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张PPT)
欢迎来到
我的音乐课堂
猜一猜
圆号
小提琴
小鼓
大家一起来接龙
●
3
5
1
6
|
3
5
1
—
|
3
5
6
5
|
3
6
5
—
|
1
1
1.
6
|
●
●
●
5
5
3
—
|
2
3
6
5
|
2
2
1
—
|
我
的
小
鼓
,
响
咚
咚
我
说
话
儿
,
它
都
懂
我
说
小
鼓
,
响
三
声
小
鼓
说
声
,
懂
懂
懂
f
p
我
的
(
)|(
)
|
我
说
话
儿
|
它
都
懂
—
|
我
说
(
)|
叫
三
声
—
|
(
)说
声
|(
)
|
编一编
小
猫
喵喵
喵
小
猫
小
猫
喵喵
喵
我
的
(
)|(
)
|
我
说
话
儿
|
它
都
懂
—
|
我
说
(
)|
叫
三
声
—
|
(
)说
声
|(
)
|
编一编
e
●
儿鼓
我的名字叫小鼓
你的名字|叫仕么
儿鼓
国3画访间网的界火鹅吗
米秀享
感啊
中速童趣地
刘及词
李重光曲
3565351
3
516365
我的小鼓响咚咚
我说话儿它都懂
2.哎哟哟
不行
妹妹睡在小床中
6553
2365221
我说小鼓响三
我的小鼓咚咚咚
我说小鼓别响了
小鼓说声懂懂懂
「视颁范唱件表返
小鼓响咚咚
刘燕及词
李重光曲
中速、童趣的
3565351-3516365-
我的小鼓响咚咚,我说话儿它都董。
哎哟哟,这不行,妹妹睡在小床中
1116553-2365221
我说小鼓响三声,我的小鼓咚咚咚!
我说小鼓别响了,小鼓说声懂懂懂!
昵图
uuoun-nipieco
Byateog99g
No20112052l420094000歌曲
《小鼓响咚咚》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准确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
2、利用听与唱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用合适的力度和声音表现歌曲结束时“咚咚咚”和“懂懂懂”两个地方的内涵。
3、引导学生了解讲文明懂礼貌的意义,并教育孩子们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2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花城出版社《走进音乐世界》一年级下册第15课“我要做好孩子”系列,这是一首带有叙事性特点的歌曲,歌曲通过描述一个知错能改的故事,教育孩子们在生活中要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是音乐与思想品德教育的一次有机结合。歌曲由4个方整结构的乐句组成(每两小节一个乐句),乐句的起承转合特点非常明显,明亮的大调调性加上如钟摆一般流畅的三拍子,使得这首歌生动活泼,充满了童趣。在学唱这首歌曲时,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最后三个字“咚咚咚”和“懂懂懂”的演唱,要尝试让学生运用力度的要素去处理歌曲,并能通过歌曲的学习,了解讲文明懂礼貌的意义,知道怎样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们聪明活泼,富有想象力。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孩子们已经从懵懂的幼儿转变为懂得基本规则与纪律的一年级小学生,课堂常规的基本习惯也已经有了初步的养成。课前通过常规的音乐问好,孩子们对好听的声音已有基本概念,音准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再通过每节课聆听习惯的培养,孩子们也能较为安静的聆听音乐,并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尽管还有很多的不足,比如时间长了坐不住,好动,但只要借助一些音乐指令来帮助他们,还是能很快回归课堂状态。
从一年级上学期开始,孩子们已经初步接触、了解力度记号“强”与“弱”,能简单明白它们的意义与作用,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较为清晰地表现这一音乐要素。在本课最末一个乐句,其两段歌词情境有所不同,需要孩子们用不同力度的声音去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孩子们对力度记号的认识,使之能对不同情境的音乐作出不同的处理。因此这节课,我尝试让孩子们在学会歌曲旋律之后,通过对歌词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孩子们对音乐记号的认识,再通过对不同情境的体验,引导学生认识到讲文明懂礼貌的意义。
3重点难点
学生能学会歌曲,并能用合适的力度和声音表现歌曲结束时“咚咚咚”和“懂懂懂”两个地方的内涵。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课前准备
师生问好
新课导入
出示小鼓的音色,请学生猜测这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
播放《小鼓响咚咚》伴奏音乐,教师随音乐敲鼓,请学生有节奏地击打节拍
3、请学生随意敲打小鼓,感受小鼓的音色
4、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学唱歌曲(核心推进)
初听音乐
播放歌曲《小鼓响咚咚》引导学生安静地聆听音乐,并说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复播歌曲,并请学生聆听歌曲的内容
3、观看歌曲视频,引导学生分析歌曲内涵。
学唱歌曲
出示歌谱,请学生说说这首歌曲由哪些音符组成。
2、教师边打手号边弹奏相应的音符,学生随手号唱出唱名。
3、教师逐句打出歌曲《小鼓响咚咚》的手号,学生随手号唱谱。
4、教师唱谱,学生用LU模唱歌曲旋律
5、引导学生观看歌谱,师生接龙唱乐谱。
6、教师慢弹伴奏,学生加入歌词学唱歌曲。
7、教师将伴奏速度加快至正常速度,并聆听学生的演唱,听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是否有不足之处,请学生找不足。
演唱处理
教师范唱歌曲,并请学生分析教师和学生演唱有什么不同。
给出力度记号P和f,请学生填在相应的位置,并说出理由。
3、请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3【活动】拓展创编
1、请学生对歌曲进行改编,并演唱。
2、引导学生分组创编动作、并表演。
3、小组评价
4、教师指导评价
活动4【练习】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说出本节课都学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