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爱情主题”、“楼台相会”、“哭灵、控诉、投坟”等片段,感受音乐,并体验乐曲各种音乐要素对于情感表达等所起的作用。
2.通过聆听、演唱、体会等方式,深入音乐内部,理解感受音乐独特的表述方法。
3.通过欣赏分析,探究作品中西合璧的创作手法,感受作品交响民族化的特点。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随着音乐知识不断积累,对各种音乐要素的分析能力逐渐增强,具有一定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本课除了给予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地欣赏音乐和分析音乐,,理解感受音乐独特的表述方法,更主要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感受作品中西合璧之美。
3重点难点
1.探究作品中西合璧之美,感受作品交响民族化的特点。
2.深入音乐内部,理解感受音乐独特的表述方法。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观看视频,导入新授
1、学生观看动画片《梁祝》片段
2、学生简述梁祝的故事
3、梁祝的故事被人们创作成各种艺术形式,其中影响力最深、流传最为广泛的便是由作曲家何占豪和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今天,我们通过几个主题片段的赏析,走近《梁祝》的世界,感受音乐之美。
活动2【讲授】爱情主题赏析
1、欣赏爱情主题
提问:主奏乐器是什么 乐器音色有什么特点 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2、唱一唱
3、唱歌词
感受音乐具有哪种艺术形式的韵味
4、小结
最早把这个故事搬上舞台的就是越剧版的梁祝。这是起源于浙江的民间故事,而我们的作曲家何占豪也是浙江人,他曾经在浙江越剧团工作过,在创作这部音乐作品是就选用了越剧的曲调进行加工提炼并发展创造的。我们回忆一下,越剧的伴奏乐器是什么 中西合璧体现在哪 有什么作用
活动3【讲授】“楼台相会”赏析
1、欣赏《楼台会》片段一
唱一唱
提问:旋律走向 节奏特点
提问:旋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有怎样的效果
2、《楼台相会》片段二
(1)欣赏:
提问:音乐要素如何表现
(主奏乐器有几种 各自代表谁 速度、音色 )
(2).复听旋律,分组感受
男、女生分别感受旋律,并用简单的律动感受音乐的进行(模仿大提琴、小提琴的演奏)
提问:这段音乐由几条旋律构成 有怎样的特点 引出复调
(3)简介复调
两段或两段以上同时进行、相关但又有区别的声部所组成,这些声部各自独立,但又和谐地统一为一个整体,彼此形成和声关系。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4)小结《楼台会》音乐旋律、情绪的特点
(5)中西合璧特点:
越剧的音调用西方复调的形式表现,把梁祝二人的情绪描绘的更加深刻。
活动4【讲授】《哭灵 控诉 投坟》片段赏析
1、欣赏音乐,观看视频片段
这段音乐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 加入了哪些中国特有的打击乐器来增加气氛 情绪有何变化 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2、欣赏小提琴《控诉》片段
完成词语填空:(
)拉(
)唱
生:紧拉慢唱
提问:用这种演奏方式,更能表现出英台怎样的情绪
3、小结:紧拉慢唱的演奏形式、中国民族伴奏乐器的加入-----中国戏曲音乐的表现形式,更加具有戏剧性,将音乐推向最高潮。
4、中西合璧元素:
加入更多的中国戏曲元素……
活动5【讲授】小结
1、小结《梁祝》的中西合璧元素:
2、出示结构图----奏鸣曲式
师:整部作品中还有其他的精彩乐段,大家课后可以再细细聆听,感受中西合璧之美。(共14张PPT)
何占豪
陈钢
听一听:
1、主奏乐器是什么?音色有何特点?
2、音乐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碧
草
青
青
花
盛
开,
彩
蝶
双
双
久
徘
徊。
千
古
传
颂
深
深
爱,
山
伯
永
恋
祝
英
台
西洋乐器----小提琴
民族乐器----二胡
音乐描绘谁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滑音----模仿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
复调
复调:
两段或两段以上同时进行、相关但又有区别的声部所组成,这些声部各自独立,但又和谐地统一为一个整体,彼此形成和声关系。
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乐器
速度
音色
旋律
情绪
祝英台
梁山伯
小提琴
大提琴
徐缓
徐缓
黯淡
黯淡
乐器
速度
音色
旋律
情绪
祝英台
梁山伯
小提琴
大提琴
徐缓
徐缓
黯淡
黯淡
滑音
装饰音
旋律下行
滑音
休止符
复调
悲伤愤懑
缠绵悱恻
如泣如诉
倾诉衷情
哀伤痛苦
加入哪些中国特有的打击乐器?渲染出怎样的情绪?
(
)
拉
(
)
唱
紧
慢
中国打击乐器:鼓、板、锣
音乐主题
音乐素材
演奏技法
作曲技法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
中国民族音乐----尤其是戏曲音乐
西方乐器模仿中国民族乐器
复调等
奏鸣曲式
小提琴协奏曲
音乐体裁
曲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