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五课《手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读准“搔痒、窈窕、爱憎、冒险、薄弱、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并能理解窈
窕、养尊处优、附庸、堂皇的词义。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
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丰子恺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课件出示手指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课与手指有关。
师问:你知道我们每个手指的名字吗?
课件出示
师小结: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分别为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
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我们每个手指都有自己的作用,缺一不可。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来谈谈我们的手指。
板书课题《手指》。
介绍作者
课件出示作者的图片和简介。
丰子恺: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原名
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画集《子恺漫
画》等。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1926年9月30
日,丰子恺漫画结集面世。
把课前同学们搜集到的丰子恺的资料进行展示。
二、初读感知
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下面请带着阅读要求,听课文朗读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生词。
(2)标注自然段落。
(3)找出本课的多音字。
点击播放课文朗读
2.理解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姿态 堂皇 屏障 养尊处优 薄弱 渺小 附庸
A.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3.多音字
课件出示多音字:强 处 薄
A.教师领读
B.男女比读
三、精读领悟
1. 全文共分几部分?
指导学生略读全文,分出课文的几部分。
课件出示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段):总领全文,概括交代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第二部分(第2-5段):主要写了五个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
第三部分(第6段):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师问:通过我们对课文具体部分的分析,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课件出示问题: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主概括总结,举手回答,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回答
师小结: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
着以风趣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
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2.学习第一部分
指生默读第1自然段
课件出示句子: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师问: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引导学生从“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这句话去考虑,回答
出概括说明的意思。
同桌讨论
师小结:这句话概括说明了作者对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的认识:姿态不同,性格各异,各有所
长,各有所短,为下文具体描写手指的姿态和作用作铺垫。
3.学习第二部分
(1)指生默读第2-5自然段
师问:我们知道了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那五根手指究竟有什么优缺点呢?请你们根
据课文2-5自然,填写这个表格。
课件出示表格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
指生回答每部分的内容,老师点击课件出示结果
(2)具体分析每根手指的特点:拇指
师问:作者是怎样将拇指的特点写出来的,请同学们找到课文中描写拇指的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句子: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
师问:这句话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大拇指的形状的?
提示学生概括出三方面:体形、头形、构造
课件出示
师小结:对,就是同学们总结出的三个方面,一是体形,矮而胖,一是头形,大而肥,还有就
是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
师问:拇指外形不好,那拇指有什么优点呢?
课件出示句子: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
师引导同学们理解“但”有转折的意思,说明后面介绍的与前面的不同。
师小结:“但”将话题转入对大拇指性格的描写——最肯吃苦。可见拇指的优点就是肯吃苦。
师问:这句话在这段中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回答出过渡的作用
师小结:这句话是过渡句,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后面有进一步地介绍了大拇指的性格特点。
课件出示问题:大拇指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联系上句过渡句,说出吃苦耐劳等接近的词语。
课件出示:吃苦耐来、默默奉献
师问:为了表达这种观点,作者在文中举了哪几个例子?
引导学生阅读本段过渡句后面的内容,从每个分号中感受到一个例子,然后用自己的话总结出
来。
生举手回答,一个学生说一个例子,老师总结
师小结:第一个例子是想帮扶住琴身;第二个例子是抵住要喷出来的水;第三个例子是按住要
流出来的血;第四个例子是扳住要翻倒的重东西;第五个例子是招呼人时轮不上;第六个例子
是给人瘙痒,得到感谢的是其他四指。所以这段话通过例子来表现大拇指吃苦耐来、默默奉献
的特点。
(3)食指
师:前面我们介绍了拇指,下面我们来看看食指,我们先来看食指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提出出示句子: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只窈窕,都是直至落落的坚
硬的曲线。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
师问:这句话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引导学生从“可不如”“虽不如”“却比”等词中,体会到对比的写作方法。
课件出示:对比
师问:通过对比写出了食指的是什么特点?
生举手回答,全体讨论
预测学生的回答:外表不美观,工作不如拇指吃力,工作复杂等特点
师小结: 写出了是指强硬而不柔美的外形和工作复杂的特点。外形不美是食指的短处之一。
课件出示句子: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
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扎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师问: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齐答:排比
师问:这样写出了食指怎样的特点?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总结出有敢于冒险,遇到危险敢于消受,以及下句话中提到
的不如大拇指机敏等特点。
指生回答
师小结:写出了食指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点。这也是食指的优点所在。
(4)中指
师:介绍完拇指和食指,该中指了,同学们都知道,中指是五指中最长的一个,那我们就来看
看中指有什么特点吧。
课件出示句子: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
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
师问: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齐答:拟人。
师解释:把中指与周围拇指的关系写成了关公左右的关平和周仓,所以把拇指当人来写,很形
象、生动。
师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联系下句中的“曲线优美”“养尊处优”,这两个词都有高傲的意思。
师小结:因为中指所处的位置独特,受到无名指和食指的保护,所以才有“曲线优美”的姿态,
“养尊处优”的性格。这点也自然成了中指的优点,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寥寥几笔,勾
勒出中指姿态和高傲的特点。
课件出示句子: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
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师问:这句话写了一件什么事?
指生回答:中指取物的事
引导学生感受上句话“每逢做事,名义上中指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
师问: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中指呢?
生举手回答:华而不实,虚伪,傲慢等等(以此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师小结:通过描写中指取物时的表现,体现了中指沽名钓誉、华而不实的特点。所以干活不出
力是中指的典型缺点。
(5)无名指、小指
师:排在五指中的后两位是无名指和小指,下面我们来看看无名指和小指有什么特点吧。
课件出示句子: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
师问:这句话写了无名指和小指的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用句中的词语表示。
师小结:概括交代了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能力薄弱的特点。其中体态秀丽是他们的优点,
能力薄弱是他们的缺点。
课件出示句子:无名指本身的用处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
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
师问:你能找出这句话中描写了无名指和小指的哪些作用吗?
学生边说,老师边用红色线表示哪些作用。
师小结:从无名指和小指在生活中所做的细微小事中,可以看出他们的作用小,能力薄弱。
课件出示句子: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其他手指。舞蹈演
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师问:这句话用了什么写作方式呢?
引导学生从“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句话体会用了什么写作方式。
指生答:反问
师问:这样问强调了什么呢?
引导学生从问句的答句“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中思考
师小结: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
最优美的。
(6)想象说话练习
课件出示五根手指的图片,让学生模仿课文,自由挑一手指,说说它还有哪些优点或者缺点?
给1、2分钟的准备时间,生自由举手回答,(目的是检查同学们对课文的掌握程度的同时锻炼
学生们的说话能力)
师总结:到这里,我们已经认识了五根手指,那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在来一起回顾一下五根手
指各自的特点吧。
指生回答,老师做总结,并同时课件出示
师小结:大拇指的特点是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最肯吃苦。食指的特
点是不窈窕;勤奋、敢于探险,机敏。中指的特点是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养尊处优;沽名
钓誉,华而不实。无名指和小指的特点是体态秀丽,样子可爱;能力薄弱。
4.学习第三部分
齐声朗读第6自然段。
课件出示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
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师问:请你联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
引导学生先说出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比喻,然后让学生感受团结的力量,同时说出那句话“团
结就是力量”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
师小结:这句话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这句话点明了主
旨,起到了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探究启示
通过学习课文你获得哪些启示?
引导学生说出团结就是力量的中心思想
生自由发言,回答自己得到的启示
师小结:五根手指因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它们的形状、性格、用途自然有所不同,它们各有所
长,各有所短。但是“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据有用,根据有力量,
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团结就是力量,我们要团结起来,才能克服各自的缺点,才
能达到更大的效果,才能战胜困难。
四、课堂总结
本文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刻画出了姿态
各具特点、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阐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五、课堂练习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消受——( 享受 ) 机敏——( 机灵 )
秀丽——( 秀美 ) 渺小——( 微小 )
养尊处优——( 娇生惯养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机敏( 迟钝 ) 薄弱( 雄厚 )
渺小( 伟大 )
养尊处优( 含辛茹苦 )
六、作业布置
1. 摘抄文中好词好句。
2. 把五根手指的特点写下来。
【板书设计】
总写: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1)
大拇指
手指 详细介绍 食指
(2-5) 中指
无名指和食指
总结:团结一致,根根有用(6)
【教学反思】
《五指》一课是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第5课,课文通过介绍人的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不同姿态,不同作用,告诉了我们“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全文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运用多种表达方法,有拟人、比喻、排比、对比等,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21教育网
在讲授时,让学生亲身去体会作者运用的每种写作方法,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回答的方式来让学生自己说出,也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个组回答得多。以此来调动和检查同学们对课文写作方法的掌握与理解。同时在讲每根手指时都要让学生明白一根手指能做到的事情很少,只有五根一起合作才会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所以让学生总结出“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1张PPT)
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下册
手指
激趣导入
手指
激趣导入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分别为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中指
小指
无名指
食指
拇指
激趣导入
丰子恺: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原名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画集《子恺漫画》等。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1926年9月30日,丰子恺漫画结集面世。
初读感知
1. 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生词。
2. 标注自然段落。
阅读要求:
3. 找出本课的多音字。
初读感知
姿态
堂皇
养尊处优
薄弱
屏 障
词语赏析
渺小
附庸
zī
huáng
píng zhàng
zūn
bó
miǎo
fù yōng
qiáng 强大
qiǎng 勉强
初读感知
处
chǔ 处理
chù 到处
强
bó 薄弱
báo 薄饼
薄
多音字赏析
jiàng 倔强
bò 薄荷
精读感悟
一(1)总领全文,概括交代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二(2-5)主要写了五个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
三(6)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
)。接着以风趣的语言具体描写(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
)”。
文章的主要内容?
精读感悟
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
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精读感悟
天真、活泼、顽皮。
这句话概括说明了作者对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的认识:姿态不同,性格各异,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为下文具体描写手指的姿态和作用作铺垫。
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第一部分
精读感悟
第二部分
手指 长处 短处 启发
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小指
肯吃苦
机敏,干活以他为主
地位最优,相貌堂皇,曲线优美,养尊处优
体态秀丽,样子可爱
形体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
不窈窕,常受伤,做的事情复杂
干活不出力
能力薄弱
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据有用,根据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精读感悟
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
体形:
矮而胖
头形:
大而肥
构造:
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
精读感悟
天真、活泼、顽皮。
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
“但”将话题转入对大拇指性格的描写——最肯吃苦。
这句话是过渡句,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精读感悟
大拇指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吃苦耐劳、默默奉献
想帮扶住琴身
抵住要喷出来的水
按住要流出来的血
扳住要翻倒的重东西
招呼人时轮不上
给人瘙痒,得到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只窈窕,都是直至落落的坚硬的曲线。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
写出了是指强硬而不柔美的外形和工作复杂的特点。
对比
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扎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写出了食指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点。
比喻
精读感悟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
因为中指所处的位置独特,受到无名指和食指的保护,所以才有“曲线优美”的姿态,“养尊处优”的性格。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中指姿态和高傲的特点。
拟人
精读感悟
通过描写中指取物时的表现,体现了中指沽名钓誉、华而不实的特点。
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精读感悟
概括交代了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能力薄弱的特点。
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
精读感悟
从无名指和小指在生活中所做的细微小事中,可以看出他们的作用小,能力薄弱。
无名指本身的用处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
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其他手指。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最优美的。
反问句式
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要求:模仿课文,自由挑一手指,说说它还有哪些优点或者缺点?
说话练习
精读感悟
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能力薄弱
食指:不窈窕;勤奋、敢于探险,机敏
中指: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养尊处优;沽名钓誉,华而不实
大拇指: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最肯吃苦
精读感悟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这句话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这句话点明了主旨,起到了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三部分
探究启示
团结就是力量,我们要团结起来,才能克服各自的缺点,才能达到更大的效果,才能战胜困难。
通过学习课文你获得哪些启示?
课堂总结
本文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刻画出了姿态各具特点、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阐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消受——( ) 机敏——( )
秀丽——( ) 渺小——( )
养尊处优——( )
娇生惯养
享受
机灵
秀美
微小
课堂练习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机敏——( ) 薄弱——( )
渺小——( )
养尊处优——( )
伟大
雄厚
含辛茹苦
迟钝
作业布置
1. 摘抄文中好词好句。
2.把五根手指的特点写下来。
板书设计
总写: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1)
5.
手
指
详细介绍:
(2-5)
总结:团结一致,根根有用(6)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和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