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我们去旅行
教学要求
1.通过理解课文,学习徐霞客热爱自然、不畏艰险、求知探险的精神。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会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徐霞客。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了解徐霞客的生平,能简单地介绍他。2.从课文中了解徐霞客人“奇”在哪里,书“奇”在哪里。3.通过学习课文,学习徐霞客热爱自然、不畏艰险、求知探险的精神。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 [2] [①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他用双脚,一步一步地走遍了半个中国大陆,游览过许多名山大川,经历过许多奇人异事。他把游历的观察和研究记录下来,写成了《徐霞客游记》这本千古奇书。 [3] [②“千古奇书”说明了什么 ]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介徐霞客及其事迹与成就。
当时的读书人,都忙着追求科举功名,抱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观念,埋头于经书之中。徐霞客却卓尔不群,醉心于古今史籍及地志、山海图经的收集和研读。他发现此类书籍很少,记述简 [4] 略且多有相互矛盾之处,于是他立下雄心壮志,要走遍天下,亲自考察。[③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 作用是什么 ]
此后三十多年,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行程九万里,历尽千辛万苦,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考察资料。[④这句话写出了什么 ] [5] 徐霞客日间攀险峰,涉危涧,晚上就是再疲劳,也一定录下当日见闻。即使荒野露宿,栖身洞穴,也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介绍徐霞客的志向及对祖国山河的考察情况。
徐霞客的时代,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飞机,他所去的许多地方连道路都没有,加上明朝末年治安不好,盗匪横行,长途旅行是非常艰苦又非常危险的事。 [6] [⑤这段话表现了什么 ]
段导读:点明了在当时“长途旅行是非常艰苦又非常危险的事”,是下面两段的总起。
有一次,他和三个同伴到西南地区,沿路考察石灰岩地形和长江源流。走了二十天,一个同伴难耐旅途劳顿,不辞而别。 [7] [⑥“难耐”说明了什么 ]到了衡阳附近又遭遇土匪抢劫,财物尽失,还险些被杀害。好不容易到了南宁,另一个同伴不幸病死,徐霞客忍痛继续西行。到了大理,最后一个同伴也因为吃不了苦,偷偷地走了,还带走了他仅存的行囊。但是,他还是坚持目标,继续他的研究工作,最后找到了答案,推翻历史上的错误,证明长江的源流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 [8] [⑦引用具体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
段导读:用具体事例来说明徐霞客不畏艰险的精神。
徐霞客具有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 [9] [⑧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他遇到高山一定要登上峰顶,遇见山洞一定要进去探个究竟。有一次,他到广西融县的真仙岩山洞,洞口盘着一条蟒蛇,他还是设法进到洞里去考察。又有一次,他到湖南茶陵的 [10] 麻叶洞,听说洞里有一条会吃人的神龙,没有人愿意当向导,他竟然一个人拿着火把进去。当他安全出来的时候,村人都惊讶得不得了,因为连当地人都还没有人敢进去呢!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写了徐霞客在考察途中所表现出的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
徐霞客一生不避艰险,走遍三江五岳,横跨了中国十六个省份。他的考察记录,经过现代地理学家的实际勘探,证明他的观察和描述非常准确,是一份很有价值的科学文献。他的游记详实生动,写山写水,都能融入深刻的感情,是我国山水文学的不朽杰作。 [11] [⑨“很有价值的科学文献、不朽杰作”说明了什么 ]徐霞客终其一生游历探险,阅读大地,描述自然,是我国旅游写作的先驱,也是求真求实、开创野外考察的科学家。 [12] [⑩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总结了徐霞客一生游历的价值,高度评价了他是我国旅游写作的先驱,是求真求实、开创野外考察的科学家。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介绍徐霞客。
4.理清文章脉络。
搜集有关徐霞客生平的资料;相关的幻灯片或课件。
一 谈话导入,介绍人物
1.谈话。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山川秀丽、古迹遍布的文明古国,有许多引人入胜的自然风景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景物,你们曾去过哪里旅行 (学生答)
在旅行中,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答)
既然你们有这么丰富的收获,感到如此快乐,那么你们愿不愿游历更多的地方,欣赏更多的美景呢 怎么去呢 对,我们有许多先进的交通工具,让我们朝发夕至,快速便利。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在遥远的古代,人们是怎样出行的呢 (学生答)坐马车、骑马、步行,人们要想领略大自然的风光,比现在要难上百倍千倍。那么古人是不是就不旅行了
古人也爱旅行,更有一些人,除自己热爱自然,渴望游历名山大川,增长见识以外,还用笔记录下美丽的风光、风土人情,给没走过的人看,给后辈人看,用自己的辛劳换来大家的愉悦,这些人伟大不伟大
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关于中国古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的文章,领略一下这位古人的风采。
2.请学生介绍徐霞客。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重点提示:
卓:读作zhuó,不要读成zhuō。
露宿:两个字均为多音字,读作lù
sù。
锲:读作qiè,不要读成qì。
岷:读作mín,不要读成mǐn。
2.指名分段朗读全文,其他同学一方面勾画字词,了解内容,另一方面试着归纳各段段意,为整理全文思路做准备。
3.理解词语。
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三 理清文章脉络,划分段落
1.思考每一自然段都写了哪些内容,各用一句话来概括段意。
(可让同学互相归纳补充,允许用词变化)
第1自然段:介绍徐霞客是明末的一位奇人,写成了《徐霞客游记》这本奇书。
第2自然段:介绍徐霞客立志走遍天下,历尽苦难,坚持做笔记。
第3自然段:介绍徐霞客的旅行是艰苦而危险的。
第4自然段:介绍徐霞客旅行中的一次经历。
第5自然段:介绍徐霞客具有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
第6自然段:介绍《徐霞客游记》的巨大价值。
2.通过归纳段意,发现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徐霞客是明末的一位奇人,写成了《徐霞客游记》这本奇书。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徐霞客的志向及对祖国山河的考察。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写徐霞客在探索途中表现出来的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
第四段(第7自然段):总结了徐霞客一生游历的价值,高度评价了他是我国旅游写作的先驱,是求真求实、开创野外考察的科学家。
四 按分好的段落读课文
1.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情感。
授课开始,扣住中心句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徐霞客是一位奇人 他“奇”在哪里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主动去探寻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
2.语言渲染,激发学生情感。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可以精心设计过渡语、小结语。如教学第3自然段“此后三十年……”,出示五张图片,伴以激情的解说,将学生带入徐霞客走过的足迹中,一起见证徐霞客阅读大地时那段艰苦的历程,也为学生理解徐霞客坚强的意志做铺垫。
3.创造想象,发散思维。
引导学生在探究徐霞客夜以继日,历尽千辛万苦这个环节时,可以让学生看插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徐霞客长途旅行的日日夜夜中,他还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4.资料补充,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情。
在谈到徐霞客探寻的两处山洞时,要求学生及时补充资料,教师同时出示地图课件,补充资料,介绍徐霞客走过的路线,横跨了十六个省份……学生看到中国的政区图后,更能真切地体会到徐霞客的“奇”举,体会到他锲而不舍的精神。
1.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攀(fān )登 栖(xī )身
惊讶( yā)
卓(zhuō )尔不群
锲( qì)而不舍
2.先写出下列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再组词。
宿 横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徐霞客日间攀险峰,涉危涧,晚上(就是)再疲劳,(也)一定录下当日见闻。(即使)荒野露宿,栖身洞穴,(也)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2)(只有)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为祖国建设作出贡献。
(3)小方写的作文(不但)在市里获了奖,(而且)在省里也获了奖。
(4)你(既然)做错了事,(就)应勇敢地承担责任。
1.学习徐霞客热爱自然、不畏艰险、求知探险的精神。
2.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搜集徐霞客的图片资料及在他旅行过程中的故事。
一 质疑问难
1.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他创作的《徐霞客游记》也被称为奇书。今天,就让我们再次一起走近这位阅读大地的奇人。
2.围绕“奇”字,你有什么疑问
他的人“奇”在哪里 书“奇”在哪里
二 解开疑问,深入学文
1.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第二部分,思考:徐霞客“奇”在哪里 画出有关的语句。
(2)学生汇报。(适时使用课件或投影出示重点语句)
“奇人1”:当时的读书人,都忙着追求科举功名,埋头于经书之中,而徐霞客却卓尔不群,醉心于古今史籍及地志、山海图经的收集和研读。
学生甲:徐霞客就“奇”在与众不同,他不追求功名,而追求自己喜欢的研究。
“奇人2”:“于是他立下雄心壮志……也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学生乙:徐霞客有自己的抱负,“奇”在历尽千辛万苦还能坚持记录见闻,这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意志啊!
“奇人3”:“有一次……而是金沙江。”还有:“他遇到高山一定要登上峰顶……因为连当地人都还没有人敢进去呢!”
学生丙:长途旅行不仅艰苦,而且危险。在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刻,徐霞客还能继续坚持研究,都说明他具有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
(3)任选一处,读出语气。
(4)小结: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研究,我们充分了解到徐霞客可敬的品格。古人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能做到这些,这样优秀的品质,无疑也激励着我们利用现在优越的条件,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肯付出努力、不畏艰难险阻的人。
2.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三部分,思考:《徐霞客游记》这本书“奇”在哪里
(2)学生汇报。
“奇书”1:《徐霞客游记》记录准确,是一份很有价值的科学文献,其中涵盖了三江五岳,横跨了中国十六个省份。
“奇书”2:这本书记录详实生动,写山写水,都能融入深刻的感情,是我国山水文学的不朽杰作。
(3)课件出示这本书,找出其中的精彩片段读给学生听。
3.解疑。
三 总结全文
1.换题目。填空:题目还可以是( )的徐霞客。
2.总结:通过学习,我们领略到了一位伟大的古代旅行家、地理学家的风采。我们要学习他志存高远的品格、不懈追求的精神、持之以恒的作风。我们目前的学习、建设,也如一座座高山险峰,等待我们去攀援探险。古人尚能拼搏,我们更要不甘落后。我们要效仿古人,更要超越古人。我祝愿同学们勇攀知识的高峰,创造辉煌的未来。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徐霞客(奇人) 《徐霞客游记》(奇书)
有理想、有抱负
很有价值的科学文献
不畏艰险、持之以恒
山水文学的不朽之作
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
徐霞客所处的年代距今久远,所以课前应要求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简要了解时代背景,了解徐霞客的生平,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时,当学生抓住课文第4自然段谈到徐霞客“奇”在他的不避艰险、求真求实时,教师可以运用语言渲染:一路上,一个同伴不辞而别,一个同伴不幸病死,还有一个同伴偷偷地走了,还带走了他仅存的行囊,面对土匪的掳掠他毫不畏惧,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也毫不动摇,他真是一个卓尔不群的奇人啊!在总结学生发言的情况下,梳理学生的思维,及时提升学生的情感,这时候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并指导,情感的灌输就有水到渠成的感觉。再如:在本课中,当学生谈到徐霞客历尽三十多年,行程九万里时,还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感知并联系品读《地球上的红飘带》一课中的红军战士。他们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徐霞客只身一人为了自己醉心的考察研究,历尽三十多年,行程九万里。这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从而使学生对徐霞客不避艰险、卓尔不群的形象有更深刻的印象。
1.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然后分别造句。
锲而不舍: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先驱:走在前面引导的人。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体的位置、形状、大小、成矿规律、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等情况。
造句略。
2.这篇课文有很多细节描写得很生动,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处摘录下来。
3.按顺序排列下列句子,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2)每当中队或学校开联欢会时,总少不了我的小提琴演奏。
(3)那悠扬悦耳的琴声,常常使同学们陶醉。
(1)我勤学苦练,终于学会了拉小提琴,它给我带来了乐趣。
(4)我的心里也充满了欢乐。
4.照样子,成语接龙。
例:洗心革面→面目全非→非同小可→ ……
(1)握手言欢→(欢天喜地)→(地大物博)→(博大精深)→(深入浅出)
(2)千辛万苦→(苦尽甘来)→(来日方长)→(长话短说)→(说一不二)
1.小知识
《徐霞客游记》,书名。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的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开中国地理学界系统观察、描述自然的新方向。对西南边区地理,提供不少稀有资料。有关石灰岩地貌的记述,早于欧洲人一个多世纪。文笔生动,记述精详,亦是很好的文学作品。
2.
徐霞客探险小故事
徐霞客二十八岁那年,来到温州攀登雁荡山。他想起古书上说的雁荡山顶有个大湖,就决定爬到山顶去看看。当他艰难地爬到山顶时,只见山脊笔直,简直无处下脚,怎么能有湖呢 可是,徐霞客仍不肯罢休,继续前行到一个大悬崖,路没有了。他仔细观察悬崖,发现下面有个小小的平台,于是他就用一条长长的布带子系在悬崖顶上的一块岩石上,然后抓住布带子悬空而下,到了小平台上才发现下面陡深百丈,无法下去。他只好抓住布带,脚蹬悬崖,吃力地往上爬,准备爬回崖顶。爬着爬着,带子断了,幸好他机敏地抓住了一块突出的岩石,不然就会掉下深渊,粉身碎骨。徐霞客把断了的带子结起来,又费力地向上攀援,终于爬上了崖顶。
还有一次,他去黄山考察,途中遇到大雪。当地人告诉他有些地方积雪有齐腰深,看不到登山的路,无法上去。徐霞客没有被吓住,他拄了一根铁杖探路,上到半山腰,山势越来越陡。山坡背阴的地方最难攀登,路上结成坚冰,又陡又滑,脚踩上去,就滑下来。徐霞客就用铁杖在冰上凿坑。脚踩着坑一步一步地缓慢攀登,终于爬了上去。山上的僧人看到他都十分惊奇,因为他们被大雪困在山上已经好几个月了。徐霞客还走过福建武夷山的三条险径:大王峰的百丈危梯、白云岩的千仞绝壁和接笋峰的“鸡胸”“龙脊”。在他登上大王峰时,已是日头将落,下山寻路不得,他就用手抓住攀悬的荆棘,“乱坠而下”。他在中岳嵩山,从太室绝顶上也是顺着山坡悬溜下来的。徐霞客惊人的游迹,的确可以说明他是一位千古奇人。
^1
知识点详解
^2
①这是本段的中心句。“奇人”是对徐霞客的评价。
^3
②“千古奇书”是对《徐霞客游记》的高度评价。
^4
③这几句话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徐霞客与当时读书人的不同,突出了他的卓尔不群。
^5
④写出了徐霞客三十多年的成果。
^6
⑤表现了徐霞客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
^7
⑥“难耐”说明考察工作确实艰苦。
^8
⑦用具体事例说明徐霞客长途考察的艰辛,表现了他不畏艰险的精神。
^9
⑧这是本段的中心句,总领本段内容。
^10
^11
⑨这是对徐霞客的考察记录和游记的高度评价。
^12
⑩点明文题,总结全文。