鳟鱼 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鳟鱼 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2-14 10:41:59

文档简介

鳟鱼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生平简历及在艺术歌曲创作上的成就和贡献。
2、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中因调式的转换而造成的情绪与气氛的变化,以及初步认识伴奏在塑造音乐形象上所起的作用。
3、能够随伴奏演唱歌曲主旋律,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意义,并能明确本课所揭示的寓意。
2学情分析
初中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在不断增强,他们喜欢美好的东西,有自己的喜好,对于歌曲的演唱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鳟鱼》这首歌曲很欢快活泼,而且还具有故事情节,演唱起来轻松好掌握,所以我选择这首歌曲单独一个课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浪漫派音乐风格,同时也为下一课时的变奏学习做好强有力的铺垫。
3重点难点
1、模唱主旋律。
2、能够利用音乐的表现手段,感受音乐的情感变化。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钓鱼
~教师:你们钓过鱼吗 钓鱼时的心情怎样 换位思考,如果你就是被钓上来的那条鱼,你有何感受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舒伯特笔下的那条鱼的运如何 (聆听歌曲)
问:歌曲描写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你有何感受
活动2【讲授】简介
1、歌曲介绍
《鳟鱼》是舒伯特
1817
年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浪漫诗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它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狡诈和邪恶所害。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恶,是一首寓意十分深刻的作品。
2、作者简介
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欧洲浪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从小学习音乐,在他仅31年的生命中,写遍了不同体材的的大量音乐作品,其中歌曲的创做多达600多首,而且很有艺术性.因而被人们称为“歌曲之王”。在舒伯特的歌曲中,钢琴伴奏不仅对旋律起陪衬作用,而且是创造特定意境的一种重要手段,有些甚至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活动3【活动】分析学唱
聆听歌曲,回答问题。
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每段情绪是怎样
1、第一乐段:
(1)歌曲模唱,随音乐唱出主旋律,体会音乐色彩(明亮,宽广)和三要素(速度:中
力度:亲柔
节奏:整齐,欢快)
(2)歌曲分析:歌曲的前奏,
颇为形象的音型犹如小鳟鱼在水中游动,给人以轻快、活泼的感受。同时,这个形象的音型在歌曲中也是重要的伴奏音型,成为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聆听)
之后是两段重复的旋律,显得跳动、活泼。特别是这段歌曲一直呈现在大调性上,整体上给人以明朗、高兴的音乐感受。(加入歌词随伴奏分段模唱)
2、第二乐段
聆听回答:歌曲的情绪有了怎样的变化 这一段歌词表现了什么样的场面
模唱歌曲,体会小调音乐色彩和本段歌曲的情绪。
歌曲分析:前两个乐句转到了
b
小调上,情绪较暗淡。此后,歌曲的旋律又逐步转回到大调上,从而与第一乐段的旋律形成对应。这个乐段的歌词包含着两层含义,其一是表现渔夫想办法搅浑了河水,随后将小鳟鱼钓上鱼钩
;其二是表现主人公看到小鳟鱼受骗后的惋惜和激动心情。
3、随伴奏模唱歌曲,注意歌曲情绪的表达。
活动4【作业】拓展延伸
欣赏《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
1、简介
《鳟鱼》的歌词作者舒巴尔特曾因政治上的原因被关进监狱。在狱中,他写了许多诗,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在《鳟鱼》这首诗中,他把当时的统治者比作搅浑水的渔夫
;把群众比作向往自由的小鳟鱼。由于渔夫把河水搅浑,小鳟鱼终于受骗上当,被渔夫捕获,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小鳟鱼之不幸的惋惜心情,也隐喻了一种思想
:善良和单纯往往被虚伪和邪恶所害,进而表达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
舒伯特的一生比较贫困,过着一种豪放不羁的艺术家生活。他向往自由,但生活环境窘迫,因而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很是不满。1817年,当他看到舒巴尔特的这首诗时颇有感触,于是很快地谱写了《鳟鱼》这首歌。两年之后的1819年,舒伯特运用《鳟鱼》的曲调谱写了《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
全曲共分五个乐章。因其中的第四乐章是用歌曲《鳟鱼》的音乐主题写成,
故又称《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在这部作品中,舒伯特运用了器乐的各种特点和多种变奏手法,将歌曲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和描述。
2、欣赏记录
请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拿出纸笔,简单的记录下你所听到的感受,在课下用文字或是图画的方式描述你所听到的这个场面,下节课展示给大家,我们要评比出班级的小小欣赏家!
活动5【讲授】课堂小结
这首作品用叙述式的音乐手法像我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容易被虚诈和邪恶所害这一现象,我们对小鳟鱼同情的同时也要时刻小心身边的不良诱惑,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面对生活。(共16张PPT)
鳟鱼
想一想
歌曲描写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你有何感受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中因调式的转换而造成的情绪与气氛的变化,以及初步认识伴奏在塑造音乐形象上所起的作用。
2、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生平简历及在艺术歌曲创作上的成就和贡献。
3、能够随伴奏演唱歌曲主旋律,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意义,并能明确本课所揭示的寓意。
鳟鱼
歌曲介绍:《鳟鱼》是舒伯特
1817
年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浪漫诗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它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狡诈和邪恶所害。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恶,是一首寓意十分深刻的作品。
作者简介
舒伯特(1797---1828)
奥地利作曲家,欧洲浪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从小学习音乐,在他仅31年的生命中,写遍了不同体材的的大量音乐作品,其中歌曲的创做多达600多首,而且很有艺术性.因而被人们称为“歌曲之王”。在舒伯特的歌曲中,钢琴伴奏不仅对旋律起陪衬作用,而且是创造特定意境的一种重要手段,有些甚至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赏析答疑
第一乐段
模唱感悟
1、音乐色彩
2、音乐的三要素:
速度
力度
节奏
模唱分析
1、前奏部分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音乐形象?
2、主旋律部分演唱时是跳跃的还是连贯的?
第二乐段
1、歌曲的情绪有了怎样的变化?
2、这一段歌词表现了什么样的场面?
《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
请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拿出纸笔,简单的记录下你所听到的感受,在课下用文字或是图画的方式描述你所听到的这个场面。
总结
这首作品用叙述式的音乐手法像我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容易被虚诈和邪恶所害这一现象,我们对小鳟鱼同情的同时也要时刻小心身边的不良诱惑,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