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2-14 08:5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学习与探究,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感受民歌“原生性”的质朴美。
二、通过聆听、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
“信天游”民歌体裁。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偏好,但偏爱流行音乐,所以要加以正确引导,他们的学习主动性高,参与度也不错。有大多数的男孩子处于变声器,对于此类民歌在模仿上刚好可以教他们运用假声。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七年级的基础打底学习,对初中音乐有了一些基础。
3重点难点
一、认真细致地聆听此首民歌,感受、体验、理解感受民歌的内容。
二、了解民歌体裁
“信天游”、比兴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教学活动
播放王二妮的视频《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并出示课题,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一、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一首风格独特的歌曲,听后告诉我曲名、演唱者。
生:《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王二妮演唱。出示幻灯片
歌曲属于哪个地区的民歌呢 西北地区,都包含那些省份 (参照课件地图)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山西、宁夏等地区
教师:冼星海名言: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呈现着多姿多彩风格迥异的音乐,我们今天一起走进高亢的西北腔。
活动2【讲授】活动2
展示课题:提问:你们刚才欣赏的是首什么歌曲 你们从这个标题中想知道什么 学生:什么是信天游 什么是山丹丹 带着问题进入学习。
民歌,是土地上的声音,它载送着土地上的悲、欢、离、合,源源不断,绵绵流淌。分为号子、小调和山歌。民歌,是劳动人民心灵深处的声音。它深切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与情感,经万人之口,通万人之心,它是劳动人民思想、感情、愿望和理想的寄托。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是西北民歌区别于当前流行音乐,能让你感觉到心灵深处的震撼的,能让你闻声落泪、血脉贲张的,那就是西北民歌。西北民歌是中国民歌的脊梁,是中国民歌之魂。
山歌根据体裁分为花儿,和信天游
欣赏在西北民歌中,像我们刚才听到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是一首陕北的信天游。信天游是陕北人对生命的祭歌,是对爱情的颂歌,它恒久的生命力来自广袤的黄土高原上生生不息的情与爱。
聆听全曲,思考此曲分为几个部分 表现的场景是什么 此曲中旋律出现最多的一句是哪句
教师分段演唱,加深学生对整首作品的印象。
活动3【活动】活动3
欣赏:A'段,提问,这段旋律与我们前面的哪段相似 找出主题:“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并学唱总结。
分段欣赏。请学生来表演唱,请学生参与来唱第二部分,活跃课堂气氛。
四、(二)新课学习:
1、欣赏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感受作品整体风格。
2、问题:
①整首作品在音乐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②作品中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3、师综合学生的回答做进一步介绍作品。
①作品曲调采用陕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信天游。(属山歌类)信天游歌词一般为七言两句体,上句用比兴,下句点出主题,这是信天游的显著特色。
②信天游的音乐曲调起伏较大,音调高亢、舒展、宽广。
③作品曲式结构为兼具三部曲式的变奏曲式。
歌曲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活动4【活动】活动4
准备不同的道具,复听全曲,分组表演,秧歌表演、扇子、齐唱等
第一段加入朗诵与舞蹈
第二段,加入陕北特色的舞蹈秧歌。
提问学生了解那些信天游作品
活动5【练习】表演唱,体验假声
学唱A段和最后一段主题旋律
三、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西北民歌的特点
旋律高亢悠长,起伏大;节奏自由、舒展,表现了西北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
活动6【测试】根据欣赏的音乐回答问题并进行创作
根据音乐片段创编和学唱。听音乐,配乐诗朗诵第一部分,学习陕北典型的十字舞步。
目标检测
1、西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民歌是()和()。
2、我们熟悉的西北风格的流行歌曲有()、()、()学生即兴创编“号子”
模仿劳动号子的形式,创编情景,并用“一领众和”的方法演绎出来。
活动7【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收集更多的有关陕北民歌的内容
总结陕北民歌的特点,和形成这种风格的歌曲的因素,并要求课后收集更多的陕北风格民歌。
活动8【作业】提希望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新一代要继承和发扬民族特色的要价值的中国文化。
七、总结
民歌让我们得到审美享受,激发起人们对生活的爱和对美的追求。
这就是民歌的魅力所在。西北民歌独具艺术魅力。我们都知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中国民族音乐元素与流行歌曲的有效结合,不仅孕育出更多的优秀流行歌曲作品,也让民族音乐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民歌、器乐、舞曲、戏曲等民间音乐源流,都是流行音乐创作的素材源泉。
并且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我们有责任与义务去传承与发扬我们的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