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支山歌过横排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打支山歌过横排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2-14 08:5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打支山歌过横排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和“兴国山歌”的相关文化及其内涵,加深学生对兴国山歌的热爱。
2、引导学生用优美豪放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创作、表现“兴国山歌”,进而表现、感受和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风格。
3、参与创作“兴国山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品味客家人的生活气息。
2学情分析
《打支山歌过横排》是一首广为流抟的兴国山歌,2/4拍,速度:中速稍慢,调式:1=D,体裁为兴国山歌的遥唱体,曲调高亢悠扬,亲切感人,具有浓郁的兴国山歌特点,特别是歌头一声“哎呀嘞——哎”,音调高扬,声音绵长,热情奔放,具有强烈的音乐旋律感,起到先声夺人或呼唤的艺术效果。接下来运用“1,2,6”三音的创作手法,音域只在纯四度内盘旋,最后停留在主音上结束,旋律激情动人,娓娓道来,歌
曲中运用了倚音,波音,滑音装饰音和客家方言,体现出典型的山歌风格的艺术特征,生动地表现了客家人的明快,爽朗、豪放的山野气息。
3重点难点
1、学会用有感情、优美豪放的声音去演唱歌曲,采用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创作,表现“兴国山歌”,进而感受和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风格。
2、唱好歌头“哎呀嘞——哎”,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弱位起唱拍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特点、风格。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兴国山歌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文化悠入,五十六个民族的艺术异彩纷呈,今天赣南兴国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兴国山歌”成为了世界优秀音乐文化的瑰宝,这不仅是兴国人的骄傲,也是江西人的骄傲,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做“兴国山歌”的火炬传递者,为“”兴国山歌“的传承和发展接上一棒,上节课老师布置同学们去查找有关”兴国山歌“的资料,你们去查找了吗
活动2【活动】展示有关”兴国山歌“的资料
1、请学生举手来宣读自己准备的资料内容。(以第一学生的内容为基础,其他学生分别举手补充)
2、老师总结并补充。(多媒体显示内容,学生每人发一份,并请学生课后将同学们说到的而老师没有查到的内容加入在后面。)
”兴国山歌“的相关文化简介: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属赣州市管辖,兴国95%以上的人口均为中原南迁的客家人及其后裔,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客籍背景,世代居住
在高山密林中的客家人过着艰辛的生活,在劳用之余,他们只有用山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兴国
山歌历史悠久,有自唐宋流传到至今的说法,中原的古风遗韵和当地土著文化的融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兴国山歌,兴国山歌以独特的民间风格,灵活的形式,多变的手法,生动的语言,优美的音乐旋律,深远的影响,扎根于人民之中,历千百年而不衰,成为我国民间艺术一颗璀璨的明珠,兴国县被
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所以。”兴国山歌“闻名遐迩,素有”山歌之乡“的称誉。
活动3【讲授】学唱歌曲
1、学唱歌
谱(钢琴带奏旋律,老师对难点如:倚音、波音、滑音、连音、弱位起唱等进行辅导)
2、带入客家方言读歌词并理解歌词意义。
{打——唱;横排——两山之间崎岖的山路,石(sa)、禾(wo);鞋(hai)}
3、学唱歌曲并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联想歌曲的意境。
4、欣赏《打只山歌过横排》(播放名家范唱或老师范唱。)
5、曲式分析及歌曲外理
(1)分析设问
a、歌曲的曲式结构 (一段体)
b、歌曲中用了哪些装饰音 (体现出典型的山歌风
格和特征。)
c、找出最能体现”兴国山歌“风格特点的哪一句
(哎呀嘞——哎),有什么特点(曲调高亢悠扬,
先声夺人)
仿佛联想到了什么 (仿佛人们面对着美丽的大自然深情呼唤,悠扬的歌声在回荡山谷,余音绕耳不绝,令人浮想联翩,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感慨万千。
该如何来演唱这句 (用高位、激情、圆润的声音来演唱)
6、歌曲的风格特点(曲调高亢悠扬,亲切感人,生动地表现了客家人明快、朴实、爽朗、豪放的山野气息,)联想歌曲的意境

7、歌曲中除了第一句,旋律落差大吗 (不太大)用了几个音 (”1,2,6“三个音)
8、设计演唱方案并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