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14 21:1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本课4个生字,准确书写本课7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理解诗句表达的意思,有感情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类的进步要靠自己的探索和努力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歌语言的优美,激起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诗:《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板书,齐读课题。
二、质疑题目,初读课文
1.众所周知,我们每个人都有记忆,那么移植又是什么意思呢?
移植:①把播种在苗床和秧田里的幼苗拔起或连土掘起种在田地里。②将有机体的一部分组织或器官补在同一机体或另一机体的缺陷部分上,使它逐渐长好。
2.那么记忆移植这首诗,又会向我们展示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自主识字识词,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借助工具书解决
2.小组内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
通过小组合作,帮助弱势学生识字,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合作。
3.教师指名读课文。
4.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孩子们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诗歌。
四、检查自学效果
1、理解“移植”、“启迪”、“嫁接”、“出类拔萃”“不懈”等词之意。
2、起过渡作用的诗节是哪一诗节?体会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3、哪些诗节描写的是作者的想象?哪些诗节描写的是生活给予的启迪
五、小结:这首诗歌充满了作者的奇妙想象,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指名朗读、看谁读得好
找出几名同学分别读某个小结,看看谁读的有节奏有感情,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品读课文,深度感悟
同学们刚才朗读的都特别好,说明对这首诗已经十分熟悉,谁来给说一说,在这首诗里,作者都想把谁的记忆移植给谁,为什么?
生分段朗读,回答问题
那么如果你是作者,你还想把记忆如何移植,请同学们利用五分钟时间,仿写一段话,看看谁写的最精彩。
同学们写的都十分精彩,老师都佩服你们了,那我们再看问文章,出现了一个过渡句“我想,记忆移植不应仅仅是幻想,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就给我们启迪。”有什么做用?
生(把我们拉回现实,让我们勇于探索)
三、自由朗读,感情升华
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味,读出自己的感悟,产生和诗人的共鸣。
【作业布置】
将课上的小练笔加以拓展,写成诗歌形式。
大胆的想像一件事,讲给同学听。
)。
【板书设计】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想象
------
现实
探索与努力
【课后反思】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是一首饱含童真的儿童诗,有较强的科学性与趣味性这首诗的意图有两方面:一方面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换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激起学生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语言的精炼优美,富有韵味的特点。所以在课上通过让学生各种形式的朗读,体悟诗歌的情感。并利用课上时间让学生进行了小练笔,在深化学生对原诗的理解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人写作能力,让学生尽可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人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