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8.1 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2-15 08:59:14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初中物理
牛顿第一定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静止的滑板车,需要用力蹬地才能运动起来;停止用力时,滑板车又会慢慢停下来。
要想使物体运动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就会停下来。
由此推知:
在光滑的桌面上推一下小车,放手后小车自己也会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由此推知:
思考:
物体运动到底需要力来维持吗?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保持运动状态。即: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的观点:
伽利略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他们受到了阻力,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到底谁的观点正确?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为什么每次都要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目的:保持小车滑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相同。
2、小车在平面上滑动的路程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何关系?
小车在平面上滑行的路程与所受阻力大小有关,所受阻力越小,滑行距离越远。
【分析论证】
原因:运动的车减速并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
3、小车为什么最终会停下来?(小车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最大
最短
较长
较大
最长
较小

阻力为零
想象
光滑表面
滑行距离
阻力大小
表面材料
实验次数
实验结论:
水平表面越 ,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 ,通过的距离 ,运动时间 ,速度减小得   。
光滑
越小
越长
越长
越慢
毛巾
粗布条
木板
1
2
3
推理:
1、阻力很小很小,运动距离 ,速度改变 。
2、阻力为0(水平方向不受力作用),运动速度 。
3、假如小车静止在水平面上,水平方向不受力,你认为小车的运动状态又会如何?
很长很长
很慢很慢
不改变
保持静止
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不是因为不受力,恰恰相反,是因为受到了力的原因。
3、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结论
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运动。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300年前,伽利略曾得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到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牛顿第一定律
1.“一切”说明适用于所有物体。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3.“总”表示一直不变。
定律分析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4.“或”两种状态必有其一,不同时存在。
6.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巩固练习
1、原来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 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 。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使用同一小车从斜面的相同高度开始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 。从实验可以看出,在粗糙的表面上,小车因受到的阻力 ,所以运动的距离 ;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 ,运动距离 ,越接近 运动。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将保持 状态永远运动下去。
匀速直线运动
小车在三个表面开始时速度相同


越小
越长
匀速直线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惯性
原来小车和木块都处于运动的状态,当小车撞到物体突然停止时,木块底部随小车一起停止了运动,由于惯性,木块的上部仍然要保持原来的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木块向前倒了。
小车突然停止时:
1.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即无论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物体是受力还是不受力,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惯性解读
2. 惯性不是力,在解答问题时,只能说“由于惯性” 、 “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 、 “由于惯性的作用” 、 “克服惯性”等,否则就将惯性和作用混为一谈。
3. 所有的物体都有惯性,但不同物体的惯性大小是不同的,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惯性越小,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
想想议议
金属片被弹出时,上面的金属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不会随金属片飞出。
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的脚已随车停止运动,而身体的上部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身体会向前倾;同样的道理,当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的脚已随车开始运动,而身体的上部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身体会向后仰。
汽车突然刹车或突然启动时,乘客会倾倒原因:
惯性的利用与带来的危害
讨论:日常生活中利用惯性现象的例子有哪些?
1.跳远运动员助跑后,飞身一跃,利用自身的惯性,在空中继续前进,以提高成绩;
2.锤头松了,撞击锤头下端能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
3.篮球运动员能将篮球投进篮筐;
......
惯性带来的危害
1.雨天路滑,由于惯性带来的交通事故;
2.跑步时,脚被绊住容易使人倾倒;
3.突然刹车人会摔倒、车启动后上车易摔倒;
......
课堂小结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牛顿第一定律
3.惯性
4.利用惯性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5.惯性的利用与危害
课堂练习
1.科学家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是(  )
A.根据想像得出的结论
B.直接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
C.根据实际生活经验得出的结论
D.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概括出来的结论
D
2.正在运动的小车,速度逐渐减小,在未停止之前,假如它所受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小车的运动情况是(  )
A.立即停下来
B.速度继续减小,最后停止
C.将作匀速直线运动
D.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方向可能改变
C
3、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B 、物体速度大时,惯性大
C、 物体不受外力有惯性,受外力后被克服了
D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均无关
D
4、 如图所示,在匀速前进的小车上放一竖直的木块,突然发现木块向左倾斜,这是因为小车( )
A 、向左加速 B 、向右加速
C、 向左减速 D、 向右减速
BC
1、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
2、完成本节对应练习
作业布置《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知道物体的惯性
会用惯性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通过活动体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
物体的惯性
【教学方法】
演示法 探究 交流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小车、斜面、棉布、毛巾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
静止的滑板车,需要用力蹬地才能运动起来;停止用力时,滑板车又会慢慢停下来。
由此推知:要想使物体运动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就会停下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
在光滑的桌面上推一下小车,放手后小车自己也会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由此推知: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思考:物体运动到底需要力来维持吗?以此引入新课。
2、探究新知
(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保持运动状态。即: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
伽利略的观点:伽利略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他们受到了阻力,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到底谁的观点正确?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播放多媒体视频
分析论证:1、为什么每次都要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目的:保持小车滑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相同。
2、小车在平面上滑动的路程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何关系?
小车在平面上滑行的路程与所受阻力大小有关,所受阻力越小,滑行距离越远。
3、小车为什么最终会停下来?(即:小车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运动的车减速并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
实验次数 表面材料 阻力大小 滑行距离
1 毛巾 最大 最短
2 粗棉布 较小 较长
3 木板 最小 最长
想象 光滑表面 阻力为零 ?
实验结论:水平表面越 光滑 ,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 越小 ,通过的距离 越长 ,运动时间 越长 ,速度减小得 越慢 。21教育网
推理:1、阻力很小很小,运动距离 很长很长 ,速度改变 很慢很慢 。
2、阻力为0(水平方向不受力作用),运动速度 不改变 。
3、假如小车静止在水平面上,水平方向不受力,你认为小车的运动状态又会如何?
保持静止
实验结论: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不是因为不受力,恰恰相反,是因为受到了力的原因。
3、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二)牛顿第一定律
300年前,伽利略曾得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到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运动。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21cnjy.com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3.“总”表示一直不变。
4.“或”两种状态必有其一,不同时存在。
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6.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巩固练习
1、原来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 静止 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1·cn·jy·com
2、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使用同一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车从斜面的相同高度开始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 小车到达水平面上的速度相同 。从实验可以看出,在粗糙的表面上,小车因受到的阻力 大 ,所以运动的距离 短 ;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小 ,运动距离越长,越接近 匀速直线 运动。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将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永远运动下去。
(三)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动画展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小车突然停止时:原来小车和木块都处于运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状态,当小车撞到物体突然停止时,木块底部随小车一起停止了运动,由于惯性,木块的上部仍然要保持原来的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木块向前倒了。www.21-cn-jy.com
解读惯性:
1.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即无论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物体是受力还是不受力,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2·1·c·n·j·y
2. 惯性不是力,在解答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时,只能说“由于惯性” 、 “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 、 “由于惯性的作用” 、 “克服惯性”等,否则就将惯性和作用混为一谈。
3. 所有的物体都有惯性,但不同物体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惯性大小是不同的,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惯性越小,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
想想议议:
播放惯性球实验,分析原因。
金属片被弹出时,上面的金属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不会随金属片飞出。
播放汽车突然刹车与启动人会向前或向后倾倒的视频。
汽车突然刹车或突然启动时,乘客会倾倒原因:
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的脚已随车停止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动,而身体的上部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身体会向前倾;同样的道理,当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的脚已随车开始运动,而身体的上部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身体会向后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四)惯性的利用与带来的危害
讨论:日常生活中利用惯性现象的例子有哪些?
1.跳远运动员助跑后,飞身一跃,利用自身的惯性,在空中继续前进,以提高成绩;
2.锤头松了,撞击锤头下端能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
3.篮球运动员能将篮球投进篮筐;
......
惯性带来的危害
1.雨天路滑,由于惯性带来的交通事故;
2.跑步时,脚被绊住容易使人倾倒;
3.突然刹车人会摔倒、车启动后上车易摔倒;
......
三、课堂小结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牛顿第一定律
3.惯性
4.惯性的利用与带来的危害
4、课堂练习:
1. 科学家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是(D  )
A.根据想像得出的结论
B.直接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
C.根据实际生活经验得出的结论
D.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概括出来的结论
2.正在运动的小车,速度逐渐减小,在未停止之前,假如它所受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小车的运动情况是( C )21·世纪*教育网
A.立即停下来 B.速度继续减小,最后停止
C.将作匀速直线运动 D.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方向可能改变
3、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D )
A 、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B 、物体速度大时,惯性大
C、 物体不受外力有惯性,受外力后被克服了
D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均无关
4、 如图所示,在匀速前进的小车上放一竖直的木块,突然发现木块向左倾斜,这是因为小车( BC )www-2-1-cnjy-com
A 、向左加速 B 、向右加速 C、 向左减速 D、 向右减速
5、作业布置:
1、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
2、完成本节对应练习
板书设计
8.1 牛顿第一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四、惯性的利用与带来的危害
【教学反思】
本节课做好实验是关键,通过实验,既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简单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两种观点。做好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做该实验之前,让学生明白该实验的目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学生通过实验直接得到的只是具体的感性认识,要上升为理性认识,还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通过学生的想象、思维,加以推理来实现,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培养,这是本节难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牛顿第一定律》练习
1、英国科学家牛顿进一步总结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 。这就是著名的 。由这个定律,则能判断出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 ,运动是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的。【出处:21教育名师】
2、(2016 丹东)标枪运动员为取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成绩,掷标枪前需要助跑,这是利用 ;在助跑阶段,该运动员相对于地面是 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2016 内江)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一本静止的书上竖直放置一块橡皮,当书突然向右运动时,橡皮将会 ;如果书表面绝对光滑,上述现象中橡皮将会 。(以上两空选填“向右倾倒”、“向左倾倒”或“保持静止”)【版权所有:21教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
4、(2016 台州)如图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运动状态将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匀速直线运动 B.立即停止运动
C.速度越来越快 D.速度越来越慢
5、(2016 天门)同学们在一起讨论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下列四种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
B.一切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能保持静止状态
C.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2016 泉州)小鹏手握橡皮擦,突然放手后,橡皮擦将(  )
A.匀速下落 B.保持静止 C.向各个方向运动 D.加速下落
7、(2016 临沂)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的是(  )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 B.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
C.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 D.锤头松了,把锤柄在水泥地上撞击几下
8、(2016 福建)2016欧洲杯足球赛6月10 日在法国开幕。下列足球比赛的场景,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21教育网
A.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B.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
C.守门员一脚踢出放在地面上的足球 D.运动员用头将迎面飞来的足球顶回去
9、(2016 邵阳)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只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C.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10、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1)在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
(2)在实验时,必须要让小车从斜面的 处滑下,目的是 。
(3)可以看到小车沿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长,是因为阻力最 (选填“大”或“小”)。
(4)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进而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 。21cnjy.com
(5)上述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有 (只要求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与解析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错误;不需要
2、惯性;运动
解析:标枪运动员为取得好成绩,掷标枪前需要助跑,利用惯性标枪会飞得更远;
在助跑阶段,该运动员相对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运动员是运动的。
3、向左倾倒;保持静止
解析:原来橡皮和书是静止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书突然向右运动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橡皮的底部会随书一起向右运动,而橡皮的上部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橡皮向左倾倒;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如果书表面绝对光滑,橡皮与书之间没有摩擦力,橡皮由于惯性仍保持静止状态。
4、A
5、D
解析: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 ( http: / / www.21cnjy.com )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状态,故B错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C错误;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D正确。21·cn·jy·com
6、D
小鹏手握橡皮擦,突然放手后,橡皮擦只受重力的作用,因此会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空气的阻力,阻力小于重力,因此,橡皮擦会加速下落。www.21-cn-jy.com
7、C
8、B
9、C
解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不需要力,选项A错误;力既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也能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选项B错误;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选项C正确;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与物体的位置和状态没有关系,选项D错误。21·世纪*教育网
10、(1)小车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2)同一高度;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3)小;(4)长;做匀速直线运动;(5)科学推理法www-2-1-cnjy-com
解析:(1)实验探究中阻力的大小是通过小车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来显示的,小车运动距离越长,表示阻力越小;2-1-c-n-j-y
(2)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摩擦阻力对小车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况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控制小车在滑行时的初速度相同,也就是要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行,使其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21*cnjy*com
(3)小车沿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长,是因为阻力最小;
(4)由实验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通过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2·1·c·n·j·y
(5)在实验探究时,我们用到了科学推理的方法,即在实验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理想状态下的结论。【来源: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