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赏析乐曲《深情》,感受印度传统音乐独特的韵味。
2.
掌握印度传统音乐中“汀塔拉”节奏圈的规律,并初步了解印度音乐的特点。
3.
通过感受、体验等音乐实践活动,感知、理解印度音乐文化。
2教材分析
《深情》是根据印度北方“拜拉夫”拉格创作的。在清晨时间演奏,是用于祈求上天神灵的音乐。该曲由印度西塔尔演奏大师拉维·香卡与美国小提琴大师梅纽因共同演奏的一首著名乐曲。乐曲开始部分为阿拉普,这是一种类似引子的、速度较慢、节奏自由的散板,由一种长颈的弹拨乐器坦布拉奏出持续的长音为背景。西塔尔自上而下拨奏,其共鸣弦奏出一句下行经过句,预示乐曲的开始。首先,小提琴在低音区奏出了雄浑有力的、问寻式的旋律,紧接着,西塔尔奏出仿佛与小提琴相应和的曲调,随后小提琴和西塔尔共同奏出了委婉曲折、发自内心的音调,让听者似乎置身于古印度的阿陀石窟中,聆听虔诚的印度人向神袛诉说他们苦难的生活。
阿拉普结束后,坦布拉鼓奏出明显的汀塔拉节奏圈,由缓到急。最后,乐曲速度明显加快,坦布拉鼓的声音也高亢起来,鲜明的节奏给音乐带来了活力,给人们呈现出另一幅画面:古代印度的舞者们在深情起舞,她们以动人的舞姿、深情的眼神和虔诚的心情供奉着神袛。小提琴琴弓在四条弦上飞快地跳动、舞步也不断加快,在音乐到达高潮后,西塔尔和小提琴的音乐回到了悠长抒情的音调上,石窟又恢复了宁静。
3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了小学和初中一个阶段的音乐学习,对于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一定的积累。在七年级的音乐学习中,学生们感受了《欧洲风情》的魅力,领略了《美洲乐声》的风情,对于亚洲音乐,除了东亚的音乐有所感受外,学生们对于南亚、西亚、东南亚等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亚洲民间音乐了解甚少。本课选择了《亚洲弦歌》这一单元中重点欣赏的乐曲《深情》,和学生们在印度音乐的韵律中感受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意义,更好地在尊重和理解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基础上,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4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印度音乐,感受印度传统音乐独特的韵味。
难点:学习汀塔拉节奏圈;感受印度音乐的装饰性。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课前播放印度歌曲《吉米,来吧》,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师生通过聆听,初步感受印度音乐。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师:同学们,刚才播放的音乐,是哪个国家的呢
生:略。
师:真棒!印度,这个有着古老文化的多民族国家,不仅在宗教、哲学、文学等领域有着卓越贡献,特别是印度的音乐,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世界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印度,去感受它绚丽多彩、特色鲜明的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播放印度音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动2【讲授】二、初步感知,了解乐器
1.了解西塔尔、拉维·香卡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聆听这段旋律,你能听出其中一件乐器的音色吗
播放音乐(《深情》片段)。生:小提琴。
师:同学们的耳朵特别灵敏!那么,除了小提琴以外,还有一件主奏乐器是什么呢 老师要告诉大家:《我是歌手》第二季中,就出现过这件乐器,请欣赏。(播放西塔尔演奏的视频)
西塔尔——拨弦乐器,是印度传统民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广泛流传于北印度。它的琴身呈梨形,长长的琴颈一头连接琴头,另一头连接用葫芦制成的宽大而雅致的共鸣箱。演奏时,演奏者左手按弦,右手用带在食指上的拨子进行拨奏。西塔尔琴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都十分丰富,尤其适于演奏装饰音和滑音,音域达三个八度,多用于北印度古典音乐的独奏或伴奏。
师:印度最伟大的、最具代表性的西塔尔演奏家,他的名字叫拉维·香卡,“世界音乐之父”,他优美的西塔尔琴声征服了世界,把印度音乐传遍全球。(出示拉维·香卡图片)
2.介绍梅纽因、小提琴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位小提琴演奏大师,他的名字叫梅纽因,来自美国,他被称为小提琴音乐“权威的诠释者”,20世纪音乐史上“罕见的神童”。当来自东方的音乐家与来自西方的音乐家相遇,当来自东方的西塔尔和来自西洋的小提琴相遇,他们在音乐上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荣获格莱美音乐奖的音乐作品《深情》。
出示课题《深情》。
1963年,这两件东西方的乐器,在音乐节上不期而遇。他们以一曲《深情》令世界乐坛为之震惊、为之折服、为之倾倒!让我们来感受世界音乐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节目着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教师对拉维·香卡和梅纽因的介绍,初步感知东西方音乐家运用东西方两件乐器,演奏印度音乐作品《深情》,激发学生的听赏兴趣。)
活动3【活动】三、聆听乐曲,把握风格
3.深情地对话——欣赏第一乐段(阿拉普)
(1)接下来,让我们把心静下来,深呼吸,一起来到印度音乐的净土上,感受“心灵的对话”。我们来听一听第一个片段,请同学们细心体会:西塔尔和小提琴是同时演奏还是先后演奏的 音乐带给你一种怎样的情绪感受
生:是先后演奏的。
小结:是啊,小提琴与西塔尔的演奏就好像是在一问一答。小提琴与西塔尔的旋律、音色上都形成一种互为跟腔、模仿的关系,与西方音乐的二重奏不同,强调的是单旋律,而不是和声。小提琴在模仿、追随西塔尔的音调。音乐是在清晨虔诚祈求上苍时演奏的,被称为“早晨的拉格”,拉格是印度音乐中的旋律元素。这段音乐被称为阿拉普,是节奏自由、速度较慢的散板,情绪是宁静的还是热情的 它像是一种仪式似的铺垫,让我们感觉到深邃悠远、空灵神往,他们仿佛在虔诚地祈求美好的愿望。(师板书)
(2)复听第一乐段,小探究:
小探究:有没有同学注意到——乐曲的旋律是怎样体现印度韵味的 老师把这个乐段的主干音给大家找出来了,我们来看一下。
学们来试着唱唱看,这样唱,我们能感受到它有印度的味道吗 (显然没有。那么你听听,这样呢 接下来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师加入装饰音在电子琴上演奏,让学生探究发现,原来是出现了装饰音,包括滑音、颤音、倚音等,它们都是在相邻的音上进行装饰的。
学生上台尝试运用电子琴音色和滚轮的滑动,以4、#1、3、2四个音为例,初步感受印度音乐的特点。
师:装饰音是印度音乐的一大特点。在印度音乐中,如果一首旋律没有了装饰,就好象夜里没有月亮,河里没有流水,树上没有花朵,装饰音的出现,使音乐更为华丽。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第一乐段的赏析,引导学生从初步的感性聆听,到通过音乐的情绪、细腻的装饰音、单旋律和曲线式等特征,并巧妙运用电子琴对音色的设定,对滚轮的运用,模拟西塔尔琴的装饰音效果,初步感受印度音乐的“味”。)
活动4【练习】三、聆听乐曲,把握风格
4.深情地悦动——欣赏第二乐段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聆听乐曲的第二部分,当小提琴、西塔尔以互为跟腔、模仿的方式相遇后,印度的另一件特色乐器也加入了,听听是哪件乐器
(1)初听第二乐段。(在将近2
分40
秒的时候,悄悄进入的坦布拉鼓声结束了阿拉普。坦布拉鼓奏出了明显的汀塔拉的节奏圈,由缓到急。)
生:乐器是坦布拉鼓。
(2)了解印度音乐中的主要乐器——坦布拉鼓
坦布拉鼓——击奏膜鸣乐器。由可调节音高的一对鼓组成,右面的小鼓称“坦布拉”,发音较高,用手指敲击;左面较大的鼓称“巴亚”,发音较低。坦布拉鼓是北印度古典音乐中主要的击奏乐器,既用于声乐也用于器乐,还常作为独奏乐器,演奏技巧高深,节奏复杂多变,用手腕压鼓面可产生不同的音色,表现力非常丰富。(观看坦布拉鼓演奏视频)
(3)感受“汀塔拉”,找到韵律感。
4/4
X
X
X
X
︱
X
X
X
X︱
O
X
X
X
︱
X
X
X
X‖
学生练习这一节奏,注意强弱、休止符。出示并讲解印度传统音乐中常用的十六拍节奏圈——汀塔拉击拍示意图。示范Dha、Dhin、Tin、Ta的强弱表示。
学生听录音,然后模仿拉维·香卡的录音,练习朗诵“汀塔拉”。
师:我们念熟以后,还可以加上节奏律动,强拍时双脚踏地,次强拍时拍手,虚拍时双手向上方扬出,手心朝上,其余指尖轻出桌面或桌边。学生跟随着第二部分的音乐,口念节奏,双手击拍,循环练习,找到第一拍,学生感知节奏圈。
在印度音乐中,节奏节拍的运动总是以某种相对固定的模式而反复地进行着,由于这种模式具有循环的特点,因此被人们称为节奏圈——“塔拉”。它是音乐家在演唱或演奏时,在节奏节拍上必须遵循的基本模式,这种节奏圈是印度音乐的节奏基础与灵魂。
(4)复听第二乐段,学生练习。
学生实践——跟随音乐进行“汀塔拉”节奏圈练习。
练习后,师板书:第二乐段的节奏是自由的还是比较规整的 速度是慢速还是中速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节奏入手了解印度音乐,当学生了解了印度音乐中“汀塔拉”节奏圈的含义,并参与到节奏练习中去,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探究印度音乐的兴趣。)
5.深情地起舞——欣赏第三乐段
提问:第三乐段在速度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使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生答。
师板书:速度变快。第三乐段的节奏和第二乐段相比,更疏松还是密集 情绪更加欢快,我们仿佛看到印度的舞者们在深情起舞,她们以动人的舞姿、深情的眼神和虔诚的心情供奉着神袛。小提琴琴弓在四条弦上飞快地跳动、舞步也不断加快,在音乐到达高潮后,西塔尔和小提琴的音乐回到了悠长抒情的音调上,石窟又恢复了宁静。这么热情的音乐,最适合的的便是舞蹈了,那么让我们也加入舞者的行列吧!
带领学生加入舞蹈动作的练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印度舞手语动作组合的学习和表现,从舞蹈的角度体验印度音乐文化特点,深入感受印度音乐的“韵”。)
活动5【练习】四、完整聆听,情感升华
6.深情地一曲相随——完整欣赏乐曲
(播放微视频)
师:同学们,从一开始,两位大师的相遇,两件乐器的相遇,让我们感受到了东西方音乐的融合,他们的融合是互为跟腔和模仿的,仿佛是两个人在对话,你一言我一语。紧接着,坦布拉鼓带来了汀塔拉节奏圈,使音乐更具有律动感。在第三部分时,音乐速度明显变快,两者即兴性的竞奏在我们面前展现了动人的舞蹈场面,正如香卡和梅纽因的友谊一般不断升温,接下来,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印度音乐的浓郁情怀。请同学们在聆听第一乐段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在第二乐段音乐出现时打“汀塔拉”节奏圈,第三乐段我们一起舞蹈。
(设计意图:通过完整欣赏乐曲,引导学生从静静地聆听到参与节奏圈的实践和随音乐律动,从聆听、实践、体验等多方面,更深入地感受印度音乐文化。)
活动6【测试】五、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1.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当我们欣赏《深情》这首音乐作品后,我们不禁为印度音乐的独特魅力所感染。
请学生谈本节课学习印度音乐的感受,并逐一出示思维导图。
当然,曲调的持续音和演奏的即兴性也是印度音乐的特点之一。
2.总结全课
师:今天,我们通过一曲《深情》,初步感受了印度音乐的韵味。在音乐中,我们感受到西方音乐家对神秘的东方音乐的热爱与学习,以及对东方音乐家的尊重,具有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意义。希望以后大家能更多地去关注、学习世界各个国家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总结,让学生在多层面参与音乐文化与知识的体验探究后,充分感受印度音乐的独特魅力,理解“东西方相遇”的意义。)(共21张PPT)
请
欣
赏
美妙的“音色”
西塔尔
美妙的“音色”
拨弦乐器,是印度传统民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广泛流传于北印度。
西塔尔琴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都十分丰富,尤其适于演奏装饰音和滑音,音域达三个八度,多用于北印度古典音乐的独奏或伴奏。
美妙的“音色”
西塔尔
拉维·香卡
西塔尔
梅纽因
小提琴
《深
情》
East
Meets
West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亚洲弦歌》
深
情
静
净
境
深
情
深
情(片段1)
(印度)拉维·香卡
曲
聆听音乐,思考:
西塔尔和小提琴是同时演奏还是先后演奏的?
音乐带给你一种怎样的情绪?
小提琴与西塔尔的旋律和音色上形成一种互为跟腔、模仿的关系。它强调的是单旋律,而非和声。
“早晨的拉格”,这段音乐是节奏自由、速度较慢的散板。深邃悠远、空灵神往,虔诚而又宁静。
深情地对话
乐曲的旋律是怎样体现印度韵味的?
神奇的“变化”
1=C
%
^
:&
3
2
各种装饰音的加入可以软化、美化音符的运动。
在印度音乐中,装饰音
是自然生长的。
细腻的装饰音
)
)
:&^
L12
神奇的“变化”
深
情(片段2)
深情地悦动
坦布拉鼓
击奏膜鸣乐器。由可调节音高的一对鼓组成,较小的鼓称“坦布拉”,发音较高,用手指敲击;较大的鼓称“巴亚”,发音较低。用手腕压鼓面可产生不同的音色,表现力非常丰富。
坦布拉鼓
1
2
12
13
11
5
7
9
6
10
8
14
16
15
3
4
表示强拍
表示次强拍
表示虚拍
Dha
Dhin
Dhin
Dha
Dha
Dhin
Dhin
Dha
Tin
Tin
Ta
Ta
Dhin
Dhin
Dha
Dha
有趣的“节奏”
汀塔拉
1
2
12
13
11
5
7
9
6
10
8
14
16
15
3
4
Dha
Dhin
Dhin
Dha
Dha
Dhin
Dhin
Dha
Tin
Tin
Ta
Ta
Dhin
Dhin
Dha.
汀
塔
拉
Dha
深
情(片段3)
深情地起舞
第三乐段在速度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又会产生怎样的联想?
深
情
深情地一曲相随
(印度)拉维·香卡
曲
《深
情》
曲调的持续音
演奏的即兴性
《深
情》
我们感受到西方音乐家对神秘的东方音乐的热爱与学习,以及对东方音乐家的尊重,具有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意义。希望以后大家能更多地去关注、学习世界各个国家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
感谢您的倾听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