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 第1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溶液的形成 第1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2-15 11:18:18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1课时 一课一练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矿泉水 B.生理盐水 C. 硬水 D.冰水
2.有一瓶室温下长期密封放置的氯化钠稀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近瓶口的溶液较稀 B.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
C.瓶内溶液各部分密度相同 D.瓶底会析出少量氯化钠固体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一定 是固体 B.溶剂一定是水
C.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D.凡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4.配制溶液时,下列溶剂中最常用的是( )
A.酒精 B.水 C.汽油 D.植物油
5.很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 )
A.反应速率快 B.易于操作 C.不需加热 D.设备简单
6.下列溶液中,不是以水作溶剂的是( )
A.10g硝酸铵跟8g水组成的溶液 B.10g水跟8g硝酸铵组成的溶液
C.1g水跟9g酒精组成的溶液 D.100g酒精跟5g碘组成的溶液
7.下列反应完毕后的混合物不是溶液的是( )
A.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恰好完全反应
B.纯净的碳酸钙粉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C.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水中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 蔗糖(C12H22O11)和食盐能溶于水形成溶液,在蔗糖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
而食盐溶液溶中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 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石灰水__________,(2)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3)碘酒__________,
(4)食盐水__________,(5)80mL酒精与20mL水组成的溶液__________。
10. 0.056克氧化钙溶于100克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___g,溶剂的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___g,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g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1课时 一课一练
参考答案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答案】D
【解析】溶液是混合物,冰和水都是H2O分子构成,为纯净物;不符合溶液概念。
2.【答案】C
【解析】溶液具有稳定性,只要温度不改变 ,溶剂不蒸发,久置的溶液既不会分层,也不会产生沉淀,故D项错误;溶液具有均一性,各部分性质相同,因此各部分浓度相同,密度相同,故A项、B项错误,C项正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答案】C
【解析】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三种状态,故A项错;溶剂最常见的是水,油、酒精也可以做溶剂,故B错;水、酒精等液态物质是是稳定的,但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因此不属于溶液,故D错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故C正确21教育网
4.【答案】B
【解析】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故答案是B。
5.【答案】A
【解析】由于溶剂对溶质的分散作用,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速度快
6.【答案】D
【解析】溶质可以固体,也可以液体或气体。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如果其中有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做溶剂21cnjy.com
7.【答案】A
【解析】A项生成碳酸钙,不溶于水,所得混合物不是溶液。BCD三项中的反应生成物中没有不溶于水的固体。21·cn·jy·com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答案】蔗糖分子 氯离子和钠离子
【解析】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在水分子作用下,蔗糖分子均一地 分散到水分子中间,而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在水分子作用下,氯化钠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
9.【答案】(1)Ca(OH)2 (2)CuSO4(3)I2(4)NaCl (5)C2H5OH
【解析】溶质可以固体,也可以液体或气体。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如果其中有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做溶剂www.21-cn-jy.com
10.【答案】Ca(OH)2 0.074 H2O 99.982 100.056
【解析】CaO与H2O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所得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钙,0.056g CaO与0.018g水反应,则溶剂是100g-0.018g=99.982g,溶液的质量为溶剂和溶质质量之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1课时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2)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并报告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2)对学生进行微粒在不断的运动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从微观的角度理解溶解过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蔗糖、食盐、硫酸铜、水、高锰酸钾、汽油、碘、乙醇、药匙、玻璃棒、烧杯、试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地球的大部分表面被蓝色的海洋覆盖着,如果你在海水中游过泳的话,就会发现海水又苦又咸。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海水中溶解了许多物质,它是一种混合物。
海水是一种溶液。本节我们就开始来研究溶液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学习
视频:蔗糖溶解
实验: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现象是什么?
[蔗糖颗粒逐渐减小最后消失]
这是蔗糖在水中扩散,形成了蔗糖溶液。
观察图片,蔗糖放进水中后,很快就“消失”了,它到哪里去了呢?
原来,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逐步向水里扩散,最终蔗糖分子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一种混合物——蔗糖溶液。21教育网
请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蔗糖、食盐的溶解?
[蔗糖溶解:从微观上看,是蔗糖分子扩散到水分子中间。
从宏观看, 蔗糖分散到水中形成了蔗糖溶液。
对于食盐溶解:从宏观看是食盐分散到时水中形成了食盐溶液。
从微观看,是Na+和Cl- 扩散到水分子中间。]
根据实验和以往的经验,填空下表:
物质A 物质B 搅拌后是否溶解 静置后是否分层 是否为溶液
食盐 水 溶解 不分层 是
蔗糖 水 溶解 不分层 是
硫酸铜 水 溶解 不分层 是
1.请你观察烧杯中硫酸铜溶液各部分颜色是否一致?它说明了溶液具有什么特点?
[一致,说明溶液是均一的]
2.静置后不分层,说明溶液又有什么特点?
[说明溶液是稳定的]
3.溶液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说明溶液是混合物]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溶液的概念:
像这样一种或几中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液的基本特征:
均一性:指溶液中各组成成分性质相同,如密度、浓度、性质等。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组成不会发生改变。
想准确的了解溶液的定义,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①关键词是均一、稳定、混合物
②判断某物质是否为溶液,首先看是否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其次一种物质是否溶解于另一种物质两个方面
③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
如:硫酸铜溶液(蓝色)—— Cu2+
氯化铁溶液(黄色)——Fe3+
氯化亚铁、硫酸亚铁溶液(浅绿色)——Fe2+
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 MnO4-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在上述的蔗糖溶液中,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在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
可以看出,在溶液中,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由于粒子间有间隔,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
视频:碘和溶解性比较
演示实验:碘和溶解性比较
说出四个反应的实验现象?
[碘入水,几乎不溶解
碘入汽油,溶解,溶液为棕色。
高锰酸钾入水,溶解,溶液为紫色。
碘入汽油,不溶于汽油。]
可以看出:
相同溶质在不同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
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
这与溶质和溶剂的自身性质有关
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作溶剂。如汽油还可以溶解油脂等。
在溶解时,固体溶于液体的部分才是溶液中的溶质,未溶解的固体则不属于溶液中的溶质。
溶质可以是一种物质,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但一种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
视频:乙醇能溶解在水中
演示实验:乙醇能溶解在水中
振荡前现象
振荡后现象 液体不分层
静置后现象 液体不分层
结论 酒精能溶于水
溶液的命名:
溶液一般读做:溶质的溶剂溶液。
如,氯化钠的水溶液,碘的汽油溶液。
溶质、溶剂的判定:
① 气体和液体、固体和液体形成的溶液:气体、固体是溶质。
② 液体和液体形成的溶液: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溶质;若溶液中有水,则水是溶剂。
③ 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一般水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不指明溶剂。
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分散在溶液中的生成物。
如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可溶的硫酸钠是溶质,而不溶的氢氧化铜不是溶质。溶液为硫酸钠溶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课堂训练:
判断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 溶质 溶剂
氢氧化钠溶液 NaOH H2O
食盐水 NaCl H2O
石灰水 Ca(OH)2 H2O
医用酒精 C2H5OH H2O
碘酒 I2 C2H5OH
盐酸 HCl气体 H2O
稀硫酸 H2SO4 H2O
10ml汽油,90ml植物油 汽油 植物油
90ml酒精,10ml水 酒精 H2O
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如无圭栽培、注射用的氯化钠溶液、化学溶液等。
① 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
② 许多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 反应的速率。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
①无色 ②混合物 ③化合物 ④均一 ⑤稳定 ⑥各部分的性质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B )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⑤⑥
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C )
A.液态氯化氢 B.熔融的硝酸钾
C.胆矾晶体溶于水 D.冰和水混合
3.假如有一瓶室温下长期密封放置的氯化钠稀溶液,请你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接近瓶口的溶液较稀 B.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
C.瓶内溶液各部分密度相同 D.瓶底会析出少量氯化钠固体
4.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NaCl溶液放置一年时间后, NaCl将( B )
A.会沉降下来 B.不会分离出来
C.会浮上水面 D.不能确定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P32练习与应用1、2、3
【教学反思】
溶液是常见的一大类物质,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从学生熟悉的物质入手,通过对熟悉的物质的分析归纳,将学生对溶液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溶解过程的微观理解比较抽象,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更加直观。在生活中的溶液的讨论环节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化学学科的社会意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乳浊液及乳化现象教材介绍的比较简单,所以组织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完成的,这样便可以鼓励学生参与,鼓励学生交流,培养了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21cnjy.com
但是学生对溶剂的判断上有时候还会出错,所以还要加强练习,直至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6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
导入新课
海水又苦又咸,海水中溶解了许多物质,海水是一种混合物
海水是一种溶液
新课学习
蔗糖溶解
新课学习
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
蔗糖颗粒逐渐减小最后消失
形成蔗糖溶液
蔗糖
烧杯
玻璃棒
新课学习
a. 溶解前
b. 溶解中
c. 溶解后
食盐
新课学习
蔗糖分散到水中
形成
蔗糖溶液
蔗糖分子扩散到水分子中间。
宏观
微观
请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蔗糖、食盐的溶解?
食盐分散到水中
形成
食盐溶液
Na+和Cl- 扩散到水分子中间。
宏观
微观
蔗糖溶解
食盐溶解
新课学习
物质A 物质B 搅拌后 是否溶解 静置后是否分层
食盐 水
蔗糖 水
硫酸铜 水
溶解
溶解
溶解
不分层
不分层
不分层



均一的
稳定的
混合物
是否为溶液
1.请你观察烧杯中硫酸铜溶液各部分颜色是否一致?
它说明了溶液具有什么特点?
2.静置后不分层,说明溶液又有什么特点?
3.溶液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新课学习
溶液
溶液的基本特征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1)均一性:
各组成部分性质相同
(密度、浓度、性质等)
(2)稳定性:
外界条件不变,组成不会改变
拓展学习
①关键词是均一、稳定、混合物
②判断某物质是否为溶液,首先看是否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其次一种物质是否溶解于另一种物质两个方面
③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
硫酸铜溶液(蓝色)—— Cu2+
氯化铁溶液(黄色)——Fe3+
氯化亚铁、硫酸亚铁溶液(浅绿色)——Fe2+
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 MnO4-
新课学习
溶液的组成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
(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NaCl
溶质
H2O
溶剂
溶液
(1)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几乎不溶于水
溶解,溶液棕色
溶解,溶液紫色
不溶于汽油
新课学习
相同溶质在不同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
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
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 汽油等也可以作溶剂
与溶质和溶剂的自身性质有关
新课学习
固体溶于液体的部分才是溶液中的溶质,未溶解的固体则不属于溶液中的溶质
溶质可以是一种物质,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但一种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
新课学习
乙醇能溶解在水中
新课学习
振荡前现象
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结 论
液体不分层
液体不分层
酒精能溶于水
新课学习
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
溶质、溶剂的判定
① 气体和液体、固体和液体形成的溶液:气体、
固体是溶质。
② 液体和液体形成的溶液:量多的是溶剂,
量少的溶质;若溶液中有水,则水是溶剂。
③ 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如,氯化钠的水溶液,碘的汽油溶液。
新课学习
一般水溶液不指明溶剂
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分散在溶液中的生成物
如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可溶的硫酸钠是溶质,而不溶的氢氧化铜不是溶质。溶液为硫酸钠溶液。
课堂训练
判断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 溶质 溶剂
氢氧化钠溶液
食盐水
石灰水
医用酒精
碘酒
盐酸
稀硫酸
10ml汽油,90ml植物油
90ml酒精,10ml水
NaOH
H2O
NaCl
Ca(OH)2
C2H5OH
I2
HCl气体
H2SO4
汽油
酒精
植物油
H2O
H2O
H2O
H2O
C2H5OH
H2O
H2O
新课学习
溶液的用途
② 许多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 反应的速率。
① 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
无土栽培
化学溶液
注射用的氯化钠溶液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
①无色 ②混合物 ③化合物 ④均一 ⑤稳定 ⑥各部分的性质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⑤⑥
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液态氯化氢 B.熔融的硝酸钾
C.胆矾晶体溶于水 D.冰和水混合
B
C
课堂练习
3.假如有一瓶室温下长期密封放置的氯化钠稀溶液, 请你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近瓶口的溶液较稀
B.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
C.瓶内溶液各部分密度相同
D.瓶底会析出少量氯化钠固体
4.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NaCl溶液放置一年时间后, NaCl将( )
A.会沉降下来 B.不会分离出来
C.会浮上水面 D.不能确定
B
C
课堂小结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
本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业布置
P32练习与应用1、2、3
1
板书设计
一种或几种物质
另一种物质
分散到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形成
溶液
溶剂
被溶解的物质
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溶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