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舞剧之魂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舞剧之魂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2-14 18:04:08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是一种由舞蹈、音乐、
戏剧构思和舞台美术
融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芭蕾舞剧
中国民族舞剧
之魂—中国篇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一
图五
图三
芭蕾舞剧
《鱼美人》

图二
图四
图六
民族舞剧
《丝路花雨》

芭蕾舞剧《鱼美人》选曲
民族舞剧《丝路花雨》选曲
婚礼场面舞




《丝路花雨》是甘肃省歌舞剧院于1979年创作。舞剧以举世闻名的敦煌壁画和丝绸之路为题材,以和平、友谊为主题,通过敦煌画工神笔张和女儿英娘与波斯商人患难与共、生死相交的动人故事,以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将瑰丽多彩的敦煌壁画搬上舞台,形象的再现了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舞剧共分六场。
《飞天仙子》
是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序
曲中的一段音乐。乐曲配合
在天际遨游的仙女向人间撒
花的舞台场景,以起伏流动
的优雅旋律和徐缓轻盈的节
奏,塑造了敦煌壁画中的
“飞天”的形象。
剧情介绍:
讨论:
乐曲的拍子(
)速度(
)及主奏乐器(
)和(

2/4
缓慢的




飞天仙子
感受:
旋律特点音乐风格
小组展示: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

啦啦

啦啦啦
啦啦

《鱼美人》创作于1958年,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和杜鸣心作曲,这部舞剧曾荣获中华民族二十世纪音乐和舞蹈的“经典奖”它的故事情节是海底美丽善良的鱼美人,爱上了人间勤劳勇敢的猎人,但是遭到了凶恶的山妖的阻挠和破坏,在人参老人的帮助下,猎人和鱼美人终于战胜了山妖的魔法,结成一对幸福的伴侣。

剧情介绍:
《婚礼场面舞》
是《鱼美人》第二幕,舞台上宾客盈门,喜气洋洋,鱼美人和猎人正在举行盛大的婚礼,大桥上走下迎亲的人们,结婚仪式在隆重和风趣的气氛中进行,这是一场人数众多的群舞场面,大家脚下扭着秧歌步,手中舞动着手帕,音乐采用中国的民间音调,热烈欢快,风格浓郁。
讨论:
乐曲的拍子(
)速度(

由几个主题组成(

曲作者:(
)、(

4/4
欢快的快板
吴祖强
杜鸣心
A、B、C三个主题
婚礼场面舞
感受:
旋律特点音乐风格
吴祖强(1927—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杜鸣心(1927—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响板
铃鼓
沙锤
串铃
X
0
X
0
X
0
X
0
X
X
X
0
0
0
X
0
0
0
0
X
0
X
0
X
0
X








《飞天仙子》
民族舞剧《丝路花雨》选曲
旋律特点及音乐风格:
乐曲具有明显的江南丝竹色彩,展现了一种中国古典音乐的民族风格
《婚礼场面舞》
芭蕾舞剧《鱼美人》选曲
旋律特点及音乐风格:
乐曲是借鉴古典芭蕾的结构形式表现中国神话故事的一次尝试,音乐的节奏清晰,稳定,采用中国的民间音调,热烈欢快,风格浓郁。
舞剧之魂—中国篇


德者,性之端也;
乐者,德之华也;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诗,言其志也;
歌,咏其声也;
舞,动其容也。
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
足故情深而文明,
气盛而化神,
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
唯乐不可以为伪。

——
《乐记·乐象》
芭蕾舞鞋
足尖鞋

剧第二单元
舞剧之魂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聆听《飞天仙子》和《婚礼场面舞》感受、体验音乐作品的旋律特点及音乐风格。
2、通过欣赏作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进一步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能力。
3、了解作曲家吴祖强、杜鸣心;初步培养学生对中国舞剧音乐的兴趣。
2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音乐审美、感知能力,也有了一定的音乐经验积累,音乐接受能力较强。但他们对于舞剧及舞剧音乐还比较匮乏、而且这一阶段的学生还羞于表现,因此教师要通过赏、引、带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
3重点难点
1、感受、体验音乐作品的旋律特点及音乐风格。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前欣赏加“你来问我来答”
一、课前欣赏
播放两段视频一段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一段民族舞剧《丝路花雨》
二、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欢迎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
三、导入:
1、我们要一起学习什么内容呢 我来问,你来答
提问一:刚刚欣赏的两段视频属于哪一种艺术形式
教师总结:属于舞剧
大屏幕出示“舞剧”引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舞剧的魅力之中国篇
提问二:这两段视频中的舞蹈属于哪种类型
2、通过两个小活动,引出中国篇舞剧的内容
活动一:图片组合
根据舞剧的两种表现手法把六幅图片分类。
一组是芭蕾舞剧《鱼美人》的剧照,一组是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的剧照
活动二:声音辨析
聆听两段音乐,指出它们分别属于哪一部作品,引出中国篇舞剧的内容《飞天仙子》和《婚礼场面舞》
活动2【讲授】深度聆听、感受、体验《飞天仙子》和《婚礼场面舞》
1、《飞天仙子》序曲
活动一:介绍剧情
活动二:完整聆听,小组讨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活动三:聆听引子部分,认识扬琴
活动四:演唱主题音乐
先唱曲谱再加入“啦”来演唱
活动五:小组展示,感受
“反弹琵琶”、“五彩袖”及“千手观音”舞姿
2、《婚礼场面舞》
活动一:介绍剧情
活动二:完整聆听,小组讨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活动三:认识吴祖强和杜鸣心
活动四:演唱A主题
活动五:用小型打击乐器为主题伴奏
活动六:全班展示
一人铝板琴、部分学生用小型打击乐器、剩下学生跟琴击掌、哼唱,在热烈的气氛中感受音乐。
活动3【讲授】总结与分享
教师总结
大家分享古人的一段话:
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大声不入里耳、
曲高和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乐也.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古人
活动4【活动】教学反思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人音版《音乐》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飞天仙子》是我国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序曲中的一段音乐。《婚礼场面舞》是芭蕾舞剧《鱼美人》第二幕的一段音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音乐审美、感知能力,也有了一定的音乐经验积累,音乐接受能力较强。但这一阶段的学生还羞于表现,因此教师要通过赏、引、带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
一、设置情境
气氛渲染
众所周知,音乐课要让学生基于“音乐”来体味学科的魅力,同时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实现学生对音乐
知识的感悟、理解、掌握甚至是运用。课前播放播放两段视频一段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一段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初步的感受作品,留下印象。之后采用我问你答的方式进行导入,采用体验音乐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形式更活泼。
二、优化结构
师生共融
本节课我运用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为根本,从而实现吸引学生能够专注聆听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譬如:从短片欣赏到问题导入,从参与活动到整体感知,从知识链接到重点剖析,从聆听感受到小组讨论分享,从全体感受到情感升华等等。这一切无不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有效的问题与任务为导入,实现“让学生体味、让学生表达、让学生展示、让学生评价”的“四让”策略,同时在课堂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价值,即:对内容的导引,对难点的剖析,对活动的组织,对学生的帮扶。譬如:通过作品背景介绍、对作者的了解、深入挖掘作品的特点,让学生从多方面感知作品并参与其中。这种从作品情感分析到音乐基础知识强调,从分段说明到整体构建的思路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重难点。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体味作品,感受快乐。
三、问题改进
力求完美
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基本上能理解和领会教学内容,但是在以下两个方面上还有所不足首先由于本节课的容量稍稍偏大,对两个舞曲的主题及结构未能深入探讨,而且也不能更完整的观看视频这也是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就是在最后情感升华处对学生的启发不够,语言上还需要雕琢。
通过这节课的讲授与反思,我会继续努力改进不足,争取把课讲的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