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1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件(44张PPT)+教学设计(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1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件(44张PPT)+教学设计(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2-14 20:06:54

文档简介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作者信息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10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到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设计描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蓝图的过程,以及在构想和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过程。
本课分为两目内容:第一目“改革开放的总设计是邓小平”,介绍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到党的十三大,邓小平构想和完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设计规划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第二目“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认”,介绍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到党的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理论从形成到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过程。
二、学生分析
本课涉及党的会议很多,理论性强,对于具备一定分析、理解能力八年级学生来说,要想很好把握本课内容有些难度。因此会以课本的顺序讲解,巧妙突出重难点知识,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认识和理解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到其指导地位确立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历史地看问题和按时序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介绍,使学生认识邓小平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激发学生对总设计师的敬爱之情;通过“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逐步确立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上课准备前的这段时间,播放《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曲的视频,让学生能有一个愉悦的心情进入学习。上课后通过对《春天的故事》中的一个老人的提问,讲解引入新课。出示表格学生阅读归纳:邓小平在早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做出了哪些贡献?自学归纳大大降低了学生概括总结的难度。补充材料,更好地体会到中国当时面临的情况,使学生认识到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的必要性。展示在党的十二大(1982年)上,邓小平结合中国实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视频回到历史根旁。展示理解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战略示意图。通过课件演示直观认识深入浅出学习难以理解与记忆的抽象理论。展示南方谈话之前的材料:通过材料再现历史情境,深刻认识到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必要性、重要性。通过1.展示“两次历史性飞跃”,
使学生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2.展示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升华)“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历史还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胜利之路。3.结束新课展示:《走向复兴》MTV情感教育从而确立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春天的故事》MTV,然后教师提问:这首歌唱的是谁?为什么要歌唱他?
观看MTV
在《9改革开放》一课的知识基础上,观看MTV激发学习兴趣。
(二)
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立足国情,探索特色路;1、展示:邓小平在早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做出了哪些贡献?为何赢得“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赞誉?
阅读课文归纳邓小平在早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贡献。
结合表格自学归纳大大降低了学生概括总结的难度。
2、通过图片、材料直观理解四项基本原则。
通过图片、材料直观理解四项基本原则
补充材料,更好地体会到中国当时面临的情况,使学生认识到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的必要性。则。
(二)
教师引领,自学探究:(二)
教师引领,自学探究:(三)
拓展升华
3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国情出发,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在党的十二大(1982年)上,邓小平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什么思想?4、党的十三大,基本路线、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战略示意图。5、得出结论:从邓小平在早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贡献,理解被称为设计师的原因。)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二拨开迷雾,引航改革路1、南方讲话:展示材料:通过材料再现历史情境,深刻认识到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必要性、重要性。)播放视频、和MTV《春天的故事》:
2、十四大、十五大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表格中的空3、展示知识梳理: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发展过程。三、继往开来,走向复兴路1.展示“两次历史性飞跃”教师: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飞跃。邓小平则传承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飞跃。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不断发展。2.展示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升华)“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历史还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胜利之路。3.展示:《走向复兴》MTV情感教育
对比革命的道路得出建设道路也应从实际出发。观看课件:理解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战略示意图。解决问题: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消除了顾虑。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结梳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发展过程。通过“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通过视频、材料的展示理解初步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通过课件演示直观认识深入浅出学习难以理解与记忆的抽象理论。通过以上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不难得出结论。通过多媒体手段深刻认识到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重要意义。利用课件一路走来、步步登高,形象理解确立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测试矫正
课堂检测测验题目一:
1.
原苏联某总理在评价中国改革开
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B.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人民公社化道路2.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是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现实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开创者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3.“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曲中的这位“老人”指的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A.毛泽东思想
B.马克思主义理论
C.空想社会主义
D.邓小平理论5.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测验题目二:完成《助学》相关内容
测试矫正
测试矫正重点难点检查掌握情况
七、教学特色:一、关于教法:历史学科学习的是过去的事实和事实中包含的道理、精神,在教学中主要是强调感知历史和借鉴历史,但对于考试而言,更多的是要记忆、理解和运用。针对本课考点多、理论性强,我设计了以下几种教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再现法、教师解疑法、当堂训练法、设疑定标 (1)播放《春天的故事》创设情境来激发兴趣,设计问题。 (2)出示本课学习目标。2、探究解疑 (1)自学课文,自主解决问题。 (2)通过自学后相互交流,感到有难度的小组讨论后解决。 (3)学生展示,教师点拨精讲,理解难点如四项基本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思。4)播放相关片段,加深理解。 (5)重点识记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邓小平理论的确立。 3、巩固练习,夯实基础 出示本节的重要知识点,学生识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课堂测评,练习反馈 对本节重点、考点。通过测评来测试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情况。 5、本节小结: 创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体系,在学生大脑中形成系统知识脉络。 二、关于学法:历史学科学习的是过去的事实和事实中包含的道理、精神,在教学中主要是强调感知历史和借鉴历史,但对于考试而言,更多的是要记忆、理解和运用。针对本课考点多、理论性强,我设计了以下几种教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再现法、教师解疑法、当堂训练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考点,形成简单的知识网络结构。教师对理论、材料的点拨性分析,归纳出有关的观点和原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综合能力,同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三、两大亮点:在借鉴山东省历史优质课资源的基础上,将几位上课教师的资源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实际更上一层楼。课件制作界面新颖、设计更为合理。1.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新课导入时,我先利用课前学生进教室、做上课准备前的这段时间,播放《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曲的视频,让学生能有一个愉悦的心情进入学习。上课后通过对《春天的故事》中的一个老人的提问,讲解引入新课。 在讲解邓小平南方讲话时,通过播放视频短片《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让学生感受邓小平这一伟人形象和他讲话的重要观点,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一知识点。 在授课结束后播放了一段音乐视频《走向复兴》,让学生更好感知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理论是正确的,使学生确立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多媒体教学的充分运用,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2.教学思路清晰。 通过学习目标的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课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围绕学习目标,提出问题导学,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来解决问题,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我再进行归纳,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所学的知识。使本课的学习始终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再通过板书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主线。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考点,形成简单的知识网络结构。教师对理论、材料的点拨性分析,归纳出有关的观点和原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综合能力,同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以上信息化教学设计人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和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您!祝假期愉快!(共45张PPT)
1、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邓小平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在早期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建设中做出了哪些贡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提出:
实行改革开放后
又提出:
党的“十二大”
提出了:
党的“十三大”
阐明了:
作出了:
要实行改革开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
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包产到户
个体经营
图片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社会现象,与邓小平提出的什么决策有关?
改革开放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思想上)出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材料一:
“改革开放就好比打开一扇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苍蝇蚊子也是会飞进来的。开窗的目的是为了室内更有生机,而不是为了接纳苍蝇。
——邓小平
材料二:
“深圳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必须要装纱窗!
——习仲勋
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
否定人民民主专政;
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实质:鼓吹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
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邓小平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出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邓小平提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在党的十二大(1982年)上,邓小平提出了什么思想?
历史人物
成功范例
毛泽东
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邓小平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上的讲话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十三大报告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党的十三大(1987年)有哪些主要内容?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三步走战略
温饱
小康
现代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
三步走战略部署
第一步:到1990年底,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温饱水平
小康水平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事件
时间
主要内容
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前
1978年
提出实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后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党的十二大
党的十三大
基本路线
1982年
1987年
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
建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及经济发展
战略部署
三步走
材料一:……关广梅承租多家商店的成功,为她赢得了租赁企业家和女改革家的称号,也让她成为了‘社’‘资’问题的焦点。”
材料二:“租赁坐收渔利,带有剥削性质。”“她一个人租赁8个店,在本市形成了一个商业垄断集团,把市场的商品和物价都垄断住了。”
“她干的是社会主义吗?”
——《中国经济日报》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又遇到什么问题,邓小平是怎样解决的?
大家对私营经济的质疑。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又遇到什么问题,邓小平是怎样解决的?
“我无论如何不能理解:过去微利、亏损,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的企业是社会主义,现在有了利润的企业反而是资本主义,真是怪事!”
——关广梅
私营企业家关广梅的顾虑
1、邓小平南方讲话的主要内容(主要精神,四句):
①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②发展才是硬道理;③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
④特区姓“社”不姓“资”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请用邓小平“南方讲话”的精神来消除大家的质疑和关广梅的顾虑。
大家对私营企业家关广梅的质疑
私营企业家关广梅的顾虑
 
邓小平的南方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会议
党的十四大
党的十五大
时间
内容
1992年
1997年
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

1.江泽民同志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
2.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

指导地位
指导思想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在1992年南方讲话后,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将成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内容
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根本任务:解放发展生产力
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
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
党的领导:坚持中共的领导核心
依靠力量:工人、农民、知识
、分子,各族人民
祖国统一:一国两制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后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党的十二大
党的十三大
南方讲话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党的十四大
党的十五大
进一步解放思想
指导地位
指导思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978-1982年前酝酿时期
1982年首次提出
1987初步形成
1992成熟并成体系
1992指导地位确立
1997成为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
思考:从探索中曲折前进,到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中国1978—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柱状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年均接近10%的高速增长已超过了30年,被誉为“中国经济奇迹”。
——《人民日报》
“自行车王国”

“车轮上的国家”
实验小学
1997年香港回归
1999年澳门回归
外国政要看小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邓小平。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
外国媒体看小平:邓小平把中国带出了落后与孤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父。
——《德新社》
世人看小平
“小平”看小平:拿我来说,能够四六开,百分之六十做的是好事,百分之四十不那么好,就够满意了。
国人看小平:毛主席让我们站起来了,邓小平让我们富起来了。
致富不忘邓小平
翻身不忘毛泽东
翻身不忘毛泽东
致富不忘邓小平
心系人民
历史创造了伟人,伟人影响和改变了历史。踩着伟人的足迹,我们得以走的更高、看得更远。
毛泽东
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
实行改革开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两次历史性飞跃
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仍正在与时俱进的不断发展。
2002年党的十六大
江泽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2007年党的十七大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012年党的十八大习近平《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历史还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胜利之路。
1、中共十三大明确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的“一个中心”是指(

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
C
经济建设
D社会主义道路
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两句脍炙人口的歌词颂扬的历史伟人是(

A孙中山、毛泽东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是(

A
经济建设
B
坚持改革开放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C
B
A
4、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四大
5、被称为“带来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的事件是(

A
中共十六大召开
B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
C
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
D
海南成为经济特区
B
B
在《春天的故事》的歌词讲述了“一位老人”的历史活动,也是历史事件。请回答:
⑴上面这首歌歌颂的是谁?人们怎样称誉他?人们这样称誉他的原因是什么?
⑵“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春天”指当时的什么事
⑶“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
⑷“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一事件?它有何重要意义?
邓小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改革开放
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事件: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走进新时代》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段歌词包含了从建国到现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及功绩。
⑴这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各是谁
⑵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各形成于党的哪次大会上?
⑶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开始事件各是什么?
⑷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什么?
⑸现在,我党的指导思想有哪些?(4分)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
1997年中共十五大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理论
 
邓小平南方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点击此文本框播放《春天的故事》)
结合材料,分析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影响。
材料二:海外舆论纷纷把邓小平的南巡活动和谈话称之为“邓旋风”,认为在“邓旋风”的推动下,中国必将出现一次新的思想解放,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百年潮》2002第3期
材料一:听完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讲话”,让我听出了这位老人的决心,也让我感觉到了国家对改革开放的信心。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丁烈云课题: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课型:新授课
年级:八年级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到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设计描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蓝图的过程,以及在构想和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过程。
本课分为两目内容:第一目“改革开放的总设计是邓小平”,介绍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到党的十三大,邓小平构想和完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设计规划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第二目“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认”,介绍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到党的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理论从形成到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过程。
二、课程标准
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
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指导地位的确定,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通过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到其指导地位确立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历史地看问题和按时序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认识邓小平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激发学生对总设计师的敬爱之情;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难点: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歌曲《春天的故事》1
教师:这首歌唱的是谁?为什么要歌唱他?
学生: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学生试答)
教师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10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设计意图:在《9改革开放》一课的知识基础上由歌曲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立足国情,探索特色路;
展示:展示板块
教师:本课我们将通过三个板块进行学习:“立足国情,探索特色路;拨开迷雾,领航改革路;继往开来,走向复兴路。
教师:邓小平在早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做出了哪些贡献?为何赢得“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赞誉?
学生:阅读课文归纳邓小平在早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贡献。
1.提出改革开放:
教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就提出改革开放。因而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缔造者。
2、提出四项基本原则:
教师: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不少人在思想和理论上出现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展示:
材料一
“改革开放就好比打开一扇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苍蝇蚊子也是会飞进来的。开窗的目的是为了室内更有生机,而不是为了接纳苍蝇。”
——邓小平
材料二
“深圳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必须要装纱窗!”
——习仲勋
思考
“苍蝇蚊子”指的是什么?改革开放的这扇“窗户”能不能关上?“纱窗”指的是什么?
学生:“苍蝇蚊子”指的是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教师:就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实质就是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这必将危害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教师:改革开放的这扇“窗户”不能关,就要有纱窗。那么要保证我国的建设不偏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坚持什么?
学生:邓小平强调“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教师: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它使改革开放在初期就具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
(设计意图:补充材料,更好地体会到中国当时面临的情况,使学生认识到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的必要性。)
3、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教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国情出发,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在党的十二大(1982年)上,邓小平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什么思想?
展示: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上的讲话
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所谓“特色”,就是指“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指出了走怎样的建设道路的问题,
4、党的十三大,基本路线、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教师:为了更好地解决这条道路“具体该怎么走,需要注意什么”等问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成功召开,会议有哪些主要内容?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战略部署。
展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战略示意图。
教师: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实行改革开放后
党的“十二大”
党的“十三大”
学生:根据说学知识回答。
教师: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所以说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设计意图:从邓小平在早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贡献,理解被称为设计师的原因。)
过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遇到了思想上的困扰,使得改革开放步伐放慢。邓小平又是怎样拨开迷雾,引航我国改革开放之路的。请同学们速读本课第二部分第一段。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二拨开迷雾,引航改革路
1、南方讲话:
展示:
材料一
关广梅被评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百人榜。书中说到:“……承租多家商店的成功,为她赢得了租赁企业家和女改革家的称号,也让她成为了‘社’‘资’问题的焦点。”
材料二
“租赁坐收渔利,带有剥削性质。”“她一个人租赁8个店,在本市形成了一个商业垄断集团,把市场的商品和物价都垄断住了。”“她干的是社会主义吗?”——《中国经济周刊》
材料三:“我无论如何不能理解:过去微利、亏损,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的企业是社会主义,现在有了利润的企业反而是资本主义,真是怪事!”---关广梅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再现历史情境,深刻认识到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必要性、重要性。)
教师:从材料看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什么问题?
学生:姓“社”姓“资”问题。
教师:关广梅说:“我无论如何不能理解:过去微利、亏损,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的企业是社会主义,现在有了利润的企业反而是资本主义,真是怪事!”
请结合课本,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精神来消除关广梅等人的顾虑。
学生:“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这句话坚定了人民改革开放的信心,也成了我国的基本国策。“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教师: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否消除了关广梅等人的顾虑?有何深远影响?
学生:消除了顾虑。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示:歌曲《春天的故事2》
教师: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南方讲话后邓小平理论体系逐渐形成了。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手段深刻认识到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重要意义。)
2.十四大、十五大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表格中的空
教师:在课本44页,我们曾学过党的十四大的一个重要内容,那就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与南方讲话一起,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四大上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应该走这样的建设道路”
。)
展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八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最大成就是提前五年完成了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1995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600亿元,扣除物价因素,是1980年的4.3倍,提前完成了“翻两番”的任务,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中国政府网
教师:党的“十四大”以后的改革成果,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那么以后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又作出了怎样的决定?(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必须走这样的道路”。)
展示:展示知识梳理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发展过程。
教师:远见卓识的邓小平、立足国情、开拓创新,终于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教师:思考:从探索中曲折前进到走出一条有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
学生: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任来
aik83nian
过渡:历史创造了伟人,伟人影响和改变了历史。踩着伟人的足迹,我们得以走得更高、看得更远,让我们进入第三篇章。
三、继往开来,走向复兴路
1.展示“两次历史性飞跃”
教师: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邓小平则传承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飞跃。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不断发展。
2.展示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
(升华)“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历史还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胜利之路。
3.展示:《走向复兴》MTV情感教育
六、课堂检测
测验题目一:
1.
原苏联某总理在评价中国改革开
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B.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人民公社化道路
2.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是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现实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开创者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3.“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曲中的这位“老人”指的是(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
A.毛泽东思想
B.马克思主义理论
C.空想社会主义
D.邓小平理论
5.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测验题目二:完成《助学》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2、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