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九下 第6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九下 第6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2-14 15:03:43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川教版 九年级下册第6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
体制弊端
导入
新授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20年冬俄国人在等待面包
  (1)经过四年(1914~1918)帝国主义大战和三年(1918~1920)国内战争。到1920年,苏维埃俄国重工业产量比战前减少87%,轻工业产量也大幅度下降,食盐和食糖产量分别只及战前的30%和8%,粮食产量只有战前的一半。经济形势的严峻导致了工农大众生活的恶化。
1、议一议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目的?
针对某些水兵中爆发的不满情绪
列宁在深思着酝酿着实行新经济政策
  (2)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缓和政治危机(直接目的)。1921年3月8~16日,俄共(布)召开了第10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提议,大会于3月15日通过决议,决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视频资料
2、想一想“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什么不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 经 济 政 策
农业 方面
工业 方面
商业 方面
把农民的余粮全部收集到国家手中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
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除重要的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取消一切自由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自由交换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比较
3、想一想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即其特点是什么?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年  份 项   目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9446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
1普特=40俄磅
≈16.38千克
4、议一议“新经济政策”作用?
①突出了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从俄国
 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
 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
②恢复经济,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
5、记一记苏联的全称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的成立
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示意图
1922年12月30日,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四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以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达维亚等加入。苏联共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
6、怎样区分“沙俄”“苏俄”“苏联”?
沙俄
(1917年之前)
苏俄
(1917-1922年)
苏联
(1922-1991年)
想一想
苏联国徽
苏联国旗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1924年,列宁逝世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放弃新经济政策,转而进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议一议苏联怎样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完成五年计划》的海报 
1928年~1932年
经济:(1)社会主义工业化
重点:
措施:
成果:
落后的农业国 工业强国
(2)农业集体化
目的---
方法---
成果---消灭了农村的剥削制度,为工业化的开展提供了必需的粮食和相当数量的资金积累
优先发展重工业
实行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7年)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的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国
适应工业化需要。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2、说一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意义。
政治: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苏联一五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苏联宣传画-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
到1937年,全国基本完成工业集体化,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的93%,耕地面积达99%,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经济:单一的公有制
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政治:高度集权、个人专权、忽视民主和法制
思想文化:思想集控、个人崇拜
1、议一议 苏联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主要表现?
三、经济政治体制的严重弊端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A、“苏联的办法”指什么模式?
斯大林模式
B、这些办法在客观上产生了哪些弊端?
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
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3、总结: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
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
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两次转折的结果和影响是不同的。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
苏联民间笑话
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
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没有油啊。
那就煮!
没锅。
烤鱼!
没柴。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板书设计
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
的重大成就
经济政治体制
的严重弊端
1.苏维埃俄国面临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2.俄共(布)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3.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4.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
5.苏联的成立
1.列宁的逝世
2.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1.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出现重大失误
2.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及影响
巩固练习
1.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的新经济政策规定(   )。
 A.实行实物配给制    B.取消商品买卖
 C.征收固定的粮食税   D.实行余粮征集制
2.斯大林执政时期,对苏联经济建设起主导作用的是( )。
 A.经济规律 B.商品经济 C.市场机制 D.行政命令和强制手段
C
D
3.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   )。
 A.1920年  B.1921年  C.1928年  D.1933年
4.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苏联政府优先发展的部门是( )。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商业   D.农业
5.下列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苏俄政府 ②沙皇政府 ③苏联政府 ④临时政府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C
A
B第6课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练习
一、选择题
1.揭示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之间没有因果联系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B.十月革命-俄国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凡尔赛合约》-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D.1936年宪法-俄罗斯成为了资本主义国家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该材料说明斯大林模式(  )
A.促进生产力发展 B.重视发展农业
C.使人民安居乐业 D.侧重工业化忽视民生幸福www-2-1-cnjy-com
3.在苏俄实行某一政策后,农民可以公开售卖他们的产品,零售店和雇工少于20人的小工厂又可以在私营企业主的经营下营业,重工业、银行和矿山仍然保留在政府手中.由此可见当时苏俄实行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自由放任政策【版权所有:21教育】
4.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积极作用
C.都巩固了工农联盟
D.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1*cnjy*com
5.1921年,列宁将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的做法是(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实行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该成就的获得主要得益于(  )
A.进行了农奴制改革 B.推行新经济政策
C.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D.改革了斯大林模式21cnjy.com
7.1921年,美国青年阿曼德 哈默成为第一个获得苏俄石棉矿特许经营权的外国人,他获此特许权得益于苏俄实施的(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农业集体化道路21·世纪*教育网
8.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为纠正这一“错误”,苏俄采取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新经济政策
9.某班举行历史辩论会,双方辩手观点如图所示,据此判断该辩论会的主题是(  )
A.新经济政策的利弊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利弊
C.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D.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10.“集体化和导致农村衰败的过度粮食征购,引起了1932-1933年的饥荒和疾病蔓延.”材料评述的应是(  )
A.十月革命的国内意义 B.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 D.赫鲁晓夫改革的实际效果21*cnjy*com
11.“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种体制”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市场经济体制
12.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反映了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该变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注:普特=16.8千克)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年份
项目 1921 1923 1925
粮食产量(亿普特) 22.13 34.55 44.24
A.工农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创建2·1·c·n·j·y
13.题表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一组数据.由此可见(  )
国民收入(%) 农业产值(%) 生铁产量(万吨)
规定指标数 应增102 应增50 1700
实际完成数 增加60 下降14 616
A.实际完成数额与预期相差甚远 B.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
C.工业产品质量好、种类多 D.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21·cn·jy·com
14.下列关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B.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
C.重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D.按照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来源:21cnj*y.co*m】
15.“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益探索”.这是评价苏俄的(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斯大林模式【出处:21教育名师】
二、材料解析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试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2)后来僵化了的“苏联的模式”指的是什么?
你如何评价这种模式?
17. 材料一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苏俄实行新政策……除大型企业仍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21教育网
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国会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
(1)材料一体现了苏俄哪一新政策的内容?这一政策主要“新”在哪里?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为对付经济危机所采取的 “新政”措施。其“新”在何处?www.21-cn-jy.com
第6课练习答案
1.D 2.D 3.B 4.B 5.B 6.C 7.B 8.D 9.C 10.C 11.B 12.C 13.A 14.C 15.B
16. (1)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运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
(2)斯大林模式。
(3)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爱的行列,为后来去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这种高度集权的模式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17. (1)新经济政策 把社会主义同商品、市场、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之间联系起来,它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路的一大转变,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2)措施:整顿金融业、调整农业、恢复工业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兴办公共工程、进行社会救济 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或国家干预经济。
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第6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意义;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苏联高度集中经济政治体制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角色扮演和相互讨论,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高度集中经济政治体制利弊的了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问题的态度。
【教学重点】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评价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917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诞生了!20间,
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走完了欧美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路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工业强国。你想了解斯大林时代的辉煌成就吗?你如何看待待斯大林模式?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时代。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教师:1、议一议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目的?
学生:(1)经过四年(1914~1918)帝国主义大战和三年(1918~1920)国内战争。到1920年,苏维埃俄国重工业产量比战前减少87%,轻工业产量也大幅度下降,食盐和食糖产量分别只及战前的30%和8%,粮食产量只有战前的一半。经济形势的严峻导致了工农大众生活的恶化。(2)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缓和政治危机(直接目的)。1921年3月8~16日,俄共(布)召开了第10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提议,大会于3月15日通过决议,决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教师: 2、想一想“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什么不同
学生从农业、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回答后,教师指正。
教师:3、想一想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即其特点是什么?
学生: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教师:4、议一议“新经济政策”作用?
学生:①突出了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从俄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②恢复经济,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
教师:5、记一记苏联的全称
学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教师:6、怎样区分“沙俄”“苏俄”“苏联”?
学生:沙俄(1917年之前);苏俄(1917-1922年);苏联(1922-1991年)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教师:1、议一议苏联怎样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学生: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放弃新经济政策,转而进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教师:2、说一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意义。
学生:经济:(1)社会主义工业化 ;(2)农业集体化。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工业强国。
三、经济政治体制的严重弊端
教师:1、议一议 苏联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主要表现?
学生:经济: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教师: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斯大林模式;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师:3、总结: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 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两次转折的结果和影响是不同的。
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学习的内容,对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呢?
学生回答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一个国家的政策、体制要与现实相符;
2.一个国家的政策、体制,应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
3.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既要注重经济建设,也要注重民主法制建设,二者应当并重;
4.国民经济中的农业、轻工业、重工业要协调发展等。
教师:同学们可能还有其他见解,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阐发了。课后,请同学们结合本课内容及其启示,以一个的苏联公民的身份结合这段历史给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同志写一封信。信的内容包括:中国可以向苏联借鉴哪些经验,应注意克服哪些教训。21教育网
板书设计
巩固练习
1.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的新经济政策规定(   )。
 A.实行实物配给制    B.取消商品买卖
 C.征收固定的粮食税   D.实行余粮征集制
2.斯大林执政时期,对苏联经济建设起主导作用的是( )。
 A.经济规律 B.商品经济 C.市场机制 D.行政命令和强制手段
3.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   )。
 A.1920年  B.1921年  C.1928年  D.1933年
4.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苏联政府优先发展的部门是( )。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商业   D.农业
5.下列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苏俄政府 ②沙皇政府 ③苏联政府 ④临时政府
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答案
1-5.CDCA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