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歌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游击队歌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2-14 17:0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游击队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塑造的机制、勇敢、紧张、愉快的游击战士形象。
2、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形象地歌唱,生动表现歌曲内容。
3、借助歌曲展开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引发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的兴趣。
2学情分析
把握空拍的唱法,以及歌曲情绪的处理。
3重点难点
1、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
2、学习弱起节奏及正确演唱。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游击队歌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1
3
5
3
1—
Lu
二、欣赏引入
请欣赏一组有关抗日战争的图片
师:(1)这是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在1937年年底,日本鬼子一夜之间杀死了30多万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这是日本人在用活人进行刺杀训练,看到这一切它是多么的血腥,多么残忍。
(2)这是被杀之后的平民百姓的头颅和身躯被分成了两半扔在了大街上,让人触目惊心。
(3)这是流离失所的老百姓和饥饿缠身的老百姓。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段历史!由于他们的暴行,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潮,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反映抗日热潮的歌曲来铭记这段历史。这首歌曲在抗日战争时期鼓舞了战士们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他就是-----《游击队歌》
活动2【讲授】游击队歌
1、讲解歌曲背景。
《游击队歌》作于1937年年底。当时,作者在救亡演剧队工作。是贺绿汀面对山河破碎、国土沦丧的景象,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并用鲜明的音乐形象,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在极其艰苦的抗战环境中,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我游击健儿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和乐观主义的精神,是我国歌曲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至今,这首歌仍保持着久唱不衰的魅力。
2、初听歌曲——《游击队歌》。
3、认识4/4拍的强弱规律。
4/4拍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
4、作者简介
贺绿汀(1903—199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湖南邵阳人。18岁中学毕业后任小学音乐美术教员,后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1937年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进行抗日宣传。1941年到苏北新四军抗日根据地,1943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从事教学和创作。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其代表作有:歌曲、合唱曲《游击队歌》《垦春泥》、《嘉陵江上》;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管弦乐曲《晚会》、《森吉德玛》;电影音乐《风云儿女》、《马路天使》、《上饶集中营》、《宋景诗》等。此外,还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等学术著作。
5、再次聆听歌曲——《游击队歌》。
6、弱起拍及换气记号等讲解。
V(换气记号)
#(升号)
活动3【活动】游击队歌
1、作品分析
《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2、师范唱。
3、学唱歌谱。
4、填歌词及讲解处理。
5、学生跟唱。
活动4【练习】游击队歌
通过学习《游击队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战争年代游击队员英勇杀敌的革命精神,我们要坚定信心,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老师相信你们就是祖国未来的骄傲。
全体演唱《游击队歌》,结束本节课。
活动5【作业】游击队歌
背唱歌曲《游击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