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课时 元素的循环与物质的转化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6课时 元素的循环与物质的转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2-14 19:0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第三篇 物质科学(二)第36课时 元素的循环和物质的转化
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氧循环
考点1 知道自然界中碳循环的主要途径 a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________转变为_______,固定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供给动、植物利用,同时又通过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燃料燃烧等方式释放二氧化碳返回大气,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循环。
光合作用有机物考点2 知道自然界中氧循环的主要途径 a
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 和物质的
等而减少,但又随着植物的 而增加,
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循环。
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_______________。
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②燃料燃烧;③微生物分解动、植物遗体;
④其他氧化反应(如:生锈、食物腐败)。呼吸燃烧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
1.(2016·常德)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年提升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
年增大
C.积极倡导“低碳”行动的目的是消除大气温室
效应
D.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能保持相
对稳定D2.(2016·杭州)大量排放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得到公认。控制大气中CO2含量刻不容缓。
(1)在自然界碳循环中,大气中CO2被消耗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是 。大气中部分CO2会溶解于水,导致海水酸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科学家提出用某些溶液来吸收CO2,从而将CO2从工业尾气中“捕捉”出来。适合“捕捉”CO2的溶液有 。(写出一种)
(3)一些城市在大型建筑的屋顶种植当地草类、花卉等植物,并配置相应的传感器与灌溉技术来降温,从而减少空调使用。这种“绿色屋顶”可以降温的主要原因是 。光合作用CO2+H2O===H2CO3NaOH溶液(合理即可)植物的蒸腾作用(合理即可)(4)假定一台空调使用时的平均功率为2千瓦,我们每天少使用空调1小时,据表计算,一个月(以30天计)可减少CO2排放 千克。57.6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考点3 说出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关系;说出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关系 b
1.金属→______________→碱,如:Ca→CaO→Ca(OH)2
2.非金属→______________→酸,如:C→CO2→H2CO3。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3. 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注意:(1)极少数非金属
氧化物不与碱起反应,
如CO等。
(2)根据物质之间的相互
转化关系图可查找各类
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3)根据物质之间的相互
转化关系图可查找各类物质的可能制法。
3. (2016·台州)如图是小柯同学
在复习科学时,构建酸通性
的“手掌图”,其中五个手
指表示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
的五类物质。
(1)无名指上漏填的一类物质是 。
(2)若利用铜来制取硫酸铜,常用的方法是:
铜氧化铜硫酸铜。请你写出步骤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碱CuO+H2SO4===CuSO4+H2O4.(2016·杭州)图示为铜片A的系列变化,据图回答问题:
(1)若方法1中的X物质为常见气体,且发生置换反应,则X是 (填化学式)。
(2)写出方法2的化学方程式
。H2H2SO4+CuO===Cu-SO4+H2O(3)铜片A、铜片B、铜片C的质量分别为mA、mB、mC。其中方法1和方法2均完全反应。则mA、mB、mC三者的大小关系为 。mA=mB>mC

高频点1 物质的转化与制备
★例1 (2016·大庆)铜屑表面呈绿色,欲利用其制
取胆矾,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制取流程,
A.操作①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B.铜屑表面呈绿色的物质俗称铜绿,化学式为
Cu2(OH)2CO3
C.由固体B制取硫酸铜溶液的过程中,方法1更
符合绿色化学要求
D.操作②的步骤为将硫酸铜溶液加热蒸干B有关该流程说法正确的是 ( )1.(2016·徐州)A、B、C、D四种物质之间的一步转
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
标出),它们均含有同种金属元素。A是大理石的主要
成分,B是氧化物,C为碱,D由两种元素组成。下列
判断错误的是 ( )
A.A的化学式为CaCO3
B.D物质不属于盐
C.表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
类型是置换反应
D.B→C的化学方程式
为CaO+H2O===Ca(OH)2B高频点2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例2 (2016·济宁)某钠盐溶液中含有Cl-、OH-、CO32-三种阴离子,仅用一份样品溶液,利用下面的试剂与操作就可将溶液中的三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
①滴加Mg(NO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①②③
C.③②①②④ D.④②③②①B
★2. (2015·济宁)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分别含有Ba2+、Mg2+、Na+、H+、OH-、Cl-、CO32-、SO42-中的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为确定四溶液中分别含有哪种阳离子或阴离子,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都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②将乙、丁溶液混合,有气泡产生;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可明显观察到白色沉
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消失。分析事宜按得到的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甲溶液中一定含有Ba2+
B.乙溶液中可能含有
C.丙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丁溶液中一定含有Na+D高频点3 物质的鉴别
★例3 (2016·无锡)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
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
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蓝色溶液B中阳离子只有Cu2+
B.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
C.原固体粉末一定有NaCl
D.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NaNO3、CuCl2和Ca(NO3)2
B
★3.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试回答:
(1)若X溶液只含一种溶质,根据实验可以确定X溶液的溶质是 ;
(2)原固体粉末的所有可能组成是
。NaClCaCO3、CaO、Na2CO3;CaCO3、Na2CO3;CaO、Na2CO3
【提醒】酸和乙盐会生成硫酸钡,说明酸提供硫酸
根离子,乙盐提供钡离子;酸碱生成硫酸钡,说明
酸提供硫酸根离子,碱提供钡离子,采用排除的方
法即可解答。
★例4 (2015·荆门)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
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可实现如图
所示的所有反应。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那么对酸、
碱、甲盐、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合理的是 ( )
A.HCl NaOH BaCl2 Na2SO4
B.HCl Ba(OH)2 Na2SO4 BaCl2
C.H2SO4 Ba(OH)2 Na2SO4 BaCl2
D.H2SO4 NaOH BaCl2 Na2SO4C【提醒】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钡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
钡沉淀,硫酸钠、硫酸钾会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不溶
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例5 (2016·昆明)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
硫酸钠、硫酸钾、氯化钾、氢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探究其成分,小王同学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进行了
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氢氧化钡、碳酸钠,可能有氯化钾
②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氢氧化钡、碳酸钠、硫酸钾③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氢氧化钡,一定没有碳酸钠
④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有3种情况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B★例6 (2016·绍兴)绍兴市获得2015年度全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市并被授予大禹鼎,“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还社会一个蓝天碧水,为百姓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
某化工厂流程会产生澄清废水,其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Ag+、Cu2+、Cl-、NO3-,已知:白色的沉淀Fe(OH)2在空气中会迅速转化为红褐色的Fe(OH)3。
(1)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该废水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Ag+、Cu2+(2)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除去该废水中原有金属离子的实验方案,部分流程如图所示,操作Ⅰ的名称是 ,单质A是 。过滤Fe
(友情提示:本栏目建议午休时间完成)
1.“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
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不
符合“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 )
                                                    
A.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
B.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C.大力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
D.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A2.(2016·镇江)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①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
C.反应③是化合反应
D.反应④获得产品后的剩余液中,溶质只有NH4ClD第2题图3.(2016·南宁)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 )
A.Fe→Cu B.KNO3→NaNO3
C.Mg→MgO D.H2SO4→HCl
★4.(2016·镇江)如图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第4题图BC5.(2016·湖州)科学兴趣小组做碳还原金属氧化
物实验后,收集到CO和CO2的混合废气,考虑到废
气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想把废气初步分离回收再
利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分离实验(收集装置
略去)。
(1)广口瓶中加入的是 。
A.NaOH溶液  B.NaCl溶液 C.Ca(OH)2溶液A(2)打开阀门K2通入混合气体,首先分离得到____气体,接着关闭阀门K2打开阀门K1,将分液漏斗中装的 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在广口瓶中看到有气泡产生,从而分离出第二种气体。第5题图CO稀硫酸6.(2015·广东)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铁、氢气、氧化铜、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铜。他们进行击鼓传花游戏,条件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请把上述物质分别安排在A~G的位置上,使花束能从A传到G。其中A的固体俗称干冰。
请回答:
(1)氢氧化钠应放在位置____上。第6题图B(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类型为 反应。上述物质除了发生从A到G的
化学反应外,常温下还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_。
(3)当G换成另一个同类别物质时就能将花传回起点
A,它是____(写名称)。CuCl2+Fe===FeCl2+Cu置换B与E碳★7. (2016·陕西)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硫酸、
硫酸铜,小艳同学取水样后进行研究性学习,请回
答下列问题:
(1)小艳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
溶液,直至生成蓝色沉淀,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
方程式: 。
(2)如图是小艳记录的该工厂处理利用废水的简要流
程:操作Ⅰ的名称是 ,溶液B中的溶质是
。第7题图CuSO4+2NaOH===Cu(OH)2↓+Na2SO4过滤硫酸亚铁8.(2016·温州)实验室用如下方法制取氢氧化铜固体。
(1)步骤①需配制2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需NaOH固体 克。
(2)请从下列图中选取步骤②过滤时需要用到的器材 。(可多选)第8题图8ABCD(3)步骤③中需多次用蒸馏水清洗过滤装置中的滤渣,目的是去除残留在氢氧化铜表面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需要检验清洗后收集到的液体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写出检验的方法:
。往收集到的液体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有氯化钠存在★9. (2016·湘西州)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NO3)2、Na2SO4、Na2CO3、NaNO3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确定其组成,实验小组设计并进行如表实验:
(1)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是 ;
(2)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是
。二氧化碳样品中一定有Ba(NO3)2、Na2CO3,一定没有Na2SO4,可能有NaNO3★10. (2015·娄底)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3.3试求:
(1)m的值为 g。(2)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 g。
(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10【答案】10.5%★11. (2016·东营)铁的锈蚀对社会生产造成较大损害,但也有有利的一面,如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放入还原性铁粉作“双吸剂”以防止食品腐败。某课外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包破损的还原性铁粉(含少量杂质,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他们取六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测得部分数据加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食品袋内放入“双吸剂”是为了吸收___ ,
用铁粉而不用铁块作“双吸剂”的理由是

(2)a的数值为 。
(3)第4次实验,所得到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4)列式计算该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保留至0.1%)。O2、H2O增大与氧气、水分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0.1Fe2-(SO4)3、FeSO4【答案】该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为54.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