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芦叶船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 芦叶船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14 21:0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
芦叶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2,过程与方法: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芦叶船给水乡孩子带来的快乐,体味愉快的童年生活。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芦叶船给水乡孩子带来的快乐。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理清脉络,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最喜欢玩的是什么?
生:跳皮筋,踢毽子,足球......
师:有谁到过水乡?你能为我们讲讲你了解到的水乡孩子的生活吗?
生:我去过桂林,那里山清水秀,很多孩子都是划船的。看起来很有趣呢。
师:是啊,水乡的孩子玩耍的东西和我们不同,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
3.小组合作学习。
(1)组员轮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每人准备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4.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问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究下面三个问题:
(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2)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3)“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三.
自读自悟,想象画面。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同时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
2.小组互相交流
四.
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交流认字方法。如形近字区别:芦--卢
枣--喇
2.提示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如“港”字右下要封口
【课堂作业】
一、比一比,组词语。
芦(
)桅(
)苇(
)篷(

庐(
)危(
)伟(
)蓬(

唾(
)沫(
)叭(
)港(

睡(
)抹(
)趴(
)巷(

二、照样子,写词语。
浩浩荡荡(
)(
)(

又惊又喜(
)(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听写本课词语。
2.同桌互评互改。
二.
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
1.谈话导入。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
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乐趣。
(1)同桌一起细细的品读课文。课文写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找出有关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写了作者和伙伴做芦叶船和放芦叶船的事情。
师:那么作者描述的芦叶船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是深刻的印象呢?
生1:玩的地方美。如崇明岛的河道
“像蜘蛛网一样”,纵横交错。河边的芦苇:芦芽像船上的桅杆,长了一片叶子的芦芽“像生气了绿色的风帆”
生2:芦叶船制作的美。多姿多彩,充满个性。
生3:玩的过程美,充满想象与智慧。
我们把船做好后,在船底吐上一口唾沫,跑到小木桥上,把芦叶船往河中央轻轻地一扔,保险翻不了船。船一下水,便顺着风儿开走了。我们就用芦叶卷成喇叭,“呜啦呜啦”地吹奏着,欢送它们远航。
“我们”做成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三.
朗读训练,加深体验
1.最后一段是作者丰富的联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充满无限憧憬)
2.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
四.
读背说写,积累语言
1.配乐朗读课文。
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
3.能画一画你想象中的芦叶船吗?
五.
拓展延伸
小小的芦叶船带着童年的快乐,飘向了长江,飘向了东海......芦叶船到底会飘到什么地方,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课堂作业】
填上作者的联想,并仿写一句。
1,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_______
2,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
【板书】
    
         芦叶船
        做芦叶船
        玩芦叶船
        “我”的遐想和向往
【课后反思】
《芦叶船》这篇精读课文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文章脉落清晰,层次分明,内容浅显易懂,尤其作者将玩芦叶船的情景描写得形象鲜明,生动感人,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学时,我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揭示本课课题,并让学生对本课质疑,以此引入本课的学习。在学生们通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自学和小组交流感受),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文中的小伙伴们是怎样玩芦叶船的情景。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为什么会产生有这样的想象,通过读,让学生们进一步体会芦叶会给孩子们带来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这只芦叶小船将会去什么地方?给江南水乡孩子们带来的无尽的快乐,也让学生进行无限遐想。
处理本文主要讲了芦叶船的那几件事?,我以小组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处理上不够集中,应集中讲三件事:1怎样制作芦叶船
2
我和小伙伴们怎样玩芦叶船
3
我和表哥在长江边玩芦叶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