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学案
第一课时
【要达成的目标】
1.知道物质的量是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
2.能说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
【“教”与“学”的过程】
本堂课所用电教手段:
【知识回顾】1.原子与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
(1)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的最小微粒。
(2)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规定以______________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写出下列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①Fe______________,②CO2______________③HCl_______,④H2SO4___________。
2.根据反应2H2+O2
=
2H2O填写下列空格
该反应中H2、O2、H2O的三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由此可见,物质间的反应,按照一定的质量比进行,同时也是按一定的粒子数比进行,也就是说,物质的质量与构成它们的粒子数之间一定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思考】1.你学过的基本物理量有哪些?它们的单位分别是什么?请填入下表
物理量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一、物质的量
1.什么是物质的量?它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的?
2.物质的量的单位是什么?符号用什么表示?
3.用什么作为衡量1mol粒子的标准?
4.什么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单位各是什么?
【思考】2.6.02×1023是否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思考】3.使用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的单位mol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课堂练习】
1molH2有___________个H2分子______________个原子。
1.5molH20有__________个H20分子__________个原子。
1molNa+有__________个Na+。
1molSO42-有________个SO42-。
5.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有何关系?写出计算公式。
【课堂练习】
1.1.204×1023
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2.9.03×1023
S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3.3.01×1023
C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mol。
【思考】4.我们已知物质物质的量是否可以求物质的质量?
【课后反思】
(教师写成败得失和改进措施,学生写学习体会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课时
【要达成的目标】
1.复习物质的量,学会计算1mol
粒子的质量。
2.能说出摩尔质量概念,学会计算物质的摩尔质量。
3.尝试总结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与“学”的过程】
本堂课所用电教手段:
【知识回顾】
1.物质的量的含义
2.阿伏加德罗常数
3.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粒子数的关系
【课堂练习】1.
2mol
HCl的质量是___________,
约含有_____________个氯化氢分子。
1mol
Fe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
约含有_____________个铁原子。
1molCO32-的质量_____________,
约含有_____________个碳酸根离子。
1molSO2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
约含有_____________个二氧化硫分子。
1molMg2+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
约含有_____________个镁离子。
【思考】1.填写下列表格
物质或粒子
物质的量
质
量
相对原子质量
总结规律
g为单位
Kg为单位
Na
1mol
H2S
1mol
S
1mol
NO3-
1mol
S2-
1mol
【自读资料】
1
mol不同物质中所含的粒子数是相同的,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质量不同,1
mol不同物质的质量也不相同;假设一个粒子的真实质量为ma,则1
mol该粒子的质量为M=NA·
ma,已知一个12C的质量是1.993×10-26
kg,则1
mol
12C的质量为:6.02×1023mol-1×1.993×10-26
kg=12
g,一个16O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
kg同理可计算得1
mol
16O的质量为16
g。大量事实证明1
mol任何粒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二、摩尔质量
1.定义___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
计算下列物质的摩尔质量。
Mg_____________NaCl_____________SO2_____________CO32-_____________
CO2_____________H2SO4
_____________
Na+_____________SO42-_____________
2.物质的量、质量和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例题】.24.5g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课堂练习】2.
1.1.5molNa2CO3
的质量是多少?
2.21.2克Na2CO3
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3.2molNH3的质量是__________,约含有_________个氨分子,约含有_________个氮原子,约含有_____________个氢原子,约含有_____________
个电子。
【思考】2.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粒子数有何关系?
【课后反思】
(教师写成败得失和改进措施,学生写学习体会和存在的问题)
第三课时
【要达成的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1mol气体在温度和压强相同时气体体积相同。
2.能说出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3.说出气体摩尔体积概念。
4.尝试总结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于简单的化学计算。
【“教”与“学”的过程】
本堂课所用电教手段:
复习:你是如何理解物质的摩尔质量?你能举例说明吗?
二、气体摩尔体积
1.根据科学探究填表
物质质量
物质的量
H2和O2物质的量之比
H2和O2体积之比
结
论
H2
O2
2.已知0℃、101kPa(标准状况)时H2、O2
、CO2
密度
密度/g·L-
1mol物质的质量
1mol气体的体积
结
论
H2
0.0899
O2
1.429
CO2
1.977
3.已知20℃、几种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密度/g·cm-3
1mol物质的质量
1mol物质的体积
结
论
Al
2.70
H2O
0.998
H2SO4
1.83
结论1.同温同压下,1mol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物质,体积
。
结论2.同温同压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均
。
4.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①
。
②
。
③
。
5.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
①
。
②
。
③
。
6.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
。符号
,
单位
。
(2)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和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
问题:为什么液体、固体没有摩尔体积?
例题1.标况下,2.2gCO2的体积是多少?
例题2.标准状况下,测得1.92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ml,计算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总结:物质的粒子数、物质的质量、气体的体积三者的关系
【课堂练习】
1.对于给定温度和压强的气体,影响其体积的主要因素是
(
)
A.分子的直径大小
B.分子间距离的大小
C.分子的引力大小
D.分子数目的多少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molH2O的体积都约是22.4
L
B.标准状况下,0.5
molFe的体积约为11.2
L
C.0℃、101KPa,2
mol
Cl2一定有6.02×1023个分子
D.氩气的摩尔质量以g·mol 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3.设NA代表阿伏加德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B.17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
C.在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D.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H2、N2、Cl2、NH3的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NH3
【课后反思】
(教师写成败得失和改进措施,学生写学习体会和存在的问题)
第四课时
【要达成的目标】
1.复习气体摩尔体积。
2.能说出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能进行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
3.根据课本第16页图1-16所述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教”与“学”的过程】
本堂课所用电教手段:
【课前复习】
1.如何理解物质的气体摩尔体积?为什么不说固体或液体摩尔体积?
2.物质的质量、体积、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三、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如何理解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
2.符号
3.单位
4.计算公式
【问题讨论】1L溶液中含有0.5molNaOH,与0.5molNaOH溶解在1L水中是否浓度相同?为什么?
【例题】配制200mL0.5mol·L-1NaCl溶液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是多少?
5.容量瓶是容积精确的一种仪器
让学生观察容量瓶
⑴讨论容量瓶上有什么标线和数据?
⑵容量瓶上边刻度线只有一条,这说明了什么?
⑶溶质溶解后是否可马上放到容量瓶中呢?
⑷保证溶质尽可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应如何处理?
6.配制200mL0.5mol·L-1
NaCl溶液配制步骤(在老师演示后学生再进行实验)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7.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
会使所配溶液浓度产生误差,请指出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
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②用量筒量取液体(浓溶液)时,读数时俯视读数。
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⑥定容时,俯仰视刻度线;
总结造成误差的规律:
【课堂练习】
1.
下面是配制100
mL
0.1
mol·L 1
NaOH溶液的实验操作,其中有些操作是错误的,请找出并加以改正,并将各步骤作按先后顺序排列为:
。
A.在烧杯中加入100mL水,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
B.计算出NaOH固体质量为
0.4
g
。
C.在托盘天平左边托盘上放一干燥洁净的白纸,称取所需的NaOH。
D.把冷却后的NaOH溶液用漏斗注入200
mL容量瓶中。
E.盖好瓶盖,用拇指压住瓶塞,用另一只手小心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使溶液混合均匀。
F.用50m水洗涤烧杯两次,每次洗涤液倒入水池中。
G.往容量瓶中小心注入蒸馏水,至液面接近刻度1~2m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讨论交流】
如何用浓硫酸配制成稀浓硫?
【课后反思】
(教师写成败得失和改进措施,学生写学习体会和存在的问题)
第五课时(实验)
【要达成的目标】
1.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2.知道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和技能。
【“教”与“学”的过程】
本堂课所用电教手段:
一、认识容量瓶
【思考与讨论】
1.你知道容量瓶有哪些规格吗?
2.仔细观察容量瓶,上面标有
、
、
。
3.使用容量瓶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二、配制100
mL
0.1
mol·L 1的NaCl溶液:
1.配置步骤:
(1)计算
(2)称量
(3)溶解:在
中溶解
(4)移液:用
引流
(5)洗涤:洗涤
次,洗涤液如何处理?
(6)定容
(7)摇匀
2.需使用的实验仪器:
3.误差分析
三、用浓溶液配制成稀溶液
配置步骤
错
误
操
作
n
V
c
计算
计算结果m=
g,称
g
称量
砝码生锈(没有脱落)
少量NaCl沾在滤纸上
溶解
为促进NaCl溶解而加热,将热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移
溶液未冷却
玻璃棒在刻度线以上引流
洗涤
未洗涤或洗涤液未注入容量瓶
定容
仰视
超过刻度线,吸出一部分水
摇匀
摇匀后液面下降,补充水
装瓶
试剂瓶刚用蒸馏水洗过
【思考与交流】(见P17)
讨论结果:
你能用18mol·L 1的H2SO4溶液配制成250
mL
1
mol·L 1的H2SO4溶液吗?请简述你的配置步骤。配置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课堂练习】:下面是用98%的浓H2SO4(ρ=1.84g/cm3)配制成0.5mol/L的稀H2SO4
500ml的操作,请按要求填空:
(1)所需浓H2SO4的体积为
。
(2)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
mL量筒最好。量取时发现量筒不干净,用水洗净后直接量取,所配溶液浓度将
(偏高、偏低、无影响)。
(3)将量取的浓H2SO4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约100mL水的
里,并不断搅拌,目的是
。
(4)将
的上述溶液沿
注入
中,并用50mL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要
中,并摇匀。
(5)加水至距刻度
处,改用
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正好跟刻度相平。
【课后反思】
(教师写成败得失和改进措施,学生写学习体会和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