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与少年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儿与少年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2-14 09:49:53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电子合成器
代替乐队进行演奏和进行编曲的一种电子设备。
青海民歌中的一种山歌,叫做花儿。
花儿最初是在山野劳动、生活中传唱,并以“花儿会”的形式在民间进行队歌比赛。
花儿是以情歌为主,但内容涉及天文地理、
历史事件、神话传说、民族人物、社会宗教
等等,被称为西北的“百科全书”。
1.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引子+A段
轻快、活泼
2.你听到电子合成器分别模拟了哪些什么乐器?
主题旋律
扩充型三句乐段
找找乐句结尾处的特点
高起低落
复听A段
说说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
抒情、丰满
具有舞曲风格
说说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1.欢快
2.庄重
3.悲伤
4.抒情
B段
对比A段,任意挑选表格中的两个空进行填写,小组完成
情绪
重复次数
节拍
速度
力度
主奏乐器
A
B
欢快
2
2/4
快速

二胡、笛子
提示:
B段的主奏乐器可从下面乐器中进行挑选
——小号、弦乐、长号、双簧管
抒情
2
3/4
慢速

双簧管、弦乐
复听B段
情绪
重复次数
节拍
速度
力度
主奏乐器
A
B
欣赏最后一段音乐,把表格剩下的填完。
欢快
2
2/4
快速

二胡、笛子
抒情
2
3/4
慢速

双簧管、弦乐
A`
欢快
1
2/4
快速

笛子
结构:再现三段体
全曲《花儿与少年》
跟着音乐进行表演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发现:
相同情绪(A与A`)选用的节拍、速度、力度、乐器(

不同情绪
(A与B)选用的节拍、速度、力度、乐器(

情绪
重复次数
节拍
速度
力度
主奏乐器
A
B
欢快
2
2/4
快速

二胡、笛子
抒情
2
3/4
慢速

双簧管、弦乐
A`
欢快
1
2/4
快速

笛子
总结
音乐的节拍、速度、力度、音色等这些音乐要素
的变化时刻影响着音乐情绪。所以,也就形成现在很
多歌曲有着多个不同风格的版本。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案进行伴奏加演唱,创造属于自己版本的《青春舞曲》。
方案一
(杯子)
每小节节奏型:
拍拿

拍拿

|
方案二
(杯子)
每小节节奏型:

磕1
磕2
磕1
|
(备注:磕1——磕杯口;磕2——磕杯底)
方案三
(杯子和其他乐器)
选用方案一或二中一种杯子节奏,再加入一种有音高的伴奏乐器,推选一位同学到讲台电脑上进行伴奏。
(备注:乐器选择——钢琴;笛子;小提琴;弦乐;吉他;琵琶)花儿与少年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对青海民歌旋律改编的电子合成器版的音乐作品产生兴趣,感受民歌与现在电子音乐技术融合的魅力;
2.过程与方法:学唱乐曲A段(即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的旋律,通过“杯调”节奏辅助,体会“花儿”在旋律上创作的手法及感受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3.知识与技能:了解“花儿”与电子合成器;分辨不同乐器音色;利用“杯调”节奏进行创意歌伴奏。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采用热烈、欢快的情绪,熟悉、演唱乐曲A段主题旋律,体会花儿的独特风格;
教学难点:
听出各段音色、力度、节拍、速度的变化,感受音乐要素与情绪之间的联系。
3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参与法
4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课件、钢琴、纸杯(多个)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
1.
图片展示,引出模拟打击乐器“杯子”,学习2/4拍节奏,加入音乐软件演奏旋律;
2.
进行几种音色听辨;
3.
介绍青海花儿,引出主题——电子合成器版《花儿与少年》
活动2【讲授】二
1.
A段欣赏,初听,提问:音乐的情绪 模拟了哪些乐器
2.
学唱A段主题旋律
(1)分乐句(利用杯子节奏辅助,让学生直观体会区分乐句)
(2)跟琴学唱旋律
(3)边拍,边演唱,找找第2和第3句之间的联系,体会句尾
“高起低落”
(4)小结青海花儿的两个特点
3.
复听,说说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
4.B段欣赏
(1)初听,律动,说说音乐情绪 体会三拍子舞曲风格
(2)复听,小组讨论合作,完成表格中A段与B段相应的空。
4.
聆听乐曲第三部分,完成表格剩余的空白
活动3【活动】三
三、全曲完整欣赏
1.律动表演
2.表格归纳,小结:节拍、速度、力度、音色等这些音乐要素的变化时刻影响着音乐情绪,从而也就形成不同版本风格的音乐。
活动4【练习】四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案进行创意歌伴奏,创造属于自己版本的《青春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