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15 09:5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
1.积累好词、佳句,感受春的美丽。明白“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人们对春天的渴望与喜爱。2.继续学习摘录笔记的方法,积累有关春天的诗歌。通过对“开卷有益”的学习,巩固学习短文的方法,了解傣族的泼水节,感悟人们对春天的喜爱与渴望。完成描写春天的习作,表达自己的情感。3.学会积累、学会倾听、学会交流。
重点难点
运用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短文。
教学课时
三课时
1.继续学习摘录笔记的方法。
2.积累描写春景的诗词和有关春天的农谚。
3.学习课文《泼水节》。
1.搜集春天的农谚。
2.整理《春潮》《三月桃花水》的摘录笔记。
一 日积月累
1.我的摘录笔记。
(1)回忆《春潮》和《三月桃花水》是从哪些方面展示各自的特点的。
(2)读一读以下两组词,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①进攻 撤退 威力……
②映照 绚丽 流淌……
两组词都是动词,但第一组词让我们感到一种势不可当的气势,而第二组词让我们感到一种秀丽阴柔的美。
学过这两课后,你积累了哪些词语 能不能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类型
(3)展示自己的摘录笔记,小组交流。
2.读一读,背一背。
(1)出示幻灯片。
 兰


歌       
     桃 花 溪
  唐·戴叔伦
 唐·张旭
凉月如眉挂柳湾,          隐隐飞桥隔野烟,
越中山色镜中看。
石矶西畔问渔船。
兰溪三日桃花雨,
桃花尽日随流水,
半夜鲤鱼来上滩。
洞在清溪何处边。
(2)读一读,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小组讨论。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境。
(4)它们都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它们像两幅美丽的风景画。一幅描写了兰溪一带的山水之美,渔家人在那里快乐地生活;另一幅景色迷人,耐人寻味。)
(5)熟读成诵,在读中体会,在诵中积累。
(6)你还了解哪些描写春天的诗
二 畅所欲言
搜集有关春天的农谚,说说春水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
1.弄懂什么叫农谚。
2.农谚:有关农业的谚语。如“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3.展示课前同学们搜集的农谚。
4.讨论春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三 开卷有益
读《泼水节》,思考:课文围绕“泼水节”都写了哪些内容 用“/”把不同的内容划分开。(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第一段(第1自然段):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
第二段(第2~4自然段):介绍泼水节的来历。
第三段(第5~7自然段):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
  春天美景令人醉,欢欢喜喜迎春到。
1.背诵两首古诗。
2.读《泼水节》《抢春水》,做好预习。
(1)朗读两篇文章。
(2)运用质疑的学习方法提出问题并试着自己解答。
(3)两篇文章有没有共同点
继续学习两篇文章,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搜集泼水节的相关图片以及傣族具有代表性的音乐。
2.教师做一份关于这两篇文章的摘录笔记。
一 继续学习《泼水节》
1.预习《泼水节》时你提出了哪些疑问 你是怎样解答这些疑问的
泼水节的由来是什么 (七个傣族姑娘被火魔抢走,最年轻的姑娘用火魔的头发把火魔的头勒下。火魔的头变成了一团火球,姑娘们用水泼洒,终于,邪火被扑灭了,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从此,傣族就有了泼水的习俗。)
2.展示搜集到的泼水节的相关图片以及傣族具有代表性的音乐。
3.阅读文章第5~7自然段,然后练习复述“周总理过泼水节”的情景。
二 学习《抢春水》
1.回顾前两个单元学习课文的方法。
(1)理清文章脉络(分段、概括段意、总结主要内容)。
(2)摘录学习笔记(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研讨)。
(3)围绕主人公、课文内容等提出质疑并试着自己解答。
(4)积累好词、佳句。
(5)读出情感,在读中理解。
2.文中主要写了什么 为什么抢春水 短文想说明什么
(短文叙述了山村孩子抢春水的情景。抢春水是山村人的一个古老风俗,是山村人对春水的需求,对获得丰收的期盼,体现的是孩子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全文体现出了人们对春的渴望、对春水的喜爱之情。)
三 总结
1.出示教师课前制作的摘录笔记。
(1)锣鼓之声响彻云霄、水花飞溅、兴高采烈、欢声笑语、翩翩起舞……
(2)嬉笑、舀春水、点燃鞭炮
(3)在傣族人心目中,水能驱除邪恶和疾病,滋生万物,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征。
(4)水罐里装满了春水,装满了笑声和叫喊声,还装满了第一抹晨光和朝霞。一路撒着绿油油的青松毛,撒着春天湿润的芬芳,我们走出山箐,把春水抢回家了……
2.说说《泼水节》和《抢春水》有什么共同点。
(都抒发了人们对春的渴望与喜爱,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传达的是“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理念。)
  泼 水 节    抢 春 水
人们对春的渴望与喜爱 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一年之计在于春
1.预习“笔下生花”。
2.课外阅读描写春天的文章。
1.完成习作指导。
2.学习怎样做好讨论的主持人。
幻灯片(运用了不同修辞手法的句子)。
一 笔下生花
1.审题。春水滋润着大地,催生了万物。充满了生机的春天睁开了惺忪的双眼,欢迎我们投入她热情的怀抱。任选一题,用你的笔来描绘春水吧。
春天的小河(小雨……)
想象作文:我是春天的小雨点
2.任选一题,谈一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1)第一篇作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注意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通过对它的描写,突出春天的美丽和它的勃勃生机。
(2)第二篇作文是想象作文,“我”是主人公,文章应以第一人称来写,写出春天雨点的特点,语言要生动活泼,充满童趣。
3.如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出示幻灯片:以下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垂柳的柳丝像女子的长发,飘飘然,令人神往。(比喻。) 小草向我们点头微笑。(拟人。)
小鸟在树上唱个不停。(拟人。)
屋子冷得像个冰窖。(比喻。)
小结:在描写的过程中,运用修辞手法会使语言更加生动。
4.注意事项。
(1)要观察事物的形、色、味及其变化,还可以倾听、触摸,把感受充分写出来。
(2)在描写的过程中,运用修辞手法会使语言更加生动。
5.习作例文。
(一) 春天的小草
我爱小草。春天一到,它们是那样富有生机,一下子就铺开了一片绿色的天地,没有半点儿杂色。细看,它们是嫩绿色的,水灵灵的,连叶脉都露出来了,多么喜人!一阵春风吹过,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时而舒展双臂,时而弯腰触地,时而左右摇摆,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在尽情地嬉戏。
(二) 春  风
柔和的春风,从海滨吹来。“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五月的夜晚,风飘着道边槐花的清香,轻轻地吹拂着路人的面颊,吹拂着人们的胸襟。
二 金钥匙——怎样做好主持人
口语交际形式:1.对话。2.独白。
对主持人的要求:1.态度平和,让大家畅所欲言。
2.抓住中心议题,不要跑题。
3.提醒大家认真倾听。
主持内容:针对同学们的习作进行评改。
   春天的小河(小雨……)
试编关于春天的农谚
想象作文:我是春天的小雨点
观察事物的形、色、味及其变化。
仔细倾听,小心触摸,写出感受。
运用修辞手法会使语言更加生动。
怎样做好主持人
态度平和,让大家畅所欲言。抓住中心议题,不要跑题。提醒大家认真倾听。
仿照例文,写一篇习作,要突出事物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