山歌》片段。
思考:1、老师演唱的是哪里的歌曲 2、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陕南的民歌有什么吗
活动2【讲授】聆听三个片段
1、简单介绍山歌
2、播放三段兴国山歌片段,
让学生说说兴国山歌有什么共同点(哎呀鳓——哎)
特点:曲调高亢悠扬,先声夺人
活动3【讲授】学唱歌曲
(一)初听歌曲
1、师清唱歌曲并解释歌名当中的“打”、“横排”的含义
2、播放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听后让学生回答:(1)歌曲的情绪、节奏分别是怎样的 (情绪:高亢,节奏:自由、乐观)(2)根据歌词的内容,思考歌曲的风格特点 (曲调悠长、音乐奔放、嘹亮,生动地表现了客家人明快、朴实、爽朗、豪放的山野气息。)
(教师小结:走路很幸苦但心里很高兴,我们江西人不但勤劳、善良,而且不怕困难、努力坚持,在困难面前也特别的乐观。)
(二)复听歌曲
思考:歌曲中用了哪些装饰音 装饰音在歌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倚音、波音、延长音)
(能够让我们更好的感受兴国山歌那种豪放的山野气息)
(三)、随琴模唱歌曲旋律
采用随琴模唱法视谱,掌握歌曲旋律。
(老师对难点如:倚音、波音、弱位起唱等进行辅导)
(四)、填词演唱。(强调弱起)
(五)、处理歌曲。(吐字咬字、呼吸、情感对比等)
(六)方言版
1、播放方言版录音,听一听:歌词中哪些字的发音与普通话不同
2、学生学唱方言版,并完整演唱
(七)设计演唱形式(对唱、独唱、一领众合)
(八)总结兴国山歌及山歌的风格特点、演唱形式
活动4【活动】课堂延伸
播放三个音乐片段,听一听这些歌曲分别属于民歌的哪一类 (共12张PPT)
欢迎来到音乐课堂
《打支山歌过横排》
第三单元
《山野放歌》
“打支山歌过横排”是什么意思?
“打支山歌”是“唱支山歌”
“过横排”是“两山之间崎岖的山路”
听几段兴国山歌片段,
说说兴国山歌有什么共同点
1、《山歌迎你到兴国》片段
2、《兴国山歌-党的儿女》片段
3.《打支山歌过横排》片段
“哎
呀
嘞----哎”
指示歌曲即将开始(呼唤的意思)
特点:曲调高亢悠扬,先声夺人
1、歌曲的情绪、节奏分别是怎样的?
情绪:高亢
节奏:自由、乐观
2、根据歌词的内容,思考歌曲的风格特点?
曲调悠长、音乐奔放、嘹亮,生动地表现了客家人明快、朴实、爽朗、豪放的山野气息。
首句音高
歌曲中用了哪些装饰音?装饰音在歌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波音
能够让我们更好的感受兴国山歌那种豪放的山野气息
倚音、波音、延长记号
倚音
延长记号
《打支山歌过横排》歌词
哎呀嘞哎!
(za)
(wang)
打支山歌过横排,
(wang)
(sa
)(ai)
横排路上石崖崖,
(sa)
走了几多石子路哎,
(wo)
(hai)
不知走烂几多禾草(啰)鞋。
《总结》
兴国山歌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广为流传,就因为有乡土情、泥巴味,唱的都是老百姓的喜怒哀乐。
它以独特的民间风格,生动的语言,优美的音乐旋律,深远的影响,扎根于人民之中,历千百年而不衰,成为我国民间艺术一颗璀璨的明珠。
2006年5月20日,兴国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歌的风格特点及演唱形式
1、山歌的音乐特点:
山歌多在野外演唱;声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舒展,常用拖腔。
2、山歌的演唱形式
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一领众和
等。
听一听这些歌曲属于民歌的哪一类?
《弥渡山歌》
《无锡景》
《川江船号子》
《山歌》
《小调》
《号子》
知
识
延
伸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