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9张PPT。10、护钟知识目标
1.掌握作者及《红旗谱》的相关知识。
2.简述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能力目标
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特点,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情感目标
体会老一代农民对封建剥削压迫的觉醒和反抗精神。
教学重难点
分析朱老巩的人物形象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同学们,在抗日战争期间,有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同日本侵略者和土豪恶霸们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他们不怕牺牲,勇于为贫苦大众谋福利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梁斌《红旗谱》中的一段,来看一看滹沱河两岸儿女们英勇的斗争事迹。
听课文朗读,掌握掌握以下生字词(投影仪打出课件)
汩gǔ 褡裢dā lián 尥liào 蹶ju? 睖lèng 唗dōu 呔dāi 吣qìn 掯kèn 仄zè
满下子:满的意思。
向晚:傍晚。
望:对着,朝着。
刀笔:古代在竹简上记事,用刀子刮去错字,因此把有关公文案卷的事叫做刀笔。后世多指写状子的事。
筋条:这里是说人的身体结实。
汩汩: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
睖睁:瞪眼直视。
节外生枝:比喻在问题之外又叉出新问题。作者简介
梁斌(1914~1996),原名梁维周,河北省蠡县梁家
庄人。1925年梁斌人蠡县高小,他在共产党员张化
鲁、宋卜舟等老师的影响下,逐步接近新思想、新
文学、进步刊物,中国大文学家的作品给予其很大
影响。1927年春,加入共青团,当国民党发动“四
·—二”大屠杀之后,在白色恐怖笼罩下革命处于低
潮时,他毅然参加革命,积极投入反割头税斗争。
1930年在保定二师读书期间,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
反帝大同盟,1933年在北平加入左联并开始文学创作。1934年在北平被捕,出狱后考入济南山东省立剧院表演系,1935年协助路一编辑《晨报》副刊。
1937年5月,梁斌在蠡县加人中国共产党。1938年任冀中新世纪剧社社长,先后写出《千里堤》等剧本以及短篇小说《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后又据此改成中篇小说《父亲》,成为《红旗谱》的雏形。1939年春兼任冀中游击十一大队政委。同年带领剧社全体人员赴华北联大学习。1941年任文艺干校副校长,1949年任湖北襄阳地委宣传部长兼《襄阳日报》社社长,1952年任《武汉日报》社社长,1955年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河北分会主席,1980年为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后调入天津任文联名誉主席。
20世纪50年代后期,梁斌经过二十余年的酝酿和探索,成功创作了长篇小说《红旗谱》。作品问世,宛如平地一声春雷震动文坛,很快被改成电影。《红旗谱》先后几十次印刷,印数高达500余万册。随后出版的《播火记》、《烽烟图》也达到相当高的印数,是我国建国后创作界与出版界十分罕见的现象。朱老忠、朱老明、严志和、大贵、运涛等农民运动的骨干和贵他娘、运涛他娘、春兰等朴实勤劳的农村妇女一时成为妇孺皆知的人物,作品影响走向海外,在世界文坛赢得很高的声誉。《红旗谱》等三部作品被人们誉为“折射时代风云的一面镜子”。文章写作背景
梁斌从1935年开始酝酿《红旗谱》。头十年中,他写了大量文章,《红旗谱》中很多人物、情节在这些作品中初具雏形,如《夜之交流》、《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等。梁斌随军南下时,从束鹿到衡水、石家庄、邯郸等地,参加、领导剿匪反霸、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一路走来,梁斌随身带着个小本子,将百姓的故事一一记录下来,有些写进了《红旗谱》。
1953年6月,梁斌正式开笔《红旗谱》,一年后完成《红旗谱》第一部初稿。梁斌的创作状态异乎寻常,他完全沉醉在《红旗谱》中,每天伏案疾书十多个小时。梁斌曾这样描述:“我的创作欲、灵感升到高潮,欲罢不能。黎明起床,略作洗漱,即开始写作。早餐时间已到,我还没有写完一个节目,当我写完一个段落,饭时已过。午餐晚餐无不如此。有时写着写着,想起我还未吃饭,其实两顿饭已经过去了……”
梁斌夫人散帼英回忆丈夫创作《红旗谱》时的日子说:“他就像傻了一样,送饭就吃,不送就饿着。不跟人说话,别人说话也不听,但谈起《红旗谱》中的人物时,他马上眉飞色舞起来。写作之后,他脑子仍处在亢奋状态静不下来,除了失眠还是失眠。”
那时候,他脑子里除了《红旗谱》,什么都没有。夏天和人聊完天,总忘拿扇子,一个夏天丢了100多把扇子。夏天,武汉燥热,汗滴常会打湿稿纸。为此,梁斌想出了一个“湿被单降温法”。他把被单沾上凉水,挂在屋中,再打一盆冷水,泡上一块毛巾,实在热了,就用冷毛巾擦头、擦洗身上;还热,索性把冷水盆搁到桌下,把两脚放在凉水里。
终于,共计120万字的《红旗谱》三部曲长篇画卷,即《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问鼎文坛。问题探究
1.文章第一段在整个故事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寥寥数笔,简捷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地点。“平地一声雷”突出了事件的严重性。
2.文章第三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具体介绍了古钟的位置、来历、钟文,为下文进一步展开故事情节蓄势。
3.文章第四段说:“小虎子……心里想:‘怪不得,好大一座铜钟哩!也闹不清到底能卖多少钱,也只得这么大惊小怪’?”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借一个孩子的眼光来写对“一座平时毫不被人注意的古钟能引起的巨大事变”的不理解。
4.文章第六段冯老巩的一番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借朱老巩之口,揭露冯兰池的横行霸道,凸显了朱老巩正义凛然,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5.文章第九段老祥大伯的一席话说明了什么问题?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说明他认为就算认识到“砸钟”背后的实质又能怎样?严老祥仍无法抛弃已深入骨髓的软弱、自保意识。
6.文章第十二段朱老巩说:“文斗不行,可以武斗,再大不过是拼命。”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说明了朱老巩的表现代表了当时刚刚觉醒的农民最初的反抗和斗争方式。
7.文章第十五段对冯兰池的外貌描写说明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通过外貌和动作描写,勾勒出一个道貌岸然、心黑手辣、仗势欺人的官绅形象。
8.文章第19段写到了看热闹的人的种种反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一个有血性的汉子为维护大家的利益勇敢地抗争,而这些同命相怜的庄稼人却无动于衷,其愚昧和软弱竟到了如此地步。真是莫大的悲哀。
9.文章第22段写到了冯兰池的举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明确:与前文照应,进一步点明钟文的内容,及铸钟的目的,从侧面写出了朱老巩舍身护钟的缘由和意义。
10.文章第28、29两段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明确:可以看出严老祥终于勇敢地站到了朱老巩的身边,并与之并肩战斗。
11.小虎子这个人物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小虎子这个人物虽着墨不多,但作者刻画这个人物的用意却很深刻。小虎子见证了父亲朱老巩护钟的全过程,并且在她的小小身躯里也同样涌动着一股激愤、抗争的热流。
12.试结合课文及时代背景,分析朱老巩这个人物形象。
明确:朱老巩,这位冀中平原锁井镇上的护钟英雄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位跳跶过拳脚,轰过脚车,扛了一辈子长工的庄稼汉没有被苦难的生活泯灭斗志,没有因沉重的压迫而弯腰屈膝。在他的身上,依然流淌着荆轲的豪气,传承着水浒英雄们“替天行道”的精神。在恶霸地主冯兰池觊觎官地、图谋砸钟灭口之际,是他,嫉恶如仇、急公好义的朱老巩,挺身而出,誓死护钟。同恶霸冯兰池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当着全村父老乡亲的面揭露冯兰池的桩桩丑行,剥下冯兰池身上绚丽的画皮,让这位横行乡里的恶霸无处遁形。后来,刚烈勇武的朱老巩中了冯兰池的调虎离山之计,致使护钟失败,急怒攻心之下,一病不起,含恨而逝。朱老巩慷慨激烈的护钟壮举,不由让我们想到那位与帝争神的上古英雄刑天和那位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
朱老巩单枪匹马,赤膊上阵,同以冯兰池为代表的恶势力进行抗争,结果家破人亡。他的挺身护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旧式农民反抗斗争的缩影,它反映了没有先进思想指导的农民自发反抗的结局。面对恶霸的暴行,朱老巩没有想到发动乡亲们起来共同斗争,而是仅凭一己之力进行抗争,因此,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当朱老巩同冯兰池进行殊死搏斗的时刻,锁井镇的父老乡亲除了严老祥站出来相助外,其他人却置身事外,在这场涉及到他们切身利益的斗争中,四十八村的人眼睁睁地看着,看着朱老巩、严老祥进行拼死的抗争,除了偷偷落泪外,他们没有一人施以援手。正是他们的畏缩与胆怯以至麻木,才让恶霸冯兰池气焰嚣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他们的表现为朱老巩斗争的失败涂上一抹凝重的灰色,让人感到朱老巩、严老祥的孤军奋战显得多么的悲壮。它告示人们,要获得斗争的胜利,必须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个人奋斗式的斗争,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尽管朱老巩护钟失败,但这位在深重苦难面前挺身抗争,与恶霸地主进行坚决彻底的斗争,其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具有强烈启蒙色彩。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清末民初冀中锁井镇丧心病狂的大地主冯兰池砸掉四十八村防汛筑堤集资购地四十八亩的凭证古钟,见义勇为的朱老巩挺身而出护钟的故事,揭露了土豪恶霸的自私、丑陋的嘴脸,赞扬了朱老巩、严老祥等老一代农民的觉醒和敢于抗争的精神。
写作借鉴
1.景物描写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那滹沱河、千里堤、高高的白杨树,都充满着诗情画意,那地方风情、民风民俗都洋溢着乡土气息和民族感情,构成富有魅力的冀中风景画和风俗画。
2.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如朱老巩和严老祥关于护钟的对话,及朱老巩舍命护钟等部分,人物的动作和对话,活脱脱表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
3.作品大量采用精彩的群众语言,通俗简练,自然流畅,雅俗共赏。不但人物对话口语化,叙事写景也简洁明快,洋溢着浓厚的冀中乡土芬芳。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一至三题。护钟
冯兰池要砸钟
朱老巩要护钟
准备护钟:决心护钟 驳回劝告
舍命护钟:阻挡铜匠砸钟 揭发冯兰池阴谋 舍命护钟 拿起武器护钟
护钟失败:钟被砸碎 朱老巩病倒
朱老巩含恨去世10.护钟同步训练
第一部分:
1.本文选自 ,作者 。
2.冯兰池为什么要砸钟?他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但又有堂而皇之的理由,请分别说说。
⑴真实的目的:
⑵所托的借口:
3.说说下列景物描写所体现出人物的心情。
看看日头红了,落在西山上,夜暗像一匹灰色的轻纱,从天上抛下来。
4.“听说你要为河神庙上的铜钟,伸一下大拇手指头,是真的?”句中“伸一下大拇手指头”的意思是 。21·cn·jy·com
5.小说中有哪些人物?哪个人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6.朱老巩虽拼死护钟,但最终没有成功,你能说说其中的理由吗?(分析两条即可)
⑴
⑵
第二部分:
(一)
下岗
厂里作了动员,一周后公布下岗人员名单。
公布名单这天,她跟往日一样,准时赶到厂里;跟往日不一样的,是心绪有些乱。
公告栏前,已挤满了人。
她的心一下提到嗓子眼上,她急急地挤上前,两眼焦灼而又认真地在那些名单上扫描。她暗暗祈祷:千万不要有自己的名字出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一行、两行、三行……只剩最后两行了,还没她的名字!也许……老天保佑!
她的心稍稍平静,猛然间两眼就呆住了。
她的名字赫然排在最后!
一阵昏眩袭来,泪水浸湿了她的眼。
她木然推起车,走出厂门,却茫然不知该往何处去。
她在街边公园发了一上午愣,这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呢?时近中午,她才心乱如麻地赶回家。
丈夫坐在沙发上悠闲地吐着烟圈:“你们厂大裁员,你没被下岗吧?”
“怎么会呢?”她一怔,随即轻松地笑道,“再怎么说,也还轮不上我呢。哦,你们那不也是……”
“嘿,我还算幸运,差点没……”丈夫说,“这下好了,再不用担惊受怕……来,吃饭,我今天特意提早回家做饭……原来我还担心你……”21教育网
“这不,让你空担心一场。”她说。俩人边吃边聊,这顿饭似乎吃得挺开心。
下午,丈夫去上班,她也推着车出门。出了门,漫无目的地走,不觉走到“跳蚤”市场,服装、小日用品、装饰品、小孩玩具,多得使人眼花,那些摆摊的人,有些面熟。她没心思细看,只是不停地转悠,天色近晚,方想起该回家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连着几天,她都这样过。
老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她想。
她开始留心各种招聘广告。她也去过几家单位应聘,竞争的人太多,没聘上。
过了些日子,一条招聘保姆的信息引起了她的注意,各项要求她都挺合适,可是……干这种活儿,是不是太“那个”了些?21·世纪*教育网
她还是决定去试试,到时真要不愿干,不干就是了。
她去了,获聘了。
这是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任务是每天负责打扫卫生,买菜做饭,报酬也还可观。
她老有种不自在的感觉,更怕让熟人知道,但却干得挺认真。
这天,主人家下水道堵塞,让她打电话请生活服务公司的人来疏通。
半小时后,服务公司派的人来了。
“是你?”她打开门的瞬间,不禁大吃一惊,来人是她的丈夫!
“你……”丈夫也大吃一惊。
“我……下了岗,所以……”她说。
“我也是。”丈夫说,说着就动手干活。很快,管道便疏通。
“我一直觉得……”她说。
“嘿,彼此彼此。”丈夫笑起来,“不过,我们现在……不是挺好吗?”
“是啊。”她也笑起来了。
7.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
8.这篇小说的故事高潮集中表现在哪里?
9.原文中使用省略号的地方较多,顺其意,你认为画线句“‘我一直觉得……’她说。”中,省略号应补上的最合适的话是 。21cnjy.com
10.“她”和丈夫双双下岗,都没有明白地告诉对方。丈夫在谈话中曾有过暗示,请找出来并在原句下面画上横线。www-2-1-cnjy-com
11.“‘是啊。’她也笑了起来。”“她”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2.你如何理解文中“干这种活儿,是不是太‘那个’了些?”一句的含意。
(二)
你丈夫真好
(1)奇奇怀着身孕,已经九个月了,出门越来越不方便。丈夫就不让奇奇出门,需要买东西时丈夫都替她想好也买好了。今天是奇奇妈妈的生日。奇奇一个人上街。丈夫上班去了。
(2)奇奇走到车站等公共汽车。公共汽车还没有来。奇奇刚停住脚步,后面就有人轻轻拍拍她的肩膀。奇奇转过身,一个漂亮的姑娘指着候车的长椅说:“大姐,你坐吧。”
(3)奇奇忙道谢坐下。她真的很想坐下,才走了几步路,就已经气喘吁吁了。
(4)“你丈夫真好!”漂亮姑娘笑着说。
(5)“嗯。”奇奇应了一声,她有些奇怪,这姑娘猛不丁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6)公共汽车开过来了,停住,围住车门的人却都不上,自动让出一条路,这条路一直铺到奇奇脚下。
(7)奇奇的脸红了,她一迭声地说着:“谢谢!”
(8)奇奇上了车,很快,一个小伙子站了起来,让出了自己的座位。奇奇坐了下来,心里涌起了热流。今天是妈妈的生日,今天阳光普照,今天真好!www.21-cn-jy.com
(9)“你丈夫真好!祝你们幸福!”小伙子下车时突然说。
(10)奇奇说:“谢谢!”心里却更不明白了。怎么人们都知道丈夫好呢?听人说丈夫好,奇奇就更高兴。
(11)到了站,奇奇站起来,拥挤的车厢里又让出一条路。周围的人们都面带微笑,用一种羡慕的眼神目送她下车。2·1·c·n·j·y
(12)“你丈夫真好!”一个妇女说,“好人一生平安!”
(13)“谢谢!”奇奇心里乐开了花,车上的人都向她招手致意。
(14)奇奇到了家。
(15)这时,小妹忽然在奇奇后面哇地大叫了一声。大家都被惊动了。小妹小心地从奇奇背后揭下一张用透明胶带贴上的纸片,小妹小声念道:“请给我妻子让个座,谢谢!”
(16)“姐夫真好!”小妹一脸的羡慕。
(17)奇奇捧着纸片,眼泪扑簌簌地落了下来……
13.全文三次出现了“你丈夫真好”,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4.第(6)节中加点的“铺”字改为“让”字好不好,为什么?
15.第(8)节中加点的“阳光普照”的含义是 。
16.第(11)节中加点的“羡慕”的含义是 ;第(16)节中加点的“羡慕”的含义是 。
17.第(13)节写道“奇奇心里乐开了花”,为什么?
18.最后一节中,奇奇为什么“捧着纸片,眼泪扑簌簌地落了下来”?
19.本文写“丈夫真好”,可“丈夫”一直未露面,这是什么写法?有何作用?
第三部分:
20.“第一”有很多雅称,选出下面句子用词不够得体的一项( )
A、《红高粱》这部影片由著名演员巩利领衔主演。
B.他学习很勤奋,期末考试摘取了桂冠。
C.在技术能手的比赛中,他独占鳌头。
D.我们班各项工作都很出色,期末评比中名列榜首。
21.在校内有人讲粗言,要你批评,选出最得体的一项( )
A、不要讲租言,这违反学校的规定。
B.语言不干净,会影响自己的形象。
C.讲粗言是不尊重别人的行为。
D.我们应该做个文明的学生。
22.选词境空,并简单说明理由
①江泽民主席 来访的赤道几内亚的总统。
②朱镕基总理 出席全国工交会议的代表。
③外交部部长唐家璇于9月27日紧急 日本驻华大使,就这次事件(指钓鱼岛冲突)向日本提出了交涉。
A、接见 B、约见 C、会见 D、相见 E、拜见
2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 。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教案
课题
护钟
课型
新授
课时
2
执笔
审核
年级
七
学科
语文
学习目标
1、掌握作者及《红旗谱》的相关知识。
2、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3、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特点,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4 、体会老一代农民对封建剥削压迫的觉醒和反抗精神。
教学
重点
难点
1、学会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的特点,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2、体会老一代农民对封建剥削压迫的觉醒和反抗精神。
教
学
过
程
教学储备:
1、背景资料:
清朝末年,滹沱河上锁井镇的恶霸地主冯兰池,为了霸占四十八亩官地,要砸掉河神庙的古钟,因为钟上铭刻这土地所有权归功的铭文。农民们焦急、气愤又无可奈何。朱老巩提铡刀上堤阻拦,但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古钟被砸,朱老巩愤怒之极,吐血身亡。他叮嘱儿子:“记住咱穷人与地主势不两立,要为我报仇。”朱老巩舍命护钟的慷慨壮举,作为这部小说的楔子,概括了旧时代老一辈农民自发反抗的斗争方式的必然结局。由于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朱老巩单枪匹马,光着膀子拼命,不可能挣脱地主阶级的锁链,但老一代仇恨的火种深深地埋进了下一代的心底,也解开了农民葛民的大风暴的序幕。
2、《红旗谱》内容简介
《红旗谱》是一部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式作品。它在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反映了他们由单枪匹马的自发反抗到有组织、有领导的自觉斗争的过程。课文《护钟》节选的便是小说的开头部分。
3、梁斌的相关资料
梁斌(1914~1996),原名梁维周,河北省蠡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红旗谱》,播火记》,1935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夜之交流》,1937年5月,梁斌加人中国共产党。1938写出《千里堤》等剧本以及短篇小说《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后又据此改成中篇小说《父亲》,成为《红旗谱》的雏形。20世纪50年代后期,梁斌经过二十余年的酝酿和探索,成功创作了长篇小说《红旗谱》。作品问世,宛如平地一声春雷震动文坛,很快被改成电影。朱老忠、朱老明、严志和、大贵、运涛等农民运动的骨干和贵他娘、运涛他娘、春兰等朴实勤劳的农村妇女一时成为妇孺皆知的人物,作品影响走向海外,在世界文坛赢得很高的声誉。《红旗谱》等三部作品被人们誉为“折射时代风云的一面镜子”。
备注:
教
学
过
程
预习、导学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滹沱( ) 霓( )虹 撅起( )小胡髭 ( )摩挲( ) 欺侮 ( )提防 ( )
铡刀( ) 窗líng ( ) é ( )诈
锃明 ( )汩汩( )矗立( )
你觉得还有那些字需要掌握请写出来
2了解小说的相关知识
(1)、小说的定义:
(2)、小说有三个要素:
(3)、小说中常见表现手法
(4)、小说的环境描写的分类及作用
(5)、小说的情节:
(6)、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
3本文的时代背景如何?从哪些内容中可以看出来?
4小说中写了几个人物?
二、交流研讨(小组讨论,理清文章的脉络,小组展开竞赛,看那组回答的最棒。)(15分钟)
(1)、理清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
环境:
故事情节:第一部分:(1段)
第二部分:(2段--80段)
第三部分:(81段-86段)
人物形象分析
朱老巩
严老祥、
备注:
教
学
过
程
冯兰池
严老尚
课堂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锃明( ) 胡髭( ) 肩胛( ) 讹诈( )
2.指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
(1)老祥大伯打嘴上拿下旱烟袋,扬起下巴,眨巴着眼睛……( )
(2)朱老巩说:“不,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就得跟他弄清楚!”( )
(3)冯兰池看朱老巩恼得像狮子一样,心里说:“他真格儿要想跟我动武?”( )
(4)朱老巩……闪开衣裳,脱了个大光膀子。小辫子盘在头顶上,总了个搪扭儿。( )
3、中考连接
我们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有许多像朱老巩这样侠肝义胆的人士,试举例。
备注:
课后反思
《护钟》教案1
教学目的:
1 掌握作者及《红旗谱》的相关知识。
2 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3 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特点,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4 体会老一代农民对封建剥削压迫的觉醒和反抗精神。
教学重点:
目标3
教学难点:
目标3、4
预习提示:
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掌握故事梗概。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
我们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诚然,承燕赵大地灵气的滋养与培育,这里,有胡服骑射、敢为天下先的英明国君赵武灵王;有英勇大义、智慧宏达的蔺相如等贤臣名相;有廉颇、乐毅等慷慨重义、勇气过人的猛将;有荆轲、高渐离等不畏强暴、挺身抗命豪杰侠士。
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这里又产生了许多撼人心魄的故事,从万古流芳的狼牙山五壮士、敌后武工队到惊心动魄的地道战、地雷战、雁翎队……河北大地上上演的这一幕幕英雄传奇,在作家们的心中映下浓浓的投影,于是一部部讴歌英雄业绩,描绘英雄壮举的鸿篇巨制带着炫目的光彩,向我们走来,那一位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也一一走进了我们心里,令我们热血奔涌,豪气干云。今天我们就去认识一位英勇护钟却壮志未酬的英雄-----朱老巩。
二:教师简介作者及《红旗谱》的内容及主题
梁斌,原名梁维周,河北蠡县人,当代作家。
《红旗谱》是一部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式作品。它在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反映了他们由单枪匹马的自发反抗到有组织、有领导的自觉斗争的过程。课文《护钟》节选的便是小说的开头部分。21教育网
三:速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卡片出示应掌握的生字,教师领读:
滹沱hūtuó 撅 juē 髭 zī 跳哒da 仄zè 摩挲suō
2.小组讨论,理清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朱老巩、严老祥、虎子、冯兰池、严老尚等。
环境:锁井镇一带四十八村。
故事情节:
1段:序幕
2~27段:开端
28~78段:发展、高潮
79~80段:结局
81~86段:尾声
四:质疑研讨
方法:分小组研讨,最后老师总结答案。
(一) 再读课文思考:本文的时代背景如何?你能从文中找出体现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文句吗?讨论后总结如下:www.21-cn-jy.com
-----1、通过人物的装扮描写,交代社会背景(冯兰池……他穿着蓝布长袍,青缎坎肩……,他把辫子盘在帽盔上……)2·1·c·n·j·y
2、通过人物语言描写,交代社会背景(朱老巩说:锁井镇上,大半个村子的土地都是你冯家的……,土豪霸道们靠着银钱,土地,挖苦咱庄稼人……)21·世纪*教育网
3、护钟斗争后的环境描写,暗示古钟被砸,宛如砸在百姓的心上,使他们麻木的心灵渐渐苏醒。
作者通过上述描写,交代了小说的典型环境: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冀中平原,一方面反映了土豪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揭露了土豪恶霸的自私、凶恶、剥削的本性和老一代农民的觉醒与敢于斗争的精神。21*cnjy*com
(二):理清情节,感受朱老巩的英雄壮举
方法:让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强的一位同学来复述故事梗概,其他同学做补充,抓住文章脉络(可在课前布置预习)2-1-c-n-j-y
第一部分(1)冯兰池要砸古钟。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地点。
第二部分(2~80)朱老巩护钟。其中包括:准备护钟、舍命护钟、护钟失败三个层次。
第三部分(81~86)朱老巩含恨去世。
(三):根据故事情节讨论:
1、朱老巩单枪匹马、赤膊上阵来护钟,锁井镇的父老乡亲是如何对待这件事的?找出反映他人反应的语段,指明朗读。【来源:21cnj*y.co*m】
[讨论后明确]:朱老巩准备护钟的决定一出,首先遇到的是老祥嫂和朱全富的劝阻,在朱老巩与冯兰池进行殊死搏斗时,锁井镇的父老乡亲除了严老祥站出来相助外,其他人却置身事外,眼睁睁看着,除了偷偷落泪外,没有人施以援手。【出处:21教育名师】
2、锁井镇的古老乡亲的这种表现说明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讨论后总结]反映了当时农民对土豪地主的嚣张气焰只会畏缩、胆怯、甚至已经麻木于地主的剥削,这就使冯兰池这样的地主阶级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也正是他们的袖手旁观,给朱老巩与冯兰池的斗争涂上了失败的灰色。【版权所有:21教育】
3、朱老巩护钟失败的结局,给我们什么启示?
[讨论后总结]这样的结局告示人们,要获得斗争的胜利,必须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个人奋斗式的斗争,只能以失败而告终。www-2-1-cnjy-com
(四)人物形象分析
1、尽管朱老巩护钟失败,但这位“燕赵侠士”的形象却鲜明地铭刻于我们的印象之中,这要归功于小说成功的人物刻画手法,那么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呢?给我们刻画了哪些人物?21·cn·jy·com
[学生讨论后明确]小说主要运用语言、行动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主要刻画了朱老巩、严老祥、冯兰池、严老尚等人物。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分角色朗读朱老巩与严老祥对话、朱老巩与老祥大娘的对话、朱老巩与朱全富的对话、朱老巩与冯兰池斗争时的对话,小组讨论朱老巩是怎样一个人?教师抽查,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可做补充。21*cnjy*com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分析人物性格)
[明确] 朱老巩极富有正义感和叛逆精神,一听说冯兰池要砸钟,立即气愤填膺,揭露冯兰池的横行霸道,足显他的正义凛然、嫉恶如仇;当严老祥提出斗不过人家“刀笔”时,他血气方刚要武斗,表现出的是刚刚觉醒的农民最初的反抗和斗争方式;面对老祥嫂和朱全富的好心劝阻,他决心已定,足见他的毫不胆怯倔强叛逆;当冯兰池危言恐吓时,他挺身而出;与冯兰池唇枪舌战的斗争中,他毫不示弱,大胆揭发冯家的一笔笔昧心帐;面对冯家爪牙举起的大锤,他义无返顾举刀护钟;当中了冯兰池的调虎离山之计,致使护钟失败,他急怒攻心,一病不起;即将含恨离世之际,他仍不忘嘱托后代,要坚决与土豪恶霸们斗争到底。在朱老巩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燕赵之士的侠肝义胆,英雄豪气。
(教师在这一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分步进行分析,也可综合分析)
3.找出描写严老祥的语句,仔细品读,综合分析严老祥的性格。
(1)当听到朱老巩要和土豪霸道们对抗时,严老祥是什么表现?反映他什么性格?
学生找出有关语句,讨论后明确:严老祥具有怯懦的、委曲求全的性格,即使认识到“砸钟”背后的阴暗实质后,他仍然无法抛除已深入骨髓的软弱、自保意识。这正是他弱的一方面。
(2)当看到朱老巩与冯兰池做着无畏斗争后,严老祥是什么表现?
学生找到相关语句,讨论后明确:严老祥终于觉醒,勇敢地站在了朱老巩的身旁,与朱老巩并肩抗争。这是他勇的一面。
[总结]由此看来,在严老祥身上表现出的是老一代农民觉醒的过程,他性格里兼具了勇与弱的因素。
4.学生按照同样的方法分析冯兰池、严老尚的性格特征。(进行此环节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人物性格的经验,所以,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在这里教师只做些必要的引导和总结即可)
[总结]冯兰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他道貌岸然、心黑手辣、仗势欺人、贪婪霸道、阴险狡诈。
严老尚则是地主阶级的帮凶,他老奸巨滑、阴险毒辣、狡诈虚伪。
(五)分析文章的主题
学生活动:根据以上学习,综合小说的背景、事件的经过、结果、以及双方矛盾,讨论小说的主题。
[明确]本文通过记叙清末民初冀中锁井镇丧心病狂的大地主冯兰池要砸掉四十八村防汛筑堤集资购地四十八亩的凭证古钟,见义勇为的 朱老巩挺身而出护钟的故事,揭露了土豪恶霸的自私、丑恶的嘴脸,赞扬了朱老巩、严老尚等老一代农民的觉醒和敢于抗争的精神。同时告示人们,要获得斗争的胜利,必须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个人奋斗式的斗争,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六)学生活动:情感交流------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形象,谈谈喜欢他的理由。
(七)布置作业
1.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 是( )
A.矗立 滹沱河 气势汹汹 调虎离山
B.霓虹 赋税 血口喷人 不凉不酸
C.肩胛 褡裢 节外生枝 流星拨拉
D.棱睁 地契 招是惹非 义愤填膺
2.写出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
(1)“姓冯的,你来看……”他扯起冯兰池走到铜钟跟前,手指戳着钟上文字说:“钟上明明刻着:‘……大明朝嘉靖丙午年,滹沱河下梢四十八村,为修桥补堤,集资购地四十八亩,恐口无凭,铸钟为证……’。” ( )21cnjy.com
(2)朱老巩躺在炕上,一下子病了半月…… ( )
(3)“要记着,你久后一日,只要有口气,就要为我报仇……”他说到这里,眼神发散,再也说不下去了。 ( )
3,体味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的含义。
(1)“怪不得,好大一座铜钟哩!也闹不清到底能卖多少钱,也值得这么大惊小怪?”
(2)这人正在壮年,个子不高,身子骨儿筋条,怒恼起来,喊声像打雷。
(3)算了吧,忍了这个肚子疼吧!
(4)掘坟先埋了送殡的!给朱老巩使了调虎离山计,又掀大腿迈了我个过顶!
4.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写一写你熟悉的一个人。
5.阅读〈〈红旗谱〉〉或搜集有关影视、画册资料,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和结局,与同学们交流
板书设计 决心护钟
冯兰池要砸钟 准备护钟 驳回劝告
护
阻挡铜匠砸钟
揭发冯兰池阴谋
钟 朱老巩护钟 舍命护钟 舍命护钟
拿起武器护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朱老巩含恨去世 护钟失败 钟被砸碎
朱老巩病倒【来源: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