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给予的故事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 给予的故事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15 15:5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
给予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够认读本课的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交流、讨论,明辨事理,提高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流露真情,体会相互给予的快乐和幸福。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刻含义,感悟相互给予的快乐和幸福。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够正确认读本课的4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引入课文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谁来说说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听过的故事。
2.故事不仅有趣,而且很多故事中还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一个感人的故事。
教师板书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己读一读这篇课文,一边读一遍思考:这个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2.学生朗读课文,教师适时点评,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学生认读,其他学生正音。
指名读
开火车读
齐读
(2)出示并强调易错读音。
濒:读bīn,不读pín

给予:读jǐ
yǔ,不读gěi

;摇摇欲坠
:坠读zhuì,不读duò。
(3)书写指导。
“晒”的右部不要多写一横,“壶”的上部是“士”,不是“土”,“翼”的上部不要写成“羽”
(4)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中词语:
给予:给,使别人得到。
抉择:选择。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火垮下来。
置之度外:放在考虑的范围之外,表示不放在心上。
(4)再次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在读中巩固对生字的掌握。
(5)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A、学生分段读课文,在朗读中检查对生字的识记情况。
B、指名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一个旅行者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他忽然在一间屋子前发现了一个汲水器,一壶水和一张纸条,他面临生死抉择之时,选择了按照纸条上的留言去做,最后,他不仅喝到了甘美的泉水,又维护了诚信。)
三、课堂总结
这个故事很简单,但它却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你体会到了吗?好,那么就请你再次读课文吧,相信你一定会体会到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读读拼音,看看你能把这些字都写对吗?


jué

  yóu

shuǐ

zhuì
luò
 shuǐ













2.下面的每组字你能分清吗?请你分别用这些字组词。
晒(
)择(
)坠(
)豫(

洒(
)泽(
)垫(
)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交流、讨论,明辨事理,提高认识。
2.深刻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流露真情,体会相互给予的快乐和幸福。
【课前准备】《爱的奉献》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茫茫的沙漠,结识了一位孤独的旅人。他在滚滚的黄沙中艰难行走,已经行走到了死亡的边缘。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这篇用真情和爱心编织起来的文章。
二、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来用自己的语言给大家讲讲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文中的这个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哪句话深深地触动了你的内心?
(课文讲述了一个人在沙漠中迷路后,饥渴已极、几近死亡,面对一壶能救命的水做出的选择:他选择了付出这壶救命水,结果不但自己喝上了甘甜的泉水,还给别人也留下了救命之水。这个人品格高尚,讲诚信,勇于奉献。)
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引入中心问题:“一壶水的取舍对于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学生思考,教师巡视,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在书上写自己的感受和批注。指名回答)
三、品读课文,深入理解
1)遭遇———引导学生感受
迷失方向、饥渴难耐是在沙漠中最可怕的困难,可他偏偏都遇到了。周围仍是黄沙茫茫,看不到一点绿色。同学们想象一下,头顶是火辣辣的太阳,脚下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此时又饥又渴,还迷失了方向,假如是你,请描述一下你当时的感受(撑不下去了,濒临死亡。)
(2)转机-------初探人物心情
后来,他看到了什么?他的心情怎样?(他发现了汲水器旁的纸条,他将信将疑)。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小心翼翼)
(3)矛盾-------再探人物心情
对于一个在沙漠中饱受饥渴折磨、濒临死亡的人来说,哪怕是一壶水也能挽救他的生命。恰在这时,真的在他面前出现了一壶水,然而他并没有立即喝下这壶救命的水,因为他在水壶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生齐读。当他看到这壶水和字条上的字时,他的心情怎样?(矛盾、犹豫)请你把描写这种心情的段落读一读,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指导学生的朗读
(4)抉择--------艰难的过程
这的确是艰难的抉择。大家都意识到这壶水对自己的生命有多重要。这艰难的抉择其实就是生与死的抉择,但这个人最终选择了把水灌进汲水器中,他冒着生命危险到底为了什么?是什么促使他这样做呢?是什么给了他如此大的力量,让他把生死置之度外?
(宁愿冒着牺牲自己的危险,也要试试为更多的人,找到救命之水。)
(6)结果
汲水器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此时的主人公是什么心情?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他很激动,庆幸自己相信纸条上的话。我想对他说:你是个勇敢的人)
四、主题升华
(一)讨论:
如果你是这位沙漠旅行者,你会怎么做呢?为什么?如果这样做了,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想像一下。
第一种观点:把水喝掉。
理由:先保住性命。
结果:后面的旅人的生命一个个消失
第二种观点:把水灌进汲水器
。理由:相信纸条上的话
结果:得到源源不断的水
第三种观点:
学生自由想象
(如果纸条上说的是真的,那么就会得到源源不断的泉水,不仅可以解救自己,还可以供给更多的同样在沙漠中面临困境的人;如果把水倒进汲水器后,汲水器不出水,那就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并且是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的;如果把水喝掉又不忘水壶灌水。。。。。。。)
(让学生设计各种不同的结局,并加以评价,从中理解人物的品格,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播放《爱的奉献》视频课件,结束升华主题。
【作业设计】
1、阅读一篇以“给予”为主题的文章。推荐篇目:《给,永远比拿快乐》(高尔基)
2、续写这个故事,让这份爱心在你的笔端延续。
【板书设计】
给予的故事
濒临死亡
艰难抉择
品尝甘泉


【课后反思】
 《给予的故事》这篇课文,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动。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真正的走进课文,与文本对话,达到情感交融的效果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留给学生更多的阅读和讨论的时间,让他们在阅读中去感受文中的主人公那种高尚无私、给予奉献的品质。让他们合理的去想象那个沙漠中人在做出艰难抉择的同时,心里变化是怎样的。比如:这个人没有把水灌进汲水器,而是喝个痛快,或者把水灌进汲水器,却没有把水吸出来……..于是学生们此时开始设计了各种不同的结局。
我随即留给学生们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文章中的主人公就是你,从心里说,你会怎样对待那壶水呢?”一位同学说:“我一定会喝了那壶水,我实话实说。”在他的带领下,学生们开始敞开心扉。争先恐后的说着自己的选择。有的同学说的是想把那壶水倒进汲水器,并且写上纸条,让经过这里的人相信这是真真切切的事实。将学生放置在真实的情景中,让学生体在艰难的抉择中,体会理解主人公“不但想救自己更想着救他人”的高尚品质。
就这样,本篇课文的理解,就在学生们不知不觉的讨论中完成了。他们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都要有高尚无私的胸怀,以及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好品质。同时让学生们把这种品质延伸到生活中,从中体会到了相互给予是快乐和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